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奋斗之第三帝国 第03节 高瞻远瞩的中共领袖

《奋斗之第三帝国》第03节 高瞻远瞩的中共领袖

作者:夕阳西下的时候 字数:3587 书籍:奋斗之第三帝国

  对李云飞的一次次挑衅,德国人一开始并没放在心上,正如一个乞丐在武士面前表演花拳绣腿一样,人家压根儿没有正眼看他,这样一来,李云飞更来劲了,也生气啦:他奶奶的,有什么了不起,老子比划了半天,你连看都不看一眼,非得让老子打疼你。于是,在十二月上旬,他组织一个营在昭君城伏击了德军一个辎重连。

  昭君城隶属达旗昭君坟河畔中村,与日本人占据的包头市隔河相望,又是包头市去沙漠绿洲恩格贝的必经之地,地理条件十分重要。

  冬天的田野山峦显得特别空旷。西北风在山峰和沟谷间尖利地呼啸着,似乎把裸露的岩石都冻裂了。户外活动的人每人嘴上都像叼上了烟袋,呼呼的冒白烟。

  独立团加强营800多号战士一动不动地趴在公路两侧的土沟里,把事先搞来的枯枝烂叶、玉米秸杆、干枯的曼陀罗、虎尾草、狗牙草、狗尾巴草盖在身上,既能挡风还能藏身,草上纷纷掉落的细土将战士们全身涂抹上了绝好的伪装色,与泥土浑然一体。细心人会发现枯草在微微颤动,这是身穿单衣的战士们冻得发抖。刺骨的寒风仿佛把人的脑子都冻结了,连思维都凝固了。时而可以听到树枝的折裂声,好像它的肢体在树皮下碎裂了,偶尔一截粗大的树枝被寒风利落到地上,连同喜鹊窝一起砸在潜伏的战士背上。

  部队已经进入潜伏位置四个小时了,李云飞自己也冻得两排牙在不停地撞击,用他自己的话说,听见这声跟打机枪似的。他用不连贯的声音对着被冻得脸色发青的政委李刚说:老……老……李,你搞来的情报准吗?为……什么还……还没动静?”

  政委也磕巴着:“老……老……李,他娘的急什么急,我……我……我那时候走过眼?内线说给东边营地的德俄军送冬衣,有半个连的俄国伪军押送,这么冷的天我们挨冻,敌人也不好受,消息肯定没错。看你那……那模样……像他娘的……青面兽似……”

  “你还他妈……妈的说我……你,你,你那模样……嘿,来啦。”李云飞看到对面山头上的消息树倒了,铁青的脸上马上泛出红晕,说话流利了许多:“告诉你们,狭路相逢勇者胜,凑近了劈头盖脸猛打,然后冲上去三个人按倒一个给老子往死里打,而后把皮大衣抢过来,打死总比冻死强。听到没有?”

  德军的汽车队出现了,一共七辆卡车,头车的驾驶棚顶上架着一挺42式通用机枪,机枪手却躲藏在帆布搭顶的车厢里,车厢里满载着荷枪实弹穿着灰绿色粗呢面皮大衣戴着皮帽的士兵,后面是满载货物的五辆车,第七辆卡车上又是帆布搭顶下的士兵。卡车开得很慢,先头车似乎在谨慎地做搜索前进。随风传来士兵的歌声:

  “我那小屋边盛开的小花,她的名字叫做艾瑞卡。

  无论是拂晓还是黄昏,围绕着我的是艾瑞卡。

  花丛中传来细细的声响,你是不是还记得你那美丽的姑娘?

  那流泪盼着你归来的姑娘,她的名字叫做艾瑞卡……”

  “这是德国歌,老李,情况有变,这些人是德军。”李刚焦急地说,李云飞不乐意了,骂骂咧咧:“一惊一乍的干嘛呢,我说你们这些臭知识分子就是事多,事到如今打就是了,管他娘的那么多。”李云飞一挥手,爆破手拉响了预先埋好的*。轰的一声,第一辆车被炸得粉碎,汽车的碎片、德军士兵破碎的肢体纷纷扬扬从天上落下,几乎全落在潜伏战士身上。

  *像麻雀一样飞到沟里,伴随着爆炸声,路边的枯草在一瞬间被掀开,一排排雪亮的刺刀出现了。部队潮水般冲上公路,顷刻间,身穿灰绿色军装的人群和身穿灰色军装的人群便绞做一团。

  德国人反应非常快,嗷嗷地嚎叫着从车上纷纷跳下去,*和自动步枪子弹哗拉拉泼洒过来,动作慢了一拍的被独立团的刺刀捅个透心凉。

  “他奶奶的,敬酒不吃吃罚酒”。 望着战士们像割麦子一样纷纷倒下,李云飞气得嗷嗷叫,三下两下就把军装脱下来,抄起鬼头刀赤膊冲上去。团长光了膀子,警卫员自然没有穿衣服的道理,也把衣服一甩,拎着红缨枪跟在后面。

  当*把德军的第一辆卡车炸上天时,一顶被炸飞的钢盔从高空落下,钢盔凸沿正好砸在政委李刚的脑门上,锋利的钢盔沿把他的脑门砸开一个口子,鲜血顺着脑门流下来,把眼睛都糊住了。他勃然大怒,用袖子在脸上胡乱揩了几把,和他的警卫员一齐拎着驳壳枪冲出去。

  这是场硬碰硬的肉搏战,双方杀红了眼,刺刀相交的铿锵声,*击中脑袋发出的闷响声,濒死者的惨叫声,杀得性起的吼声响成一片。然而这场战斗仅持续了半个小时,押车的几十个德军除了几个半死不活的外,统统做了他乡鬼。整整五卡车的皮大衣转眼间套在八路军身上,害得一个营的德俄联军换不上冬装,冻得流了一个月的鼻涕。

  八路军大胜而归,李云飞却高兴不起来,此战独立团加强营折损一半,他的警卫员被打成了蜂窝煤,德军之力之密集,体力之凶悍,组织之严密,协调之紧密是他没有想到的。更没想到这起打劫行动竟然惊动了最高领袖。

  那两天中共的实际掌舵人毛泽.东正在修改沁园春《雪》,得到李云龙伏击德军的战报后兴奋得涨红了脸,诗人的激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啦,跟世界上的头号强敌对着干这太荣耀了。他狠狠地在桌子上拍了一巴掌,对朱德总司令和刘伯承师长喊叫道:“好,非常好,这个团长真是孙悟空式的人物,这点跟我有点像,天不怕地不怕,敢把皇帝拉下马。整个世界都把德军捧上了天,可这个李云飞偏不信这个邪,敢在龙须上拔毛,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好得很啊。他当团长太可惜啦,依我看是当师长的料。”

  刘伯承苦笑着说:“好嘛,我可以给他让位嘛。”

  朱德:“老毛,这个李云飞打仗是个能手,不墨守成规,但捅娄子也是个能手,每次刚表彰完紧接着要给他处分,刚提拔板凳没坐热又得把他打回原职,南昌起义时他是连长,林彪是排长,到现在他才是个团长,而林彪……”

  “老总扯远啦。”领袖截断了话头,夹着香烟的手挥舞了一下,风趣地说:“你们想啊,现在我们八路军的一个团有上万人,指挥上万人的团不是师长吗?照这么算来,你伯承应该当兵团司令,可是老蒋不答应啊,只给我们三个师的编制,只好先委曲委曲喽。”

  中共领袖容易发热的头脑里迅速出现了一个宏伟计划,他兴奋得连脖子都红了,一手夹着香烟,一手狠狠地劈着空气,声若洪钟地讲道:“提拔的事以后再说,德军主力早已撤到新疆,剩下的是乌合之众,我决心乘胜追击,组织一次大的战役,集中八路军一个师,一举歼灭赖在绥远不走的虾兵蟹将,给盟军一个支援,给人民一个振奋,尤其是给苏联报一箭之仇。早先斯大林连发六道金牌让我们支援他们,可是那个时候德军离我们太远啦,想打够不着。现在机会来啦,我们决不能放过。让这些德国人从那里来的就滚回那里去,谁让他们到中国来的?蒋介石没请他们,据说日本人也没请他们,我毛泽.东更没有发过请柬,绥远不是他希特勒家的院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来了不打招呼,走了也不告辞,那好嘛,留下买路钱,我们也雁过拔毛,这才公平嘛”。

  他高谈阔论时朱总司令在苦笑,刘伯承师长在擦拭那永远也擦不干净的眼镜,领袖继续激情四射地发表宏论:“抗战以来我们一直当受气的媳妇,这次我们要扬眉吐气,国民党老说我们游而不击,保存实力,我们要让全世界看看,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不是不打,要打就打轴心老大,啃硬骨头,半夜里吃柿子——专门拣软的捏算什么本事?‘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总司令,伯承,战机稍纵即逝,你俩连夜拟定个计划,得起个响亮点的名字,就叫‘绥远解放战役’吧。把作战计划交总学委、噢不,军委过一下,有责任大家分担嘛。”

  领袖压低声音对心事重重的两位谆谆告诫:“‘诲尔谆谆,听我藐藐’,这样不好。现在边区政府物资匮乏,前一阵子连八路军总部的人都吃不饱饭,逼得我们开荒、搞特货贸易。我们攻击的目标是德国人的粮食仓库,里面有上千万斤粮食和油脂呢,正好解燃眉之急。另外,这次行动既然是给老大哥出气,应该事先给苏联老大哥通报一下,有个回旋的余地。”

  朱德手指着领袖笑着说:“留了后路嘛,运筹帷幄,高瞻远瞩,走一步看三步,我等自叹不如啊。”总司令是打心眼里佩服,抗战爆发,群情激愤,从莫斯科回国的王明以钦差大臣自居,提出一切通过统一战线,要把中共军队交给蒋介石指挥。毛泽.东力排众议提出独立自主的抗战方针,五年来八路军由抗战时的三万人发展到六十万人,让大家敬佩不已。

  同其他杰出的政治家一样,中共领袖即有狮子的凶狠,也有狐狸的狡猾,他选择这个时候跟德军叫板,是因为德军大部队已经撤往新疆,最近的一支装甲部队也在河西走廊,绥远以西只有处理善后的几千德俄联军,而且分散在好几个营地,只要锁定目标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一口吞掉,绝对是名利双收的事情。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正因为他目光远大,对眼前的事视而不见。他知道坦克比汽车跑得慢,却不了解德军调动时专门有坦克运输车辆,开足马力轮流开车每昼夜可急行军六百公里,换言之,装甲团调回来只要36个小时。实际上德军分散成几个独立的战斗群行军,首尾拉了二百多公里,只要后队变前队,最快24个小时足已。

  他信奉“人多力量大,”集中优势兵力本没有错,错就错在把这条战争的一般原理绝对化。现代战争是高强度密集火力的立体战争,据守在64号据点的德俄联军尽管不足一千人(德步兵连,运输连,炮兵连,军纪警察和侦察兵各一个排;俄工兵一个营,警卫连,高炮连),但配备152毫米四门,六门四联20毫米机关炮,还有装备雄厚火力强大的装甲团当后盾,而上万人的独立团加上地方部队只有七门缴获日本的 75毫米九四式山炮,迫击炮,掷弹筒倒是不少但炮弹奇缺,打一发少一发,只得像山西的土财主一样抠抠索索地用。大部分德俄士兵使*或自动步枪,毛瑟步枪仅供新兵或狙击手使用,而八路军连步枪都不能做到人手一支,一些战士还在使用大刀。

  他研究中国历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对国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是与天奋斗的人,怎么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呢。中华民族向来不是尚武的民族,那些老牌的战斗民族英、法、俄、德连美军都不放在眼里,讥讽其为业余军人,更不把东方民族放在眼里。欧洲人普遍比中国人高,就连欧洲的马都比东方的高。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在苏联学习炮兵,对拉炮的马专门做过对比:德国莱茵马高17掌(170厘米)、体重2000磅的,能轻松驮载120公斤左右的炮件。波兰重挽马,比利时重挽马、法国佩尔什马跟德国马差不多,而中国的蒙古马高度只有12掌(120cm),驮力只有75公斤。欧洲马的力量比蒙古马超出了一大截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