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与南宋同行内 第五十三章 白糖的作用

《与南宋同行内》第五十三章 白糖的作用

作者:小样有型 字数:1919 书籍:与南宋同行内

  王德发这一次来也比较关心他们在山东半岛的甜菜种植情况。

  他通过对比发现,甜菜确实更适合在北方生长,生长的情况远比在流求岛上要好。

  在他们大力种植所谓的辣椒和胡椒两种香料后,他们要打开白糖这扇大门。

  甘蔗这种农作物,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过,到了西汉时期,甘蔗汁凝成的固体都能成为进贡的产品,可见还是比较珍贵的。

  到了大唐大宋时期,他们终于学会用石碾来取汁,用火煎煮来制糖,终于不用日晒法了。

  大宋的时候,出现了所谓的糖霜和合糖、砂糖,但是质量相当差。

  这个时代糖已在各地广为制造,甚至在四川和其他地方也有糖霜的制造。

  各个地方的砂糖产量虽然不知其详,但大体而言,出产精美的砂糖的地方产量最多,比如四川、福建、广东等地就是砂糖出产最多的地方,以栽培甘蔗、制造砂糖作为农家副业的地方也不在少数。

  在盛产砂糖的地方,制糖已经成为专门的职业,在遂宁等地,以制造糖霜为业的糖霜户已多达几百户。

  这个时代已出现所谓“戏剧糖果”,有行娇惜、糖宜娘、打秋千等名目。

  在临安城里,出现过沿街叫卖小儿诸般食件的小贩,挣小孩子的钱钞嘛,卖的东西里有麻糖、锤子糖、鼓儿饧等东西,甚至流求八道河市也有这样的小贩子。

  杨友行就经常买给沈千千吃,原因很简单,沈千千认为他挣的比自己多,他不买,谁买?

  其实大宋时代的调味品品类繁多,甚至包括一些药物,除酱油和味精外,已与后世人差别不大。

  如江南、福建一带,他们食红糟,蔬菜鱼肉,率以拌和,更不食醋,与后世福建菜等南方菜的风味相同。

  但是酱油和味精现在已经被安静和张国安岛主轻松就搞定了。

  一个简单的发酵,一个是简单的天然味精,都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

  他们搞出来后,很快就被有心人学了去,现在正在推广开,能不能挣到钱钞只能看个人的经营水平。

  当然,单纯从利润上看,这两项远没有烟草和白糖的大。

  安静真心讨厌烟草,但是她的朋友包括丈夫都是烟鬼,她也没有办法。

  张国安岛主还安慰过她,说:“经济作物嘛,挣有钱人的钱,穷人连吃饭都要算计,他们哪里会吸食它?”

  确实是这样,他们把烟丝价钱从开始就定的很高------这样反而使刘钱行首这样的人叼着烟斗的样子很牛逼,跟着学的人也都是有钱人。

  加上它确实是能让人上瘾的东西,所以,无论是种植的人还是加工的人,他们都挣到钱了。

  仅在流求地区,烟丝业就养活了近五千人!

  从这几年来看,大宋民间向北方走私的货物中,烟丝竟然占了很大一部份,这说明鞑靼人也慢慢开始吸食了。

  他们现在把眼睛盯在了白糖上,因为到现在为止,由于产量和加工能力的问题,糖价还是很高的。

  把糖价打下来,这正是他们推广流求币的另一种手段。

  他们最终决定,还是走正常的路子,恢复北方地区种甜菜,南方地区种甘蔗的常识。

  流求地区种甜菜不是不行,只是容易烂根,而且由于昼夜温差不大,甜菜的含糖量不高。

  山东半岛正是种植甜菜的好地方。

  甜菜的出糖率比甘蔗低了一个百分点,应该只有百分之十一多,但是甜菜种植对气候条件要求少,生长速度快,在过程中追加的投入低,省人力,更主要的是因为用甜菜制作白糖只需要一道工序,而用甘蔗制作白糖则需要两道工序,成本比较高。

  那么甜菜糖和蔗糖有区别吗?没有。

  甜菜糖和蔗糖的化学成分完全一样,没有区别。

  的确,普通人难以吃出二者差别,但是王德发可以轻而易举地尝出二者区别,甜菜糖的味道不如蔗糖,这里关键就是0.05%的杂质决定了味道的差别,这很像是矿盐和海盐的争论一样,纯粹是在白糖资源充足了以后才会发生的争执。

  甜菜的亩产高,它可以轻松达到两吨的程度,叶子还可以当蔬菜食用。

  王德发带了榨糖的设备,两台中小型的甜菜渗出器,其实就是两个镀了锡的大铁罐子,这是用来装切片后的甜菜片。

  他带了一台十马力的锅驼机,并用一台低压蒸汽锅炉。

  王德发回来后,在他的大力推动下,他们连制作精盐都不用煎熬的方式了,直接上马低压蒸汽设备,这样会使精盐的产出增加,质量更好。

  制糖也是一样的。

  他们这些年通过试种植的方试来增加种子的数量,到现在轻松可以达到万亩的水平。

  一切就等着甜菜的成熟了------王德发在鲍威队长的陪同下,还去了山东半岛上的几个矿区。

  他看到那些俘虏们工作的态度非常不错,明白他们没有受过虐待。

  鲍威队长笑着说:“这些家伙真能吃,比战士们都能吃。”

  王德发点头说:“当然,矿工的热量消耗非常大,我们的供应没有问题吧?”

  “没有问题!顿顿都有鲸鱼肉------偶尔和我们一样,也能吃上猪肉!玉米面的大饼子,吃个饭饱是可以的!”

  王德发四处看看,还算不错。

  鲍威队长说:“他们基本上都认命了,在这里能吃饱饭,还有工钱,超过计量还有奖金拿。

  现在,就是那些大宋来的军队好像对干农活不太情愿,但是我们都带头做,他们也不好意思不帮忙------”

  从大宋来的这一万多军人确实是精兵,这一点从他们的身体状况上可以看出来。

  而且人家除了军服没有穿,其它的军备都带全了,也不用他们管饭,连辎重都是大宋提供,属于自带干粮和武器的志愿者。

  他们领头的是一个统制,正是先前和黄祖队长配合过的那个赵家人,名字叫赵安。

  由于大宋是偷偷摸摸派兵,所以这个是非正式提升,但是,这也是一个好机会,只要他在战场上立了军功,有可能会变正的,因为他毕竟是赵家人。

  王德发高兴的是,大宋没有派来不懂军事的文官来监军,这个赵安毕竟还是和黄祖队长配合过。

  现在,他们都换了流求卫队的装束,就算是近看也看不出区别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