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与南宋同行内 第二百七十一章 腐败的大宋

《与南宋同行内》第二百七十一章 腐败的大宋

作者:小样有型 字数:1945 书籍:与南宋同行内

  吕氏商行大掌柜梁信对八道河的农业也大感兴趣。

  此时正是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的时期,他们在张国安岛主的带领下走在各个田间地头,四处看着。

  大宋官家赵禥公开推广祥瑞神种,张国安岛主则在私下里售卖。

  一种粮食作物的推广速度和范围主要由利益决定,但是大宋政府的主动行为有利于加快推广的进程,这就给张国安岛主的售卖行为提供了机会。

  当然,主要是一些商人前来收购粮种,让他们挣了一笔钱钞。

  吕氏商行大掌柜梁信也知道那祥瑞神种的事情,所以对这个也非常感兴趣,张国安岛主非常痛快地答应他的要求。

  可是他更想向他推广自己的棉种,和流求岛相比,江汉平原简直是种棉花的天堂,土质条件和水热条件极为合适……还有花生,也向他们售种。

  吕氏商行大掌柜梁信有些迟疑地问道:“几万亩棉田不算一回事情,但是越多越好,这是不是有些过多了,棉花多了也伤农啊……”

  张国安岛主马上说:“放心,你有多少棉花我都可以收购,这个可以签一份保证合同……”

  这是高氮棉,而且棉花在八道河的工业用途是十分巨大的,他没有想到的是所谓的赛璐珞玻璃窗竟然能大为流行……成为了巨商大商们的必备物品。

  这都是需要棉花作为原料。

  吕氏商行大掌柜梁信笑了,说:“我岂能不信张岛主,用什么保证合同……只是没有想到这里竟然需要这样多的棉花。”

  张国安岛主专门让半大小子封争给他们介绍了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态度很认真……吕氏商行大掌柜梁信说:“但请放心,我那里若是有棉花产出,定会送过来……”

  张国安岛主自己在心里算了算时间,至少还有两年的时间,两季的产出可以顶上一阵子了。

  他说:“只要保证了长江水道的安全……什么都有了。”

  梁信呵呵笑了,马上就把先前与刘整的冲突讲了,现在已经连连烧毁他们多艘战船,吓得刘整不敢轻易出水寨……

  噢,竟然有这样的事情?!

  张国安非常高兴,如果让他们有了水战的信心,这个做用就太大了。

  他装作好奇的样子请梁信认真讲一下。

  只要提到主家的战绩,梁信绝对是愿意详细说出来,这是吕氏军事集团的骄傲啊。

  张国安认真地听着,心想他们这样的打法还是对路子的,当时还正在考虑,要不要把火炮技术也偷偷地泄露给他们。

  能会铸造大钟,就会铸造青铜炮,自己的工匠们现在非常顺手,甚至琉球国的工匠都能跟着学会,所以大宋的工匠没有理由学不会。

  这个时候,那个梁信越说越多,最后竟然说出龙虎之炮来了……说时还好一番夸张,什么地动山摇,弹如雨下之类的。

  张国安又从侧面问了几句,明白这是人家自己真把火炮发展出来了,现在可能只是雏形,但是重要的是比鞑靼强盗集团早很多,而且他们还难得的有了保密意识。

  张国安当然不知道吕文德是怎么想的了,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是有利于大宋的战局……那么由此产生的变故又不得不让张国安重新考虑。

  吕氏商行大掌柜梁信对这里的白酒异常感兴趣……但是这个可是专卖品。

  他笑着说:“这可以算军用之物了,如何专卖?”

  张国安马上就明白了,他们在襄阳和樊城地区就是土皇帝,一个军用之物,其它什么机构都无法监查他们。

  张国安马上也答应了两家的合作,白酒也是一门极为高利润的货物,而且,他这里有数不清的椰子,甚至当土豆出产更多时,他的淀粉或是直接用地瓜来制酒都是轻而易举。

  他们回航的时候也是满载而归。

  古剑山拿着账本来汇报说:“主家,他们这次至少是三倍的利润……许多我等可以从事的行业都给他们了!”

  张国安点头认同他的看法……但是,古剑山由于年纪的问题,他可能看不到大局。

  他认真地说:“你好好想一想,如果能把一个大型的商行吸引来,这是一个好事;如果加上他们还是一个地区的主掌人员,更是一个好事了……他们可以调用的人员和物资,远远要比我们更有能力!

  这就叫权力放大器……可以把有限的利益扩大到无限……”

  张国安说的是事实,大宋并不禁止官员经商,这就让他们有了无穷的权力寻租空间。

  大宋官员的工资可真不低,如果折算成大米,将是汉代的10倍,是清代的6倍。

  这还不算官员本人还有各种换季服装、绢、绵、禄米等“福利补贴”,官员家属还能按照等级获得衣服、粮食、茶叶、酒、炭,甚至是马料等种类繁多的“恩荫补贴”。

  此外,宋朝还设立“祠禄之制”,官员进行定期疗养,一切费用均由国家承担——如此优厚的待遇,使宋代官员很少有自愿致仕的,甚至有人为此不惜大肆贿赂吏部改年龄,以达到继续留任的目的。

  所以,自宋神宗开始,朝廷开始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逼到年龄的官员退休:

  一方面对年满70的官员不予考核和升迁;另一方面,对自愿退休的官员加官晋级,并对其子孙可以“荫补”,即给予一定的官职但没有具体职务,甚至还优待其妻子。

  但是,低薪肯定养不了廉,但是高薪也不一定能养廉。

  此时南宋官员之间拉关系走后门,忙着站队,大行贿赂已经是常态了,而且还是公开化的行为。

  老贾门下就至少有七个自己的产业,但是,这个时候大家还都这样。

  连被喻为清官的冠准都是过着极为奢侈的生活,那百姓口中的贪官蔡京、童贯等人又该当如何?

  只怕会在“奢靡”前加一个“更”字。

  他们军队之中从事“军倒”的将领也大把人在,当腐败成为一种常态化了的时候,大家只能都装着看不到,张国安也只能看不到,甚至要认可,还要和人家合作。

  不腐败也没有办法做事。

  现在随着官员子孙的繁衍,因“荫补”而增加的官员数量越来越多——真宗时,宋朝官员的数量在1万人左右,仅仅过了40年,到了仁宗年间,官员人数翻了一倍还多,到了英宗时更是接近3万人。

  一直到现在,大宋的官员已经到了5万人,不过对总量过亿的大宋来说,还能维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