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与南宋同行内 第三百零一章 开局与结尾

《与南宋同行内》第三百零一章 开局与结尾

作者:小样有型 字数:1963 书籍:与南宋同行内

  张岛主借杨友行之口在《流求时报》上登出的“军队以利为主”的言论引起了很多争论。

  有私下里反对他的------这样的人主要是大宋社会上的一些文人。

  首先大宋本身就有抑武扬文的社会传统。

  一个社会的传统其实主要是当权者们推动发展的,这当然是大宋的统治者愿意看到的。

  前文说过在大宋,武将们的社会地位不高,士兵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严格的说,大宋军队里的待遇还算是不错的------但是社会地位之低却是比较罕见的。

  大宋民间百姓骂人时,都喜欢骂对方为“贼配军”,这已经表明了民间对军人的态度------既然犯罪分子都可以被当兵,逃荒逃难者也可以被当兵,这样的军队他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更加会被人瞧不起了。

  大宋的文人眼红流求岛卫队士兵的待遇。

  他们想不到在流求岛当兵竟然可以有养一大家人的收入,而且居然有服役年限!

  而且听说他们服完役后按照军功还可以转为官吏!

  这可真是太可气了!

  大宋的文人们看不到流求卫队训练之苦,也看不到人家上战场拼战功时会有生命危险,更是忘了,正是这支军队在山东地区死死拖住鞑靼强盗集团,才会让他们有时间也有生命来对张岛主的言论说三道四。

  现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张岛主和他的妻子及他的朋友知道,他们三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已经改变了大宋的命运。

  当然,他们也改变了自己。

  当时,流求岛西海岸已经凭空建起了六座没有城墙的城市。

  不算山东地区,流求岛上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七十万人,而且还各色人种齐全!

  张岛主有信心在三年内使流求岛的常住人口超过一百万人!

  因为到流求岛去发财已经是大宋民间人士的共识了。

  流求岛的工钱高,流求岛的货物贩卖起来很挣钱钞!

  流求岛的六大主要城市的码头上,平均一天能接送三千多艘百吨级别以上的客货船。

  流求西海岸到大宋主要海边城市的贸易来往终日不断,夸张点说,海路上的海船之多,已经使海路成为一条海帆之路了。

  大宋文人们喜欢享受,他们喜欢流求岛上出的新物件;而且他们也从不排外,并不认为是大宋之外的产出而随意贬低。

  但是,不能触及到他们的底线:到底是文在上还是武在上,这个是必须要搞清楚的!

  大宋文人中诸多的人员纷纷写文写词,讽刺张岛主的言论,或者嘲笑他的肤浅------甚至还有人断言流求岛早晚会陷入兵乱中。

  流求岛上也有文人。

  但是他们要不就是从北方鞑靼强盗集团那里跑来的,要不就是大宋民间的落魄文人,这两种人都是为了来流求岛寻个差使-------张岛主虽然喜欢工匠,但是当然也不拒绝他们。

  文人们可以经商,大宋社会本来就是文商不分家的,他们也可以考公务员-------当然,就算考上了,还得接受张岛主的培训。

  来流求岛的文人对此表示完全接受------所谓公务员的工资让他们眼晕了,若把那流求币折算成大宋钱钞,竟然是大宋知县的两倍之多。

  利动军人心,利也动文人心。

  张岛主曾经说过,耻于谈钱,只提道德的社会一定是个无耻的社会。

  流求岛的文人心里有些奇怪,哪里有耻于谈钱的社会?!

  但是看在那样高的俸禄的面子上,人人都点头认为,无人质问于他。

  流求岛上的文人也看不惯大宋那些文人的言行,那些人只会用毛笔写字,而他们可是用钢笔的新文人!

  流求岛的新文人们也开始写书写词嘲讽他们------好吧,其实文人之间的论战最无聊了,张岛主表示不关心。

  事实上,他关心的是大宋军队的军心和他们社会上的民心。

  除非是受到攻击,现在的大宋军队也许是最没有战争意志的军队。

  大宋社会上的民众也是最不愿收复故土的民众,他们甚至害怕因为收复了故土后,可能会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会不会又多了赋税?会不会还要管北方的那些穷亲戚??

  可以说他们是不思进取------更准确说一点,他们都无法从战争中得利。

  跟随鞑靼强盗集团的军人们或民众也许会从各种抢掳中得到点什么------而大宋的军人们能得到什么?

  全是上级的,而且武将还要听文官的。

  在战争的意愿上,大宋还真输给鞑靼强盗集团一些。

  张岛主的用意是想让大宋除了看到军队能保国家外,更多的是能从中得利。

  他们在山东地区的行动可以看成一个榜样。

  流求卫队占了山东地区后,一开始时,他们确实花费巨大,但是过了投入期后,他们在那里的收益开始越来越大。

  不说那里出产的黄金了,张岛主他们本来就不在乎它------直接用它来换取大宋的各种生产资料了。

  山东地区出产的玉米、小麦和土豆、地瓜,还有甜菜、烟叶,直接增加了流求岛的粮食产量不说,那些经济作物,可以随时又从大宋换来更多的物资。

  特别是山东地区出产的煤炭和焦炭,完全补上了流求岛的短板!

  山东焦炭仅次于流求岛加工的文来煤油,也成为大宋市场上的硬通货。

  而且,那里是流求岛迁移人口的重要通道之一-------这个隐性的重要性也许大于一切了。

  大宋上上下下也许都只是看在了眼里,他们中的许多官员也许只会眼红山东地区的黄金,看不到战争得利的因果关系。

  张岛主趁机推出了他认为的战争得利的理论性言论。

  但是,大宋社会中只有文人们反应了一下,没有达到张岛主的预料。

  流求岛也许是一只猎豹,大宋则象一头巨大、虚弱、反应迟钝的食草恐龙。

  如果没有流求岛的出现,食草恐龙不会是群狼一般的鞑靼强盗集团的对手。

  但是时机来了,贾似道遭受到想分权夺利的政治势力的狂攻。

  张岛主看到了机会,他替贾似道想到了用战争之法来转移国内的热点的方法。

  还有什么比战争威胁更能让大宋从上到下转移精力的办法?!

  当贾似道答应用流求岛的方法时,张岛主心想,哈哈,贾老狗,你猜到了开局,但是,你不会想到结尾的。

  其实最后,张岛主也猜错了结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