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清朝做霸主 第五零二章:建设新西伯利亚(三)

《回到清朝做霸主》第五零二章:建设新西伯利亚(三)

作者:蓦物 字数:1883 书籍:回到清朝做霸主

  当然,想要开发西伯利亚地区,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的交通运输,好在这一点,沙俄帝国已经做出了一点贡献,那就是西伯利亚大铁路。

  整个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一条横贯沙俄帝国东西的著名铁路干线,起莫斯科,经萨马拉、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赤塔、伯力,到海参崴,总长度约9332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铁路,在这条钢铁大动脉上大约有500多列货运和客运列车在奔跑,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建设,目前大部分已经全线通车,这也是沙皇尼古拉二世,送给李宁宇的嫁衣之一。

  但目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是途径外蒙古地区和抵达外东北地区,西伯利亚北部地区,依然没有铁路,这是李宁宇将要着手做的大事之一。

  早在16世纪开始,沙俄帝国疯狂地在亚洲地区扩张自己的领土,一边攫取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使得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占了亚洲陆地面积近三分之一。

  虽然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森林和草原,以及肥沃的土壤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不过距离沙俄帝国的欧洲部分太过遥远,所以在几百年时间里西伯利亚在都无法得到大开发,再加上自身自然条件的恶劣,所以从16世纪末期以来,历代沙皇都将这里作为苦役的流放之地。

  19世纪末期,沙俄帝国也开始进入工业化时期,为了加大发展国内的经济,沙皇尼古拉二世开始关注西伯利亚地区大开发,更重要的是因为,当时英、美、法、德等国列强正在远东地区的国际舞台上,展开激烈的势力角逐,所以使得西伯利亚地区的战略地位凸显出来。

  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了牢固,沙俄帝国占有这片远离欧洲的土地,也为了实施沙俄帝国继续蚕食亚洲的远东政策,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修建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南部的大铁路,为修建这条大铁路,沙俄帝国进行了大量论证工作,在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式颁发命令以后,西伯利亚大铁路决定首先从最东端的海参崴海军基地开始动工。

  当时沙皇尼古拉二世还亲临海参崴主持了这条铁路的奠基仪式,由于事关重大,沙俄帝国最高当局自始至终对该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尼古拉二世还亲自出任修建委员会主席,但这条铁路的修建,却是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除了密布的河流湖泊与山脉、面积辽阔的永久冻土层外,恶劣的气候成了修建铁路的最大考验。

  西伯利亚地区的冬季温度,能够达到惊人的零下50度,在盛夏却又经常出现零上40度的高温,这样巨大的温差,经常造成钢铁脆裂、设备突然损坏,所以在这样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成千上万的沙俄帝国的贫苦农民,以及服苦役者参与了这次施工,修建者需要冒着严寒酷暑,一边开山搭桥,一边铺设枕木,有太多人因劳累致死。

  同时沙俄帝国还必须为这条铁路的修建,付出高昂的投资代价,沙俄帝国作为欧洲经济体重,一个比较落后的一个国家,沙俄帝国在这条铁路上,最后几乎倾尽国力才能承担起惊人的修建费用,仅在1891年至1901年的十年时间,沙俄帝国就为西伯利亚大铁路花费了16亿卢布,这远远超过了同期的沙俄帝国整体军费开支。

  终于在经过13年的艰辛努力下,这条世界最长的铁路干线才开始全面通车,不过最后做了远东的嫁衣,这也是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什么会在第一次东北战争结束以后,依然念念不忘夺回西伯利亚大铁路。

  不过为了加快将来开发西伯利亚地区,以及和远东地区连接,李宁宇已经暗下决心,要准备开始修建第二条西伯利亚大铁路,而这条新铁路将西起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泰特,经勒拿河畔的乌斯季库特、贝加尔湖北端的下安加尔斯克、赤塔州的恰拉、阿穆尔州的滕达、伯力边疆区的乌尔加尔、共青城,直到朝鲜海沿岸的苏云港,全长4275公里。

  同时修建三条分线铁路,这样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大部,都会被串连起来。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出现,可以说对当时的远东地区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虽然当时由于沙俄帝国一直觊觎东北地区,而修建,但却是西伯利亚地区的大量资源,由一塘死水变活。

  在甲午战争结束以后,沙俄帝国为了抑制远东的势力,便联合德、法两国进行威胁干涉,而沙俄帝国也乘机秘密制订了所谓的亚洲黄俄罗斯计划,这个计划的基础条件,就是在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同时,修建一条穿越东北并南伸至大连的铁路。

  所以就有了后来的《中俄密约》,以及中东铁路沙俄帝国也借此机会,多次派人到山东、河南及东北三省各地招募大量工人,前后高达一百几十万人,但这些华裔工人除一部分修建中东铁路,其余大部分来到西伯利亚地区的铁路工地上工作,所以西伯利亚大铁路东段的桥梁和隧道工程大部分都是由华裔工人来完成的,所以从某种角度,李宁宇拿回西伯利亚大铁路合情合理。

  因为在西伯利亚大铁路竣工通车以后,立即就给沙俄当局带来去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火车的轰鸣声,让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迅速繁荣起来,通车以后第一个变化就是人口的迅速增长,在十九世纪中期南部西伯利亚地区总人口仅为290万人,到二十世纪初期远东接手以后,已经达到990万人。

  随着大量移民的到来,不断有效地缓解了西伯利亚地区劳动力匮乏,在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下,在大铁路沿线两侧,众多的大中城市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种发展步伐被国际舆论誉为美国速度。

  不过沙俄帝国,靠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建立农牧业基地,这里的谷物产量所占比例很高。

  投pk票支持作者获赠积分和k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