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韩娱之灿 第六十三章 绝世好男人?

《韩娱之灿》第六十三章 绝世好男人?

作者:低声轻语 字数:3670 书籍:韩娱之灿

  之前因为周云梦和沈宝珠走得近了,韩母又经常找周母一起去摘菜,去农集市买肉等,方嫂子叶嫂子也和沈宝珠一家走得近。

  不像同层和周云梦做邻居好朋友这般亲近,但也属于见面会笑着聊几句话的关系了。

  家属楼这边近年新建了几栋楼,新搬来不少家属,但总共就那么一片,消息传来传去,方嫂子叶嫂子知道不奇怪。

  周云梦听到时也愣了下。

  倒不是惊讶沈宝珠居然这么大胆,辞掉妇联办的稳定工作,做糕点来农集市卖。

  按照原书剧情,差不多也是在改革开放几年后,政策真正放松了些,没那么显眼了,沈宝珠就毅然决然地辞掉工作,做起糕点生意。

  前年韩川升为团长,她也要考虑到影响那些。

  沈宝珠前世后半段时光基本上将精力投注在制作甜品中,会做很多糕点、蛋糕、糖块,还经常凭着小灵感创新一些漂亮的甜点。

  后世的甜品放到现在,那吸引力是巨大的。哪怕这会还没有烤箱、电动搅拌器等工具,她也挑着做了些纯手工的甜品出来卖。

  有后世的眼光在,不论是售卖的糕点经常创新,花样众多,很受欢迎,还是一些做生意该注意、讨喜的营销手段,沈宝珠都掌握得不错。

  在原著中,这条女主的事业线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潮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沈宝珠从一开始的租摊子卖甜品,到后面买铺子卖甜品,再后面开起一家家分店。

  周云梦前些年在回忆原著剧情时,对此印象深刻,只不过那会等于是几年后的事了。

  这小日子过得悠闲惬意,一下子都没注意到时间线已经来到沈宝珠事业线开启的时候了。

  更让她精神一振的是,这事业线关乎到超市最后一个分区的解锁,也是原著中有关“周云梦”的第七段文字剧情。

  从解锁第六个分区后,周云梦就没再急着解锁最后一个分区。

  没办法,她急也没用,第七段文字剧情关乎事业线,在那会看要到几年后,也不是她想完成就能完成的。

  超市审判规则允许,现实也不允许。

  她也就没去管,用着超市里绝大部分物资,悠哉悠哉地过着好日子。

  要不是今天听叶嫂子说沈宝珠已经开始做生意,她怕是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不过就算一时想不起来也不要紧,家属楼就这么大,哪怕没有方嫂子叶嫂子说这事,她和沈宝珠有接触迟早都会知道。

  但这会,周云梦还是露出惊讶的神色:“啊,宝珠居然也开始做生意了。”

  方嫂子点头:“对啊,我们大家伙都没想到,她算是我们这片家属楼里第一个过来县城这边做生意的。”

  叶嫂子感叹:“她也真是大胆有拼劲。妇联办的工作钱多福利好,她这些年干下来也熟悉了,男人又成了团长,家里每月到手的钱和票不少,居然直接辞掉工作过来做小生意。”

  她们

  在部队里消息广(),又和自家男人有商有量?(),见识稍微放长远些,也知道这种小本生意估计会长久,细算赚的钱也不少。

  不像清河生产队和丰山生产队,乃至国内多数人,至今都不看好这些小生意,觉得就是以前的倒爷。

  所以方嫂子叶嫂子对沈宝珠辞去工作做生意没有看不起,只有佩服。

  换她们,可没有勇气辞去工作去做生意,自认不是做生意的料,生怕把钱赔进去,也舍不得妇联办工作的体面。

  周云梦笑了笑:“宝珠确实有主意,她卖糕点挺好的。之前有次她拿了些自己做的绿豆糕过来家里,连宜宜那么嘴挑的人都说好吃。”

  “我也觉得比供销社百货商店卖的要好吃些,她好像还会做挺多甜点的。”

  叶嫂子听了后说:“怪不得宝珠胆子这么大,原来是有这门手艺在。”

  方嫂子笑:“那咱待会逛一下,看能不能碰上她,凑个热闹。”

  大家都只是从沈宝珠辞掉妇联办工作这事上,知道她打算卖糕点,但事实上都知道沈宝珠还没来农集市卖过糕点,要不然早就传开了。

  三人边聊边买东西,自家要吃的肉蛋,还有一些杂货。

  农集市这边面积大了,摊子多了,卖什么的都有,逛起来也耗时。

  换平时,可能买完自己想买的东西就到农集市对面的树荫下坐着凉快了,这么大热天挤在吵杂的农集市里也是遭罪。

  但方嫂子叶嫂子将近两个月没见着周云梦,平时周母过来买菜多点,难得大家一起来农集市,都想再逛会。

  周云梦也有这意思,所以三人顺着道路一个个摊位逛下来。

  还真就在偏角落要拐弯的摊子看到了沈宝珠,以及摆在桌子上那些糕点。

  她们仨对视一眼,笑了笑走过去打招呼。

  方嫂子:“宝珠,没想到你今天真做了糕点过来这边卖,看起来卖相挺不错的。”

  叶嫂子:“闻着也香,我们刚还在说不知道能不能碰上你。不过今早没在班车上看到你,还想着你没来呢。”

  周云梦笑得眉眼弯弯:“宝珠,恭喜你啊,你做的糕点那么好吃,肯定会卖得很好的。”

  沈宝珠见着她们也是惊喜,笑着打招呼:“云梦、小玲、玉兰,好巧啊。我也是今天第一次过来农集市这边卖糕点,刚忙活完摆上来呢,你们是第一个过来的。”

  “农集市摊子第一次来要登记,确定为常期租赁,得赶在农集市开启前,坐班车的时间赶不上。我家韩川就早早骑了自行车送我过来,再回部队去训练。晚点我再坐班车回去就是了。”

  这是回答叶嫂子的话,因为卖糕点的需要,以后可能时不时需要提早过来,家里就买了辆自行车。

  沈宝珠望向周云梦笑道:“云梦你可算回来了,岁岁老惦记着要找宜宜玩呢。”

  两家大人们走得近,孩子年纪相仿,也经常在家属楼楼下一块玩。所以不见宜宜,自然也就猜到周云梦一家回老家去

  () 了。

  更别提宜宜每回要回去,都会事先和小伙伴打个招呼,让他们不要太想她。

  小朋友的玩伴友谊是很深,常在玩的那些缺了谁,就会一群小朋友上门去找人。

  宜宜就学会事先交代了,免得好朋友们白跑。

  周云梦笑道:“前两天回来的,宜宜也惦记着岁岁,要不是我们压着她休息两天,她早就跑下去和岁岁他们玩了。”

  她看了下说,“宝珠啊,今天这么巧,我来当你的第一位客人吧,我和宜宜都惦记你做的糕点好久了。”

  “要一斤山药糕,绿豆糕和红枣糕各一斤,再来半斤这个。”

  因为夏天这些东西不好放,买太多反而吃不完浪费。她真想买沈宝珠的糕点回去吃,倒也说不上为了捧场,顺从心意罢了。

  沈宝珠听了笑:“确实是我的第一个客人了,谢谢云梦。”

  她指了指云梦说的“这个”:“这是油角酥,面粉包了花生碎糖馅用油炸的,香脆可口又好吃,所以价钱也贵点。”

  她报了各样糕点的价钱,油角酥又是糖又是油炸贵点,其它的都比供销社卖的要便宜些。

  周云梦自然知道那叫油角酥,算是现代一些地方比较喜欢的甜食,过年过节都会做。

  只不过她这会不应该知道,刚才用“这个”去代替。

  她点点头:“好,那你帮我称一下。”

  沈宝珠却是不急不忙的:“我卖糕点的话,都可以试吃的,先弄些给你们尝尝。”

  方嫂子叶嫂子高兴应好,她们本来也想着在沈宝珠这捧下场买点糕点的。

  刚才云梦夸宝珠家做的糕点好吃,她们就有点心动。再加上住在同片家属楼,都在农集市这碰上了,就支持下。

  本来想着照供销社那边常买的来买,这会能试吃也高兴。

  她们忍不住感叹,怪不得宝珠这么大胆敢来做生意,还弄出这个试吃的新奇想法。

  周云梦杏眸微弯应好,这试吃方法在后世屡见不鲜,放在这会却是头回。

  国人想占便宜的心在那,碰上试吃这种新奇事自然爱凑热闹。沈宝珠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试吃后不少顾客都会在这买。

  哪怕摊子位置不好在角落,也丝毫不影响生意,甚至比那些显眼摊子卖得还要好。

  沈宝珠也是考虑过性价比,对自己做的糕点和试吃法子有信心,才把摊位选在这。

  这会她拿刀在旁边切了点绿豆糕、山药糕、红枣糕给周云梦试试,还有那油角酥。

  她考虑周到,还用竹签插着,不用顾客沾手。

  周云梦笑着接过试了起来,味道比想象中的好吃。

  沈宝珠问:“小玲、玉兰,你看看你们想试吃什么?”

  方嫂子看了下说:“红豆糕和油角酥吧,谢谢宝珠。”

  叶嫂子:“宝珠,我试一下山药糕和油角酥吧,谢谢你。”

  “客气什么,你们第一个来支持我生意,我还

  高兴呢。()”

  沈宝珠笑道,拿起刀又分别切了些给她们试吃。

  像糕点的话,大概就是两个拇指盖方形大小,油角酥个头不大,也可以切成四五份了,到手的量不小,只会让顾客觉得她实在大方。

  方嫂子和叶嫂子吃过后,都对沈宝珠的手艺赞不绝口。

  方嫂子:“这油角酥炸得油脆,裹着的花生碎糖馅也甜。红豆糕甜得刚刚好,不像供销社那边尝一口就腻了。?[(()”

  叶嫂子也说:“这油角酥确实好吃,值这个价,肯定很受欢迎。山药糕还是能尝出山药的粉糯感的,比供销社那边要好。”

  周云梦开玩笑道:“我就说宝珠做的糕点好吃,你们尝了肯定喜欢。”

  沈宝珠听到她们的肯定也高兴,第一次出来做生意她也是有点忐忑的,这会稍微松了口气。

  她说:“你们喜欢就好,我也很高兴。”

  方嫂子要了红豆糕、油角酥各半斤,叶嫂子要了山药糕、油角酥各半斤,都利落地付了钱。

  刚她们在试吃的时候,就陆续有人在凑热闹围观。

  她们既对这试吃的法子感兴趣,听到周云梦她们的夸赞更是在讨论着,说不准这些糕点真比供销社卖的好吃。

  这是农集市新增摊位后,第二家卖糕点的。

  之前也有一家,但味道比起供销社差远了,本来就不要票的东西,哪怕价钱稍微低点,大家也宁愿去供销社那买。

  舍得买糕点的要么是手里有闲钱的,要么是难得想买回给家里人吃的,这钱既然要花,大多数人都是想着花得值得。

  显然之前那家不值得。

  大家这会都抱着期盼,希望这家值得。

  周云梦还看到人群中几个眼熟的军嫂,她朝沈宝珠笑了下:“宝珠,我们就先走了,不耽误你做生意。”

  方嫂子叶嫂子也笑着告别。

  沈宝珠见到周围的人蠢蠢欲动想过来试吃也高兴,笑着应好,说回头找她们聊天,就陷入生意的忙碌中去了。

  周云梦和方嫂子叶嫂子则深藏功与名,退出人群。

  她们该买的东西都买得差不多了,直接走出农集市。

  因为知道周云梦要去县城,方嫂子叶嫂子还是老样子,帮忙接过周云梦买的东西,让她放心去吧。

  周云梦谢过她们,沿着泥路往县城走去。

  因为走得人多了,泥路也逐渐变得硬实,比以前好走些。

  她就挎一个包裹,里面装着之前在南城那边写的一个月稿子。

  在南城那边懒得寄,干脆就全带回来这边寄了。

  到县城,还是那个五年前那个邮局大姐在窗口前忙活。

  周云梦笑着和人打招呼。

  邮局大姐:“云梦过来啦,我还在想你这么多年雷打不动的,一般都是半个月过来寄次稿,怎么这回又不见人呢。”

  这些年云梦寄稿,多数是她娘拿过来,云梦有时候两三个月也会来一趟,

  () 寄稿后和她聊聊天,感情一直很不错。

  以前回去南城,一般住半个月一个月去回了,少有像这次这样住一个半月有多的。

  周云梦也没多说,只弯了眉眼道:“我这一个月攒着稿子呢,想着拿过来一起寄过去,大姐今天要多麻烦你了。”

  邮局大姐:“你和我客气什么,这些都是我工作来着。”

  她接过周云梦递过来的信封,有五六封,分别寄往不同的杂志社。

  边处理着邮寄的信封,贴邮票盖邮戳等,邮局大姐边和周云梦聊着天。

  邮局大姐:“想想时间过得真快,云梦你闺女都五岁了,我闺女的儿子也快三岁了。”

  周云梦:“是啊,孩子好像刚生没多久,眨眼间都五岁了,正是闹腾的年纪。还有,大姐你看咱这县城变化多大,说是日新月异也不为过。”

  邮局大姐:“确实,县城里现在卖各种东西的都有,跑沪市那边拿货,跑羊城深城那边拿货,那些衣服口红什么的都快让人挑花眼了,怪热闹的。”

  任何地方都不缺胆子大和聪明的人,所以同样桂城这边县城里做小生意的卖什么都有。

  周云梦笑着应是:“我和几个朋友去逛的时候,都忍不住买了两件新衣服。”

  这话也是真的,在回老家之前,和方嫂子叶嫂子一起逛的,她还给周母挑了两条裤子。

  邮局大姐感叹:“想以前多麻烦啊,咱想买什么沪市的东西,还得那边有认识的人才行。之前多亏了有云梦你,一直让你同学帮忙给我闺女买肥皂,谢谢你啊。”

  周云梦:“大姐你这说的什么话,不用和我客气。现在就方便了,咱走到摊位那边随时可以买到肥皂。”

  过去那些年,她时不时会换肥皂给邮局大姐。对方不缺什么,就是闺女喜欢这洗澡用的肥皂,才一直托她帮忙。

  这会县城里卖什么的都有,自然有卖沪市肥皂的,这种可以洗澡和洗头的肥皂,很受大家欢迎。

  邮局大姐感叹:“是方便很多,咱这日子啊,是越来越好了。”

  她知道过去那些年云梦帮她买肥皂,没多收她的钱。就现在县城里那些卖的从沪市买回来的洗澡用的肥皂,价钱比云梦当初报的还要贵几毛。

  她更记着云梦的好,觉得这姑娘真诚实在。

  两人聊了会。

  邮局大姐把手头上的信封都处理完,报了价钱。

  周云梦从包裹里数了钱给她。

  邮局大姐转身从那些堆叠的信封旁,把单独放着的五六封回信拿给她:“你这一个月没来,我全都帮你收着呢。”

  周云梦笑着接过:“谢谢大姐。”

  她和邮局大姐分别后,也没别的东西要买,就直接往回走了。

  近两年她新找了深城两家杂志,羊城一家杂志,剩下的就是固定的墨绿军华和向天志。

  青年故事她是没有再投稿了。

  从五年前改革开放开始,各地杂志也根据本地情

  况调整征稿内容,都是与时俱进的。

  向天志就是这样,从以前征稿青年壮志豪情,转向县城变化。做生意的人也有他们的向天志,同样符合杂志的风格。

  墨绿军华倒是一如既往,就是和军嫂有关的事迹,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像沈宝珠这样去做生意的内容。

  原著一些剧情线倒还在正常进行,前三年像书中有匿名人士写了沈宝珠的事迹,刊登在墨绿军华上。

  这在家属楼里同样引起一阵轰动,大家习惯性以为是周云梦写的,毕竟她和沈宝珠关系也好。

  周云梦借着方嫂子叶嫂子的嘴传出去,写这篇文章的不是她。

  她倒是可以写这幺篇文章,但没写。就是想看看,如果没有自己影响的话,原剧情线一些细枝末节点,还会不会出现。

  事实证明,剧情线还在进行。

  她也就没去管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后来听方嫂子叶嫂子说,家属楼的人聊了一个多月,也没把那人找出来。

  很神奇就是了。

  像深城、羊城的杂志,都是前两年新开设的,专门征收一些描述改革开放时代新风的稿子,涉及到农村包产到户、城市变化、批发市场、外贸、国企改革等。

  反正可写的很多。

  对别人来说,可能需要身临其境,亲自去体会一遍才好动笔写。

  周云梦不一样,她知道原著的所有内容,又看过那么多的年代文,现实中对这段历史也有所了解,写起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说起来这三本杂志,还是沪市杂志的编辑一起邮寄给她的,说她肯定会喜欢。

  这么些年,她俩一直有保持联系。

  杂志上附有征稿内容和联系方式,周云梦借此开始投稿给这三家,稿费也很不错,千字十二块往上。

  一切只为了吸引更多人投稿写这种内容的文章,把杂志社办起来,让深城和羊城改革开放的新风貌展现在更多人面前,进一步鼓舞人民,推动时代发展。

  周云梦至今还没去过深城、羊城,时机还未到。但她想她以后会去的。

  那里可是个好地方啊,未来经济腾发,她完全可以利用手里的钱办一些事情。

  边想着,倒也不觉得路程漫长,这些年走习惯了。

  周云梦很快回到农集市对面,方嫂子叶嫂子看见她在招手。

  她应了声走过去,才发现沈宝珠也在。

  “宝珠,生意这么好忙完啦?”

  沈宝珠高兴点头,笑得明媚:“我也没想到第一天开业卖得这么好,多亏了你们捧场,当了第一个试吃人。下次我可以多做点过来卖了。”

  周云梦:“恭喜恭喜,你做的糕点确实很好吃,才会这么受欢迎,以后生意肯定越来越好。”

  方嫂子叶嫂子也笑着应声附和。

  周云梦跟着坐下来和她们聊天。

  等到十一点班车到了,一行人才上车回部队。

  周云梦和方嫂子叶嫂子一

  路上到三楼,才在楼道里告别,各回各家。

  她抬手还没敲上门,宜宜就已经跑过来开门迎接了。

  “娘你终于回来啦!”

  宜宜还懂事地帮忙接过一个包裹,双手并用咬着牙给提到贴墙长柜那看着。

  “谢谢宜宜,娘把这些拿进去给外婆哈。”

  周云梦提着装了肉蛋的包裹进厨房。

  周母在炒菜,炉火正旺,油滋啦滋啦地响,她回头问:“小梦你回来啦?”

  周云梦把包裹里的肉蛋依次归类放好:“嗯,今天还挺顺利的。”

  宜宜跟在她一旁帮忙。

  之后周云梦凑着陪周母聊天,说起沈宝珠卖糕点的事:“……我买了点,我们下午睡醒尝尝,真的好吃。”

  周母笑着应好,她感叹:“这宝珠的胆子啊,比你三哥还大。你三哥是舍了地里的工分,她是直接舍了那铁饭碗工作。”

  老太太不太理解。

  周云梦笑:“她有自己的主意,未来说不定她的选择是对的呢?”

  周母点头:“也是,你们年轻人和我们想法不一样。”

  不理解但也支持。

  娘俩聊着,宜宜跟在一旁凑热闹听着。

  她从听到娘买了宝珠姨姨做的糕点,想起之前吃的美味,就已经开始馋了。

  无奈马上要吃午饭了,无奈她再怎么撒娇娘都不会同意的,说好下午睡醒再吃,那就只能下午睡醒再吃。

  -

  时间好不容易来到宜宜盼着的下午睡醒之后。

  是娘也睡醒了哦。

  她已经和外婆一起泡好了茶水,茶水配糕点是午后常有的吃法,小小姑娘也爱喝茶,也没有所谓的睡不着。

  哪怕下午喝两杯茶,晚上照样倒床就睡。

  周云梦也就随她去喝了。

  这会她起床洗把脸扎好头发后,也过来厅里这边坐下。

  周母打开四个油纸包,露出里面的山药糕、绿豆糕、红枣糕、油角酥。

  宜宜哇一声:“好多。”

  周母笑:“已经闻到香味了,宝珠这手艺确实可以。”

  周云梦:“都尝尝吧。”

  糕点都已经切成一块块,周云梦挑了块山药糕吃,周母挑了块红枣糕吃,宜宜直接拿了个油角酥吃。

  她爱吃绿豆糕,更爱一切金黄的油炸物。

  这会尝了连声夸赞:“外婆,娘,这油角酥也太好吃了,脆脆的,里面的馅甜甜的,好像还有花生那些。”

  她刚听娘说过,这叫油角酥。

  周母也夸红枣糕好吃,听外孙女的强烈的推荐,也试了个油角酥,同样赞不绝口。

  三人悠闲地吃着糕点,喝着甘甜的茶水,说说笑笑,格外惬意。

  之后周云梦说要回房间忙点事,周母和宜宜只当她要回屋忙写作的事,说让她去忙就好,她们自己打发时间。

  周云梦回到房间,关好房门,她意念一动进了超市,同时也不忘分点注意力在外面,这样子谁走到房间附近她都能注意到。

  她直接到了收银台,抬眼看那屏幕。

  前面六段文字剧情全部亮成红色,最下面沉寂六年左右的黑色文字剧情也变成红色。

  一眼望去一片红。

  对话已经随之更新了,红字段落后浮现出黄色方框——

  [美妆护肤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