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与南宋同行内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两种文化可否兼容?

《与南宋同行内》第一百七十三章 两种文化可否兼容?

作者:小样有型 字数:2024 书籍:与南宋同行内

  随着时间的发展,《小学算术》、《小学几何》、《小学物理》、《小学化学》、《小学地理》、《小学生物》、《小学逻辑》、《小学政治》、《小学经济》、《小学历史》、《小学艺术》等一系列工具书的陆续出版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只能说是吸引了大宋境内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他们基本上是靠着好奇心去买来看看,如同出版的《民富论》、《国富论》一般,有影响力,但是看不出什么改变……想靠着几本书引发一个社会的思潮,那基本是幻想。

  有吃,有喝的……谁会去想那么多。

  但是在流求岛上,它们却是极为有用的工具书,原因很简单,联邦帝国招考公务员时或其它的招募考试中都要用上那里的一些知识。

  在吴大鹏他们看来,这一套丛书简单之极,属于常识性小学生的读物,但是在大宋喜欢学习新知识的人眼里,这一套说简直是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们第一次成体系地了解了某种分类知识……譬如真的明白了雾与云的生成,为何会有雨、雪和冰雹,有好奇者取新下的雪化之,再用放大镜观之,果然在碗里看到了所谓的凝聚核,就是一些细小的尘埃。

  原来如此!

  地球是圆形的,分为若干大洲和大洋……从临安城海港出发向西,果真可以从东方回来!

  联邦帝国出版的新世界地图,已经果然的打开了整个世界的模样!

  还有什么可隐瞒的?

  我们在世界的主要发展地方都设置了合适的开发城市,而且已经具备了自保能力,若是有人想去那里,不去我们的城市可能吗?!

  来吧,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只要你敢来……我们就敢给你一个机会来选择!

  这大概就是出版新世界地图的目的吧。

  吴大鹏感叹道:“大宋政府什么时候能以它们为科举教材,太学院里什么时候能亲自教授它们,这个时候才会起到作用……”

  以现在的情况看,这个属于无法完成的任务。

  尽管有一些高官大户,比如吕氏军事集团,他们是把他们的子弟送到流求岛来求学,但是,那些都不是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大多是近亲旁枝……还赶不上高丽国和日本国两国的贵族们,他们倒是把自己家族的重要人物都送来了。

  这种局面不太让人高兴,可是又没有什么好办法。

  吴大鹏画制那个大宋政府的官僚体系,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注重那些不得志的年轻官员,或者是那祠俸官。

  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

  大宋时代则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到了现在,最近一次科举取士,竟然已经达到了千人!

  对于那些屡考不第的考生,还允许他们在遇到大宋官家的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再给你一个机会,就叫特奏名。

  也可奏请大宋官家开恩,赏赐出身资格,成为委派官吏……这是极有人情味的举动,算是安慰奖了。

  大宋时代还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

  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这样以后,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大宋南渡之后,还要举行大宋官家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称为琼林宴,直到现在都成为了惯例。

  但是问题来了,大宋政府要收纳天下英才的想法是好的,可他们去哪里弄那么多职位给取上的士们担任呢?!

  所以只能候官……一两年是快速的,三四年是正常,最长的竟然是等了六年之久!

  还有每年经考试及格,要任用为政府官吏的大量的太学生,那些整天学习《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的太学生,他们学的都是通经致用的教材啊,个个是大才……但是没有工作体现不出来大才们的能力。

  先前,大宋政府攻打大理国地区和交趾地区,这背后有国家安全的问题,也有权贵集团因为下龙湾动力煤煤矿的问题,更有解决官员冗余的问题。

  他们积极从鞑靼强盗集团手里购买回北方之地也有这个原因的成份在里面……但是,这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多年积攒的体制问题不是一时能解决的。

  大宋官家为了一切权力归自己,而且能直接控制用人大权,可以随时提拔官阶较低而有才能者担任要职,也可以随时撤换无能之辈,因而故意让各级官府层次重复设制,叠床架屋,使得整个官僚机构空前庞大。

  宋太祖曾令后苑造一薰笼,数天未成,太祖怒责左右,臣僚答以此事必须经过尚书省、本部、本寺、本局等许多关口,等到逐级办齐手续后覆奏,得到皇帝的批语“依”字,然后方可制造。

  宋太祖当时听后大怒,问宰相赵普说:“我在民间时,用数十钱即可买一薰笼。今为天子,乃数日不得,何也?”

  赵普回答说:“此是自来条贯,不为陛下设,乃为陛下子孙设,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遣,须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意也。”

  太祖听后转怒为喜说:“此条贯极妙!”

  由此可见……官员冗余的问题出现在体制上,是一个只能暂时得到缓解而不得根本解决的问题。

  吴大鹏把眼光盯到了那些冗余者们,候官者们的身上了。

  联邦帝国现在开始需要这一帮子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家伙……因为把他们弄到澳洲或是南美洲去加强文化输入,效果要远比平常人好。

  想想看,宗熊那样认识不足八百字,根本没有什么文化底蕴的人,让他当印加帝国皇帝帕萨的老师效果好,还是让那些冗余官员们当的效果好呢?

  没有文化的输入,他们在南美洲的开发不能算完全成功。

  当然,吴大鹏还会想办法修正那些人的影响……在他们主动发挥大宋文化的影响的同时,还要加上联邦帝国文化的辅助!

  宋子强好奇地问道:“我们这里有什么文化?”

  吴大鹏到底是混过官场的,张口就来:“自由,法制,公平,科技,勤劳,富裕,文明,诚信,善良,和谐……你还要多少?”

  宋子强听完了后一阵恍惚,说:“……你咋现在还能记住?”

  “不用哪里都挂着条幅来让人记住,因为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心里有数呢!”

  “……这和大宋文化能够兼容嘛?”

  “绝对能够,你相信我,从他们的古书经典里面,无论是什么价值观都能找到证明,其它的,就看我们的操作了。”

  PS:感谢书友澳洲老吴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