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相宝 第204章 赝品来袭

《相宝》第204章 赝品来袭

作者:炎宗 字数:3269 书籍:相宝

  卢灿愕然,他面前摆放着庚斯博罗的幻想画《祈望》。

  他皱了皱眉头,指着这幅画,“我能问问为什么吗?”

  坐在他对面的杨开雄,银勺将咖啡杯搅拌得叮叮当当响,目光有些躲闪,神情尴尬。“不为什么,我父亲想要出手这幅画,我琢磨着,既然出手……还不如卖给你。”

  卢灿盯着他的眼睛看了片刻,见对方不肯说真话,又将目光转投这小幅油画上。是不是这画有什么蹊跷?

  “我能上手吗?”卢灿拿起画框的边缘,问道。

  可以,杨开雄迟疑了片刻点点头。

  这是小幅直立画作,画面中女子衣衫褴褛的站在汹涌的水面上,晕散开来的金色光线从右上角照射下来,光芒落在两人的身上。

  卢灿自忖不会认错,这就是庚斯博罗的手笔。

  画作保存良好,没有出现掉粉干裂这些症状啊,杨开雄或者说杨家要处理这幅画干吗?

  将画框重新放下,卢灿身体向后靠了靠。他很想拥有这幅画,可杨开雄的表现明显有问题,这让卢灿心底不太舒服。

  “说吧,到底为什么?这幅画不会是你从家中顺出来的吧。”卢灿微笑着敲敲桌面,“要是这样我可不敢收,杨叔知道,还不去找我麻烦?”

  “唉呀,真不是!”杨开雄揪了揪头发,“确实是我父亲想要处理这幅画。”

  他的表情不似作伪,可是……英国王室大爱的一幅庚斯博罗的作品,为什么他们家不收藏?杨家在香江有一家工程建筑公司,专门承包修路、园林造景等港府项目,有时还能承包点住房建设工作,没听说他家经济紧张呢。

  越发好奇,卢灿站起身来,作势欲走,“森碟(杨开雄英文名称),你再不说实话,我可就走了。”

  对付这种刚毕业的青年,卢灿经验十足。

  果然,杨开雄急的连忙站起身来,伸手要拉卢灿,“我说就是…维文,你不忌讳骷髅吧。”

  “骷髅?什么意思?”这画面上可没什么骷髅,卢灿不解。

  杨开雄身手麻利,很快将画框拆开,打开后面的衬板,示意给卢灿看。

  在画稿的右下角,有人用给油画勾勒基画的炭笔,寥寥数笔,画出一个浅色的十字架和骷髅。

  卢灿明白过来,一定是杨家认为庚斯博罗的作品值得珍惜,他们想要为这幅画重新换画框,结果发现画布后面的十字架与骷髅。香江人迷信得很,可不认为骷髅是什么好东西。

  “你父亲准备将这幅画重新上框发现的?”杨开雄的点头,印证了卢灿的猜测。

  卢灿嗤笑一声,“森碟,你主修的是西方历史吧,别告诉我,难道你不明白骷髅在《圣经》中的含义?”

  “哎呀,我懂,可是我父母不懂啊,他们觉得家中有这东西不吉利。”杨开雄苦笑,摊摊手道,“他们前几天就想把这幅画送去当铺,卖点赚点。这不……我想起你了。”

  他的解释,能说得通。

  骷髅图案,在此时的香江人印象中,十足十的死亡代表,不详征兆。

  可卢灿无所谓。

  十字架与骷髅,在西方作品中经常出现。它们代表时间陨灭一切,万物归于虚无。正所谓《圣经传道书》所云:“虚空之虚空,凡事皆虚空。”

  十字架、头骨与其他一些象征物譬如地球仪,时钟,书籍,沙漏,凋谢的花朵等并列而作的静物画,称为虚空画。

  专门以死亡反衬生命中的浮华欢悦,主旨是人生之短暂,宛如“清风轻烟”。

  “行!这幅画我收下!”卢灿愉悦的点头答应。

  “价钱还是按照当初既定的?”杨开雄挠挠头,不好意思的问道。

  “就按照那个价格。”如果此时压点价格也是可以的,但这样做没必要,反而伤了同学之情。又何况,那幅十字架和骷髅的出现,更能证明这幅画是庚斯博罗的作品。

  要知道当时庚斯博罗已经身患脑瘤,痛苦异常。他在画布背面留下骷髅和十字架,何尝不是表达忧伤,在主的面前悔改,又渴望着主能够给与自己力量,直面死亡,反思人生。

  炭笔画的骷髅与十字架,与油画内容所表达的对光明与重生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这何尝不是当时庚斯博罗焦灼、矛盾、恐惧、渴望交织的困境心理的真实反应。

  有了这炭笔画,这幅画能增值不少。

  可惜,杨家不识货!

  杨开雄听到卢灿原价买下这幅画,表情舒畅,动作麻利的重新将这幅画装进画框。

  卢灿摸了摸口袋,有些尴尬,今天出门来着,是一时兴致,哪记得带支票本?

  “森碟,今天忘了带支票。”卢灿挠挠头,“我记得你家在港岛,要不……明天我去中环约克大厦,到时候我们再交易?”

  “嗨,小事。画你带走,明天我去约克大厦,到时候你再给我支票就是。”杨开雄不知是急于将这幅画送出去,还是真的很豪爽,他很直接的将这幅画,递给卢灿。

  “那……也行。”

  事情办完,卢灿和黄碧云告辞一声,在小姑娘颇为复杂的眼神中,与杨开雄一起,走出小茶室。

  “嗨,维文,那小姑娘似乎对你有意思呢。”杨开雄学习不怎么样,这方面很敏锐。俩人下楼时,他开玩笑说道。

  卢灿连忙摆手,“别瞎说,那可是新闻系的高才生,巾帼须眉。”

  两人的关系算不上很熟悉,见卢灿不太乐意,杨开雄便没再提这事,见卢灿推出单车,他招招手,“我开车,送你回去吧。”

  从港岛到沙田,距离可不近,还要过海底隧道,卢灿笑笑,拍拍单车手柄,“你早点回去,我锻炼身体呢。”

  时隔三个月,竟然还能将这幅庚斯博罗的《祈望》拿到手,真是意外!

  晚上,他偷偷溜入田乐群的房间,两人时隔多日未见,嘿/咻的有点过分。一大早,院子里人,眼神都是怪怪的。

  田乐群羞得躲在房中不敢出来,昨晚也不知怎么了。卢灿脸皮厚,无所谓,反正卢老爷子已经和群姐父母见过面,将订婚日期确定在今年的十一月十日。

  ………………

  尽管约克大厦很老,但因为早年是港督府民政办公楼,所以整座大楼的气势不凡,巨大的门洞、哥特式建筑的尖顶,还有巨石打磨的台阶,彰显它当年的荣耀。

  客运电梯只能抵达八楼,八楼以上全是维德拍卖的私企空间。

  八层是征集部、文员办公楼,洽谈室,卢灿正准备让前台小姐给胖瘦二头陀打电话,温阿四刚好从里面出来。

  “认清楚,这是公司股东,卢灿卢总。”温阿四指着他训斥前台一句。

  卢灿笑着对前台点点头,伸手打断他“行了,你这么说,特显得我对公司关心不够,连公司员工都不认识。”

  “你这是信任!信任朋友嘛。”温阿四变得越来越会说话。

  两人迈步走上楼梯,卢灿问道,“拍品准备的怎么样?”

  “够了!从您那带回三十三件,瘦许总又从刘作筹大师那找来两幅明末字画,征集部宋经理,昨天也找来四件高品质拍品,现在已经很充足。”

  “宋经理?能耐可以啊。”卢灿随口问道。一次性找到四件高品质拍品,能力确实不错。

  温阿四神色有点复杂,看看楼梯上下无人,开口说道,“我不是从您那弄回不少东西吗?可能宋经理感觉有压力,这才……”

  江湖,无处不在。

  估计温阿四在公司倍感压力,与这位直属上司有很大关系。

  “好好干!你以前摆摊就有底子,到拍卖公司来,多跟掌眼师傅学。鉴定这一行当,靠的是经验,不是学历。”卢灿拍拍他的胳膊,鼓励一句。

  “欸!最近跟鉴定师出门看货,感觉收获很大。”

  两人闲聊几句,来到十一楼,温阿四指了指走廊尽头两边,“那是两位许总的办公室,您和罗总监的办公室在这头。”

  四间办公室,隔着走廊,相对而设。

  卢灿探头看了看自己的那间办公室,班台、转椅、书柜齐全,都空荡荡,进门处是一套沙发围着一张玻璃茶几,这是会客区。

  又扭头看看对面的罗大伟办公室,没人。一样的陈设,多了很多文件和书籍,墙上挂着两幅估计是罗大伟自己画的油画。

  顶头那间,传来许胖子的声音,还有罗大伟那特有的口吃声,估计在商议首拍的事。

  卢灿示意温阿四忙去,自己信步走进许胖子的办公室。

  许胖子、许家耀、罗大伟,还有三位中年人,正围在沙发茶几边商量事情呢。

  “……活动部孙经理,你们需要立即准备资料,拍品目录一定要力求精美……”胖子正在滔滔不绝的嘱咐工作。

  门口黑影一压,胖子抬头,立即嗷的一声,站起身来,“你小子,还知道来看看?”

  会议算是被卢灿打断,罗大伟和许家耀相继站起来,连带着三个中年人也直起身子。

  “怎么?拿了我的那么多拍品,我上门签合同,不行吗?”卢灿拳头擂了胖子胸口一下,笑道。

  “行!你大佬!”

  许胖子回复他一拳头,拉过他,向那三位中年人介绍。

  “这是公司大股东卢灿。”又指了指那三人,“征集部的宋凯宋经理、活动组织部的孙展孙经理,这是鉴定部的马占奎马经理。”

  “你好你好!”“久仰久仰!”

  胡乱的打了通招呼,又和许家耀、罗大伟抱了抱,卢灿见他们都在忙正事,也不好打搅,“不打搅你们开会,我来欣赏欣赏拍品。胖子,你安排一下。”

  “你不旁听?”许佳闻指了指茶几,示意卢灿。

  “不了,我去看拍品。”卢灿摆摆手,他对这种事务性会议,真心不感兴趣。

  罗大伟站起身来,“库…库房钥匙,我…我陪…维文去!”

  拍卖公司,库房重地,钥匙有三把,胖瘦二头陀还有罗大伟,各执一把。

  库房门是前段时间特别安装,足有三寸厚的钢坯,两道明锁,一道暗锁,库房四角都安装有摄像头,安全级别还是不错的。

  库房面积足有两百平,靠墙的多宝阁,中间部位为铁质桁架,上面摆放着征集来的首拍品。每一排桁架或多宝阁上面都贴着所属分类,瓷器、陶器、铜器、杂项、字画等标签。

  卢灿在罗大伟的陪同下,从第一排的瓷器看起。

  第一件就是大器,卢灿翻了翻鉴定牌,这是鉴定师所写的判定数据。

  编号0001;名称,明洪武青花荷叶盖罐;高45公分,盖径29公分,口径13公分、底径14公分,腹径36公分,民窑。器形厚重、青花瓷质饱/满敦厚,胎色夹米灰米黄。品相:八级,灌口有磨损,盖檐有轻微冲。

  后面是鉴定师的签名以及鉴定日期,入库时间,经手人等等。

  卢灿带着手套,揭开荷叶盖,将这件器形翻看一遍,点点头。

  鉴定师说得不错,这就是一件洪武年间的民窑青花。洪武时期民窑青花瓷胎质疏松,烧制的瓷化程度不强,因窑温掌握不好,器物常有未烧透的空隙,胎色米灰色或米黄色。

  这件民窑品质一般,但架不住器形很大,上拍卖会还是有人争抢的,拍卖出二三十万的价格,还是没问题的。

  罗大伟陪着卢灿往前走,卢灿看货很快。到第七件时,他发现卢灿脚步停下来,脸色一有些不对。

  他手中,是一对元代枢府款卵白釉凸花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