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与南宋同行内 第四百章 未来的大汗,你永远正确

《与南宋同行内》第四百章 未来的大汗,你永远正确

作者:小样有型 字数:2798 书籍:与南宋同行内

  大头目忽必烈与他的贵族们商量出若干的应对之策后,整个大元上上下下也开始动员起来。

  上百骑快马从大都城飞奔到全国各地。

  大元刚建立时,当然由大头目统驭全国的军事大权,下设枢密院,专掌军政,为最高统军机构,其要职多由鞑靼、色目贵族担任,但是如果遇到危急情况,则完全由鞑靼贵族的圈子里内定。

  所谓的色目贵族只要遵守号令就可以了。

  比如这次大头目召开的贵族内部会议。

  至于平常的征讨、戍守、简阅、差遣、举功等均由其秉承大头目的旨意统一管理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的情形不太一样了,他们不得不同时分设行枢密院,就地节制军事。

  这样的行枢密院常冠以地域的名称,多为临时设置。

  中书省设兵部,管理屯田牧养等事,有时并管领驿站。

  各地军政则由行省丞相负责,通常也由蒙古、色目人担任。

  前文有过一点介绍,鞑靼强盗集团的军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鞑靼军,由鞑靼人包括部分色目人组成的部队;探马赤军,初指从鞑靼诸部抽取精锐组成的前锋、重役或远戍部队,后来也有色目人、汉人等加入;汉军,即由原金朝地区的汉人和部分女真人、契丹人组成的部队,还包括早期改编的大宋降军。

  军队按十进制编制,分为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牌子等4级,分由万户、千户、百户、牌子头统领。

  非鞑靼军的万户府、千户所又置“达鲁花赤”,是为监军官,专由鞑靼或色目贵族担任。

  军队依承担任务的不同,区分为宿卫和镇戍两大系统。

  宿卫又分为大头目直辖的“怯薛”军和由枢密院统领的侍卫亲军,平时主要护卫宫廷,守卫京畿,战时也出京征伐;镇戍诸军,屯戍于全国冲要地区。

  现在的局面,北方是鞑靼军、探马赤军的重点戍防地区;黄河以北主要由北方汉民组成的汉军、以及当年进攻大宋时所收的汉民俘虏组成新附军屯戍,并配置部分探马赤军负责监督和指挥。

  边境地区由分封或出镇其地的鞑靼宗王所部和土著部族军配合镇守。

  各级军官一般实行世袭制,但朝廷能调动和另行任命。

  现在,大头目忽必烈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放弃北方的防卫,鞑靼军、探马赤军全力向涿州南下。

  要把涿州地区打造成一个钢铁般的防线,让流求海盗在那里撞得头破血流,从而一举歼灭他们!

  黄河以北的汉军、新附军,以及配置的部分探马赤军,迅速北撤,向涿州地区靠近,同时据要冲之地开始不断地阻击。

  剩下的探马赤军组编成千骑制的游骑兵,要时刻准备切断对方的辎重供应。

  边境上的鞑靼宗王所部和土著部族军队则全力向中原地区挺进,还要什么边境了,最后一击!

  这其实是一种诱敌深入的办法:放弃一部分平原,让对方深入,待对方远离山东之地后,骑兵开始骚扰,步兵开始阻击。

  等到敌人疲惫不堪之时,鞑靼军、探马赤军开始大反攻!

  这其实是鞑靼人使用起来非常成熟的战斗。

  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后,立即开始对大宋北方的各王朝进行大规模的攻击。

  他们一开始完全依赖骑兵的机动性和攻击力,和过去的游牧民族军队一样,没有步兵攻坚力量的协同。

  在中原各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强大的骑兵是无能为力的,尽管他们在野战中所向无敌。

  但是鞑靼人从来都是擅于剽窃的,他们从辽、金、西夏的军队上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改变了继往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并且学会了运用大宋新发明的火药和从回回那里学到的抛石武器。

  在战术的运用上,鞑靼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

  他们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

  他们在战斗中亦很少依赖单纯的正面冲击,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受攻击后后撤,待追击的敌军队形散乱疲惫时,早已四面包抄的骑兵则在一阵密集的弓箭射击后蜂拥而来。

  他们同时还大量地编入汉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使用汉族先进的攻坚器材担任攻城的任务,使他们在东方无论是野地浪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所向必克。

  这种战术在他们两次西征欧洲时使用的得心应手,尤其在第二次西征时,他们仅仅花费2个月的时间里,12万鞑靼军队战胜并消灭了总数达60万的欧洲联合军队。

  事实上,鞑靼军队的骑兵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一对一地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杀伤力远大于他们手中的马刀、长矛或狼牙棒。

  欧洲骑兵的马也远比鞑靼战马高大。

  但鞑靼骑兵的战略战术则是欧洲骑兵远远不及的------欧洲军队的战斗无论多大规模的军队都是在很小战场内进行的。

  而且,欧洲军队有惯常的骑士之风,崇信正面一对一的堂堂正正的战斗,当他们遇见可以把百里方圆的地方做战场,且习惯迂回的鞑靼军队时,他们的确是碰上了无法想象的战争场面。

  鞑靼人从来都重视谍报工作,他们派到山东地区的细作报告说流求海盗正规部队不过三万人,但是持火枪者甚众------或以数十万人来计,而且皆擅射也!

  前者听了让人高兴,不过三个万户嘛------但后者听了让人发疯!

  几十万手持火器,擅于射击的民众?!

  整个大元不过三十万大军,不足十万火枪手------流求海盗疯了吗,他们竟然允许平民手持火器?!!

  当然,他们也知道平民的火器远不及流求正规军的步枪,但是,那都和他们火枪手的火枪一样一样的。

  大头目忽必烈曾经想过,若是他的三十万大军进到了山东地区,平原之地还好说------可是要到丘陵、山区和城市的地方------那种被袭击的画面实在不敢想象!

  大头目忽必烈绝了想收复山东地区的雄心,只能静待变化。

  然而等到的是流求海盗对大元的正式宣战。

  大头目忽必烈除了大笑之外还能用什么办法来安定军心?!

  幸好还有时间布置。

  当基本的做战布置完毕后,大元全国上下同样开始了总动员。

  鞑靼人中,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全部征召------他们本来就是下马牧畜,上马攻战的战斗民族。

  事实上所谓的战斗民族就是指随时可以参加抢劫活动的野蛮民族。

  然后全国之地开始征马,这个不分种族,鞑靼人、色目人、汉人的民马中的精良一律征用!

  那些放牧的小民户不用多说,像思迭尔迷家族这样的放牧大户征用的更多。

  不用多说,这是大元成立来的生死一战------连边境都不用防卫了,所有的力量必须要用上。

  当然,好消息也有------流求海盗不过出动了两万人,而且还是分兵而动!

  这个消息让鞑靼贵族们信心百倍,让他们顺利北上------然后群歼之!

  山东地区剩下的万把千人不足为虑!!

  就在大家信心百倍的时候,大头目忽必烈屏开所有人,单独召见了太子真金。

  忽必烈这时开始像个爹爹一样和他说话了:

  “谁让你擅自派人偷袭海盗小儿的?!”

  “我以为------”

  “你以为可以趁机挑唆他们的关系?!”

  “------”

  “如果这样可以的话,我早就安排了------你坏了我的大计啊!

  我的儿子,大宋之危在于地方军力尾大不掉,我们本来可以让他们内部乱起来------那吕氏家族分明就是一个随时可以叛宋的家族,略施小计就可以让他们君臣猜忌,可是你这一手直接让他们警醒了!”

  “啊------我该死啊!”

  啪!

  忽必烈抽了正在自责的儿子一记耳光。

  “记住!错的永远是别人,该死的也永远是别人!!你是未来的大汗,你永远正确!!!”

  忽必烈看着儿子惊恐地捂着脸,他的心里一软,轻轻搂过儿子说:“只要我活着,你就不要擅自主张------你连草原上的冬天都没有经过,不会知道什么要险恶。

  去吧,马上带着我给你准备的五百侍卫队离开这里,去伊尔汗国吧。

  以后,如果我胜了,你就告诉他们东征天竺之地;如果我败了,你就留在那里等着收拢我们的残兵。”

  真金的头顶在爹爹厚实的胸膛上呜呜地说:“他们才两万人------我们不会败的!”

  “不会的,当然不会的------海盗头目的小儿我听说从军了;大宋那个小儿时常在军队里厮混------我听了后很后悔,让你和汉臣在一起太久了。

  你走的时候不要带任何人,我给你准备的全是我们族中的勇士!”

  “我不带上王恂?!”

  “不必,我要把他送给大宋处置------”

  “不要啊,他是我大元的忠臣!”

  “他是忠臣。我现在要他去为大元而死。”

  “大汗,你说过他陪着我你非常高兴!!”

  “说过------但是现在不需要了。”

  PS:感谢书友澳洲老吴、明月清风、桥上行走和鱼和羽毛和钢铁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