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个销售员的自白书 第一百七十章 反攻

《一个销售员的自白书》第一百七十章 反攻

作者:陈少维 字数:3628 书籍:一个销售员的自白书

  秦王看妹妹来了,轻唤过来见过郝大人,郝大人也忙拜见公主。

  两人落座,秦王道:妹妹可知今日我去面圣,皇上可给我出了个难题。

  金花公主道:哥哥不忙讲,我来猜猜。今日面圣,为的是各国使臣朝拜之事,哥哥被派了个接待的差事。不过看哥哥眉头紧锁怕是还有别的难题。而郝大人在此,哥哥还唤我过来,怕是这事还跟妹妹有关。是也不是?

  秦王笑道:妹妹确实懂哥哥的心思啊,确实如此。

  金花又道:那这事可就好猜的很了,自打妹妹年满十七开始,各国使臣就常派人过来求婚,我怕这次又有人来我大宋国求婚了吧?而妹妹我过去三年都推脱不肯,如今已经二十岁,怕是皇上叔叔也心急了,压着哥哥必须劝我早日嫁人。

  秦王道:还是我这妹子聪明,不用哥哥说就懂了。皇上今日召见我,接待使臣都是小事,就是你的婚事皇上老人家操心的很。说是前三年不嫁也就算了,毕竟金枝玉叶,可是已经二十了,再不嫁人都要成了老姑娘,丢了皇家的颜面。这才催我过来问问,我也知我这妹妹的心思早就有了意中人,怕是那杨瑾兄弟吧?

  金花公主一听,顿时羞得满脸通红,怒嗔道:哥哥怎么乱说话,郝大人还在这呢。

  秦王却道:不瞒妹妹,我之所以点破,而不避讳郝大人,就是因为皇帝也知道你的心思,也希望你能嫁个杨家。你以为为何皇帝一直不催你,偏偏今年催。还不是因为杨瑾前几年随父出征,知道你盼着他就不勉强于你。

  金花公主羞道:哥哥都知我心意,还多此一问,怕是皇上叔叔为难怎么应对各国使臣吧?

  秦王道:确实如此,今年入京的使臣,除了往年的高丽、大理、回鹘、吐蕃等,大辽也派了人,就连远在东海之外的日本也派了使臣。每个都想要跟我大宋结亲,各国使臣更是带着给你相亲的王子,贵族,大臣前来。你是我大宋最优秀的公主,皇上当然舍不得你去那些蛮夷之地,但各国又不能直接拒绝,显得我大宋毫无礼数,所以将这头大的事托付给了我。

  金花公主大眼睛滴溜溜的转了几圈,灵机一动道:四哥,我有一计,只是不知哥哥觉得如何?

  秦王高兴道:妹妹快讲。

  金花公主道:不如这样,皇上叔叔大可给这要结亲的人规定个年岁,三十以上,十六以下自不必再讲了,也不失礼貌。然后其余求亲的,咱们定个规矩,大家都来也不能都选是不,咱们考考他们的文韬武略,当大宋的驸马,总不能是个笨蛋吧?文试完,咱们在让他们武试,最后比武胜出的三人,我再从中选个意中人,哥哥你看如何?

  秦王拍手道:好主意,好主意啊!不亏是我的好妹妹,果然聪慧过人。这样一来,已杨瑾的能力,取个前三定是不难,又显示我大宋国威,还成全了妹子的心意,真是一举两得啊!郝大人,你看如何?

  郝大人忙道:公主这主意确实是万全之策,公主殿下果然兰质蕙心,冰雪聪明!在下佩服!佩服!金花公主道:哥哥、郝大人你俩也别哄我了,我也就是耍些小聪明,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好。

  秦王道:行了,明日我就跟郝大人入宫面圣,把这个好主意告诉皇上,我看十拿九稳皇上会同意此事。

  郝大人也道:既然此事已定,秦王殿下,属下就不耽搁您跟公主,先行告退了。

  秦王道:好好好,你先回府吧,明日我们一同入宫。

  郝大人走后,金花公主又将今日杨王二人结拜之事告诉秦王,秦王也为二人高兴,兄妹二人交谈甚欢。

  次日,秦王和郝大人一同入宫,献了此计,皇上大喜,于是起草诏书,命人两日后等宴请各国使臣完毕,昭告天下。

  两日后,皇帝带文武百官宴请各国使臣以及随行的王侯贵族、达官显贵。席间,大辽、土蕃、大理、高丽、回鹘、日本等均到齐,献上贺礼。其中大辽恒王耶律隆庆、大理的小段王爷段思聪、日本清河源氏大将军源满仲之子源赖信均当面提亲,并献上厚礼。这下相亲之人如此之多,彼此间难免互相攀比挤兑,更有甚者如大辽使臣更是出言讥讽其他对手,现成顿时好不热闹。

  太宗也不着急,等着这些人吵的口干舌燥,轻咳几声,众人知道太宗有话要说,就安静下来,太宗道:感谢各国对公主的爱慕之情,以及献出的诚意,然公主乃先皇兄长的爱女,在世时百般疼爱,如今要选婿,自然要百里挑一,当选之人定是人中俊杰。众位使臣也不必相争,其实朕早有主意。公主金枝玉叶,选婿之事重大,朕决定明日开始昭告天下,比武招亲,凡年满十六,未过三十者,无罪之人皆可参加。此次比试,分文试武试,先考文试,考的是文韬武略,后考武试,比的武艺修为。众卿意下如何?

  群臣称妙。而大辽使臣却道:这武试,臣下认为不可。

  太宗眉头一皱,道:不知大辽使臣有何高见?

  大辽使臣道:我大辽王子要说文韬武略,在我大辽恒王殿下耶律隆庆殿下堪称年轻一代的翘楚,殿下生而歧嶷,幼与群儿戏,为战阵法,指挥无敢违者。三岁识字,五岁背诵诗经、论语、孙子兵法,八岁封王,十二岁随兄出征。即使大宋人才济济,怕也没有几人能出其右。但武学方面,殿下只是略学皮毛,只当自保,哪里像武官莽夫天天喊打喊杀。若是这般武试怕是对我大辽恒王有失公平。

  旁边太宗亲信兵部侍郎程羽大人却道:说了这么多还不是武艺不济,不敢露怯罢了。一旁恒王面色阴沉,盯视程羽。

  大辽使臣又道:程大人,此话差矣。当权者,应主修治国之道,善于运筹帷幄,知人善任。我大辽恒王殿下手下人才辈出,能征善战者数不胜数,皆因敬殿下文韬武略,才识过人,深受爱戴。若战场厮杀,我恒王殿下其实此等莽夫能济之人?难道这等能力还不急一个武艺高强的武夫吗?太宗不悦道:那爱卿有何办法,难道要朕撤了武试不成?大辽使臣忙道:臣不敢。只求陛下降旨,不善武者,可安排手下之人,顶替主人参加武试即可,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太宗深思后道:爱卿词话有理,那就允许手下之人顶替武试,但顶替之人年龄也要在十八至三十之间。

  大辽使臣看向耶律隆庆,耶律隆庆也知太宗已然退让了一步,也不敢再多强求,就回了个首肯的眼色。大辽使臣回道:陛下圣明!

  太宗随叫人拟圣旨,昭告天才,秦王赵德芳主办此时,兵部侍郎程羽大人辅佐,帮办此事。于是,现场气氛稍有缓和,不消片刻又是歌舞升平,觥筹交错。到是几位求亲之人,各找手下,安排此事。

  圣旨一出,举国轰动,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英雄豪杰,都打破头皮要参加此次招驸马的比试。文试日定于一个月后,也就是八月初一,武试定于八月初十。人人紧锣密鼓的张罗起来,这选驸马一时成了大宋最盛大的事情,茶余饭后人人都在说着此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