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强近身特种兵 第八百九十四章 和谁结婚

《最强近身特种兵》第八百九十四章 和谁结婚

作者:寒如夜 字数:1745 书籍:最强近身特种兵

  赵晨阳眼见得躲不过去,只得起身出来,站在檐廊之下,与钱淑芬并肩站着。

  赵晨阳打扮得非常时尚,在一群穿着土布棉袄的乡下人堆里显得十分出挑。她一脸的别扭,偏着脑袋不肯喊人,眉眼间的傲气让看热闹的赵家沟乡民们很不爽。

  "这是看不惯谁呢?漂亮有什么用,还不是个绣花枕头!"

  "小时候就那个样子,说什么跟着桂婶子学绣花,实际上就拿着个绣花绷子时不时戳一针,学了几年也没见绣一条手绢,拿腔作调的模样倒是实足。"

  “可不是嘛,一天到晚说要绣花不能伤了手,连贴身小衣都是赵向晚洗,喂鸡喂猪洗衣打扫屋子这些事全推给赵向晚做。亲生的是个宝、抱养的是根草。"

  "仔细看的话,其实赵晨阳还没有赵向晚生得好,个子矮、鼻子塌,哪里好看了?"

  赵晨阳越听脸色越难看,有心要回骂几句吧,实在是找不出理由来辩驳。她只得扁了扁嘴,轻声嘟囔道:"我,我也不是故意的。"

  这句话一出,赵青云的面色便和缓了许多。是啊,赵晨阳并不知情,她也是被钱淑芬的私心所累。要怪,只能怪钱淑芬。

  "不,赵晨阳,你是故意的!"

  一片嗡喻的议论声里,赵向晚终于开口说话。她的声音似屋檐下的冰凌掉落青石,冰冷、坚硬、清越。

  "赵晨阳、钱淑芬、赵二福,你们三个是商量好的。我记得清清楚楚,八年前的一月二十五号,我因为雷雨天外出打猪草被雷劈,昏迷中听到你们在盘算……"

  生平第一回,赵向晚说了这么多话。

  生平第一次,赵向晚当众将往事揭开。

  赵晨阳说:我和赵向晚喝的是一个妈的奶、吃的是一锅的饭,凭什么赵向晚能上城市户口吃统销粮,我就只能在地里刨食、围着灶台转?你们把我换过去,等我有出息了一定会回报你们。

  钱淑芬说:说得对!我家四妹子娇养着长大,人聪明,嘴又甜,和我最贴心。她要是去了城里,将来过得好了肯定会孝顺我。三妹子从小到大就话少,一天到晚拉长着个脸,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白养她一场,划不来。

  赵二福下了决定:

  换了!四妹子说得对,难道城里人的姑娘就是凤凰,乡下人的姑娘就是只草鸡?我还不信了!把四妹送进城里,草鸡也能成凤凰。

  二十六号那天早上,赵二福天还没亮就守在村口等赵青云过来,赵向晚喝了安神汤睡得迷迷糊糊躺在里屋什么也不知道。赵青云匆匆而来,没有和村里其他人交流,连赵二福家有两个姑娘的事都不知道,把自己认为的亲生女儿赵晨阳带回城里。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怒了。

  赵大翠气得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猪狗不如的东西!草鸡头上插羽毛、住金屋子又怎么样?还不是只草鸡?凤凰哪怕落难呢?一样能够飞出草窝当凤凰!"

  赵伯武恨恨地一跺脚:“爸、妈,你们糊涂啊!人家的东西再好,那也是人家的!你们就这样抢了三妹子的爸妈,不亏心吗?睡觉能睡安稳吗?"

  赵仲武嘲讽一笑:“你们指望四妹子孝顺?做梦呢。她这人好吃懒做,心肠又狠又坏,得了势就翘尾巴,走了八年连封信都没有。要不是被人发现送回来,恐怕连个影子都没有。你们指望一个白眼狼、势利鬼报答?真是好笑!"

  钱淑芬一张老脸被丢光,也顾不得什么过年不能哭闹的禁忌,一屁股坐在地上,边拍大腿边号啕哭叫起来。

  “我命苦啊,出了事儿子不护着当妈的,反过来骂人,这还有没有天良?有没有道理?大过年的,大姑姐带着人回来骂架,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钱淑芬为人泼辣,这一屁股坐下气场全开,嚎叫的声音响彻老屋,震得人耳朵生疼。

  赵大翠气得胸脯上下起伏,抬手指着她,半天没说出话来。年纪一大把,儿女都成人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撒泼,丢脸!太丢脸了!

  范秋寒冷笑一声:“你哭也没用,嚎也没有用,做错了就是做错了,活该被人骂!知道自己没理,心虚了吧?先下手为强开始鬼哭狼嚎,大过年的这样又哭又叫,也不怕招来祸事?"

  赵二福听范秋寒说“招来祸事”,迷信的他慌忙将钱淑芬拉起来:"莫闹、莫哭,有话好好说,今天是小年咧。"

  面对这一场闹剧,赵向晚一直抿着唇、冷着脸,仿佛电影屏幕前的观众,剧中人或哭或笑,都无法触及她的灵魂。

  范秋寒看一眼赵向晚,心疼的情绪

  涌上来,她的音调拔高两度:“你们换了孩子,就一点内疚都没有吗?哪怕你们对赵向晚好那么一点点呢?想想你们在赵晨阳走了之后做的那些事,我都替你们臊得慌!"

  旁边的群众听到这里,都开始仗义直言。

  "赵向晚学习成绩好,年年拿第一,每一次她把奖状拿回家,钱淑芬都骂她,说读书太花钱,女孩子读书没有用。要是读书没用,你把晨阳送到城里做什么呢?"

  “我记得向晚这孩子为了上初中,把学校老师,还有海叔、桂婶都请了去要不是海叔拿村规说事,怕是他们两口子死都不让向晚读书咧。"

  “大冬天的向晚到塘里洗衣,两只手上冻疮好了坏、坏了好,有一回路上结了冰,她摔跤把衣服弄脏,钱淑芬拿着竹笤帚劈头盖脸就抽,造孽哦。"

  "不只是打吧?听说钱淑芬把向晚的作业本、课本都撕了当柴火烧。"

  范秋寒一语揭穿:“你们这是怕向晚有出息了将来报复吧?不然为什么这样打压她?可是偏偏向晚考上了大学,气死你们!"

  就连村里脾气最好的老人,都忍不住长叹一声:"唉,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啊。"

  村委主任赵长兴刚才还坐在桌上吃了钱淑芬做的饭,现在感觉浑身上下不自在,咳嗽一声,严肃地说:“赵二福,你们家的这个事影响太过恶劣,现在你的当务之急,是争取赵向晚的原谅,不然……村规可不是摆看的。"

  赵二福和赵长兴是同辈,平时关系还不错,现在看到堂弟板起脸说话,内心十分忐忑。他一辈子都在赵家沟生活,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极有感情,最怕的就是被排斥。

  因为换孩子的事情引发公愤,村里肯定要对他进行惩罚,罚钱罚粮都还好,如果收回承包田地、不准他参与各项村里事务、不许村民与他来往,那不是比杀了他还可怕吗?

  赵二福心慌得连说话都结巴起来:"长,长兴,别这样。大家都别说了,这件事是我没有做好,是我不对,是我的错!我道歉,道歉!"

  说完这句话,赵二福走到赵向晚跟前,佝偻着腰,姿态十分卑微地说:“三妹子,是我做错了事,你大人大量,就原谅我吧。"

  赵向晚抬眼看去,赵二

  福穿一件灰扑扑的棉袄,花白的头发在寒风中飘扬,老态尽显。曾经收工后将锄头往墙角一放,坐在椅子上喊她倒茶的父亲,已经老了。

  赵向晚问出一直藏在心底的话:“爸,你还记得不?以前你对我说,说我就是个乡下妹伢子,不要总跟四妹子比。四妹子寄养在咱们家,她亲爸妈都有城里的文化人,咱比不上。你还说农村人要守本分,会种地、能干活就行,别总想着读书。"

  “我……”赵二福一脸的羞愧,垂下头来。

  范秋寒呸了一口:“你倒是会说话!让向晚认命别读书,自己却不肯认命,非要把亲生女儿送进城,上最好的学校、读最好的书!"

  赵二福此刻不得不承认,是他的自私、懦弱、无能害了两个孩子。赵向晚恨他虚伪,赵晨阳嫌他土气,两头不讨好。

  赵二福脸上的皱纹像秋天菊花一样展开,一双浑浊的眼睛里含着泪水:“三妹子,你还肯喊我一声爸,我心里有愧咧。我存了私心,想着自己亲生的妹子到城里去过好日子,可是没有好好待你,是我对不住你,没脸、没脸啊……唉!"

  钱淑芬审时度势,知道今天这事闹得大了,如果不让赵向晚消消气,恐怕村里真的容不下她。只得挤出一个难看的笑脸,蹭到赵向晚面前。

  “三妹子,这件事……是我做错了,我不该逼你干活,不该不让你读书,不过好在你自己争气,考上那么好的学校,将来肯定有大出息。所以,你就原谅我吧。"

  赵向晚看了她一眼,往事种种浮现脑海。

  钱淑芬打人从来不用手,用的是那种从竹笤帚上撇下来的竹枝,细细密密,抽人特别疼。别的母亲打女儿舍不得打脸,钱淑芬却没有这个顾忌,一个躲闪不及被抽中脸颊,刺痛之后是火烧燎燎的感觉,瞬间就会肿起来。

  赵向晚嘴唇微张,吁出一口长气:"你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喜欢读书吗?"钱淑芬抬头看着赵向晚,这孩子越长越高,站在赵向晚面前她矮了一大截。

  钱淑芬眯起一双三角眼,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是啊,你说你这个妹子,怎么就认准了非要读书呢?"她也很奇怪,为什么赵向晚对于读书一事那么执着,不管怎么打骂,她都一意孤行。

  >

  "从小到大,你就在我耳边说四妹子长得比我漂亮、嘴又甜,跟着桂婶学绣花能挣工分。我手粗刮线,嘴笨老实,就是个做农活的命。在你们眼里,不管我做多少努力,都比不上赵晨阳讨喜。只有读书,永远不会辜负我的勤奋。

  我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老师会表扬;我一丝不苟地完成学习任务,能得到好成绩;我用心对待每一次考试,就能一步一步地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读书能够给我正向的回馈。而你们,却永远对我不公平。"

  钱淑芬跌跌撞撞地后退几步,直到后背撞到墙壁她才停下脚步。原来,是这样啊。她的反对、她的咒骂、她的打击,全都在为赵向晚的向学之心铺路,一步步地成就着她的优秀。

  “哈哈哈哈……”钱淑芬忽然笑了起来,笑声里透着深深的懊悔。早知道,早知道,她就对赵向晚好一点,一天到晚逼她读书,说不定她一逆反就不读书了呢?

  赵伯武与赵仲武对视一眼,看母亲笑得疯魔,有点害怕。走过来一左一右搀着钱淑芬,埋怨着说:"好了,你别笑了,听得我瘳得慌。"

  钱淑芬却似乎没有听到儿子的话,依然沉浸在悔恨之中。怪她,怪她,怪她没有把握好分寸,活生生地把赵向晚逼成了一个学霸,硬生生用棍棒把她逼成一个优秀而厉害的人。

  "四妹子,妈对不起你,妈不该听你的,不该听你的啊。我有罪!我有罪!我错了,我错了……”钱淑芬疯了一样胡言乱语起来,赵伯文、赵仲武兄弟俩拼了命地将她按在椅子上,才阻止了她以头撞墙的自残动作。

  好不容易钱淑芬安静下来,坐在椅子上喘粗气,那张刻薄的脸变得憔悴而苍老。

  赵伯武兄弟俩看她上气不接下气,面色苍白,既气又疼,将她扶到椅中坐下,看着赵向晚的眼神里带着乞怜。到底是生养他们的母亲,哪怕她做再多错事,也是他们的母亲。

  赵向晚依然冷静地看着这一切。

  迎上赵向晚那双仿佛看透一切的眼睛,赵伯文苦笑一声:“三妹子,我知道你一直很想得到爸妈的认可,可是他们对你不公平。对不起,真的非常对不起。”

  赵仲武站起来对着赵向晚深深鞠了一躬:“三妹子,我也有错。以前爸妈骂你,我以为他们重男轻女,还因为自己是儿子有点沾沾自喜。唉!

  我给你鞠躬,以后你想让我干啥我就干啥,保证听你的话。"

  说完这句话,不等赵向晚有反应,赵仲武直起腰来,脸上多了一丝坚定:“你放心,在我心里你才是我的亲妹子,晨阳和你比起来,屁都不是!"

  赵伯文也点头道:“是,我只认你这个妹妹。”

  范秋寒拉了拉赵向晚的衣角:"向晚,我也只认你这个表妹。在我眼里,你比赵晨阳漂亮一百倍、聪明一百倍,强了一千倍、一万倍!赵晨阳就算代替你去了城里,占了你的所有资源,一样还是个绣花枕头,屁用没有。"

  赵晨阳原本并不在意赵伯文、赵仲武和范秋寒,在她眼里这三个都是没出息的人,不配和她站在一起。可是……听到他们贬低自己、抬高赵向晚,公然与赵向晚站在一条战线、全然不顾血缘亲情,心里却泛起了酸。

  酸得牙疼,酸得头痛,喉咙口直冒酸水。

  赵晨阳瞪了两个哥哥一眼:“不认就不认,很了不起吗?你们不想认我,我还懒得认你们呢,哼!"

  她转过头看着范秋寒,撇了撇嘴:“范秋寒,你这个嘴还是像小时候一样讨厌。我又没有得罪你,干嘛把我说得那么差?”

  范秋寒见她这个时候了还半点歉意都没有,愈发觉得赵晨阳不是个好东西,没好气地说:“你从小就偷奸耍滑,哄着爸妈偏心你,脏活累活全丢给赵向晚。才十岁就知道怂恿爸妈把你送进城,心可真黑!打扮得再漂亮再洋气也没用,你的心坏透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赵晨阳,目光中充满了鄙视与批判。

  赵晨阳哪里承受得住这些村民的鄙视,当场就跳了起来,双手一挥,大声道:“我怎么了?我怎么了?你们这些长年累月待在山沟沟里的人懂得什么?连蒲公英都知道要让风把种子带得更远,难道你们就不想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

  范秋寒冷笑一声:"想过好日子自己努力不行?非要抢别人的东西。"

  赵晨阳忽然之间泪如雨下:“你懂什么?你懂什么?你以为我到城里就是享福去了?我一样也要吃苦、也要努力的好不好。"

  赵青云忽然间有些心虚。他当初把赵晨阳带回城,其实是有私心的。

  赵青云当时只是个副处长

  ,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在省委那一堆年青有为的干部中根本就不起眼。他知道独木难为林的道理,为了找到一个坚强的同盟军,便刻意与徐俊才交好。

  徐俊才和他一样,能力强、野心大,靠着岳丈家的人脉在湘省工程局当副局长,同样的经历让两人渐渐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魏美华生下赵承祖之后,徐俊才和周荆容上门贺喜,言谈间满是羡慕。周荆容身体虚,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看到玉雪可爱的赵承祖,动了心思,想收养送个孩子,最好是女孩,长得好看,十岁左右年纪,这样养个十年就能招个女婿上门,将来老了也有依靠、徐家事业也有人继承。

  这个时候,赵青云忽然想起还有个女儿丢在赵家沟,年龄正好十岁,至于模样嘛,自己和美华都相貌出众,孩子必定也不差。

  听赵青云这么一说,周荆容立马笑容满面,催促他赶紧去把孩子接回城里来。赵青云抱着一丝希望,按照以前寄钱的地址:黄田乡赵家沟,没想到一切顺利得出奇,很快就将赵晨阳领回了城。

  十岁的赵晨阳只在赵青云身边待了三天就送到周荆容身边,一直到两年之后,徐俊才把与前妻生的儿子徐清溪接回家,赵晨阳才回到赵青云身边。平时赵青云工作忙,并没有怎么关心她,虽然保证她的衣食住行、送她上最好的学校,但要说有多么爱她,其实真没有。

  钱淑芬看到女儿流泪,忽然就清醒过来。她从椅子中站起,心疼地一把抱住赵晨阳:“我的妹子啊,你在外面吃苦了哇。我就说了,城里也不见得就一定好,你还是留在爸妈身边才自在,可是你偏偏不信,非要跟着那赵青云走,我舍不得,我舍不得啊。"

  钱淑芬这副慈母像与平时面对赵向晚的刻薄完全不同,刺得范秋寒的眼睛有点疼,哼了一声:“真不要脸,对自己的女儿这么好,对赵向晚却那么狠毒!”

  赵大翠和其他的村民都忍不住骂了起来。

  "你还有脸哭?就算是吃苦,那也是你咎由自取,真恶心!"

  “现在如果不是被发现,我看你们连一滴眼泪都不会流。把亲生女儿送进城里享福的时候怎么不哭?虐待赵向晚的时候怎么不哭?我呸!"

  "丢我们赵家沟的脸,没见过这么没良心的人。""偷换孩子、虐待孩子,哪一样都够得着进监狱!这样的人不配留

  在赵家沟,让他们滚出去

  纷纷杂杂的唾骂声中,村委主任赵长兴抬手向下压了压,让大家平息一下激动的情绪。

  等到大家安静下来,赵长兴转过头询问赵向晚:“向晚啊,你看,你养父母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并诚恳地向你道歉,你到底想怎样?愿不愿意接受他们的道歉?"

  到底想怎样?赵向晚曾经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

  她想质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苛待自己。

  她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无耻行径,想让所有人都唾弃他们。她想让一切回归正规,让亲生父母了解真相,把晨阳赶出去。——她想感受真正的父母之爱。

  现在,真相已经说出。

  面对自己的质问,钱淑芬、赵二福亲口道歉。大姑、表姐、哥哥、村里人…每个人都在斥责他们。赵青云依照她的要求,把赵晨阳送回乡下。

  一切,都达到了她的目的。

  除了真正的父母之爱。

  不过,这个已经不重要。大哥、二哥、大姑、范秋寒,他们都站在自己这一边,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给予过温暖。

  赵向晚清瘦的身材在寒风中挺立着,宛如一根初长成的小松树,树干虽细,却笔直向上,枝桠伸展,不畏严冬。

  赵青云的心思忽然被触动。他承认,当初抛弃赵向晚是因为她是个包袱,接回赵向晚是因为觉得她有用,一切的一切,都是利益的权衡,而不是真正的爱。对比这些乡民的淳朴真诚,他给予女儿的远远不够。

  赵青云叹了一口气,抬手轻轻想要拍一拍女儿的后背表达安抚,却不料他手刚一动,赵向晚便后退一步,抬起双臂,避让开来。

  看着女儿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赵青云内心升起一股内疚,放柔和的语气说:“向晚,你受苦了。先前我不知道你在乡下吃了这么多苦,不然一定会好好安慰你、弥补你。"

  赵向晚却没有半分感动,抬了抬肩,仿佛要抖落他的所有气息。

  亲生女儿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让赵青云有一种浓浓的挫败感。为什么自己表明态度,亲自把赵晨阳送回乡下、说明真相,她还是不满意呢?

  自己这个女儿,实在是太犀利,容不得半点虚伪,真是让赵青云又爱又恨,偏偏又无可奈何。

  看到赵青云眼中露出的温情,赵晨阳内心涌上来无穷的委屈,眼泪止不住地往下落:“爸,我不是有意欺骗,我……我是羡慕赵向晚能有您这样的好爸爸,羡慕她能够和您一起在城里生活。"

  赵青云长叹一声,温和地看了赵晨阳一眼,转头对赵向晚说:“向晚,事情已经清楚,既然他们都已经道歉,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和我一起回去,晨阳就留在家里。"

  【先把态度摆出来,让赵向晚心里好受一点。反正赵晨阳开学之后就会回到星市,到时候一样能够为我所用。现在赵晨阳的家人对她不满,赵家沟非她久留之地,我只要露出一点善意她都会感激不尽,还不是一样能够通过她把徐氏建筑公司笼络住?】

  听到赵青云的心声,赵向晚对他的自私与野心感到失望,干脆利落地回绝:"不,我在赵家沟长大,这里才是我的家。"

  赵青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专程跑这一趟,将赵晨阳送回老家,事事顺着赵向晚的心,她竟然还不领情。他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感觉被女儿在脸上抽了一巴掌,半天说不出话来。

  赵长兴却听得连连点头,和村委会领导、村里几名德高望众的老人商量之后,抬起右手:“各位乡亲,请听我说句话。"

  议论纷纷的村民们都安静下来,站在老屋前面的地坪,抬头看着村委主任。

  “向晚有良心,记得我们赵家沟的好。她既然有情有义,还认我们这个村,那我今天也来为她做个主——"

  赵长兴转头看向赵二福夫妻俩。

  “赵二福、钱淑芬,你们抚养赵向晚十八年,虽然有打有骂,但也没少她一口吃的;虽然百般阻挠她读书上进,但依然供养她读到大学。如果没有八年前替换一事,哪怕不是亲生的,赵向晚都应该承担起赡养义务。

  可是,你们隐瞒赵向晚身世,让赵晨阳替换她进城,害她与亲生父母骨肉相离。功过相抵,将来她出嫁不会给你们彩礼,你们老了,不管赵向晚多么有出息,她都不需要给你们养老。这一点,你们认吗?"

  赵二福与钱淑芬垂下头,默不作声。

  农村为什么重男轻女?就是因为好不容易将女儿抚养长大,出嫁之后却成为别人家的劳动力,不能再在家干活、不会再赡养老人。所以当时赵家沟

  嫁女儿会要求男方给彩礼,并且女儿女婿逢年过节要探望老人,买新衣、新鞋,置办床上用品。

  现在辛苦把赵向晚养大,却什么回报都不会有,赵二福与钱淑芬的心里很不好受,感觉这个女儿白养了。

  赵伯文与赵仲武却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就按长兴叔你说的办。爸妈将来养老都归我们兄弟,绝对不麻烦三妹子。"

  赵长兴点了点头:"好,伯文你们两兄弟既然应承下来,那这一点就定下来了。第二点……"

  钱淑芬猛地抬起头。白养个女儿还不够悲催,还有第二点?

  "第二点,赵二福、钱淑芬私自将孩子调换,害得赵向晚与父母分隔,让赵晨阳代替她在城里享福,这种行为在我们赵家沟从来没有出现过,必须惩罚!"

  赵二福的脑袋耷拉着,叹了一口气。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件事村里一直维护着赵向晚,这个惩罚是躲不过去了。

  赵伯文感觉到肩头沉重,站出来大声说:“长兴叔,您说吧。有什么惩罚我们都认。”

  赵长兴说:“既然向晚说赵家沟是她的家,那我们赵家沟不能寒了她的心。这样,村里出砖出地,你们出钱出力,在老屋东面给赵向晚盖一间新屋。红砖墙、小青瓦屋顶,铺地砖,这间新屋,只给赵向晚住!"

  赵二福不敢置信地抬起头,嘴唇哆嗦了半天:"长,长兴,你在说笑话吧?"专门给妹子起新屋?村里从来没有这样的规矩!

  赵长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呀!你做了错事,还得村里来帮你承担。如果不是看你是村里的老住户,又养了两个还算争气的孩子,我才懒得管你。赵向晚受了你们的亏待,如果不好好安她的心,难道要让她和大家离心离德,把你们告到法院去?"

  赵大翠一听,立刻兴奋起来,擦干脸上泪痕:“好好好,主任你这个主意非常好。向晚以后回家过年也有个地方住,免得受别人的气。"

  赵伯文与赵仲武对视一眼,同时点头:“行。我们出钱出力,给三妹子起新屋!”

  村里的其他人都没有异议,虽然史无前例,但毕竟赵向晚是大家看着长大的,她明明是官家千金,却被赵二福、钱淑芬磋磨了这么多年,给她起新屋也算是一种补偿。

  赵长兴在村里搞砖厂带着村民致富,很有威望,一呼百应。赵二福、钱淑芬哪里敢不应承?低下头瓮声瓮气地回了一句:"行..…吧。"

  钱淑芬心在滴血,要在东边再盖一间红砖青瓦新房,得花多少钱?就算村里出红砖,其余材料也得自己到县里去买,再加上请人打地基、砌墙、粉刷、上梁、铺地砖……怎么也得一千块吧?自己攒了这么多年的钱,准备将来儿子结婚起新屋,没想到全砸这里头去了。

  农村人谁不想起新屋?可是单独给女儿盖房子,闻所未闻。

  赵二福觉得老脸在发烧,闭上眼暗自祈求列祖列宗原谅。做老子的起新屋给女儿住,死了见到先人也没脸咧。可是,谁叫他们做错事在先呢?没办法。

  "第三……"赵长兴刚一开口,连赵伯文、赵仲武都打了个激灵。怎么,还有?

  "第三,赵晨阳虽然是你们的亲生女儿,但她的户口早已不在村里,如果她来,那就是你们的客人,出嫁之前我们赵家沟不会分她田地。"

  村里的耕地实行承包责任制,按照家庭人口数来进行分配。赵长兴特地说上这一句,也是担心钱淑芬啰嗦。

  赵晨阳抢着哼了一声:“我才不稀罕那点地!”乡下有什么好,她这辈子都不想再回来。

  赵长兴看了她一眼,目光里带着谴责:"替换孩子之后,赵晨阳是得益者,必须认真、严肃地向赵向晚道歉!必须赔偿!至于赔偿金额,由赵向晚来定。"

  赵晨阳翻了个白眼,再次冷哼一声。道歉?道什么歉!还想赔偿?开什么国际玩笑!

  看到赵晨阳一脸高傲的抗拒,赵长兴不再客气:“如果你不同意,那我们村委将写份证明材料,派人交到你读书的学校去,让老师、学校教育你。"

  听到这里,赵青云第一次认真地看着赵长兴。这位村干部是个人才啊,刚才一起吃饭的时候看他一脸的和气,以为是个面团子,没想到做事有章有法、有勇有谋,还知道拿赵晨阳的声誉与前途来威胁?

  赵晨阳偷偷看了赵青云一眼,见他并没有维护自己,只得嘟囔道:“行吧行吧,我道歉、我赔偿。"

  说罢,赵晨阳不情不愿地看着赵向晚,声音小得像蚊子:“赵向晚

  ,对不起。是我做错了事,我赔你钱,可以吗?"

  【明明抢了赵向晚的所有资源,上最好的学校,受最好的教育,怎么偏偏还是比不过她?可恶,一个两个的,都是势利鬼,看赵向晚考上公安大学有前途,就讨好卖乖,哼!等我将来发达了,让你们后悔去吧。】

  赵向晚的个子很高,比身材娇小的赵晨阳高了大半个头,她穿一件朴素的蓝布棉袄,面色严肃。灰白的冬日阳光映照下,那双琥珀色的眼瞳里闪着多彩的光芒,令赵晨阳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不敢与她对视。

  被替换人生的八年时光里,赵向晚一直在思考,如何揭穿赵晨阳的阴谋,怎样才能让她受到应有的惩罚。即使被偷走的人生还不回来,即使没办法回到过去,赵向晚也要为自己讨一回公道。

  亲生父母都没有给赵向晚的公道,却在今天,赵家沟的老屋前,由一群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给予了。

  胸中块垒顿消,畅快淋漓。赵向晚嘴角微微上扬,眼中绽放出耀眼的光,仿佛冲破厚厚云层的阳光,灿烂而愉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