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朝着帝国前进 第376章 李康的担忧

《朝着帝国前进》第376章 李康的担忧

作者:草林啸 字数:3568 书籍:朝着帝国前进

  最终,张大山还是成功的参加了男子组全部射箭项目,不仅是他,几乎所有参加射箭的民间高手都选择了自身所在性别组的所有项目,反正报名不用交费,获得名次还有奖励,多试几次又何妨?

  老百姓们参赛的热情很高,李康等人看的也很开心,这种与民同乐的气氛,大佬们最是享受,一边品尝着精美的瓜果糕点,一边摇头晃脑的点评几句。

  因为弓箭比赛或训练所需的设施、场地成本相对较低,华夏早早的就成立了射箭协会,所以所有项目中,以参加射箭的人数最多,连女子组的巾帼英雄们,都比其他绝大部分项目的总人数还多,理所当然的,弓箭比赛尤为激烈,期间更是涌现出许多身怀绝技的人物。

  有一位中学少年,在百步固定靶中,表演了一套九星连珠,箭箭正中靶心,一时间引起全场轰动,风头一时无两。

  又有一位二十出头的女子,在移动靶比赛中,更是箭无虚发,最好纪录达到一轮射中四个移动飞盘…

  射箭场隔壁,九匹奔马在九名骑士的操控下,从相同的起始点飞奔而出,绕着大操场你追我赶,演绎了一场华夏版的速度与激情。

  【看来,赛马有必要提上日程了。】看着赛道周围差不多已经集体高潮的观众,李康嘴角微扬。

  纯粹的速度比赛后,就是个人骑术的表演,大部分人天生就拥有表演欲,如今这么大一个舞台,万众瞩目,又有李康和华夏一干高层在场,那些马上豪杰可谓是将压箱底的本事都拿出来了。

  这个刚表演了金鸡独立,那个紧接着就演示了什么叫倒挂金钩,更有甚者,直接在马背上来了次体操表演,身藏马腹什么的都是小儿科。

  除了这些纯表演式的动作外,马上劈砍、马上射击、过障碍等等等等,只要想得到的,都给拉上来溜了溜。

  当然骑术表演最精彩的一部分莫过于第一旅和第二旅之间的马球对抗了。

  马球,是骑在马上,用马球杆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活动。马球又叫“击鞠”,始于汉,兴于唐,汉末三国时期,曹植《名都篇》中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

  马球杆类似于冰球杆,长杆一端呈偃月状,杆身往往雕刻有精美花纹,被称为“画杖”、“月杖”。

  一般参赛者成员数量不定,十数人到二十多人不等。不过因为其高昂的成本,一直是贵族参与居多,平民一般玩不起,但并不代表平民对马球没有热情,玩不起可以凭借自身优秀技艺被贵族球队聘请,再不行,也可以作为一名忠实的观众。

  马球运动尤甚于唐朝。

  唐朝时,历代皇帝,比如唐中宗李显、唐玄宗李隆基、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宣宗李忱、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都是马球运动的提倡者甚至参与者,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六载(747年)颁诏,将马球做为军队的训练项目。

  唐朝不仅帝王、贵族喜爱马球,甚至马球还一度在外交领域起到重要作用,当时,唐帝国周边如渤海国、高丽国、日本国、吐蕃等,都有专业马球队与唐帝国的马球队进行竞技,简直就是一场东亚马球锦标赛的既视感,这对加强邦交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影响。

  只可惜,在我大清时期,因为不知名的原因,马球从民间退出,成为宫廷专属。

  综上,这是一项极其考验参赛者的骑术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个人观察力和时机把握力的,激烈的,铁血的运动。

  看着下方打得热火朝天,李康不由得开始走神,思维因脑中对马球的回忆而引申到新世纪时期的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公开赛、世界杯等等上面,他在思考着,华夏什么时候,发展到什么程度,才有带头举办这些国际性大赛的可能。

  这不仅关系到实力,更重要的还是影响力,你有这个财力、物力、人力来举办,没有马仔参加那也是扯淡,甚至比办不了更尴尬。

  举办这些国际性大赛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仅一条可以加速华夏文化的对外输出,李康就觉得亏不了。

  【此时暂且还办不了,最少也得等到建国,不急…】一想到河东那糟糕的国际局势,李康浮躁的心慢慢平复,只要河东还乱一日,华夏就有的是机会施加影响力,现在还是苦修内功才是上乘。

  “哐”的一声铜锣响,马球比赛宣告结束,第一旅以5:3的比分战胜第二旅,取得了第一次马球比赛的胜利。

  胜利者趾高气昂,失败者垂头丧气。

  不过当听到马球运动将会继足球、橄榄球之后,又一项军队允许的娱乐项目后,失败的第二旅立马原地复活,一个个大放厥词,像什么“这次是我们谦让,照顾友军的颜面”、“昨天晚上拉稀,今天状态不佳,让你们捡了个便宜”之类的不要脸的话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总结到最后,就是“这次你们运气好,下次咱们动真格的”。

  第一旅刚刚获得胜利,正是信心极度高涨的时候,对于手下败将的挑衅,根本不屑一顾,丢下一句“手下败将永远是手下败将,就是一百次都一样”,然后扬长而去,凌人的盛气毫不掩饰,让第二旅的人吃了一鼻子灰。

  “哈哈哈…哎呀呀,下面的小崽子不懂事,等会儿我就好好的教训一下他们。”第一旅都指挥使曹彬假惺惺的对身边的第二旅都指挥使李嗣业道,毫无意外,这句话让本来就黑着一张脸的李嗣业脸色更黑了。

  大唐安西军出身的李嗣业,那可是经历过怛罗斯之战的…额,好吧,这个没什么好吹捧的,但是他身为唐玄宗时代的大将,自身的马球技术也是顶呱呱的,结果手下的兔崽子居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输给了出身于他一向瞧不起的怂军出身的曹彬的手下,这让他情何以堪?

  “哼,不劳曹兄费力,自己丢的场子,自己会找回来。”李嗣业“笑眯眯”的道。

  “那就提前祝贺李兄'雪耻'了…哈哈哈…”曹彬不以为意的笑道。

  ……

  建军节庆祝活动圆满结束以后,华夏又恢复到往常的节奏中来,农庄忙着最后的收割,工厂忙着加工各类产品,商会忙着寻找各种商机,各级官府忙着分配调度。

  华夏七年八月一日。

  元帅府政事堂书房。

  李康和内务总长管仲、农林总长赵过、工商总长徐光启。

  “今年成功县的报告你们也看了,迁移到芝虎镇的畜牧业发展势头迅猛,根本就看不出当年在东部草原时的颓势,那些奇怪的牲畜暴毙事件也再也没有发生过,由此说明什么?”李康凝重的说道,“说明牲畜本身没毛病,那就是地有毛病。就在我华夏的家门口,就有一片可以致牲畜不明不白死去的绝地,而我们却无知无畏的在它身边生活了七年之久……一想到这,我就一阵后怕!如果不将其中的根由搞清楚,我将寝食难安!”

  “君上息怒,臣等知罪!”三人连忙起身道。

  “别弄这些虚的,我要解决问题的办法,光知罪有屁用…”李康严肃的道,“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三个,如果不能让我满意,我不介意换一批人去。”

  “诺!”三人此时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简直是无妄之灾,换一批人,说是换一批人去调查东部草原的情况,其实就是换一批人来当内务部、农林部、工商部的家。

  只是他们还没办法跟李康据理力争,每个君王在感受到自身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都是不可理喻的,这种诡异的情况,别说李康,就是他们自己都有些发怵。

  挥退三人后,有些烦躁的李康试了好几次,就是静不下心来,也没有心思再处理政事了,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然后打开窗户看着后面涓涓流逝的小河,总算心静了些。

  瞥了一眼桌上的文件,李康径直推门而出,往后院走去,他要去看看快要临盆的谈允贤。

  “夫君怎么这个时辰来此?”谈允贤拖着沉重的身子,艰难起身,脸上全是疑惑,一般这个时辰,李康都是在忙正事的,哪有时间跑后院瞎混。

  “别起来…你身子重,坐着就好。”李康连忙上前两步按住谈允贤,自己在旁边拉了张小凳子,就坐在谈允贤床前,拉着她的手,跟她聊起家常。

  李康心中的担心自然不会跟一个孕妇说,不仅对自己没有好处,还会让听者徒增烦恼,只有那些自己不爽就要让全家跟着一起不爽的混蛋才会干这种蠢事。

  “今天没有什么重要的政事,所以我就忙里偷闲,给自己放一天假。”李康笑呵呵的说道,“你说我是不是全华夏最惨的那一个,华夏连奴隶都可以二十天放一天假,就我全年无休…哎,造孽啊!”

  “噗嗤…夫君身系华夏,为华夏之长,自然要多劳累一些…”谈允贤温柔的说道,“不过再怎么劳累,前提都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子,毕竟夫君的身体健康对华夏来说,也是一等一的大事。”

  “知道,所以为夫这不为了华夏百姓,来你这儿放松放松吗?”李康跟着笑道。

  “对了,久冕那小家伙呢?”李康说着,又四下张望一番,没有看到那个刚学会走路的小人儿,不由得好奇问道,平时,谈允贤可是寸步不让这个心肝疙瘩离开视线的。

  “他呀,现在皮的很…这段时间我有些照顾不过来,就让薛涛妹妹抱过去照料一段时间,正好可以和他四哥做个伴,两个孩子在一起也不会孤单。”一提到李久冕那个小屁孩,谈允贤就笑的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满满的都是幸福,看的李康颇为嫉妒。

  “嗯哼…是该让孩子们多接触接触,不然养成自我或者孤僻的性子就不好了。”李康也是点头道,“等他们再长大一些,我就让人在府内建一座游乐场,专门供这些孩子嬉戏。”

  “你就娇惯他们吧…等他们大些,哪有时间玩闹,该上学了!”谈允贤很显然对李康的计划不以为然,现在李家虽然没有称王,但说是王室也不为过,王室子弟该怎么教育,谈允贤可没少找人询问或者自己查书,对华夏历代王朝对于宗室子弟的教导她是门儿清,相反,李康本人对此倒并不怎么在乎。

  “上学还早着呢!”李康大气的一挥手道,“华夏目前颁布的《教育法》规定小学入学是七周岁,等他们三岁的时候,我就给他们建游乐场,那样他们还可以玩四年呢,哪里没有时间?”

  谈允贤听到夫君的这番言论,瞠目结舌,气的手指发抖,她还想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为典范式的储君呢,结果听李康的意思,这是明显不打算短时间立储,或者干脆就是不想立嫡长子李久冕为储,想到这儿,谈允贤一时间手脚冰凉,刚想再劝戒两句,没想到肚子刚好在这个时候闹腾起来。

  “啊…”谈允贤捂着肚子,脸色难看的拽着李康的手臂,低声叫道。

  “怎么了…是不是要生了?”李康稍微一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连忙朝外面喊道:“人都死哪里去了?快去找医生和产婆!快去!”

  继除夕、春节、圣诞后,元帅府再一次忙碌起来,全府上下都被一种紧张的气氛所笼罩,所有人的目光在这一刻都投向了后院正宫的位置。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股紧张感从府内传到府外,传到了内阁和枢密院,不过这只是谈允贤的第二胎,诸位大佬们的关注度明显没有第一次那么高,依旧干着自己的手头工作,顶多派一个手下去元帅府门口候着。

  【一定要是女儿,一定要是女儿…】李康被医生、产婆请出了产房后,就在院子中焦急的等待,一边等着,一边还在不断地祈祷。

  ……

  PS:大家阳新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