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人都爱马文才 280 先发制人

《人人都爱马文才》280 先发制人

作者:祈祷君 字数:6344 书籍:人人都爱马文才

  萧衍对于自己的孩子们是非常用心的, 并不似其他帝王一样提防和威严, 所有他的孩子大多成才, 但成才不代表心性就足够成熟。

  正因为萧衍对于孩子们太过爱护, 致使教导他们的人也束手束脚,人生中的“严师”更是没有出现过,太子还好,他是国之储君,从小便有无数人纠正言行,但其他的皇子几乎是被溺爱的长大,行事就有些肆无忌惮。

  不仅仅是皇帝的孩子们,如今的宗亲因为皇帝的纵容, 也大有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人人都看到了其中的隐患,然而皇帝太护短, 劝谏了也是没趣, 久而久之,便不再有人提这个话题。

  上辈子马文才在国子学读书时, 就有人曾提点过他这一点,但他那时候人微言轻,根本连这种担心都不必有, 谁能知道会遇见这种时刻?

  那些甲士都是萧纲的近身侍卫, 从小习得一身好武艺, 三四个人压过来, 将马文才的退路堵得严严实实。

  马文才本还想尝试着靠自己的力量突破出去, 刚刚撞到一个甲士身上就放弃了尝试,对方岿然不动,自己倒退三步,哪怕从力量上他也不占优势。

  他这一撞也吓了萧纲一跳。

  在他的心中,这种特意去五馆找门路的投机分子,遇见这种事就算不苦苦哀求跪地求饶,最多也就是叫骂几声,却没想到他径直撞向一个甲士,伸手就是一个肘击。

  “拦住他,别让他跑了,也别让他伤了!”

  萧纲本想在诗会上出彩,被马文才给搅黄了自是一肚子火,想要给他个教训,可也不想出事。

  萧纲一句“别给他伤了”,立刻让马文才明白过来他就是个色厉内荏的大龄熊孩子,重新又挣扎起来。

  对方的目的是要扒光他的衣服,马文才的目的是努力突围,两方冲突的结果就是马文才终于冲出去好远,可衣衫腰带俱被甲士拉住了,只有舍弃掉这些才能得到自由。

  一样是衣冠不整,丢掉件外袍比没穿衣服好,马文才当机立断“金蝉脱壳”,头也不回地跑了。

  甲士披甲执锐,自然没有马文才跑的快,没几下就已经没有了马文才的踪影,萧纲也只能原地跳脚。

  马文才对宫中地形不熟,跑时又不辨方向,等确定后面没人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一处官衙的门口。

  “那边的,你是何人?”

  门口的侍卫紧张地看着他。

  “此处是太仆寺,再往前别怪我们不客气!”

  马文才一摸腰上,之前佩着的出入宫廷的腰牌没了,再加上披头散发衣冠不整,想来看起来确实可疑。

  “我是中书省的秘书郎马文才,出宫时迷了路……”

  他试图解释。

  “他是我在国子学的学生,我带他出去吧。”

  随着熟悉的声音,从太仆寺里走出一个中年官员。

  “子云先生!”

  看到来人是谁,马文才松了一口气。

  陈庆之是萧衍的近臣,太仆寺的人当然不会为难陈庆之,便让他带走了马文才。

  马文才也知道自己这个样子太扎眼,在大致解释了下为什么是这样以后,他有些局促地扯了扯自己的衣服。

  “是三皇子啊……”

  陈庆之露出理解的表情。

  “如果是三皇子,只要让他撒下气就好了,要换成二皇子才麻烦。”

  他的语气里居然还有着庆幸。

  “走,我先送你回国子学。”

  “先生,你让我不要戴额带,是因为……”

  回去的路上,马文才犹豫着,还是问了出来。

  “是和那位殿下有关吗?”

  陈庆之突然停下了脚步,打量了他一眼。

  “你知道了?从哪儿?太子殿下?陛下?”

  想起二皇子的乖戾,还有那很可能没有了舌头的接引僧,马文才选择了沉默。

  “……你知道了也好。”陈庆之又重新向外走去,“很快,大家都会知道陛下因此看重你,你往后的路会好走很多。”

  “只是有一点。”

  陈庆之顿了顿,慎重道:“千万不要和皇子们搀和在一起!”

  “为什么?”

  马文才想起二皇子,心中一颤。

  “因为先皇后若在,不会有任何皇子能出生。”

  陈庆之压低了声音,告诫他:“陛下曾立过一个誓言……总而言之,从陛下给你起名佛念开始,你就不可能得到陛下亲生子嗣的喜爱,哪怕对你假以辞色也肯定事出有因。”

  “我不想看到你因此沾沾自喜。你该明白,想要站稳脚跟,到底靠的是什么。”

  “受教了。”

  马文才向陈庆之一礼。

  “一直承蒙先生照顾,却不知道先生为何如此厚待学生……”

  他是真的感激这位子云先生。

  从会稽到建康,他一直在帮着他们,却没有要过任何报答。

  和二皇子那种明显要从他身上谋取什么的示好不同,马文才从他身上感受不到有所图谋的地方。

  “我需要你做的事,你今日已经做了。”

  陈庆之捻须,眼中颇有赞许。

  “你做的很好。”

  他说的是用祥瑞论打断僧人媚上之始的事情。

  “这世上有很多事,人人都知道是错的,但因为违背自己的利益,便选择不去揭穿它。甚至为了符合自己的利益,还会去推动它。”

  陈庆之的笑容很和煦。

  “你今日之为,虽然得罪了很多人,却已经让你立于不败之地。一旦你忠于直谏而没收到惩罚,陛下就有了‘善于纳谏’的名声,那么对陛下说真话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你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我帮你的决定没错,这就够了。”

  马文才听了陈庆之的话,满怀惭愧。

  萧纲以为自己是想要名,萧综以为自己写策是迎合了他之前的提议,皇帝以为自己写策是“直性情”……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选择这么做,多半是自己不会作诗,也不希望以后人人都以诗作高低来区分五馆生高下的缘故。

  说到底,不过是仗着皇帝目前对他还有兴趣罢了。

  陈庆之却不会知道他的初衷,担心马文才这么回去会引人注目,他将马文才带到自己在宫中值守的小屋,换了一件他放在屋子里的外衫。

  在换衣的过程中,马文才伸手入怀,脸色突然一变。

  “怎么了?”

  “无事,丢了几件零碎的东西。”

  马文才迅速掩去眼底的焦虑,尽量从容地说:“大概是被三皇子捡去了。”

  “很重要吗?”

  陈庆之问。

  “是几件私人的东西……”

  马文才回答,“倒没什么贵重,只是毕竟是友人所赐,怕是回不来了,有些对不住朋友。”

  “若是什么不紧要的东西,等寻到合适的时机,我帮你问问。”

  “多谢先生。”

  马文才苦笑着被陈庆之送出宫,没有回国子学,而是径直去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住的客店。

  “文才,你怎么来了?”

  祝英台见马文才来了,惊喜地丢下正在试验的方子。

  “你在做什么?”

  马文才看祝英台挽起袖子,正在院子中央搅拌一个漏斗状的瓦钵,不由得吓住了。

  “把袖子放下来!”

  “啊?哦。”

  祝英台一边放下袖管,一边兴奋地解释着:“我想起该怎么给糖脱色了!可以用黄泥浆给红糖脱色,变得洁白如雪,凝如冰晶!”

  黄泥浆?

  马文才想象了下往糖中加泥巴的样子,眉头不由得一蹙。

  “那能吃吗?别吃死了人。”

  祝英台伸手一指大缸上用稻草封住下口的瓦钵,解释着:“泥浆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吸附着色物质和渣滓的。我找不到甘蔗汁,融化了外面买来的糖蜜,用这种办法去中和沉淀那些游离酸巴拉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祝英台兴奋地解释了一大通,但听在马文才耳朵里大约像是鸭子听雷,也想象不出她口中说的“洁白如雪、凝如冰晶”的糖是什么样子,遂耐着性子听完后直接打断了她的话。

  “你给我的帕子丢了,大概是被三皇子捡了去。祝小郎就在京中的事情应是瞒不住了,怕是不能再这么隐遁下去……”

  他看着笑容渐渐敛住的祝英台,愧疚道:“是我处事不慎,连累到你。”

  祝英台的字迹太过漂亮,只要是见过的人绝对印象深刻,当初她因字迹而得了太子诏令,那这字必定就有不少人见过。

  太子修《文选》,三皇子萧纲也在辅助,马文才很难确定萧纲有没有见过祝小郎的字,一旦他看见过,就知道祝小郎在京中,而且还为他捉了刀,只不过他没有用上而已。

  毕竟这个时节,若不是在京中,知道同泰寺桂花会开,谁会写桂花诗?

  “有这么严重吗?我家不是已经让‘祝小郎’托病不出了吗?”

  祝英台完全没有做好重新走上“社会”的心理准备。

  在这小院子里每天研究研究古代化学提纯技术、偶尔鼓捣鼓捣纯天然化妆品给梁山伯用的日子,几乎是她穿越以来过的最轻松的一段时日。

  不用掩饰性别,不用担心别人怎么看她,来往的都是知己也不会用怪咖的眼神看她,而她也没有缺手缺脚什么都自己来,再不会因为上个厕所都被人伺候的诚惶诚恐,一切都是这么心安理得。

  万金难买她心安啊。

  “你要是病重到门都没办发出,以太子的贤德,当然不会强征你。可如果你明明在京中却没有应太子诏,此事就不可能善了。”

  他说出自己最担心的事情。

  “如果彻查下去,很可能一直往下查,查出祝小郎‘病遁’的真相,甚至会查出你是个女人。”

  “那怎么办?”

  祝英台蹙眉思考:“我现在去应诏?我一现世,我家就会找上来,还会惊动我家背后那靠山,万一节外生枝怎么办?”

  “所以,我们得先下手为强。”

  马文才说出在路上已经想好的对策。

  “我们去找傅歧的父亲傅公求见太子,告之你为什么要‘病遁’。向他坦白你之所以要托病不出,不是对此有所不满不愿出仕,而是为了掩护病重的傅异去求医。”

  他接着说:

  “太子和傅家关系交好,听傅歧说太子还造访过他家,而傅异有意促成两国重新遣使的事情必定不会瞒着太子,傅异为国深受大难,你和傅歧是同窗,为了好友的兄长放弃个人的前程,这是一件大义之事。”

  “我也见过太子,他是一个不会让人为难的宽厚之人,若知道了其中的原委,必定不会怪你,还会替你隐瞒,不让别人再继续追查你。”

  马文才也不想让祝英台这么快出现在人前,可无奈计划比不上变化。

  “唯有如此,‘祝小郎’的身份才是安全的。”

  气氛一时有些沉默。

  他们两人都知道,虽然这样“祝小郎”的身份安全了,可祝英台却再也没办法回复到现在散漫的生活了。

  祝小郎过了明路……

  世上便再无祝英台。

  (我靠我靠我不小心复制黏贴多了,贴了两遍,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我现在码字贴上。几个小时后再刷,后面会有我重贴的章节!)

  萧衍对于自己的孩子们是非常用心的,并不似其他帝王一样提防和威严,所有他的孩子大多成才,但成才不代表心性就足够成熟。

  正因为萧衍对于孩子们太过爱护,致使教导他们的人也束手束脚,人生中的“严师”更是没有出现过,太子还好,他是国之储君,从小便有无数人纠正言行,但其他的皇子几乎是被溺爱的长大,行事就有些肆无忌惮。

  不仅仅是皇帝的孩子们,如今的宗亲因为皇帝的纵容,也大有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人人都看到了其中的隐患,然而皇帝太护短,劝谏了也是没趣,久而久之,便不再有人提这个话题。

  上辈子马文才在国子学读书时,就有人曾提点过他这一点,但他那时候人微言轻,根本连这种担心都不必有,谁能知道会遇见这种时刻?

  那些甲士都是萧纲的近身侍卫,从小习得一身好武艺,三四个人压过来,将马文才的退路堵得严严实实。

  马文才本还想尝试着靠自己的力量突破出去,刚刚撞到一个甲士身上就放弃了尝试,对方岿然不动,自己倒退三步,哪怕从力量上他也不占优势。

  他这一撞也吓了萧纲一跳。

  在他的心中,这种特意去五馆找门路的投机分子,遇见这种事就算不苦苦哀求跪地求饶,最多也就是叫骂几声,却没想到他径直撞向一个甲士,伸手就是一个肘击。

  “拦住他,别让他跑了,也别让他伤了!”

  萧纲本想在诗会上出彩,被马文才给搅黄了自是一肚子火,想要给他个教训,可也不想出事。

  萧纲一句“别给他伤了”,立刻让马文才明白过来他就是个色厉内荏的大龄熊孩子,重新又挣扎起来。

  对方的目的是要扒光他的衣服,马文才的目的是努力突围,两方冲突的结果就是马文才终于冲出去好远,可衣衫腰带俱被甲士拉住了,只有舍弃掉这些才能得到自由。

  一样是衣冠不整,丢掉件外袍比没穿衣服好,马文才当机立断“金蝉脱壳”,头也不回地跑了。

  甲士披甲执锐,自然没有马文才跑的快,没几下就已经没有了马文才的踪影,萧纲也只能原地跳脚。

  马文才对宫中地形不熟,跑时又不辨方向,等确定后面没人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一处官衙的门口。

  “那边的,你是何人?”

  门口的侍卫紧张地看着他。

  “此处是太仆寺,再往前别怪我们不客气!”

  马文才一摸腰上,之前佩着的出入宫廷的腰牌没了,再加上披头散发衣冠不整,想来看起来确实可疑。

  “我是中书省的秘书郎马文才,出宫时迷了路……”

  他试图解释。

  “他是我在国子学的学生,我带他出去吧。”

  随着熟悉的声音,从太仆寺里走出一个中年官员。

  “子云先生!”

  看到来人是谁,马文才松了一口气。

  陈庆之是萧衍的近臣,太仆寺的人当然不会为难陈庆之,便让他带走了马文才。

  马文才也知道自己这个样子太扎眼,在大致解释了下为什么是这样以后,他有些局促地扯了扯自己的衣服。

  “是三皇子啊……”

  陈庆之露出理解的表情。

  “如果是三皇子,只要让他撒下气就好了,要换成二皇子才麻烦。”

  他的语气里居然还有着庆幸。

  “走,我先送你回国子学。”

  “先生,你让我不要戴额带,是因为……”

  回去的路上,马文才犹豫着,还是问了出来。

  “是和那位殿下有关吗?”

  陈庆之突然停下了脚步,打量了他一眼。

  “你知道了?从哪儿?太子殿下?陛下?”

  想起二皇子的乖戾,还有那很可能没有了舌头的接引僧,马文才选择了沉默。

  “……你知道了也好。”陈庆之又重新向外走去,“很快,大家都会知道陛下因此看重你,你往后的路会好走很多。”

  “只是有一点。”

  陈庆之顿了顿,慎重道:“千万不要和皇子们搀和在一起!”

  “为什么?”

  马文才想起二皇子,心中一颤。

  “因为先皇后若在,不会有任何皇子能出生。”

  陈庆之压低了声音,告诫他:“陛下曾立过一个誓言……总而言之,从陛下给你起名佛念开始,你就不可能得到陛下亲生子嗣的喜爱,哪怕对你假以辞色也肯定事出有因。”

  “我不想看到你因此沾沾自喜。你该明白,想要站稳脚跟,到底靠的是什么。”

  “受教了。”

  马文才向陈庆之一礼。

  “一直承蒙先生照顾,却不知道先生为何如此厚待学生……”

  他是真的感激这位子云先生。

  从会稽到建康,他一直在帮着他们,却没有要过任何报答。

  和二皇子那种明显要从他身上谋取什么的示好不同,马文才从他身上感受不到有所图谋的地方。

  “我需要你做的事,你今日已经做了。”

  陈庆之捻须,眼中颇有赞许。

  “你做的很好。”

  他说的是用祥瑞论打断僧人媚上之始的事情。

  “这世上有很多事,人人都知道是错的,但因为违背自己的利益,便选择不去揭穿它。甚至为了符合自己的利益,还会去推动它。”

  陈庆之的笑容很和煦。

  “你今日之为,虽然得罪了很多人,却已经让你立于不败之地。一旦你忠于直谏而没收到惩罚,陛下就有了‘善于纳谏’的名声,那么对陛下说真话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你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我帮你的决定没错,这就够了。”

  马文才听了陈庆之的话,满怀惭愧。

  萧纲以为自己是想要名,萧综以为自己写策是迎合了他之前的提议,皇帝以为自己写策是“直性情”……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选择这么做,多半是自己不会作诗,也不希望以后人人都以诗作高低来区分五馆生高下的缘故。

  说到底,不过是仗着皇帝目前对他还有兴趣罢了。

  陈庆之却不会知道他的初衷,担心马文才这么回去会引人注目,他将马文才带到自己在宫中值守的小屋,换了一件他放在屋子里的外衫。

  在换衣的过程中,马文才伸手入怀,脸色突然一变。

  “怎么了?”

  “无事,丢了几件零碎的东西。”

  马文才迅速掩去眼底的焦虑,尽量从容地说:“大概是被三皇子捡去了。”

  “很重要吗?”

  陈庆之问。

  “是几件私人的东西……”

  马文才回答,“倒没什么贵重,只是毕竟是友人所赐,怕是回不来了,有些对不住朋友。”

  “若是什么不紧要的东西,等寻到合适的时机,我帮你问问。”

  “多谢先生。”

  马文才苦笑着被陈庆之送出宫,没有回国子学,而是径直去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住的客店。

  “文才,你怎么来了?”

  祝英台见马文才来了,惊喜地丢下正在试验的方子。

  “你在做什么?”

  马文才看祝英台挽起袖子,正在院子中央搅拌一个漏斗状的瓦钵,不由得吓住了。

  “把袖子放下来!”

  “啊?哦。”

  祝英台一边放下袖管,一边兴奋地解释着:“我想起该怎么给糖脱色了!可以用黄泥浆给红糖脱色,变得洁白如雪,凝如冰晶!”

  黄泥浆?

  马文才想象了下往糖中加泥巴的样子,眉头不由得一蹙。

  “那能吃吗?别吃死了人。”

  祝英台伸手一指大缸上用稻草封住下口的瓦钵,解释着:“泥浆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吸附着色物质和渣滓的。我找不到甘蔗汁,融化了外面买来的糖蜜,用这种办法去中和沉淀那些游离酸巴拉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祝英台兴奋地解释了一大通,但听在马文才耳朵里大约像是鸭子听雷,也想象不出她口中说的“洁白如雪、凝如冰晶”的糖是什么样子,遂耐着性子听完后直接打断了她的话。

  “你给我的帕子丢了,大概是被三皇子捡了去。祝小郎就在京中的事情应是瞒不住了,怕是不能再这么隐遁下去……”

  他看着笑容渐渐敛住的祝英台,愧疚道:“是我处事不慎,连累到你。”

  祝英台的字迹太过漂亮,只要是见过的人绝对印象深刻,当初她因字迹而得了太子诏令,那这字必定就有不少人见过。

  太子修《文选》,三皇子萧纲也在辅助,马文才很难确定萧纲有没有见过祝小郎的字,一旦他看见过,就知道祝小郎在京中,而且还为他捉了刀,只不过他没有用上而已。

  毕竟这个时节,若不是在京中,知道同泰寺桂花会开,谁会写桂花诗?

  “有这么严重吗?我家不是已经让‘祝小郎’托病不出了吗?”

  祝英台完全没有做好重新走上“社会”的心理准备。

  在这小院子里每天研究研究古代化学提纯技术、偶尔鼓捣鼓捣纯天然化妆品给梁山伯用的日子,几乎是她穿越以来过的最轻松的一段时日。

  不用掩饰性别,不用担心别人怎么看她,来往的都是知己也不会用怪咖的眼神看她,而她也没有缺手缺脚什么都自己来,再不会因为上个厕所都被人伺候的诚惶诚恐,一切都是这么心安理得。

  万金难买她心安啊。

  “你要是病重到门都没办发出,以太子的贤德,当然不会强征你。可如果你明明在京中却没有应太子诏,此事就不可能善了。”

  他说出自己最担心的事情。

  “如果彻查下去,很可能一直往下查,查出祝小郎‘病遁’的真相,甚至会查出你是个女人。”

  “那怎么办?”

  祝英台蹙眉思考:“我现在去应诏?我一现世,我家就会找上来,还会惊动我家背后那靠山,万一节外生枝怎么办?”

  “所以,我们得先下手为强。”

  马文才说出在路上已经想好的对策。

  “我们去找傅歧的父亲傅公求见太子,告之你为什么要‘病遁’。向他坦白你之所以要托病不出,不是对此有所不满不愿出仕,而是为了掩护病重的傅异去求医。”

  他接着说:

  “太子和傅家关系交好,听傅歧说太子还造访过他家,而傅异有意促成两国重新遣使的事情必定不会瞒着太子,傅异为国深受大难,你和傅歧是同窗,为了好友的兄长放弃个人的前程,这是一件大义之事。”

  “我也见过太子,他是一个不会让人为难的宽厚之人,若知道了其中的原委,必定不会怪你,还会替你隐瞒,不让别人再继续追查你。”

  马文才也不想让祝英台这么快出现在人前,可无奈计划比不上变化。

  “唯有如此,‘祝小郎’的身份才是安全的。”

  气氛一时有些沉默。

  他们两人都知道,虽然这样“祝小郎”的身份安全了,可祝英台却再也没办法回复到现在散漫的生活了。

  祝小郎过了明路……

  世上便再无祝英台。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