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狂战将军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略(二)

《三国之狂战将军》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略(二)

作者:历史天空 字数:1787 书籍:三国之狂战将军

  身在阳平关的张卫,显然不可能坐视赵云那么安逸的前进,而那批工匠便自然而然是他们打击的首选目标。

  作为汉中的本地兵马,对于这群山的熟悉自然远非河东军可以比拟,山地作战,也不是河东军这些习惯了平坦大地驰骋纵横的兵将可望项背。

  伤亡渐渐加大,赵云无可奈何,最后还是只能咬着牙齿坚持下来。

  赵云的性格颇为沉稳,从跟随卫宁击败鲜卑起,经过了无数次的磨练,已经渐渐从一个猛将转型为了统帅,这也是他第一次真正的统帅兵马。基本上所有战斗下来,赵云都是临危不乱,很难被敌人找出空隙有机可乘。

  而正是这个沉稳的性格,恰恰让卫宁觉得,他的确是这次攻打汉中的最佳人选。

  若是让典韦这种暴躁脾气,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就是光修理栈道,便足够让他们的耐心磨砺干净,也只有赵云到现在还能沉得住气了。

  “妈的!~”很难想象,平常一副马上佳公子的马超,那副俊俏的脸上几乎已经被几个月来的折磨给弄得疲惫不堪,颓丧不以。

  狠狠抽了一下马鞭,马超气喘吁吁的爬上了山岭,看着眼前这个亦师亦友的主帅,脸上总是挂着沉静如水的表情,却老是想不通。

  赵云眼睛远眺,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匠和士卒们,又看了看汉中的放心,还是叹了口气,回头道,“怎么了?看你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

  “那该死的张卫老贼又领了一支贼兵前来偷袭,杀了数百人,又逃了!”马超咬牙切齿回道,“该死的东西!且等我军攻破了阳平关,必要将张卫老贼凌迟处死!方能泄我心头之恨!”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几次了?”赵云眼睛炯炯有神,蓦然问道。

  “已经第十六次了!几乎每两日,偷袭一次!”马超愤愤不平回答道。

  “呵呵……他们已经开始急了,而他们越急,那就证明他们也越来越害怕了!好……很好……”赵云蓦然笑了,眼睛也多了几分喜色。

  “但如今天气越来越寒,再过半月便要是大雪下来,军中定是有人会被冻伤,于行军不利啊!”马超不知道为什么赵云突然发笑,但行军多年,这些经验还是懂得,当即急道。

  “他们正是以为烧毁栈道,沿路骚扰,必然能够拖延到寒冬时节,使我军心战力下降,不战而回……但现在见我军没有丝毫退军迹象,反而昼夜不停工程进度更加快捷,显是害怕了!”赵云点了点头,“至于寒冬大雪,我早已禀明卫侯,想必过冬寒衣已经在送来路上!“

  “就算有衣物御寒,但这种气节,于军不利,进不能进,退……又不能退,又该如何是好?”马超张了张嘴,提到退兵,显然也不愿说出口来。

  “不能退兵!张鲁连番毁诺,视朝廷皇命如无物,这恶不能姑息,我军若退,朝廷威信再无,若连一个小小的张鲁也讨伐不了,何以威压天下!?”赵云摇了摇头道,“所以,此战,不管再险再难,也势必要平定汉中!”

  赵云的眼中炯炯有神,事实上,一直到了现在,他才终于明白卫宁在他出征之前,召唤他所去密谈叮嘱的一些事情其中所蕴含的东西。

  汉中会不会破,赵云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担心了,事实上,在河东军没有丝毫退兵的痕迹,也没有丝毫软弱的事态下,那股宁肯全军覆没也要攻破汉中的决断,已经将张卫,张鲁两兄弟逼出了担忧。

  他们是准备用手段将河东逼退,但河东军现在依旧没有丝毫退兵的迹象,即便是道路艰难,即便是寒冬腊月,却依旧一往无前。

  而注意力,也越来越放在了阳平关,赵云这七万大军身上。

  七万兵马,这个目标,太耀眼了,而他们的决绝和坚持,更让人不能也不敢忽视!

  而这……已经足够了!

  张卫,张鲁并不知道,这七万大军看上去疲惫不堪,但实际上,赵云这几个月里,一直都尽可能让那最精锐的三万人不会消耗多余的体力,一直让他们的战力保持早平常七成的底线上。一旦作战,也能立刻爆发出来。

  而这三万人的目标,根本就不是汉中。

  似乎其余诸侯不明白,攻打蜀中,军队数量固然还是一个致胜的条件,但作用却不比中原混战。七万人,显然太多了。

  而似乎天下人更是根本就没有想过,以河东军的战力,平定一个小小的张鲁,张卫,何须用七万兵马!?而这七万兵马中,更有三万是百战精锐!

  卫宁,郭嘉,贾诩,陈宫,刘晔,集合了河东所有智囊团体,花费了数年的布局,动用了东部,黄忠,太史慈,虚荣等兵马二十七万,又岂会只在那区区汉中一个弹丸之地!?)

  河东安邑,河内侯卫府外庭水榭小亭外,十来宿卫隔在远处,将小亭团团围住。亭中放着两道火盆噼里啪啦燃烧作响,在寒气的侵蚀下,努力散发着不多的温热。

  卫宁披着白氅,静静的坐在亭内,身前的石案上摆着几碟精致珍馐,一道暖盆中还温着三壶美酒。

  身边只有绿萼一人随伺在旁,默默的为卫宁身前的酒杯奉酒把盏。

  时间匆匆过去,犹如白驹过隙,不知几年恍惚,却早已经催人老。

  昔日清秀可人的丫头,如今也已经年过三十,脸颊早失了从前的懵懂青涩,却已是成熟了太多,或许,如今已经可以谈的上颜色渐衰。

  卫府新进的下人,对她的称呼也从了当初的绿萼姐姐,早上升成了绿姨的高度,算算起来,绿萼在卫府的二十多年光景,也的确当得元老人物。

  三十岁未嫁,在这个时代简直是骇人听闻的事情,绝对是难逃非议,不论是蔡琰又或是柳媛,甚至是卫府老主母在几年前都暗地里找过绿萼,想为她做媒挑选一个可靠夫君,可她却总是如同平常那般恬淡而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所有人的好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