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武状元 068 京查之始

《大明武状元》068 京查之始

作者:穿山虎 字数:2837 书籍:大明武状元

  今天的奉天殿上的气氛格外与众不同,太安静了,静得人满为患的大殿上连人的呼吸都听不到,每一位大臣的脸上还满是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却没人敢移动一下早已酸痛僵化的身躯。

  而朱由崧却是一如既往的似木偶一般,有名无实的静坐龙椅之上。

  今天的大殿还有不同寻常之处,多了很多披甲的兵士,遍及殿内各处,大明立国二百多年,君威官威兵威齐聚朝堂这是破天荒的头一回,只不过此时的朝堂只剩兵威了。

  弘光帝一早就传下旨意,令百官今日大殿议事,三品以上京官及在京王公候伯等勋贵,不得缺席,不准告假,否则按抗旨论罪。

  百官陆续到来,而此事的始作俑者王岚平却没有露面,他一身戎装,腰悬利剑,立于殿外,好像是个守卫宫廷的武士。

  沉寂许久的朝堂终于被打破了,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手托圣旨,强打起一丝镇定,声音有些紧张的展卷念道,“朕蒙祖宗垂青,承祀大统,今登位以来,夙夜忧叹,常思先祖之煌煌武功,朕心甚愧,祖宗创业维艰,锦绣河山交于朕躬,当今天下,强敌环肆于外,反贼猖獗于内,黎民苟存性命于水火之中,此朕之过也,朕唯有发奋图强,中兴大明,才不负祖宗之重托,不负万民之切盼,为大明江山计,为天下苍生计,朕欲外修战备,练军百万,威加四海,内整朝纲,肃清吏治,望众卿与朕同心同德,共度维艰,则朕心甚慰”

  一番至诚至肯的有如罪己一般的诏令念完,朝堂上依旧是寂静无声,大家不仅是纳闷,甚至感觉好笑,练兵百万,拿泥巴捏吗?整顿吏治,大明官场烂成这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改变,痴人说梦,再说了,首辅和兵部尚书都不在,他们怎么好表态,听听而已。

  其实这封诏书是王岚平写的,朱由崧只不过让太监照本宣科念念而已,目的是给京查打个预防针,要在道义上占住脚,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京查不是打压异己,不是皇上的被逼无奈,要让百官无话可说。

  诏书念完,见众大臣都无动于衷,场面一时很尴尬,皇上下不来台啊,太监咳了几声,提示众官。

  百官这才装腔作势,敷衍了事,参差不齐地道,“皇上圣明,臣等惭愧!”

  按王岚平的导演,朱由崧对众臣道,“吏治清明一直都是历代先皇最为看重之事,吏治关乎我朝兴衰,诸位臣工多是朕的股肱之臣,但其中亦不乏庸碌之辈,你们身居高位,却让能振兴大明的能臣干吏无处施展才学,让朕的江山蒙羞,祖宗所不忍见,朕亦不忍见,朕意,自今日起,实行京查,对在京四品以上官员一律量才使用,考效诸位臣工的德行、才干、品性,对庸碌无能、贪赃枉法、以权谋私之辈,朕一概不能忍,望诸位臣工好自为之”

  这话一出,满朝哗然,京查,哪朝都有,但不管哪次这种京查都是权臣打压异己的惯用伎俩,吏部的京查也是三年一次,哪次也都是走个过场,在京查中落马的高官,那都是站错队的人,今日这朝堂上的官员,几乎都是弘光朝的元老,可以说是开国元勋,京查他们,皇上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你真想当个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不成?

  龙座上的朱由崧哪有这魄力,谁叫自己现在成了王岚平的一杆枪,让他戳谁就戳谁。

  尽管首辅不在,这事是关乎大家利益的事,很快就有官员站出来反对。

  内阁辅臣兼新任吏部尚书头一个奏道,“皇上,如此大事,为何首辅与兵部尚书未到,内阁也从未听说过此事”

  朱由崧满头是汗,壮着胆子道,“朕是皇帝,为何不能乾纲独断,此事朕思虑良久,京查刻不容缓”

  督察院左都御史道,“皇上,我朝祖制,凡国有大事,皇上应与内阁商议后再做决断,如今内阁首辅不在,各位辅臣亦不知此事,臣恭请皇上三思而断”

  吏部尚书接着说,“皇上,臣管着吏部,对在京这数百名大小官员不说了如指掌,也称得上知之甚深,臣从未听说有不实心用事之人,望皇上明察,不可受小人蛊惑,离间君臣之谊啊”

  刑部尚书一把鼻涕一把泪道,“皇上此举实令臣等汗颜,寒心哪,臣自幼饱读圣贤书,只知忠于皇上忠于大明,臣为大明尽了几十年的忠心,却未料到竟换来皇上的猜疑,臣无颜去见大明历代先皇,无颜立于朝堂,臣唯有告老还乡,也不能有辱清明”

  满朝大臣你一句我一句,大哭大闹,更多的则是在一旁乐得看皇上的笑话。

  把个朱由崧弄得是手足无措,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王岚平在殿外听得是一清二楚,他也不着急,京查百官,这是犯重怒的大事,皇上皮厚肉实,这个雷还是让他顶着吧。

  听朝堂上这架势,那简直就是群殴啊,皇上一人舌战群儒,不过皇上好像一句都没驳,尽被战了。

  看样子里面吵得差不多了,皇上也没舌战群儒的口才,还是不要太为难他了,王岚平这才整了整衣甲,对着一旁的宋宪一扬下巴,意思是看看我这身如何,宋宪大拇指一挑,咧嘴笑着点点头,意思是,行,精神。

  王岚平取下佩剑,来到了殿门口,里面的武士一见他来了,立马一挺腰杆,将手里的长枪在地板上“咚咚咚”连戳三下,这还真奏效,纷纷攘攘的殿堂立刻就安静下来,众人将满肚子的牢骚硬憋了回去。

  王岚平满脸堆笑,步入朝堂,那朱由崧一见他来了,心中竟有几分暗喜,你可算是现身了。

  王岚平边走边朝两旁众官拱手,满脸亲切的笑,“诸位同僚,都在呢,好热闹呀”说话时已来至龙椅台阶下,撩开衣甲跪了下去,带着一丝恭敬地道,“臣巡视城防,忽闻天子召唤,匆匆赶来,请皇上恕臣迟慢之罪”

  朱由崧早就被这帮大臣折腾得哑口无言了,恨不得速速退朝,他起身温和地说着,“定南侯免礼,军务不可懈怠,何罪之有”

  “谢皇上,皇上,臣还未入殿就听得殿内有争辩之声传出,可是边关又有急报?”王岚平装作嘛事也不知。

  朱由崧面带难色,“朕,朕为承清吏治,意欲实行京查,整顿军备”他边说边心道,你真能装,躲得一点事都没有,黑锅全由朕来背,你可真难耐。

  王岚平暗笑着,失声连道,“皇上此举,那真是利国利民的圣明之举,盛世之道呀,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么直白的双簧,在朝的众官很多人立刻就反应过来了,十之八九这就是皇上与定南侯演的一出戏,这满殿的臣僚有一多半都是出自马士英的直接或间接提拔,另一些人虽然不是马首辅的亲信朋友党,但至少也是随大流的,谁都知道定南侯与马首辅势同水火,那就不难想像了,只要是王岚平赞成的事,那一定是冲着马大人去的,只不过皇上为什么要参与进来,是被胁迫还是皇上想从马首辅手里夺权了。

  朱由崧可算是找到台阶下了,“难得定南侯深体朕意,奈何百官不解,朕这几日身体不适,又到了进药的时辰了”说罢,他招招手让太监扶他起来,转身朝后殿而去。

  “待臣服侍皇上进药”王岚平表面文章作得十足,快步走上去,扶着朱由崧转入后殿。

  大殿之上留下一堆面面相觑的大臣,人人心里都是忐忑不安,京查,这是个可大可小的事,如果是走走过场那你好我好大家好,真要较起真来,恐怕这满朝文武将为之一空,想可怕的事能为他们说说话的首辅马大人却一直没有露面,现在百官,犹如一群待宰的猪羊,都在暗地里搜肠刮肚地想着自己有没有什么把柄落在外人手里。

  时间不多,王岚平从后殿转了回来,满面春风,得罪满朝文武,那几乎就是与天下士林作对,这在殿里的许多大臣,很多都是名望身份极高之辈,可以说是门生帮吏遍天下,不过,这京查可是皇上当朝宣布的,要怪,骂皇上去吧。

  王岚平站在台上,环视众人,语气很是缓和地道,“各位大人,皇上龙体微和,不便久坐,已回后\宫调养,这京查之事,皇上已旨令在下试行,在下惭愧,这真是份得罪人的差事,不过,圣意如此,在下也不敢抗旨,还请诸位大人行个方便,不要为难在下,皇上有旨,京查就从今日开始,在京所有官员都在待查之列,凡京查不合格者,一律当即开缺”

  众官中也不乏满腔文人的气节之士,就比如年过半百的工部左侍郎,他似乎不惧站列两旁的带甲武士,也对王岚平这人的行事风格颇为不满,当下便挤了出来大义凛然地道,“定南侯,你不过区区一城防守将,京查乃是吏治的大事,关乎国本,你为何敢凌驾于百官之上,真要京查,也得由吏部派员,这是我朝惯例”

  王岚平双手靠背,笑道,“原来是黄大人,失敬失敬,刚才我不是说了嘛,我这也是勉为其难,我一行伍出身的年轻后辈,岂敢凌驾于众位大人之上,皇上要京查,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奉旨而已,不过既然黄大人你这么说,想来你也不反对京查,那好吧,你就带个头,这京查就从您老开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