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相宝 第334章 同机偶遇

《相宝》第334章 同机偶遇

作者:炎宗 字数:2877 书籍:相宝

  谭家藏书,一共一万七千三百四十四册。此数据,含谭家家中的两百多册。

  真正完好的,仅有四千两百册;彻底毁坏的,高达伍仟一百七十三册;其他的都需要修补拯救!

  卢灿怀疑,如果自己晚一两年过来,这里的书将十不存一。

  祭祖之行,前后花了一周时间,全部结束。

  卢嘉锡、田乐群带着一干人,押着两大卡车古籍,前往香江。随行的还有谭家五口人,至于谭乐一家是不是在香江定居,就看他们意愿。

  卢家一共在江门、新会两地,捐赠五十四万外汇卷,用于修路、架桥、修葺学校、补助学子等等,留下一地佳话。

  主陪的魏吕明主任,政绩卓著,高升一级,从市侨联办公室主任,升任为市侨联秘书长。喜笑颜开的他,亲自带司机,送卢灿、孙瑞欣、陈晓、丁一忠四人前往机场。

  卢灿的下一站,京城!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见那位师门北宗的前辈,传说中的民/国四公子,大收藏家张博驹老先生。

  卢家的离去,最失落的莫过于安德福。

  呆呆的坐在空荡荡的九号仓库前,不停的搓着双手,时不时搓揉脸部。

  尽管老荆头说的非常肯定,卢家那年轻人一定会派人联络他。可是,在整理书库的这几天,那年轻人似乎毫不在意这件事,偶尔说上两句话,语气平淡得紧。

  直至他离开,也没有人来接触过自己。

  这,究竟怎么回事?老荆头猜错了?

  现在怎么办?因为相信老荆头的话,安德福用卢灿给的外汇券,去隔壁公社,收购了十多件老东西。自己应该主动些啊!至少,那些东西不会压在手中呢!

  初次下海经商的安德福,心头一阵忐忑,不知该如何是好。

  脑袋瓜有些木,安德福望了眼空荡荡的九号仓库,也没心思上锁,反正连纸片都没有一张,抬脚就往老荆头家中走去。

  “雷系安先生?”

  港腔?!安德福如同触电般快速回身,刚刚离开的九号仓库门前,站着两人,正笑眯眯看着自己。

  ………………

  飞机在云层中穿梭,机体的颤动很强烈。

  孙瑞欣双臂环着卢灿的胳膊,死死抱住,头枕在他的肩膀上,似睡非睡的。

  头等舱内人不多,除了卢灿一行四人,还有两三位老者,身着中山装,一看就是领导。其中一位还热心的问问卢灿,那小丫头是不是晕机?

  卢灿笑笑点头。

  晕机?这是小丫头这次独自和卢灿出远门,兴奋的呢。

  窗外灰蒙蒙的,飞机在盘旋。

  刚才乘务人员已经通报,京城正在下今年的第一场大雪,雪势不小,飞机正在寻找合适时机降落。

  大雪?对于从未见过雪景的香江,这太稀奇了。丁一忠和陈晓两人,坐在后排,透过玻璃窗,看灰蒙蒙的天空。时不时还低声讨论两句,这场雪究竟有多大?

  “你还记得北边的雪景吗?”卢灿伸手,刮刮她那挺秀的鼻梁。

  世事真奇妙!两年半前,自己偶然间帮到的小姑娘,如今出落的如花似玉,还成为田乐群的好帮手。

  孙瑞欣拱拱额头,算是回答。

  应该是记不住了。

  卢灿抓住她的一只手,放在手心揉揉。

  她八岁跟爷爷孙立功到香江,在香江又住八年,可事实上她六岁多时,就离开津门,被孙立功背着,爷孙两人背井离乡,往南方走。

  那时候,即便是有记忆,恐怕也不太美好。

  当时孙家在津门,有十多家旅社,算是大户,应该还是有些亲戚,可孙立功临行前,并没有嘱咐孙女去找那些人。只怕那些亲戚在孙家落难时,没干什么好事。

  飞机终于稳稳的停下,透过机窗,外面白茫茫一片。

  机舱门打开,一股冷风灌进来,孙瑞欣冷不丁打了个寒颤。卢灿连忙取下行李箱,将长款羽绒服取出来,套在她身上。

  半天时间,从温度为二十度的羊城,赶到零下二十度的京城,稍不注意就会感冒。

  几人连忙套上外套,围上围脖,孙瑞欣还扣上一顶带球球的绒线帽,遮蔽的严严实实。那几位领导更干脆,一件长款棉质军大衣套在身上,即暖和又威武。

  见卢灿一行人,手忙脚乱的,当先一位老者笑着指指卢灿,“小伙子,没来过京城?”

  “香江人,这还是第一次呢?”卢灿笑着回答。

  “哦?我说呢,原来是香江同胞嘛,欢迎欢迎哈!”老者的声音中,有着浓烈的川中口味,很热情,“到京城来,看看雪景,感受感受北方的刚烈,这可是迥异于南方的温柔乡哦?”

  说完,他自己也哈哈大笑起来。

  晕,他这是调笑自己呢,一路上小丫头的痴缠,被他看穿了。

  卢灿摸摸眉梢,有点小尴尬,这是老人的一个小玩笑而已。老者一字眉,腰骨坚/挺,身材笔直,气势昂/扬,年轻时应该也是一位英俊人物。

  旁边的另一位稍矮的老者,见卢灿有点尴尬,呵呵笑道道,“小伙子,来京城探亲还是生意?”

  “都不是,”卢灿摸摸鼻翼,“主要是想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咦?你这小娃子,有这念头,不错,不错!就是该走动走动,增进了解。关系嘛,越走越近!”刚才开玩笑的老者,接口说道。

  卢灿笑笑,帮孙瑞欣提上他的手提箱,对那两位老者示意,他们先行下机。

  “首长,该下机了!”两位老者旁边的一位中年人,也对两人示意。

  首长?这可不是普通称呼?卢灿吃惊的看看这老者,还别说,真的有些面熟。

  见过,应该是上辈子的事情,要么电视,要么网络。只不过,他应该长居幕后,一线新闻并不多。

  面熟,想不起来姓名!

  卢灿牵着孙瑞欣,两人跟在那两位老者身后,上了栈桥。

  前面两位的声音陆陆续续传来,“老张啊,这次核电站的选址,大亚湾还是不错的。既能弥补港岛电力不足,又能保证羊城周边工业用电。我看这次回去,就定下吧。”

  卢灿心头一跳!

  大亚湾核电站?那是八七年开工,九四年才并网送电,难不成现在就决议了?还有,这两人究竟什么身份?能一言而决这种大事?

  卢灿并不知道,内陆建设核电,这一想法很早就有,只不过在两年前才落实。

  1978年,邓公在会见法国外交部长时,就提出购置两套核电设置。最近几年香江电力需求大增,1980年,水利电力部决定向香江输送用电,首选的就是核电。

  前面步行栈桥的两位,都是共和国副总理,一位是张忠平将军,一位是耿飚老爷子。他们正从深城考察大亚湾项目可行性回来。

  那位开玩笑的,正是张忠平将军,川中达县人,他是将军诗人、摄影家、书法家,同时也是收藏鉴定大家。

  卢灿对他有印象,正是因为他的书法作品,在后世非常受欢迎,算是半个古玩圈的人。

  呵呵,还有卢灿所不知道的呢。

  他们一行四人能坐上头等舱,还得益于卢家最近的良好表现!再加上他的港人身份,机场特准的呢。

  没见两位有威胁的安保,陈晓和丁一忠,都被隔离的有段距离吗?

  陈晓和丁一忠走在后面,两人也隐隐觉得有些奇怪。

  卢灿和孙瑞欣更在两位老者后面上了栈桥,他俩也想跟上。可这时偏偏又有两位老者随行人员,并肩走在卢灿和孙瑞欣的身后。

  每当他们想要超越时,总有一人脚步稍稍偏一点,将不宽的栈桥,挤得根本过不去人。

  在栈桥拐弯处,有一内侧空隙,丁一忠再度想要内插超越,赶上卢灿。前面左侧的那位,如同后背长眼睛一般,一抬手肘,将那道空隙再度补上。

  丁一忠手掌前撑,抵在对方手肘上,一拨弄,上手就是八卦掌的黏劲,想要将那手肘推开。那人头都没回,手臂下沉,很轻松将丁一忠的掌力卸去。

  丁一忠此时心底跟明镜似的,对方是个高手,刚才就是故意挡路的!

  两人不知不觉的吃了个暗亏,窝了一肚子火,郁闷的要吐血。好在他们还记得卢灿叮咛嘱咐,去京师可不要惹祸,这才没当场发作。

  好在栈桥不长。

  很快,那两位老者,从一端旋梯下去,停机坪上两辆加长红旗,正在等候。卢灿和孙瑞溪却被服务人员指引,从二楼出机场。

  “机场建设的挺好的啊,比启德机场要大,要新呢。”孙瑞欣拎着带轱辘的手提箱,另一只手挽着卢灿的胳膊,兴奋的四处打量。

  京师国际机场t1航站楼,今年元旦才对外开放,自然很新。启德机场已经多少年没翻新?又在九龙市区里面(大屿山机场1998年才启用),两者自然没法比。

  卢灿和孙瑞欣一出机场,立即招来无数人的注目。

  两人的穿着,与现行内陆的穿着,截然不同。在灰绿色浪潮中,俨然两朵红花,尤其是孙瑞欣,粉红色的长款羽绒服,红色球球绒线帽,长款皮靴,还有那惊人的容貌,就像从电视中走出来一样。

  还有四人手中那带轱辘的拉杆箱,直推、不锈钢伸缩杆,看着都那么神奇。

  说起拉杆箱,嘉丽服饰又创造了一个销售神话!

  八月份建厂,九月份正式量产,当月销量突破四万只!这已经是新厂最大的产能!

  可来自欧洲、东瀛、台岛、北美的订货单,如同雪片般飞到林嘉义手中。

  十月份,他不得不再添置两条生产线,一天三班倒,停人不停机!十月份的销量,一口气突破十三万只!

  …………

  有孙瑞欣这位活广告在,故宫博物院前来接机的邵明,根本就不用举牌,直接走到两人面前,“请问,您是香江来的卢灿卢先生吗?”

  看着窗外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卢灿在心底深深的呐喊道。

  京城,我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