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上品卿相 第三十一章 谣言

《上品卿相》第三十一章 谣言

作者:菩提下01 字数:3700 书籍:上品卿相

  王凝之最近迷上了五子棋。

  在没有电视、手机、电脑等后现代电子产品补充内心空虚的时间里,为了打发时间,他一直在钻研那些足够让他沉迷到忘记时间流逝的玩意儿,幸运的是,他还真的找到了……只是寻找的过程是无比痛苦的,道法是什么?是骗人的;武功是什么?是健身的。那些在后世文学作品中描写的绚烂多彩的东西,在这里,在他亲眼所见的世界中,仿佛都褪去了神秘色彩,变得粗糙乏闷,让他兴不起一丝兴趣。

  显然成为九转地仙亦或是武林盟主之类的心思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好在还有棋盘类游戏:象棋、围棋、五子棋,前面的两类不但玩法便是连样式都与后世不同,很快就被他舍去,只有五子棋还凑合,就是如此,在与学生们对阵过程中也要经常输棋……平日里,他大抵是慵懒的,不愿意动脑子。

  “二哥你又耍赖。”看到王凝之悔棋的动作,可把小姑娘郗道茂气得不行,但又拿王凝之无可奈何,只能威胁道,“你再这样我可就真的要向二嫂告状了。”

  旁观围观的学生哈哈大笑,看样子显然对王凝之悔棋习以为常,王凝之这个先生与其他先生不同,相处起来不但没有紧迫感,还很亲切,当然,越是亲切的人沉下脸之后越让人害怕,他们也是尝过滋味的。

  王孟姜笑嘻嘻说道:“二哥悔棋俨然已成为习惯,小妹还不知道吗?”

  对于他们的反应王凝之笑呵呵地一点也不在意,对于他来说,单纯的下棋枯燥乏味,如若半路上悔几步棋,双方吵吵嘴,倒也有趣,如此一来,也能打发掉让他觉得烦闷的时间。

  例如此时,一直阴天,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下雨,也不能出去,早晨锻炼完身体,洗个澡之后就来这里给学生讲课,下了课也不急着走,可以下棋,顺便吵吵嘴,在闲碎的玩闹过程中,可以一点一点用后世的手法引导着学生学习,培养三观。

  与其他沉浸在商战中的男人不同,他对孩童感觉很亲切,与他们相处,反倒是能给他带来短暂的童年回忆,那是他为数不多的天真无邪又自由自在的日子。

  “五连,我赢了。”悔过棋之后,王凝之开始顺风顺水,反倒是郗道茂连连出错,被奸诈的黑子钻了空子,五连成功。

  “哼,我再也不跟二哥玩了,总是耍赖。”郗道茂扭过头去,表示自己是有原则的人。

  旁边的王孟姜素日里与小姑娘关系很好,这时候伸出手捏着她的脸蛋,嘲笑道:“哟,真的不玩了吗?我记得昨日你就这么说过,结果今天二哥摆好棋盘,是谁又抢先占了位置?”

  “孟姜姐也好坏。”郗道茂红着脸,却是不好见人,从席子上起来扑到王孟姜怀里,打闹起来。

  就在王献之想要接过郗道茂位置的时候,旁边传来干咳的声音,引得他们看去,却是王贤。

  两个打闹的小姑娘立刻分散开,老老实实在旁边坐好,王贤显然与王凝之不同,对她们这样有失身份的打闹素来不喜,现在只是碍于王凝之在这里,才没有批评,否则一定会惩罚她们。

  “二郎,你来一下。”王贤说道,脸色虽然平淡,但还是被王凝之看出了一丝不宁。

  因此他对两边的人说道:“你们先玩吧,我过去一趟。”

  说罢跟着王贤走了出去,王贤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他也只好跟着,一边走一边说话。

  “是不是外面有关于我大哥,或者王家的风言风语?”自从王玄之辞官之后,他就一直惦记着这事,派到各地去的七十部曲因为距离的远近,消息传达过来有时间间隔,这倒也不好克服。

  王贤摇了摇头:“不是这事,而是三郎四郎回来了。”

  “安石公准的假?他们才离开家一个多月,怎么这么快又回来了……出事了?”略一分析王凝之就察觉到了什么,先是王玄之,如今又是王肃之和王涣之,那许慎的动手速度却也不慢,反倒是他疏忽了,一时间没将他们算计在内。

  他们出了学堂,却没有走向王羲之那里,王贤解释了几句,应该是怕父亲怪罪,只能暗地里回来,又由于大郎病重,不便打扰,如今在二房那边等待。

  到了二房之后,王贤就离开了,只是离开之前对王凝之说道:“此事蹊跷,二郎还要谨慎对待。”

  这是察觉到了什么,但即便如此,王贤也没有一丝要离开王家的意思,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家就算有事也不会危及到他,但其个人品格却也显示出来,让王凝之很有好感。

  自从王凝之掌家以来,二房这边就成了奴婢们络绎不绝出入的区域,但王凝之不喜欢每天都在家中待着,便将处理事情的时间放在每天晚饭前,所以现在走来,除了本属于二房的奴婢,并无他人。

  看到他回来了,青娥急忙接应,不说话,只是向书房那边指了指说道:“少夫人在里边。”

  “我知道了,你去看着点,别让其他人靠近。”王凝之交代了两句,走向书房,推开门进去,便看到谢道韫端坐在自己经常坐的席子上,梳着妇人发髻,看起来异常贤惠,她的身前摆着一杯热茶,却没有饮用,而是在于对面的王肃之、王涣之说话,见到他进来了,急忙起来服侍他,等一切安排好之后,才推辞离开。

  在不是与夫君独处的时间里,谢道韫只是一个普通的妇人,自然不会刻意去表现自己的聪慧。

  王凝之望向对面的两个弟弟,见他们衣服褶皱,脸上带着疲惫,充斥着不健康的苍白,皱了皱眉,如此狼狈,显然遭遇了不好的事情:“安石公怎么会准你二人的假?”

  两人脸上带着惭愧,王涣之回答道:“是被老师赶回来的。”

  “赶回来?”谢道韫留下的热茶,明显喝过,王凝之也不嫌弃,端起来饮尽,继续说道,“你们两个闯祸了?还是说遭人陷害,王谢两家有亲,如若过分之事,安石公到不至于将你二人赶回来。”

  “应该是被陷害吧……”王涣之有些犹豫,左右看了看,最后说道,“二哥,你这边可曾听过有关大哥的事……大哥真的是因为被人发现私自挪移军款军械,才被迫辞官的么?”

  “哦?这样的话你们都信了?”听到他们提起王玄之的事,明显是谣言,看来许琏那边倒真的动手了,只是因为打探的部曲还没有回来,导致信息接受有些晚,却也不慌不乱,这些毕竟在他的预料之中,“明显是谣言嘛,就算不是谣言,安石公也不可能因为大哥的事怪罪你俩吧?”

  “我们因为这事跟散播谣言的人吵了一架,安石公发现了,就责罚了我们……事后我和幼恭因为心情愤懑,饮酒过度,结果在安石公讲课的时候胡言乱语……”

  王凝之听后,揉揉额头,心中不由的感叹:真是两个熊孩子。

  这也怪不得他们偷偷溜回家不敢让父亲知道,这都不用想,被父亲的好友赶回家这样的糗事一旦被王羲之知道了,就是修养再好也难免生气,他们两个的下场自是容易猜出来。

  “二哥,这是安石公让我们带回来的信函,说是让父亲看……只是,我们两人现在的样子,出现在父亲面前有些不妥。”王肃之哀求道,“要不二哥你先看看里面的内容,如若是大事,那就由二哥转告给父亲。”

  一封密封良好的信函递过来,还未打开。

  王凝之也不拒绝,他如今掌家,按理来说这种事情就应该先交给他来管,就打开信封,将里面的内容看在眼里,很快摇了摇头,有些恶趣味地扫了两个弟弟一眼,却也不告诉他们具体内容……他们两个不敢将信件交给王羲之,却不知这封信本身就不是谢安写给王羲之的,而是交给自己的。信是用文言文写的,好在他能读懂,开头就表示如果所猜不错,打开信的人应该就是王叔平王二郎等等,已然将灰头土脸的王涣之和王肃之看透了。

  信的内容不多,先是提到王涣之两人的事,表示知道他们是被害地,而且也不是因为喝酒误事,而是被人下了药——五石散,这才会有分不清事情胡言乱语的表现,之所以遣返回家也是担心在那边出事。除此之外,还有提到王玄之的事情,分析了各方信息,然后嘱咐王凝之多多注意。

  看完之后,王凝之将信件团成一团,看着两个弟弟,笑道:“不是什么大事,你们先去梳洗打扮一下,明日我带你们见父亲,放心,我会告诉父亲因为大哥的事情我对你们有些担忧,才会将你们二人接回来。”

  ……

  ……

  谢道韫还不知道王凝之在忙什么,三郎四郎回家之事在她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他们离开之后,王凝之却依旧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忙碌着,晚餐做好之后,叫了几次,依旧不出来。知道王凝之改了菜品之后,他们平日的吃食就丰富起来,正如环儿所说,后厨郭十四虽然愚笨,但做得多了,却也有模有样。

  “你们进去的时候,将这些饭菜给郎君送过去。”谢道韫对着从外面赶来的陈泉他们说道,将青娥手中端着的东西塞到他们手中,“去吧,记得让郎君趁热吃。”

  “是,一定办到。”陈泉他们不敢小觑这位二少夫人,经常过来的他们可都知道二少夫人不好惹,与平日里见到的那些或羞涩、或大胆却无一粗鄙不堪的农妇不同,往往眼睛一眯,就能让他们心惊胆战半天,回去后还会感叹不已,也就二郎这样的大人物才能镇得住这位才女。

  书房里,王凝之依旧在写东西。

  经过一个多月地学习,他的书法水平提高的很快,想来应该与前身所残存的惯性有关,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一穿越过来就能够清楚地理解这个时代的语言……书法虽然无法称为‘大家’,但让人看懂还是很容易的。

  “应该与我大哥的事有关吧?私动军械,还是私挪军款,亦或是人品败坏,与同僚关系很差?”在陈泉他们进来之后,王凝之停了笔,在一旁的水盆里洗手,将沾染到手上的墨迹洗去,这才拿着毛巾一边擦手一边询问。

  “是……是。”七个队长点头,推了推丰收,由这个小厮说道,“除了大郎的事,还有不少其他的言论,都是针对咱们王家的。”

  “说来听听。”

  “还有三郎、四郎他们在外游学时喜好男色、讲课时服五石散的传闻,以及郎君(王羲之)病危的传闻,甚至还有一些关于叔虎公(王彪之)、敬伦公(王劭)的恶言,如今在乡野之间都有耳闻,我等已经查证,这些消息与郡守有关。”丰收为人精明,知道王凝之想听什么,所以会尽量抛去那些没用的废话,“事关具体就无法查证,只是这些传言分由不同的人传出,我等没能全部验证,但已经验证的,尽是与郡守府有关。”

  王彪之还有王劭等,都属于王凝之叔伯辈,关系亲密,而且如果王凝之所记不错的话,王彪之现在的身份应该是镇军将军、会稽内史,加散骑常侍,如今也住在会稽郡内。显然许慎对王家的舆论造谣是全方位的,不仅仅王羲之一脉……这就足以让他深思了,如果单纯地对付自己,或是王羲之这一脉,应该不用这样大张旗鼓吧,很明显会挑起士族之间的纷争。

  “事出反常必有妖……”他心中叹了口气,于他个人而言,是不愿意卷入这些纷扰之中。

  将书桌整理一番,他将自己赶时间写出来的东西交给丰收,说道:“事情我都已然清楚,辛苦你们了,但处于非常时刻,你们的辛苦我会记在心里,等这段风波过去了,会论功行赏……这上面记在了我需要你们给乡民们传播出去的东西,应该怎么办不用我教你们了吧?”

  丰收接过去看了看,神色丰富地变化着,半晌才抬起头,仿佛重新认识了王凝之一样,但很快恢复正常,嘿嘿笑道:“不用教。”

  “那行,你们走吧,回去吃点好的,今晚好好休息。”

  “是。”他们答应下来,却在走的时候,陈泉指着饭菜对王凝之说道,“二郎,趁热吃……一定要记得啊!”

  对于他们心理十分清楚的王凝之不禁气笑,用力地摆摆手:“滚滚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