当前位置 首页 一人执宋 第六十六章 新政权的统治

《一人执宋》第六十六章 新政权的统治

作者:天道一念 字数:1910 书籍:一人执宋

  手中的报纸捏了又松,甚至一度把一整张纸都扯紧的杨久书,最终还是瘫软在了座椅上。

  他见过太祖陛下,也见过当今圣上,自然他也是见过太子和兵部尚书卢多逊的。

  而那张报纸上,这几人的面孔,都惟妙惟肖的出现在了上面,仿佛是用模子刻上的一般,坐在远处太祖的不以为意,杯中撒毒晋王的满脸阴笑,倒入血泊太子的空洞双眼,至死不明卢多逊的难以置信,这些都让杨久书呼吸困难。

  “此事...是否....可信....”即便是已经完全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杨久书依旧本能的想要反抗这种黑暗到极点的皇家宫斗。

  “报纸上,白纸黑字,有图有真相,绝无半句虚言。”姜胤一句话,将杨久书彻底打入了深渊。

  “呼....呼...”杨久书喘了一大会,最终还是低下了头颅,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么他也是亲眼见证了大宋皇家的一个永远难以洗刷的丑闻:晋王害死了皇帝,又刺杀了太子,最终自己登上了王位。

  而他,方才还口口声声地要为太祖陛下以死效忠,可害死太祖陛下的罪魁祸首,居然就是命他领兵讨伐的晋王赵光义。

  这一切,都仿佛像一个笑话。

  “本王当初离开汴京之时,太祖皇帝陛下曾托付我日后要好好辅佐太子,以驻我大宋万世基业,但未曾想到,我等仅仅离开汴京几个月,就发生了这等大事,太祖被害,太子被杀,宋家与太祖稍有些血缘的子弟,皆被赵光义找了借口除去,现在,我便要在这沧州,立起天下反晋王之大旗,为太祖入庙,为太子复仇,那么,杨将军,现在你可否愿意加入我们的新宋之国?”姜胤此刻的声音,庄严而神圣,杨久书抬起头。

  姜胤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与他的眼神交汇了一瞬间,如电光火石般,杨久书突然觉得眼前的这名年轻人,身上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强大力量,这才是一种高位者天生具有的威能。

  “罪臣愿降于姜国主帐下,共谋讨伐晋王之大业。”杨久书黯然低头,“只不过家中家眷都在汴京城中,我若投诚,晋王之贼,恐怕不会放了她们。”

  这就是大宋武官的掣肘了,出征前家中的妻儿老小可都在城里,一旦敢反叛,第一个就拿你的家眷开刀,所以大宋的武将里,就算是战死,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投降和反叛。

  “哈哈,这点杨将军倒是不用担心,还请你于近日列出一份禁军中高级将领家眷的名单,不日,我便会派人将她们接到沧州来。”

  杨久书仍是满脸忧心的样子,期期艾艾道:“国主有所不知,如若大范围的运送家眷出城,宫中定会有所察觉,到时,非但不能把我等的家眷运出来,反而会害了她们...”

  听到杨久书这番话,姜胤倒也觉得正常,摆了摆手道:“本王的手段,尔等凡人不会通晓,杨将军难道忘记了,这一万禁军,是如何困到这孤岛之上的?....”

  说完这话,姜胤便看到了目瞪口呆的杨久书和臣付,用看神一般的眼光看着自己....

  ..........

  处理完一万名禁军的事情后,姜胤终于算是轻松了下来,他抽空回了一趟沧州,结果很是喜人,沧州城的工程进度没有停下,现在已经大体完成了总进度的五分之三左右,可喜的是,工人们依旧保持着极快的建造速度。

  一座崭新的超越时代的城市在慢慢建设中,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激动的了。

  而这种后世的中国速度,也给王嗣宗,王审琦等人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在见识了那些移山倒海钢铁巨兽的工作速度后,他们第一次显示出了对新政权的归属感。

  他们也渐渐适应了新政权的工作模式。

  相比大宋繁重冗杂的官僚系统,新宋政府的架构可谓简明易懂,三权分立,三司各司其职,国家成立议员会,高级官员皆担任议员,每一项新政策出台,都要交由议会审核,审核通过后,然后在交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进行分类管理。

  王审琦等人,虽然一开始不懂这种政体的工作模式,可是在结合了大宋朝堂的三省六部制之后,他们便开始渐渐熟悉了这种陌生又熟悉的新宋政权。

  相比于三省六部制,三权分立实际上更具有制衡作用,将全力分化,互相牵制,而三省六部对于皇权的加强太过严重,姜胤理想中的社会,绝不是皇帝言出法随的社会,而是后世英国那种,皇帝或女王,只是一种精神代表,而非真正的国家统治者。

  这样,一个国家才不会因为一个昏君就轻易的灭亡。

  从长远来看,王嗣宗、王审琦都不可能看清楚一千多年后,全世界联合起来,推翻了封建帝国主义,一种制度如果落后于整体,那么它便注定会被更新更有效果的制度淘汰推翻。

  所以姜胤打算一开始,就要在大宋施行这种更新更有效果的制度。

  官员们理解不了,但是百姓们,却对于这种政体的变化甘之若饴。

  姜胤目前还没有出兵征战,所以他能统治的地方,也只有沧州这一亩三分地,地方只有这么大,姜胤自然也统治的十分上心。

  他不仅任命最为信赖的大宋状元王嗣宗,担任沧州府的知州,而且划出多处试验田,种植高产量的优良品种作物。

  种种这些在百信眼中,倒是略显怪异,所以对于被这种做新政权统治之后,沧州的原住民本来还有些惶恐。

  可是在姜胤提出‘养民以食,鼓励工商’的政策之后,沧州本地百姓的生活可谓是日日有变。

  老百姓可不管政权是什么人统治,在他们眼中,只要是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那就是好政权。

  所以在姜胤以粮食为工资发放之后,整个辽东地区,人人都知道了沧州现在有粮食,因此商队一队队的从其他各州赶来,在沧州用低价收购粮食,再以高价卖到其他地区,利润倒也是极高。

  这些商队自然不能只倒卖粮食,中间还会倒卖些茶叶、物资、瓷器、丝绸等等物品,这下,便让整个沧州进入了物质生活极大富裕的生活,百姓们家中的财富积累速度,也远超往年,这让所有沧州百姓对新政权都感恩戴德...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