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相宝 第422章 犹有余孽

《相宝》第422章 犹有余孽

作者:炎宗 字数:2874 书籍:相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有没有炮台,如果有,炮台该放在哪儿?

  丁一忠嘿嘿笑了两声,他只是安保,不研究这。

  被卢灿眼睛一瞪,他随手指了指另外一侧山梁,“那里更高,更适合架设大炮。”

  “如果架炮台,这位兄弟说的不错,这里的视野虽然开阔,但滩涂太长,高度也不够,需要再往上走。”旁边有人答了一句。

  鲁战生,桂林人,对越战争时四十二军的一位爆破组的组长。那边挖坑道,暂时用不上爆破,被潘云耕和陈晓安置到这里值守。

  刚才卢灿上来时就打过招呼,没想到他竟然懂炮位的架设?

  “鲁组长懂炮位?”卢灿顿时来了兴趣。

  鲁战生咧嘴笑笑,语气很自豪,“我们爆破组,在部队属于山地炮兵团,因此也学过测绘和弹道。对炮位的架设,也有过学习。”

  爆破兵书与炮兵团?不懂。

  鲁战生一解释,卢灿才明白自己闹了个大乌龙。

  军队的专业爆破组,根本不是他所想象中董存瑞式炸碉堡式的炸药包爆破,当然,这也有,但使用的很少很少。现代爆破全是定向枪榴弹爆破、山地迫击炮爆破和电子爆破,甚至还有高压榴弹爆破。

  爆破兵承担的职责更像炮兵中的技术尖兵,他们需要在抵近敌方目标,用**炮将炸弹、炸药包、纵火弹或者高爆弹,送入对方暗堡中。

  至于卢灿印象中的炸山开路,那是工兵干的事情,还无需他们这些技术尖兵出手。

  这位,实打实的炮兵内行啊!

  “好好!”卢灿高兴的连拍两下手掌。

  “这座山梁,东瀛倭人不可能不安排炮位,你帮我评估评估,炮位应该设在哪儿?”

  山下奉文只要不傻,一定会在山上设立炮位,尽管没用,这种防备还是要做的。

  事实上确实没用。

  二战后期麦克阿瑟带领美军的第一登陆点选在林加延湾,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北上卡布高,一路南下奎松,势如破竹,将吕宋岛上的日军一截两段。

  至于苏比克军港,当时东瀛海军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了,美国佬还想着继续使用这里,将其当成北上进攻跳板,因此海军并没有发动相关战役。

  所以,山上如果有炮台存在,最后肯定被日军自己拆毁的,这就给掩藏物品tígòng很好的机会。

  美军不会查这些山梁吗?肯定会查的。

  但如果说这些美国大兵对被炸毁的坑道有多大兴趣?有多认真?那就不好说了。

  当时东瀛人在菲律宾遗留了太多的物资,大家都在分享胜利的果实,即便发现那些被炸毁的炮台,估计也懒得一块块搬走石块,最大的可能是在外面再放两包炸药,彻底封死。

  “如果是炮台,这边不合适。”

  还未等卢灿问为什么,鲁战生指着下面的伊巴港说道,“炮台的主要作用是海防,这边的滩涂太长,威胁不了军舰。如果是防止登陆战,炮台还不如在海岸边布置几挺机关炮好使。”

  有道理,卢灿点点头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如果按照常规的军事布置,炮台想要对美国海军形成威慑,安装的火炮最起码不能小于152的,也就是六英寸口径的。”

  “这边山势太陡,几十吨重的火炮肯定上不来。”

  “不过,那边可以”他指了指远方,那是苏比克湾背后的山脊。“那边山势要平缓很多,大炮容易上去,另外还可以封锁海湾,保护湾内设施。”

  三描礼士山脉的走向为南北线,普洛格山只是其中的最高点,其他山峰可没那么高。

  那个地方肯定有炮台,可是

  美军在山上建设了一座大型雷达站,这座雷达站是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和克拉克空军基地共用的,常年有一个小队的士兵驻扎。

  卢灿不认为在两者眼皮地下,还能有什么宝藏。

  有点失望,卢灿仍然抱着侥幸心态问道,“除此之外呢?”

  “还有一种是近海岸防炮,主要是防止登陆艇的,这一带倒是有可能的。但这种炮的口径射程最多七八公里,肯定不能安置在山顶。”

  “如果要有,那个位置比较合适。”

  卢灿顺着他的手指望去,那个与普洛格山相邻的一座低矮山峰,目测高度只有两百米,但有个特点,那就是位置前突。

  透过望远镜,卢灿将那座小山仔细看了一遍,有了鲁战生的提醒,他隐约感觉那座山峰上的树木有些怪!

  至于怎么古怪,说不上来,还是去实地看看为好。

  “阿忠,我们过去看看!”

  和鲁战生挥手告别,路过坑道时,又找潘云耕要了两人随行。

  其中一位就是上次去内陆时见过的皮振军,三十八军侦察连的连长,很仔细的一人。另一位是他的战友,西山人余子静,人如其名,个头瘦笑起来还有股子腼腆的味道。

  四人重新下山,从伊巴港后面的小山道,拐上隔壁小山。

  一上山,卢灿的心沉了沉这座山正处于伊巴港的后方,又向前突出,山势并不高,今天天晴,游人不少。

  这座山能有秘密?

  沿着上山小道四处观看,卢灿感觉奇怪的原因找到了这座山坡上并非红树林,而是大叶桉树。

  大叶桉树在菲律宾很常见,可是,在苏比克湾一带,还真的不常见。

  这种树木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生长速度非常快,三年成林,一点也不夸张。十多年后,中国治理沙土流失的速生林中,北杨南桉是其两大速生树种。

  “卢少爷在找什么吗?”皮振军和卢灿关系熟稔一些,他见卢灿四处察看,不时还抠抠桉树皮,主动问道。

  “皮连长,你没觉得这片桉树林有些奇怪吗?”卢灿拍拍树干,笑着说道。

  “是有些奇怪,这些树木像人为栽种的。”皮振军同样阅历丰富,他检查了几个已经脱皮的桉树,很快便感觉到。确实很奇怪,这片桉树林,最老的树龄也不过三四十年,而相隔不远的红树林,上百年的树木很常见。

  卢灿点点头,“还有,这一带全是红树林,为何只有这个小山上是桉树?”

  “嗯,刚才我和山上的鲁战生聊过,认为这座山上,极有可能是当年日军的岸防炮阵地之一。所以我在猜想,这些桉树,是不是后人栽种的,为了掩饰什么?”

  是的,这就是卢灿的猜测。

  “我甚至怀疑,当年日军余孽,还有人活着,一直在掩藏着这个秘密。”

  卢灿的这句话,让皮振军、余子静和丁一忠三人惊骇的张大嘴巴。

  有这可能吗?

  还真有!

  逃亡到三描礼士山脉和中科迪勒拉山脉的日军总数量为一个大队,一直到四九年,才陆陆续续的有一个中队规模的军人,出来投诚。此后被剿灭或者投诚的人数在增加,到了五十年代中后期,美军估测山上依然有超过一个小队五十到七十人之间的人数存在。

  这些人未必全部都知道日军掩埋宝藏的秘密,但没有投诚的那些人,一定知道。

  栽种一些桉树,掩饰当年炸毁的痕迹,不是没有可能。

  卢灿甚至很怀疑,这些人说不定还活着!

  虽然报道上说六五年的时候,逃出三描礼士山脉的最后一名日军被人打死,可是这毕竟是那家伙死去之前所说的话,这不没找到所有人的尸体吗?

  别忘了,就在菲律宾的卢邦岛上,有一位叫做小野田宽郎的士兵,打游击整整打了二十九年,在七四年才下山投降的。

  吕宋岛靠近海边,生存条件要比卢邦岛更出色。

  还有一个为他们的生存tígòng重要便利条件的就是伊巴港的建设,他们完全有可能混入建筑苦工中东瀛占据菲律宾之后,有不少东瀛人随着军队移民到此,很多人被菲律宾当局驱赶来这里做苦力。

  这些该死的人,潜伏下来,并且现如今依旧存在,不是不可能的。

  听完卢灿的推测,皮振军立即建议,“卢少爷,这情况需要马上和潘队说明,方案需要调整。”

  是的,计划需要调整,有人看守的宝藏和无主的宝藏,那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

  “也好。”卢灿选择一块山石坐下来,用皮振军所携带的无线电和潘云耕之间通话。

  草!

  潘云耕咬着牙怒骂一声。

  停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去伊巴港找找,有没有存活的日籍老者,尤其是喜欢登山,或者经常去后山种树的老者。

  卢灿没有下山,而是继续沿着山道往上走,既然来了,就好好查探一遍。

  山顶很平整,足有一亩地的大平台。

  三五成群的欧美人,还有伊巴港的菲国人,在这里露营,很热闹。

  这里的视野虽然比不上瞭望哨,但依旧很开阔,肉眼都能将海面及滩涂上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在山顶平台的边角,偶尔还能看到锋锐的石块,已经被平整过的石基。

  卢灿越发肯定,这里就是**的岸防炮台那锋锐的石块是爆破留下的痕迹,而平整的石基则有可能是炮台塔基。

  卢灿在伊巴港住了三天,事情终于有结果。

  他的猜测是对的!

  有余孽!

  整个伊巴港常驻人口三千四百多人,其中日籍居民有三户,年龄在六十到七十岁之间,彼此相距的并不远。其中两人独身,还有一位虽然结婚,但他也是在进入五十岁的时候才娶了当地的一位寡妇。

  更为重要的是,那位结婚的日裔老者,喜欢到后山种树,种植的正是桉树。

  卢灿很疑惑,他们为什么不回东瀛?

  这件事如此重要,他们坚守一辈子,为什么到最后关头,既不向东瀛政府禀告?也不向美军禀告?

  怎么想都觉得不合乎常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