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战国之上杉幕府 第一百八十六章 谦信上洛

《战国之上杉幕府》第一百八十六章 谦信上洛

作者:小张局座 字数:2554 书籍:战国之上杉幕府

  永禄元年八月二十五日,就在武田军进入飞弹的同时,色部胜长、大川忠秀、竹俣庆纲三人就率家臣郎党离开了他们世代居住的越后扬北之地后,朝定便开始着手准备将黑川清实、筑地资丰二人转封。

  由于竹俣家家督竹俣三河守庆纲拥有竹俣城、岩谷城、楠川馆等较为肥沃的土地,故而其领石高达到了两万七千石。鉴于竹俣家在南出羽屡立战功,故而被朝定安排转封至山形城周边的中野馆(一万石)、山家城(一万石)、山野边城(一万石)和长崎城(五千石)四地。竹俣庆纲这下就比旧领多出了八千石领地,而且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监视最上家。

  虽然最上义光率最上家降服,不过最上家和伊达家的关系可以说是唇亡齿寒。他可不会真心降服于上杉家,村山、最上两郡内不少地头武士都在蠢蠢欲动,就等着最上义光的号令准备发动大规模的一揆。

  筑地资丰就和色部胜长等人不同了。他是中条藤资的一门众,也是中条家的分支庶流。鉴于这一点朝定还是要稍微关照下的。筑地资丰在扬北屡次击退佐佐木宗长等叛军的进攻,功劳不小,正好其领只有八千石。朝定便将他转封至村山郡,领有上山城(一万石)、金谷馆(一千石)、小泷城(一千石)三地。这相比他原来的旧领就多出了四千石。这样他还和竹俣庆纲遥相呼应,完全能将山形城对外的通道瞬间封锁。

  再来说说南出羽的庄内三郡。

  庄内三郡原来的主人大宝寺家被击败后,砂越氏作为大宝寺氏的分支就一直处心积虑的想要成为大宝寺家的一门总领。这样砂越氏就能成为继大宝寺家之后成为庄内地区的大名。

  不过,砂越宗恂的这点小九九还是被朝定所得知。砂越宗恂的这个意图却并没有得到原本大宝寺家众人的支持。就连原大宝寺家家宰土佐林禅栋就率先站出来反对,这样一来庄内三郡的不少国人领主就不敢支持砂越宗恂了。加上庄内各地的领主如竹井家、米泽家等更是扬言,一旦砂越宗恂继承了大宝寺家的苗字和一门总领的位置,那么他们将会直接发动一揆和举旗反抗。这对于朝定而言并不算什么大事。他最希望砂越氏能弄点大动静出来。否则他就无法轻易拥有借口出兵平叛和攻灭砂越氏。至于竹井、米泽等小领主既不是大宝寺家的一门众或者分支,又不是大身领主,故而朝定便不打算先对他们下手。

  如果将大宝寺氏的分支砂越氏攻灭,那么就对上杉家统治庄内三郡将会更加的安稳。之后朝定还能着手准备减除庄内三郡第二大势力——土佐林家。

  然而谦信在上洛之前将春日山城托付给了旗本众、谱代众出身的本庄实乃和直江景纲二人,自己则是带着户仓与八郎、曾根平兵卫等旗本御手廻众数人带着大量的永乐钱和大小金判前去京都。这一行人中只有谦信没有背着满装钱财的渔箱。

  而谦信此次上洛正是为了装备面见将军足利义辉,希望他能允许自己讨伐武田信玄。毕竟武田家也是幕府之臣,谦信也不想不向幕府方面打声招呼就直接发起攻势。所以想让足利义辉下达御教书,顺便还能帮奥信浓的国人领主们讨个公道。

  主要是这几年里,武田军屡次出阵奥信浓四郡。村上、须田、岛津、高梨等奥信浓豪族的领地时常被武田军劫掠,他们的故乡几乎被毁于一旦。大量的领民被屠杀或者贩卖。这就让谦信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她必须为此做出行动。不然武田军下一步定然要对越后发动侵攻。

  谦信在八月二十七日到达了京都,不过她下榻休息的地方却是公卿三条(三条西实枝)大纳言的家里。由于谦信上洛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能做京畿一带大量贩卖青苎。这个就需要获得许可设座的权利。而三条西实枝却正好拥有许可设座的权利。

  在这个时代、这个国度的经济是由“座”行会所控制,而它的职能就是一方面充当封建政权向手工业者征敛财富的工具,另一方面也对城市工商业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城市本身的性质和作用不一样,加上受到更多官方的控制,座缺乏自我管制的能力,其组织性和约束力也不象欧洲自发式行会那样成熟。而且,在管理城市工商业方面,座表现出了强烈的垄断性和平均主义倾向。在生产和交换领域的各个环节对其成员的经济生产活动进行控制,排斥竞争。

  而这些“座”的设立权多半都在贵族、神社、寺庙手中。例如京都的大山崎的离宫八幡有荏胡麻油座的许可权,三条西家则有青麻座的许可权。三条西实枝虽然贵为大纳言,但是其居所却相当的狭小,竟然无法容纳谦信一行所有人。因此,谦信只能留下户仓与八郎和曾根平兵卫,其余众人只能在三条宅邸周围的民居借宿。

  “上杉弹正,像您这样的有力大名每次上洛总会让将军非常高兴。不过只能让他高兴而已罢了。”三条西实枝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

  三条西实枝的这句话倒是让谦信感到不悦。她觉得足利义辉是被朝廷、天皇授予的征夷大将军之职,把足利义辉当笑话不就等于将天皇、朝廷一起当笑话吗?别人不明白也就罢了,他这个大纳言会不知道?

  “在下先行告退,一路上旅途劳顿,待会儿再谈吧。”谦信说完就起身回到三条西实枝为自己准备的较为干净的房间内。她内心的愤怒只是不想表露出来罢了。要是三条西实枝不是大纳言的身份,她早就一把揪起他并且将他重重地摔在地上,让他清醒清醒。

  “御屋行殿,水打好了,您先梳洗一下吧。”户仓与八郎倒是此时端来了一盆井水。

  “你们先出去吧,我要一个人静一静。”谦信勉强在家臣的面前保持出平静的样子。

  “是,臣下告退。”二人随即离开,他们就在狭小的院子再次清点了一下即将献给朝廷和幕府的礼金。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谦信看着一盆清水数度自言自语道。她心中的愤怒又有几人能够明白?

  这句是她年少时被其父长尾为景送入林泉寺中,天室光育大师教他念的《孟子章句》中的一句。当时她只是朗诵默记,并不明白其中的意义,现在懂事了,才能深深的体会到这句话中的含义。她就不明白了,为何如今的贵族都有像三条西实枝这样愚蠢之人!

  “世道已经到了我无法以一己之力改变了?”谦信在梳洗一番后沉思道。

  人们经常认为自己所生存的时代、社会是扭曲的,是不均整、污浊而又不正当的。心想过去应有均衡而又正当的世道。然而,实在是事物皆为个性所致,因此常常扭曲,常常混淆,也时常动摇。完美的世道过去不曾有过,今后也不可能有。因此,知道完美只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是悟的第一境界;即使当下抓到这实在而不失望,反而心情略好地努力做好分内之事者,就能达到悟的第二境界;不谈不完美,也不期待完美,但一切言行举止都自然朝着完美前进者,可以说达到大悟之境了。

  不过,在年轻人的身上不能期待这种事情。他们不了解只有不完美才说实在的证明,他们愤恨不该有不完美。而愤怒就是热情,热情就是力量。因为可以借助此力来促进世道变化向上,婴儿值得珍惜,但终究不能否定这力量是出自认识不够而产生的。

  而谦信的愤怒就是来自于这种认识不够。他愤恨弱肉强食、正屈于邪、战乱频发的乱世。但是看到刚刚三条西实枝的态度,这就让他知道了根源何在。天子的尊严以及将军的权威受到了忽视,这就是乱世的根源。和平当在秩序之中,而秩序就是尊者受到尊重,卑者遵其卑遇。

  其实,这层认识是顺序颠倒的。因为世乱,所以秩序才失,尊卑之别才会乱。但是谦信她却不这么想,只能说她依旧太年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