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与南宋同行内 第二百一十八章 把海贸搞起来

《与南宋同行内》第二百一十八章 把海贸搞起来

作者:小样有型 字数:1836 书籍:与南宋同行内

  雅各和他雇佣的李芬利在八道河口地区到处参观,因为现在是他们最无聊的时候,商站还没有建好,只能暂住海船上了。

  现在,许多地方不允许别人随便进入了。

  比如赛璐珞生产厂。

  当砖瓦式加工车间盖好后,那里就用围墙圈起来了……还真不是为了什么保密,而是要防火。

  在那里,除了木头设备,就是青铜设备,连小推车的轮子都是木头的。

  张国安对这个商站还是比较在乎的,他看中的是这些蕃商的商路。

  他需要这些人为自己服务。

  远看,他需要为自己的商品在全世界找各种出路;近看,他需要这些人能从全世界为他找生产资料。

  张国安耐心地听雅各通过李芬利给自己讲他的经商经历。

  在他的脑子里出现了一幅地图:他在地中海中向着东北方向航行,然后登陆到了现在伊拉克的巴士拉地区,在那里雇佣了一条大海船,经过阿拉伯海,到达印度,通过马六甲海峡后,到达中国南海……然后这一路上他们购买香料,到了泉州……很有闯头嘛。

  张国安说:“你在天竺看到过棉花嘛?”

  雅各恭敬地说:“尊敬的船首大人,那里是棉花的海洋……我在田间看到了一望无尽的棉花……”

  张国安说:“我这里需要棉花和黄麻,越多越好,还可以优先换到所需要的货物……”

  雅各优雅地鞠了一躬说:“如您所愿……能为您效劳,我荣幸之极……”

  张国安看着他兴奋的表情,明白他是为自己找到商机而高兴了。

  不过张国安还是有些好奇,这个家伙答应太快了吧。

  他问到:“你准备怎么进行商贸?”

  这时他的大宋话好像不够用了,转头对李芬利说了一大串话。

  半大小子李芬利学着雅各的样子,也对张国安鞠了一躬说:“船首大人,他说可以在这里带上一批盐当做压舱物,如果能有那种白色的‘精盐’就更好了,其它就好说了,大宋的货物都是值钱物……”

  张国安不由得不追问了一句,说:“盐也可以与海外商贸?!”

  李芬利直接回答了,说:“可以呀,这里的盐极为便宜,才几文钱一斤,如果运到那些土著之地,可以换回很多好货物!十几倍的利润有了……”

  张国安这时恍然大悟,对啊,貌似盐的利润不大,但是,量在那里啊!

  而且,用盐当压舱物,一但漏水,盐便溶化了……可以迅速降低载重,迟缓沉船时间!

  张国安这个时候不动声色地说:“如果这样,我可以多提供精盐给你们……但是,你们要带着我的船队一起去,一条海船带的棉花和黄麻,远远不够。”

  李芬利翻译了,这时,那个雅各很快地回答说:“如您所愿!”

  雅各明白,就自己这一条海船,能挣上一些黄金就不错了,比不得张船首的船队,带个路,既对自己有利,可以加强了海上的保护,毕竟现在海盗还是很多,上一次幸运,没有遇到,但是不代表这一次也幸运……而且又讨好了张船首,为什么不答应??

  果然,张国安悠悠地说:“只要有我的海船在,就不会怕海盗了……”

  张老实厂长已经完成了甲板炮台的设计……但是这话有些大了,其实就是在甲板上加厚了几个地方,预留了几个子母扣,如果有敌情,可以马上从仓库里取出虎蹲炮,迅速安装上。

  改进的地方也有,接连子母扣的三处炮架上都加装了滚柱式万向节,可调高低五度角和左右十度角……实战一定会让工匠们学会改进武器,会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需要。

  之所以变成临时组装式的,是因为海上的环境对青铜会有很大的腐蚀性,尤其是当需要长时间暴露在甲板上时,不如到用时再安装上好,能够延长寿命。

  张国安曾经想来个炮塔式的,但是他很快就打消了自己的想法,除非重新设计船上建筑物,否则根本不适用。

  所以,他根本没有管张老实厂长如何去设计了,反正总有办法安装上。

  张老实厂长说:“船首,原本可以用水布裹着,但是太占地方了,不如改成临时加装的好,再说那海风与海水对青铜之物伤害甚大……那子母扣可以用木板盖之,外表看去,与甲板同样平整……还可以多加装几门……”

  张国安满意地点点头,这是古人工匠啊,能做到这一点相当不错了。

  张老实厂长又说:“船首,船厂这次打造的海船,我便可以在甲板上做一些大的改动,还不会伤害船体,那个虎蹲炮太有用处了,有上几门就绝对不怕海盗了。”

  张老实厂长当然知道海盗的水平,他们基本上都是跳帮肉搏的水平……床弩弓箭倒是有,但是海风甚巨,非得到十几步内才会有用。

  当雅各的大海船也来到这里时,张老实厂长还亲自上船观看了一下,他不屑地对张国安说:“蕃子船果然还是那样,一损皆损,只要撞上一块小小的礁石,全船都废了……”

  张国安笑着说:“一点优点也没有?”

  “只不过同等大小下,比我等的能装些吧了……不过略有失误,就满盘皆输,不可取,不可取……”

  张国安极积准备这次海贸是有自己的目的。

  现在,世界上最好的棉布竟然在印度地区,也就天竺地区。

  这个时空,欧洲主要是羊毛和麻织品;印度地区主要是棉、麻织品;大宋以上三种都有,但是更擅长蚕丝织品。

  所以相比较而言,大宋的蚕丝纺织技术可以说是天下无敌,横扫一切贵族市场。

  但是他们的棉纺技术差了些,都比不上印度地区的出产。

  安静也不喜欢大宋出产的棉布,但是所谓紧密一些的天竺布,价钱又贵很多。

  她催促张国安把棉纺工厂搞起来,这个也不难,用大宋的棉布很浪费。

  张国安说:“那我们就从棉纱开始从头加工吧……”

  所以,他们现在需要棉花,要不停地攒,连印度大陆的棉花都掂记上了。

  男人的思维和女人不太一样,他想到棉花时,转而想到,要是万一能找到含氮更高的棉花,算不算意外之喜?(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