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碧溪传人之邪体 第三百七十八章 梅州卫

《碧溪传人之邪体》第三百七十八章 梅州卫

作者:背棺道抬棺僧 字数:1868 书籍:碧溪传人之邪体

  由于李思远为人孤傲冷峻,颇有些恃才傲物的特点,所以惹得上官不喜。在三年堪磨期之后,上官直接给他一个中下的评价,这下算是断了他的前程。为此他整日纵酒,喝醉了便喝骂上官有眼无珠,久而久之,兵部发来调令,竟让李思远调任西南梅州的梅州卫指挥佥事,正五品。

  若是寻常武进士能够在短短三年内,便升迁至正五品,简直是天大的喜事。除非走了朝廷中枢某位实权贵人的门路,或者直接是承袭父职,考武举不过是镀层金。否则没有军功,是几乎不可能达到这种情况的。

  可是谁都知道反常即妖,李思远为人孤傲冷峻,在得罪了上官的情况下,还能得到升迁,这本身就是一件诡异的事情。实际上,如果有人事先告诉李思远的话,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发生了。可是李思远太过孤傲,以至于根本没有人愿意提醒他。

  在大夏的疆土里,以梅州为首的西南六州,一直是个比较奇特的存在。大夏的国土虽说西南一带达到滇黔两道,可是那里土司众多,屡屡叛变,大夏太祖不得不将自己子侄派去,委以重任,封为滇国公,总揽滇黔两道的军政,世袭罔替。在滇国公的治理下,滇黔道才勉强得以安稳,然而每隔数十年,依然会爆发一场较大规模的叛乱。

  而梅州为首的西南六州,其位置却非常的奇妙,它们位于十万大山和荆湘西南、滇黔道之间,处于三大地区的夹角地区,也就是俗称的三不管地带。别看西南六州面积不小,可是大部分地区都是环境恶劣,无法农耕的山区烟瘴之地。真正可以宜居的,不过弹丸之地。

  正所谓穷山恶水多刁民,更何况这西南六州,世代居住的,大多是对外界极度仇视的蛮夷部落。这些蛮夷素不开化,对外封闭仇视,甚至有的还会以外乡人为祭。他们自视甚高,不与大夏人通婚,不习官话,不认汉字。而西南六州虽说也有大夏人居住,可是人数却远远不占优势。

  大夏开国之后,四土不靖。北方的天狼帝国屡屡南侵,堪称最大威胁。夏太祖为了稳固北方,光是十万军队以上的北伐,就起码有三次。夏太祖三次北伐之后,成功使得天狼帝国内部出现分歧,其国内为了争取权位,出现了十余年的混乱。

  而东部的倭国虽说未曾远渡重洋来侵犯,可是其国主纵容海贼,袭扰东南诸道,彼时大夏初立,倭寇又是贼寇犯边,不以攻城略地为目的,只是劫掠子女财帛,所以大夏不堪其扰。那南部自不用说,滇黔道屡屡叛乱,最大的一次叛乱,甚至波及到了岭南道的西部。滇国公几度死里求生,方才将其镇压。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西部的西厉帝国更是好战,当初大夏初立时,西厉帝国便曾经派出六万大军,意图夺取川蜀重镇叙州。结果被大夏军打得溃不成军,惨败而回。可是此后二十余年内,西厉帝国为了争夺叙州这个入侵川蜀道的要地,和大夏展开了大小六十余战的惨烈厮杀。同时他们还绕道京畿西道,一度攻下了秦州等西北四州,可惜还是被大夏给收复。

  在这种放眼天下,尽皆敌酋的大环境下,以梅州为首的西南六州,显然就显得非常不起眼了。其问题也变得不大重要。因为用夏太祖的首席谋士的话来说,西南六州得之其地不足以给,得之其民不足以用,一旦发生天灾人祸,还得倒贴钱粮,干脆以羁縻之法待之。于是西南六州便成为了大夏国土里的一个异类。

  这里蛮夷部落酋长的话,远比朝廷官员的话要有效,朝廷虽设流官,可是大多是泥塑县令,纸糊知州。而且朝廷在西南六州,没有驻军,完全由当地蛮夷部落的护卫承担守土之责。朝廷在这里不收赋税,不征徭役,可谓是给足了当地蛮夷酋长的面子,此西南六州俨然成为国中之国,连很多亲王都没有这么大的权力。

  可是即使如此恩惠,西南六州依然经常爆发大小不等的暴乱,少则数百,多则上万,打砸抢烧,无恶不作,当地的官府也没有办法镇压。

  而后来西南六州爆发了一场惨烈的叛乱,一度威胁到岭南治所和荆湘诸州,朝廷终于重视起来,他们出兵剿灭了当地的叛乱,并在西南六州的梅州,设立了梅州卫,负责管理西南六州的领土安全。而实际上,自这个卫设置以来,就被军界视为了阎罗地狱,很多将领宁可跑到四方边境去拼命,也不愿意来此梅州卫。新81中文网更新最快 电脑端:/

  因为这种简直是十死无生!

  虽说朝廷设立了梅州卫,可是兵员却需要将领自己从当地选拔。可是西南六州蛮夷居多,这些蛮夷自然不可能和大夏朝廷一条心,即使是当地的大夏人,也大多不愿意参军。因为官府为了羁縻,凡是两方百姓起了冲突,大多是偏向蛮夷一方,故而当地大夏人对朝廷也是极为失望。

  梅州卫满员应该是五千兵马,可是真正的情况是常年都不到两千人,一般都是一千出头,就这样还有很多是滥竽充数,为了不让面子上过不去,以及吃空饷的存在。梅州卫第一任指挥使上任没有几个月,就因为治军过于严苛,而被蛮夷出身的部下杀死,而朝廷竟不敢追究带头人的责任。

  而继任的指挥使倒是宽仁待军,可是后来西南六州再度爆发叛乱,梅州卫竟被乱军裹胁,那指挥使也被迫加入叛变。后来朝廷大军一到,经过激战之后,叛变被镇压,那位倒霉的指挥使也被砍了脑袋,抄家灭门。

  此后梅州卫的将领便一直没有满员过,兵部调动去做卫指挥的将领不是忽然得了重病,便是骑马时坠落,腿部落了残疾。而梅州卫也一直荒废着,卫指挥使、指挥副使、指挥佥事这三大主将的位置,一直都处于空缺位置。直到李思远被调入梅州卫任指挥佥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