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收徒(三)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收徒(三)

作者:历史天空 字数:3545 书籍:三国之狂战将军

  郭弈呀道:“张叔父尚不知道?您一离开许都的当夜尚书仆『射』府就横遭大火,府中的书简全部被焚毁,只留下了些残章断片!为此曹丞相在您府前茶饭不思的傻站了三天,荀令君也为此长叹不已。后来您留在尚书府的那些旧日政令也都被曹丞相派人抄录收藏了,据说还整编成了册。家父曾大呼可惜,说小侄如果能参阅到那些书简定能成为一方良才,想不到今日在叔父这里又能窥其一斑……”

  “什么!?”

  张仁大惊失『色』,顾不上面子按住郭弈的肩膀直摇道:“什么?我家里原先那些书全烧了?你确定不是曹丞相他暗中收藏起来了?”

  郭弈被摇得头昏脑涨,好不容易才接上话道:“千真万确!发火当夜因为家父不在家中,天一放明时我暗中溜出家去看过,整个尚书仆『射』府被大火夷为平地。而曹丞相与家父是在一个时辰后才双双赶到的。曹丞相自残居中检视出来时几乎落泪,还大呼‘孤之宝典就此去矣’!”

  张仁失神的放开郭弈,心道:“不会错了,曹『操』那一晚在张氏镇外面追截我,哪会有心去留意我留在许昌的书简?我收到消息的时候还一直以为那是曹『操』为了掩人耳目故意放的火,却没想到……那可是我与蔡琰几年的心血啊!如果是别的书籍到也罢了,可里面有太多各类的科技知识,如果曹『操』重视的话肯定会从一定程度上带动现时点社会的发展。这一把火烧的……全完了!”

  郭弈见到张仁失神的样子,小心的唤道:“张叔父,张叔父?”

  张仁回过神来,先是望望郭弈,接着又望望书房中的书,摇头叹道:“难道是老天爷不让我泄『露』天机吗?那怎么当初不一雷电把我劈死更好点?也罢……”

  说着张仁向郭弈道:“弈儿你听着,叔父有一件事要交给你办。”

  郭弈道:“叔父请讲,小侄自当从命!”

  张仁道:“你每看一本书,都把这本书给我翻抄一遍,或者每个月都抄一本出来,每三个月差人送去许都交给令尊,再由令尊转交给曹丞相收录。”

  郭弈吓了一跳,看了下书房道:“叔父可是想将这些书籍全数翻抄一遍交给曹丞相?按这里的数量,小侄岂不是要抄上十年以上?”

  张仁一楞,马上就反应过来自己是被存书被烧毁一事闹昏了头,摇摇头苦笑道:“是我糊涂了。这样吧,你能抄几本是几本。我自己再另外想想办法。”说起来张仁到有想过,三国群雄中唯一能正视这些知识并加以保存流传的,可能只有曹『操』。

  郭弈道:“即如此,张叔父何不请人专门抄录……哦,小侄有失计较!”刚刚他看过书录,知道张仁的存书里有很多是涉及到诸如炼钢方法、制酒方法这些各行业中的“不传之密”,哪里能轻易的请人翻抄而流传出去?

  张仁这会儿也渐渐的清醒了过来,思考了许久心中有了另一个打算,随即向郭弈招手道:“罢了,先不去理他。你在我这里就好好的读书学习吧……哦,再说一下,平时书房是你蔡师母用,你读书的话在自己房里,一般没有事的话不要去打扰文姬。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又不在庄中,你想请教文姬就最好是在下午申时末,那时她一般都会从书房中出来。”

  郭弈道:“小侄记下了。”

  张仁看看书房中的滴漏道:“差不多了,我们出去吧……会不会觉得你张叔父很可笑?自己的书房自己却不用,而是夫人给霸占了。”

  郭弈被张仁这一句话逗得想笑又不敢笑,强忍住却闹得脸上十分古怪。

  张仁笑道:“想笑就笑,反正无伤大雅。”

  郭弈这才闷声哼笑。二人走出书房小院,张仁让郭弈先回房去看书,自己则走去花园散散心。

  来到花园中张仁躺在了吊床上望着天空发呆,心道:“好像我还真有点当教书生先的潜质,刚来荆州的时候是躲在小渔村里教那里的孩子们认字,现在又真正的收了个徒弟,只是我也不知道教不教得好,迟一些让郭弈带上些书随我四处奔走如何……书,我以前写下来的书真的可惜了。蔡琰不久前和我说过,现在书房里她默写出来的可能还不到以前的六成。也不知道是谁那么不小心,走的时候是什么火种没完全熄灭吗?当时家里也就只有我、婉儿、文姬,再就是张兰与三卫,而且心情都很慌『乱』……不管了,烧了就烧了,日后到了夷州我再想办法。”

  正思索间,邓艾端着茶点来到张仁身边道:“大人,刚才郭公子对我说您在花园,我想您还没有用早点,就准备了一些送过来,您用些茶点吧。”

  张仁随手拿起茶杯道:“麻烦你了小艾,先放边上吧。”

  邓艾依言放下茶点,却没有像平时那样马上离去,而是静静的站在张仁身边。

  张仁因为想着心事,一开始并没有留意到。过了好一阵子杯中茶水被他喝光,一翻身准备自己加一些才发现邓艾就站在那里,奇道:“怎么了小艾?你平时可不是这样的。是有什么事吗?”

  邓艾忽然向张仁跪下道:“大人,请您收我为徒吧!”

  邓艾这突然的一跪下反到把张仁给搞楞住。跳下吊床仔细的看了邓艾许久后张仁才问道:“小艾,你想清楚了?我知道你喜欢的是军事,但这却是我教不了你的,我能教你的不过是一些旁人眼中可能会看不上眼的东西。”

  邓艾道:“如果真的旁人看不上眼,许都郭奉孝郭大人就不会让郭公子千里迢迢的专程赶来向大人您求学。大人,您曾经说过,只要我想通了和您说,您就会收我为徒的。”

  张仁怔了一下,问道:“当初我想收你为徒的时候你并不置可否,现在突然这样……我想问一下,你改变主意想拜我为师的目的是什么?”

  邓艾道:“我、我想出人投地!”

  张仁沉思许久后道:“出人投地?也就是说你想日后学成出仕……也罢,不想出仕那又到我这里学个什么劲。好吧,你起来,我正式收下你这个徒弟便是。”

  邓艾却没起来,而是按照礼节向张仁拜了三拜,道:“师父!”

  张仁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你这个小鬼头,逮住了机会就不肯放手。你小小年纪心机就能精明到这种地步,我都不知道你这个徒弟到底收得是对是错。好了,你跟我来吧。”

  没多久,在郭弈的房间里,郭弈略有些惊呀的望定邓艾道:“叔父,你是说……小艾是我的师弟?”

  张仁笑道:“正是!真正说起来小艾入门比你还早几个月。只不过小艾『性』子很……很傲,这次诂计如果不是你跑了来向我求学,让他认为向我求学没有错,只怕他还不愿拜在我门下。”

  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对望了一眼,各有心事。

  张仁向邓艾问道:“小艾,这几个月你主要都是在看哪些书?”

  邓艾道:“《孙子.始计篇》。”

  张仁道:“《孙子兵法》?这到挺合你的兴趣。嗯……你既然已经是我的门生,那我也要你像你师兄那样选修两样。这样吧,你加修《算学》与《农耕》。”这到是张仁早就想好的,在他的记忆中邓艾在领兵之前其实很擅长这两样事物,如果不是司马懿发现了邓艾的军事才能并加以重用,很可能邓艾会成为三国后期的能吏型人物。

  邓艾恭敬的道:“弟子领命!”

  张仁看看这两个开山大弟子,忽然笑了一下道:“你们两个现在既然已经是同窗师兄弟,以前就要互相多多照应。小艾,蔡师母那里你可还愿意帮她继续照应书房?”

  邓艾昂然道:“弟子深受师父大恩却无以为报,自当好好伺候师母。”

  张仁点头道:“那好吧,你的每日起居和以前不变,平时做的事就只当是交给我的学费。”

  说着看看郭弈略显单薄的身体,心道:“这小子身体和老郭一样那么虚……历史上好像也是个‘早卒’的人,只是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不行,得加强点他的锻炼。”

  想了想张仁取过房中纸笔,写了一份每日作息表出来,大致是这样——

  早上七点:准点起床,邓艾去打扫书房,郭弈去庄外的河边挑三担水,然后早饭。主要是想让郭弈多锻炼一下身体。

  八点至九点:一起去找二凌练剑,如果二凌不在找张放。

  九点至十二点:各自看书,如果张仁在庄里可以向他提问。

  十二点至下午两点:午饭与午睡的时间,特别是郭弈,不想睡也得让邓艾强制他睡。

  下午两点至四点:继续读书,不过不强制。想动的话可以去庄外走走,但要求两个人一定要在一起。

  四点:邓艾去清理书房,因为这个时候蔡琰差不多就要出来了。至于郭弈,对不起,打扫两个人居住的小院。

  五点:晚饭时间。之后两个人看着办,但晚上九点之前一定要熄灯睡觉。

  当然这些都是用古代的时辰来写的。

  写完后张仁自己先看了一遍,心道:“怎么看怎么像是我读书的时候的东西,不过那个时候是老爸给我编排,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点都是满满的。想不到现在我也写给别人了。”

  交给两个徒弟后道:“明日起,务必按此章程行事。不过每月的初一、十五放你们两天假,想去哪里玩随你们的便。唯独要求一点,小艾你在没满十岁之前不管去到哪里一定要与师兄同行。”

  邓艾自然没说什么,郭弈看过之后犹豫道:“叔父,这打扫庭院我没异议,只是这每日晨间挑三担水……我怕我挑不起。”

  张仁拍拍郭弈的肩膀道:“就是因为你挑不起才要你挑。庄外的小河离庄约有一里地,你初时挑五十斤一担即可。每三个月加十斤,加到一百斤为止。”

  说完又向邓艾道:“小艾,现在凌风他们教你习武都教你些什么?”

  邓艾道:“只是让我每日先扎马步,其余的还没教过什么。”

  张仁道:“不要小看马步,那是最重要的基本功。我不是让你们每日务必要练半个时辰的武吗?那么每天先扎一刻的马,记得带上各自修读的书本去,一边看一边扎。”

  “啊——?”

  两个徒弟面面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仁见状背起手转过身向门外走去,头也不回的道:“严师才能出高徒,你们两个既然拜入我门下我就会很严厉的对待你们。我说的这些你们要是有哪点没能做到的,轻则打手心,重则打屁股……哦,我是说师门家法。你们两个记往,即为同窗手足,就一定要互相扶持。另外我给你们选修的课业不同,得闲时也不妨互相交流一下,这样说不定对你们都有好处。”

  郭、邓二徒躬身领命,张仁晃出小院时心里却在暗笑:“当老师、先生训人的感觉还真不错。只可惜我算不上什么合格的老师,那这俩小子会不会成为汉代版的‘逃学威龙’?”

  一晃又是月余过去。

  这一个月张仁虽然是呆在庄中休养身体,事却也没少做。首先是张仁从郭嘉的回信中看到了北方的市场,稍加筹备后组织起一只旱路的小商队,让张诚先行带队经由新野、樊城、宛城去一趟许昌,货物主要是纸、酒与一些江东过来的杂货。另外嘱咐张诚一定要去一趟郭嘉那里,把送给郭嘉的那些东西带到,并向郭嘉报个郭弈的平安。当然,最主要的目的却还是仔细收集一下北方各方面的情报。

  糜贞带着赵雨常驻在襄阳城商铺主事,除去原本的日常事务外,张仁暗中授意糜贞开始把小庄中一些重要的东西运到襄阳并开始装船,如制陶活字用的铜原字,比较精密的印刷机械,相对来说优良的土地开发用具这些。总之一句话,张仁在作离开荆州去开发夷州的准备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