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去古代考科举 第264章 打算辞行

《我去古代考科举》第264章 打算辞行

作者:吕颜 字数:3598 书籍:我去古代考科举

  “大哥哥有事先回京城去了。”湛非鱼放下信,原本喜悦的心情瞬间跌到了谷底,整个人蔫蔫的坐在桌子前。

  “禁龙卫事务繁忙。”何暖温声开口,用铜签子拨弄了一下炭盆,“等有时间了,七爷一定会来探望小姐的。”

  知道归知道,可依旧有些难受,湛非鱼又看了看信,最后递给何暖放到炭盆里点燃了,“我们下午就回镶武县吧。”

  湛非鱼从淮安府长途跋涉来到渭州,虽说是给顾学士送信给杨老将军,可顾学士到底有什么谋算,湛非鱼猜不透,她也没想着去猜,左右老师不会害自己。

  至于杨老将军和杨守成会怎么想,湛非鱼也不在意,信送到了,自己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也好,住在这里多有不便。”何暖附和的点点头,衣食住行都不方便,更别说男女有别。

  “我去向杨老将军请辞,午饭后我们再走。”湛非鱼拍了拍脸颊,这天寒地冻的,从温暖的屋子里推门出去就是一大考验。

  何暖也跟着走了出来,去灶房里准备中午的饭菜,顺便让何生去山上打个兔子什么的加个餐。

  堂屋里,杨旭正在练字,估计是被湛非鱼的勤奋好学给刺激到了,即便是最不喜欢的之乎者也,杨旭也没像以前那样排斥,反而耐下性子读书。

  “你要走?”听到湛非鱼的话,杨旭猛地抬起头,手一抖,一滴墨滴落在纸上,瞬间晕染出一个大黑点。

  端坐在主位上的杨老将军看了一眼失落落的孙子,眼底有愧疚之色一闪而过。

  平日里,旭儿和村里的孩子玩不到一块去,这一次小鱼来了,虽然只住了七八日,可旭儿明显很高兴,再要强的孩子也需要玩伴。

  “我打算趁着还没有下雪往南边游学。”湛非鱼怕冷,堂屋门没有关,说话的功夫里,湛非鱼感觉双手就冰凉凉的,她是不打算留在陇右道了,既然老师交待自己游学,那肯定往南走。

  杨旭眼睛猛地瞪大了几分,愣愣的看着笑靥嫣然的湛非鱼,这一刻,除了失落外还有更为强烈的紧迫感,明明小鱼是个姑娘家,只比自己大一岁,却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低头看了一眼被墨汁污了的纸张,等过了年自己也九岁了,却连字都写不好,虽说跟着爷爷和爹学了几年功夫,可杨旭很清楚自己这身手也就对付对付普通人,若是碰到个练家子,自己必输无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杨老将军摸着胡须笑了起来,他并认为女子就该拘囿于后宅,只能仰仗丈夫、孩子。

  古往今来,不是女子不如男,只是因为程朱理学对女子有太多的禁锢,边关的女子同样能提刀杀敌,巾帼不让须眉。

  “老师读书时结交的朋友各地都有,老师这些年一直在京城无法离开,身为弟子只能有事服其劳。”湛非鱼说是代替顾学士拜访老友,一来是顾学士有意炫耀一下自己的小弟子。

  二来则是让这些老友们多指点指点湛非鱼,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

  等湛非鱼离开堂屋后,杨旭再提不起精神临帖,看向杨老将军闷闷的开口:“她才多大,顾学士也狠得下心来。”

  别说湛非鱼年纪小,即便是那些已经加冠的读书人,家中只怕也舍不得让他们四处游学,车马劳顿、风餐露宿,这其中的辛劳想想就知道。

  “玉不琢,不成器。旭儿等过段时间,你也该出去走走了。”杨老将军并不认为顾学士心狠,沉声继续道:“她若还是金林村的乡野丫头,那么她只需要学点厨艺,再懂得缝缝补补,及笄后便可嫁人了,一辈子就守在那小村子里,安逸却也平庸。”

  看着若有所思的杨旭,杨老将军慈爱的面容严肃了几分,“可她身为顾学士的弟子,那么她必须惊才艳艳、学识广博,方能不堕了顾学士的威名。”

  “在其位,谋其政,旭儿,你日后只是个普通兵卒,那么会点功夫就可以上战场杀敌了。可你若果想要恢复杨家的荣光,想要成为一方将领,你就必须读书习字,熟读兵书,懂得行军布阵,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湛非鱼从堂屋出来正好看见拎着两条鱼回来的杨守成,自然把辞行的话又说了一遍。

  把鱼送去灶房交给何暖后,杨守成进了堂屋就看到凝眉思索的杨旭,拿起他练的大字看了起来,虽说依旧是狗爬字,可比起之前却进步很多。

  “守成,不如让旭儿跟着小鱼一起游学。”杨老将军忽然道,看着杨旭陡然一喜随后又面无表情的黝黑小脸,杨老将军不由大笑起来,“青梅竹马啊,旭儿你可要同去?”

  “爷爷!”杨旭绷着脸喊了一声,耳朵尖微微发红,可却没打算跟着湛非鱼一起走,虽然舍不得玩伴,可他更不想离开家。

  看着老父亲逗弄儿子,杨守成还是那张冷硬肃杀的脸庞,可眼中却透着柔和,大手摸了摸杨旭的头,“外出倒可以,但得等到明年,这段时间不太平。”

  猛地抬起头,杨旭不解的问道:“爹,出什么事了?”

  得,这就是个傻小子啊,一根筋的小蛮牛,再想到湛非鱼,杨老将军和杨守成同时叹息一声,难怪丘老先生想要挖墙脚,那般聪慧通透的小姑娘,谁不想收为弟子。

  湛非鱼没有来之前,杨老将军对杨旭是满意的,也就在读书和习武上要求严格。

  但有了对比之后,杨老将军不得不稍微改变一下对杨旭的教导方式,日后杨家的重担终究要落在旭儿肩膀上。

  何暖在灶房里做饭,湛非鱼在屋里继续写文章,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没天赋只有下苦功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再无他法。

  再次被杨旭喊道堂屋里,湛非鱼倒有些诧异,“老将军可有事交待?”

  “小鱼,你且说说镇边侯府此行的目的?”杨老将军招呼湛非鱼坐了下来,牵扯到张依依,旭儿的生母,杨老将军也不得不多了层顾虑。

  下意识的瞄了一眼绷直身体的杨旭,湛非鱼又看了看面色和善的杨老将军,和沉默寡言的杨守成,老将军这是在问张依依。

  “老将军,俗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既然问到自己这里,湛非鱼话也说的直白,“我在镶武县官道外的破庙躲雨时碰到了那位夫人,我自认为生活起居有些奢华,可比起那位夫人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湛非鱼把破庙里的事详细的说了一下,何暖对湛非鱼的照顾精致又周道,可在外奔波,有些时候还是得将就一下,但张依依那行事那派头,湛非鱼可以想象她在镇边侯府养尊处优的生活。

  “八年不曾来看过杨旭,不曾送过一封信,一件衣裳,现在突然出现,说什么母子情深,这话骗鬼估计鬼都不信。”湛非鱼相信以杨旭的性格,他即便在心底渴望过期待过张依依的出现,但他更在乎的还是杨老将军和杨守成,湛非鱼只担心他少了防备而落入了陷阱里。

  “我知道。”杨旭还有些稚嫩的脸此刻是前所未有的认真。

  不管是在半路上被侍卫像死狗一般踩在脚下,还是她对着爹大放厥词的辱骂,杨旭都记在心里,他绝对不会心软,不会受骗。

  湛非鱼对着杨旭扬唇一笑,点点头,相信他的保证,这才继续道:“遇到镇边侯府的人后,我就让派人打探了一下消息,听说御史台有御史弹劾镇边侯私德有损。”

  “过去八年不弹劾,而选在这个时候,说明圣上有意对镇边侯府出手,所谓私德有损不过是个噱头而已,镇边侯估计是急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私德有损还是无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圣上的态度已经露出来了,镇边侯不想死,那么他必须要有自保的底牌,而杨家在军中的人脉对镇边侯而言就是救命的浮木。

  湛非鱼能说出这番推心置腹的话来,杨老将军承了这个人情,至于拉拢或者试探的顾学士,本就和小姑娘无关,顾学士若有心博一个从龙之功,也绝不会对小姑娘透露。

  夜深人静躺在炕上的时候,杨旭多少猜到张依依目的不纯,可他没湛非鱼的情报,也就不知道张依依是为了杨家留在军中的人脉,而为了逼迫爷爷和爹,说不定会用自己当要挟。

  知道了真相,杨旭死死的攥紧拳头,年岁小,养气功夫不够,脸上的愤怒一目了然。

  “镇边侯府如今不过是无头苍蝇,盐税变革在即,西北七卫必须牢牢掌控在圣上手中,镇边侯府也好,七卫的将军们也罢,和朝中和世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唯独我杨家背负着通敌叛国的罪名,这些年清清白白,圣上这才有了起复杨家的打算。”

  杨老将军消息蔽塞,对朝中的事了解的更少,可张依依出现后,杨老将军立刻秘密联络了杨家旧部,源源不断的消息送到了杨老将军手中,汇总之后再逐一分析,也就看出圣上的打算。

  “说到底,杨家能有此机会,还是要多谢小鱼你。”杨老将军站起身来,却是郑重其事的对湛非鱼行礼道谢。

  “老将军不必如此,折杀晚辈了。”赶忙避开,可惜湛非鱼脚步刚动,杨守成一手落在她肩膀上。

  湛非鱼感觉肩头有万钧之力压下,生生的受了杨老将军这一礼。

  杨旭这会又懵圈了,“爷爷?”

  “旭儿你不知道也正常,四大盐商把控盐价,欧阳家在陇右道就被称为土皇帝,更别提江南道的余下三大盐商,此次盐税之变源于小鱼当年在上泗县县学所写的一篇策问。”杨老将军说的详细,没有盐税变革,那么圣上就不会起复杨家。

  如此短的时间就能掌控所有的情报消息,杨家旧部的实力可想而知,所以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镇边侯府觊觎杨家在军中的人脉也正常。

  杨家一旦起复,联络上所有旧部,杨老将军绝对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控西北七卫,湛非鱼沉思了片刻,忽然有些明白当年圣上为何任由杨家背负通敌叛国的罪名。

  杨家之强大,圣上不得不防。

  裕亲王贵为身上的亲叔叔,最后都交上兵权成为了京中闲散王爷,更别提远在陇右道的杨家,说白了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可这也是帝王之术。

  湛非鱼本打算吃了午饭就告辞,可谁想到顾学士快马加鞭从京中送的信到了。

  除了功课之外,顾学士信中言明让湛非鱼在镶武县待满一个月,确切来说让是丘宗羲教导湛非鱼一个月,让书画大家的丘老先生见识见识湛非鱼在书法一道上的愚钝,彻底绝了丘宗羲收徒的心思。

  “什么叫朽木不可雕也?我这是术业有专攻!”湛非鱼气的牙痒痒,隔着纸她都能感觉到老师那满满的嘲讽之意。

  何暖笑了笑,动作麻利的收拾行李,顾学士既然如此交待,必定有深意。

  房门被敲响了,湛非鱼快步走过去开门,看向门外的杨旭。

  “小鱼,我能和你出去说会话。”杨旭看了一眼放在屋子中间的两个大箱子,不舍再次涌上心头,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

  这天气出去一刻钟就能冻成狗,湛非鱼走出房门,“我们去灶房说话。”

  这会灶房里没人,但灶台下的火没有熄,用灰盖着,晚上要烧饭的时候扒开灰,把引火的枯草塞进去就可以了。

  湛非鱼和杨旭一前一后进了灶房,在灶台下的小凳子上坐了下来,湛非鱼动作熟练的引了火,又放了一小把细树枝进去,等火苗上来了,塞了两根手臂粗的木柴。

  看着穿着狐裘的湛非鱼,再看着她这熟练的动作,杨旭总算想起来她拜师之前也是在乡野长大,和石头村的那些小姑娘一样,估计也要帮着做家事,会烧火太正常不过了。

  偷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