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相宝 第474章 香雪庄主

《相宝》第474章 香雪庄主

作者:炎宗 字数:2993 书籍:相宝

  卢灿指了指这幅字,点头感慨,“文好,字好,最关键是写文章的人好!”

  “是啊,陈白沙老先生确实配得上孔庙从祀的地位。”杨启林在旁边点头应和。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宇,堪称儒家学派的最高庙庭。

  国内外许多地方都有孔庙,孔庙里都有一座塑有孔子像的大成殿。而孔庙不仅供奉着孔子的塑像,在大成殿孔子像的两侧,以及孔庙的东西两庑,还供奉着一大批圣哲先贤的塑像或者木主牌位。

  这就是名传千古的“一圣、四配、十二哲,一百四十八丛祀”!

  一圣人,自然就是儒家圣人孔子。

  四配的地位仅次于圣人,颜回、曾参、孔伋、孟子。

  十二贤哲的地位又要次一等,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等十二人。

  在孔庙中的一百四十八位从祀,级别又低于四配、十二哲,被称为“先贤”“先儒”。

  一百四十八人,很多吗?在中国古代,死后能够配享孔庙,和孔子一起接受祭拜,是优秀的读书人一生中最高的理想。

  这篇碑祭文的作者,陈白沙,就是孔庙丛祀中的一位,而且是唯一的一位岭南文人!

  原名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人、江门渔父、南海病夫、黄云老人等,因曾常年在白沙村居住,人称白沙先生,世称为陈白沙。

  他是明代成化到弘治年间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岭南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

  陈献章二十岁中举,可从此以后,三次参加会试,均以落地告终。此后,他隐居白沙里,筑阳春台,读书静坐,十年间不出户终于悟道,创造“陈献章心学”。

  他的心学思想理论体系中,不但主张静坐室中,还提倡“以自然为宗“的修养方法。

  他所说的“自然“,即万事万物朴素的、本然的、无任何负累的、绝对自由自在的存在状态。他要求人们善于在这种“自然“状态中无拘无束地去体认“本心“。

  他极力倡导“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的心学世界观。其理论体系结构,后人总结为“自然道论—自然人论—心—涵养论—世道论”五大部分。

  陈献章心学的出现,标志着明初程朱理学一统的局面结束,也是明代心学思潮的开始。它和后起的王阳明的心学,共同构成了明代心学的主要内容。

  仅仅心学理论,还不足以让他配享孔庙,他最让人佩服的是扎根乡里,教书育人,而且有教无类,平等看待所有弟子的德操。

  在治学和教育上,他的理论,从明代开始一直影响至今。譬如他的“贵疑“论,在教育理论上,就很有价值。

  陈白沙认为: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他主张读书要敢于提出疑问,求之于心,进行独/立思考;不要迷信古人经传;不要死记硬背书中一些章句。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真正做到桃李满天下。

  弟子中有:身兼礼、吏、兵三部尚书职务的重臣湛若水,以及官拜文华阁大学士卒赠太师的名臣梁储,诗书狂人李承箕、儒学大家林缉熙、太子少傅张廷实、官员学者贺钦、莆田孝廉陈茂烈、教育家容一之、声韵研究者罗服周、史学家潘汉、诗人画家叶宏、御史兼桐城学派启蒙人谢佑、书画大家甘泉先生林廷瓛等等。

  终其一生,教育弟子三千三百多人,即便是他去世的那年(1500年),依旧有四十三名弟子陪在病榻前。

  “岭南学派”也因为他的教育之功,最终成形。

  一人德育一方,说得就是陈献章!所以,陈白沙在岭南人的心目中,地位非常尊崇!

  这幅《慈元庙碑祭文》,文好、字好、人更好!

  卢灿能不羡慕嫉妒吗?

  他搓搓手,几次张口想要求购这幅画,可话在嘴边,偏偏吐不出来啊!

  如果这是袖海楼的藏品,卢灿早已经开口,可是,在这幅作品的左下角,有一幅朱红钤印“香雪庄藏”,那就说明,这幅横轴,可能是香雪庄陈博士的藏品。

  他和杨启林杨老很熟,可和陈之初陈老的关系没那么熟呢,只是在虎园开业打过一次交道。

  人老成精,焉能不知对方的小心事?见到卢灿欲言又止的窘迫表情,杨启林哈哈大笑,指指这幅画,说道,“阿灿,你给我估个价,这幅画值多少?”

  嗯?估价?

  这幅横轴长足有六米,横高为六十公分,六百多字的行书,卢灿很快拿出一个价位,举起食指晃了晃,“一百万新币拿到手都算赚。”

  八一年的一百万新币,核算美元为八十万左右,绝对的高价。

  杨启林点点头,目光落在这幅书法作品上,很是不舍,可是他还是说出一句让卢灿狂喜的话,“八十万新币,卖给你!”

  这应该就是喜从天降吧!卢灿张张嘴,有些发干,“真的?!”

  “收起来吧!我还骗你?”

  杨启林拍拍他的肩膀,很是欣赏的看了看卢灿,又说道,“小子,准备一千万新币需要几天?我带你去个地方,这幅藏品,也是他的,我不过是做个中间人而已。”

  什么意思?有人要出藏品?

  卢灿很快想到这幅画最后的钤印,脱口问道,“陈博士准备出藏品?”

  “还真是聪明……”杨启林摸摸光洁的额头,再度赞赏了一句,继而,他的语气又变得低沉,“老陈前些天中风瘫痪,现在连说话都难了……”

  “啊?陈老中风?”

  卢灿一怔,一时间五味陈杂。

  这幅藏品果然是香雪庄的,而且,听杨老的意思,香雪庄的藏品准备转让给自己,这应该是好消息。可是,听说这样一位一辈子矢志收藏、值得尊敬的老者中风瘫痪,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难怪早晨温碧璃说,杨老电话中,语气低沉,原来是因为老友卧病在床。

  “很严重?”这话问得很蠢,都已经瘫痪在床,还不严重?

  卢灿很快意识到,他连忙又说道,“怎么不把陈老送到美国或者英国看护?他们的神经科医学研究,要比新加坡更先进。”

  杨启林神色有些黯然,摇摇头,“老陈不愿意远行……”

  卢灿暗吸了口气,这么严重?

  东南亚华人迷信的很,认为如果死在外面,魂魄最终也进不了家门。陈老不愿意远行,是担心这个?

  可是,卢灿记忆中陈之初老先生,是八三年,中风复发后,才去世的,还有两年时间。

  也就是说,他此时并无生命危险。

  卢灿摇摇头,“还是要送去欧美看看,讳疾忌医要不得的。我记得陈老今年刚过七十大寿吧?寿数还长着呢。”

  两人聊了几句,卢灿才算明白今天来看画,竟然还是个不大不小的考验。

  陈之初老先生是东南亚有名的“胡椒大王”,其胡椒贸易遍及东南亚和欧美各国,家资要比杨启林还要富有,在新加坡富豪中,能跻身前十。

  所谓钱财,陈老还真的不太看重。

  十月中旬,陈老在出版新书《陈之初书法》的一周年庆,暨本书销售突破五十万册的庆祝酒会上,突然中风。而那时,卢灿还在南美呢,等他回来后,又忙于公务,还走了一趟内陆,竟然对此事完全不知晓。

  卧病床榻,陈老先生犹自担心自己的藏品。

  陈老一子一女,在商业上颇有天赋,可在收藏行当,那就纯粹是外行。那些藏品,如果留在家中,如何保养都成问题,由不得他不担心。

  原本他想要将这些藏品捐赠给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可是,这家博物馆的主旨是诠释新加坡历史的文物馆。

  文不对题啊!

  此时新加坡另外两大博物馆——亚洲文明博物馆(2003年)和新加坡美术馆(1996年)都还没有创立,因此,陈老发现,自己想要捐献竟然找不到合适的捐赠对象!

  内陆和台北的两大故宫博物馆不也可以吗?事实上,陈之初老先生出生在新加坡,他对中华故土的情结,并没有黄曼士、刘作筹、杨启林三人那么深厚,他更偏向于将自己的藏品,留在新加坡本土。

  真实的历史上,陈老的香雪庄藏品,一直存留到2002年,由后人捐献给当时尚未竣工的亚洲文明博物馆。

  来探病的杨启林得知后,劝慰他,不如半捐半卖给香江的虎园博物馆。藏品有了好去处,同时也能多留给子女一些企业扩张的资金,反正香江卢家有钱的很!

  另外,虎园因为是私营的,还可以做个人陈列馆,已经有先例了——瓷王堂陈列馆、周淑涛陈列馆,以及在建的海藏楼陈列馆。

  也许是最后一条,打动了陈之初老先生,他虽然口不能言,可仍然可以手写,与杨启林沟通了半天,最终同意让杨启林先去试试这位被行业内誉为“一代天才”的年轻鉴定人,看看他对藏品的真实态度。

  报价这东西,最能反应一个收藏家对珍品的态度。

  听完杨老的话,卢灿摸摸额头,一头冷汗啊!

  这些老东西,怎么动不动就要考验?

  刚才真幸运,报了一个超出两位老者心理预期的价位!否则,自己一定会与香雪庄的藏品擦肩而过,那就太遗憾了。

  继而,他有兴奋起来,香雪庄的藏品啊,自己慕名已久!

  相比其他三位专注于字画收藏,陈之初老先生的收藏种类更丰富,藏品数量更多,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书画,陶瓷,砚台,印章;其他还有青铜器、玉雕、竹雕、碑帖、紫沙壶、古今艺术书刊等,总数量超过四千件。

  在各种艺术品中,陈老对水墨画最为喜爱,故藏画数量始终在其他文物之上。

  香雪庄收藏的海派四杰之一的任伯年画作,堪称第一,一共有一百一十七幅,足以开一个专项画展。

  当然,此时任伯年的画作,价格并不高——1986年5月第一次由苏富比拍卖的任伯年的《人物册》,二十四页,其价格也只有十六万港元。

  可是,到了五年之后,也就是1991年,任伯年的一幅《钟馗》立轴,成交价就达到93万港元。

  越想心头越痒痒。

  “杨老,我们现在就出发?”卢灿站起身来,灿灿的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