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强梁 第五百零五章 胡公公

《明末强梁》第五百零五章 胡公公

作者:沐紫月 字数:3621 书籍:明末强梁

  泾州梁家与许府也算是老朋友。听闻许梁相召,梁家梁隐先老员外亲自从泾州赶到平凉城。

  在许府客厅内,梁隐先和梁子期两父子听了许梁的大胆设想之后,一向以稳重老辣著称的梁老员外,差点将手中的拐杖给扔了。

  震惊的情色长久地停留在梁家父子的脸上。

  许梁笑吟吟地看着梁家父子,耐心地等着两人的答复。而许府大夫人冯素琴已是不忍心见着这一幕,叹息着。

  梁老员外坐在那里脸上阴晴不定,过了好久,才将目光放到许梁身上,见许梁老神在在的样子,心神微微一定,忽的把拐杖往地上沉重地一磕,梁老员外神色严肃地问道:“许大人,你要创建的可是那覆盖整个大明朝的中华总商会?”

  许梁点头。

  梁老员外犹自问道:“这中华总商会眼下就梁家和许家两家成员?”

  许梁再次点头。

  梁老员外长吐口气,双目一闭,嘴唇微微抖动,像是在嘀咕着什么,只是许梁离得较远,以许梁的耳力居然没有听出来梁老员外在说什么。

  梁子期用探询地眼光看着梁老员外,老实说,对于许梁的大胆设想,梁子期在震惊之后,内心里便有了冲动,梁家儿郎,哪个不想创建盖世功业?

  只是涉及到这种梁家大局的事情,还是得听梁老员外的。

  梁老员外再次睁眼的时候,眼中一片坚毅之色,起身,站到客厅中间,郑重地朝许梁拱手施礼,朗声说道:“承蒙许大人看得起,我梁家愿跟随大人,共创中华总商会。”

  梁老员外此言一出,梁子期激动地看着梁老员外,叫道:“父亲?!”

  冯素琴惊异地看着梁老员外,瞄了许梁一眼,冯素琴还是忍不住提醒到:“梁老爷子,您要是加入中华总商会,那便要退出现在的平凉商会。咳咳,虽然相公的中华总商会布局很大,但就目前来说,咳,成员就咱们两家……这退出平凉商会的影响,梁老爷子可要仔细考虑清楚。”

  许梁听了,忍不住朝冯素琴瞪了一眼。听听冯素琴这话的意思,好像还在劝着梁隐先不要急着加入中华总商会一样。

  梁隐先略显意外地看着冯素琴,拱手道:“老夫感谢许夫人的提醒。不过老夫已慎重地考虑清楚了,梁家退出平凉商会,加入中华总商会。”

  许梁哈哈一笑,朝梁家父子道:“就冲梁员外这份信任,我便给梁家个承诺,这中华总商会副会长的位置,非梁家莫属。”

  梁隐先惊喜地道:“老夫多谢许大人。”

  既然梁家答应了加入中华总商会,那便是自己人了。随后,许梁便将自己关于中华总商会的机构设想,与冯素琴和梁家父子详细描述一遍,给几人一个初步的印像,当然,具体的机构细节,就留给冯素琴和梁家父子后面去商讨补充。为了筹建中华总商会,许梁已命人传信给通天下的大掌柜,葛乔。眼下葛乔已从江南赶往西北。

  梁家父子在许府呆了整整一天,才告辞返回泾州城。

  路上,梁子期难掩一脸的兴奋,那是对许梁描绘的中华总商会的美好前景给沉醉的。

  “父亲,您的决定真是太英明了,就这么一表态,总商会的副会长便到手了。”梁子期激动得脸色通红。

  梁隐先看着梁子期的神色,心里暗叹了一口气,梁家的这唯一的血脉能力水平都十分突出,就是处事经验方面还欠缺火候。一个总商会的副会长的虚名,便能让他高兴成这样。

  梁隐先叹道:“子期,许大人所说的总商会,还只是个设想,而且即便建成,也才两家成员,许家是会长,梁家是副会长。副会长以下,便是空白。如此简陋的总商会,我不明白有什么值得你这样高兴的。”

  梁子期听得一愣,想了想,似乎诚如自己父亲所说,总商会再好,那还只是个停留在设想中的机构,自己这般高兴,确实是太早了。想通了这一些,梁子期脸色便有些羞赧。不过,随即又问梁隐先道:“父亲,既然你早就看清这些,那为什么你还要一口答应下来?难道您就这么确定中华总商会日后一定会发展壮大?影响整个大明朝?”

  梁老员外眼中精光一闪,看着马车外的树木不断倒退,手捋长须,说道:“为父不知道总商会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但为父却相信这许大人绝非等闲之辈,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为父答应加入总商会,看中的不是总商会本身,而是许大人这个人。跟着许大人,梁家绝不会吃亏。”

  梁子期听了,神情一动,似有所思。

  梁老员外心中为自己的眼光佩服不已。梁家与许府的合作,自许梁刚上任镇原知县时便已开始,至今历经两年多,许梁的官儿越当越大,梁家的事业也就蒸蒸日上。

  且不说梁家的米粮生意,单是与许府合作的皂膏,井盐生意,每月便给梁家带来丰厚的收益。梁隐先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眼光,这次,也不会例外。

  许梁在平凉城内呆了数日,待平凉蜂窝煤工厂开始动工建设的时候,许梁才带人返回汉中府。

  回到汉中道衙门,屁股尚未坐热,汉中知府宋朝度便一脸恭维的笑容出现在许梁面前。

  “大人离衙数日,下官这心里便像没了主心骨一样。日盼夜盼,总算把大人您盼回来了。”宋朝度的恭敬之色不似作伪,而且比之以前更加恭敬。这让许梁暗自诧意。

  几天不见,宋知府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尊敬上官了?许梁心中有疑问,但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宋知府礼节这么周到,许梁便只好打起笑脸应付着。

  宋知府先是代表汉中府各级官府衙门,赞叹了一番梁记矿业制作的蜂窝煤如何好用,然后又恭喜了梁记矿业的生意逐渐红火,最后挑了几件汉中府的公事,与许梁禀报一番,询问了许梁的意见之后,便恭敬地告辞。

  汉中道二堂门口,许梁指着宋知府离去的背影,问王启年道:“启年,这宋知府今日啰嗦了这么多,可把我弄糊涂了,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王启年想了想,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朝许梁拱手道:“主公,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宋知府这是急着来向大人示好来了。”

  许梁奇怪地道:“以往这宋朝度便敢敷衍本官吗?”

  王启年轻笑道:“主公,这次不一样,您率梁军进固原城的事情,虽然消息封锁了,但多少还是有一些流传出来的。此次下官回到汉中道,宋知府对下官的态度也好了很多。”

  许梁暗道,还有这种好事?原本许梁率梁军围困总督府,那是向三边总督杨鹤示威来的,而最后的效果也很满意,杨总督不但当场写了奏折呈送朝庭,而且还保证从此与许梁井水不犯河水。而虽然整个固原城当时已被梁军层层围住,但许梁入城兵围三边总督府的细节,多少还是让有心人知道了一些的。

  虽然总督府对外公布的消息是有民军攻入固原城,许梁率梁军入城是来平乱来的。但这种瞎话,有几人愿意相信?

  许梁便暗自冷笑,大明朝的官场,多的是这种欺软怕硬的角色。

  许梁转身进了屋子,王启年亦步亦趋地跟了进来。许梁问道:“启年,我让你打听的事情,你打听得怎么样了?”

  当初在西安府,许梁想用煤矿一成的干股收陕西镇守太监胡钢,结果胡公公硬是不予理会,当场拂袖而去。这让许梁感觉好没面子,不即便让王启年留在西安府打听胡公公的消息。

  王启年听了,忙一整神色,拿出汇报工作的神色,道:“主公,要说这镇守太监胡公公,确也是位有故事的人。他原本是宫里御马监的一名管事太监,由于身形槐梧,加上手底下也真有些功夫,原本在御马监也有些地位。只是魏公公当政的时候,不小心与魏公公顶撞了几句,这才被魏公公记恨,发配到陕西来当个镇守太监。”

  王启年下面不说,许梁也能猜到,大明朝各地的镇守太监,也分富地和穷地。像江淮等地,那是一等一的富地,在那地方当几年镇守太监,那足以赚够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而像陕西,河北等地的镇守太监,那便算是穷地方了,每年能够凑够交给宫里税务份额,便要烧高香了。

  陕西镇守太监胡钢,无疑是比较倒霉的人,因为陕西这个地方,自天启年前起,便天灾不断,不是干旱就是蝗灾,再加上时不时的暴发几处百姓造反,所以,胡公公的税务份额,几乎年年都交不齐。

  胡公公交不满税务份额,放在其他地方,原本是要被整下台的。然而陕西不一样,宫里的太监,基本上都不愿意来。

  基于这个原因,尽管胡公公业绩一直不好,但胡公公却能够在陕西稳稳地当了近十年的镇守太监。

  “胡公公老家是山西人氏,家里上面还有个哥哥……”王启年打开了话匣子,便开始揭胡公公的老底。

  许梁皱眉看眼王启年,摆手道:“胡公公家里有几口人这样的事情就不必说了。你就直接说结果,胡公公是哪边的人?”

  王启年听了,愣了愣,头仰成四十五度角朝上,回想一阵,将他在西安府打听来的消息都在脑中过一遍,随即,王启年给出了许梁个无奈的眼神,摊手说道:“主公,严格说起来,这位胡公公似乎跟西安城内各个衙门的关系都很好,跟陕西三司的大人们都能递上话,若硬要说胡公公是谁的人,那他只能是陛下的人。”

  许梁吃惊地看着王启年,“这就是你查出来的结论?”

  王启年脸色一红,神情尴尬,但却坚定地道:“是的。主公。”

  许梁沉默了,如果王启年的调查没有问题,那便说明,这位胡公公绝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能与陕西三司都搞好关系,却谁都不靠,不偏不倚,那这位胡公公审时度势的功力应当不差。

  暂且将胡公公的事情放下,许梁歇息一阵,便把梁记矿业的两位负责人,罗百贯和蔡冒叫进衙门里来,问起蜂窝煤的生产状况。

  相比于蔡冒在许梁面前的拘谨,罗百贯必竟是久跟许梁的人,他在许梁面前便能神色自如,侃侃而谈。

  “将定军山整个买下的事情,由于有宋知府发话,事情办得极为顺利。那三处煤矿都有大量的存煤,暂时足以应付制作蜂窝煤之用。陶器厂已做出了一万多件炉灶,已经全部赠送出去了。而那种特制的小号铁锅,属下也命人准备了两千多只,只待那些购买蜂窝煤满一万块的用户,便开始赠送。而蜂窝煤在各州县的销售网点,属下已建起了六处……”

  罗百贯将梁记矿业的各项情况向许梁汇报了完了,许梁点点头,对于梁记矿业的进展情况,许梁还是比较满意的。

  “资金方面怎么样?”许梁又问道。

  罗百贯道:“大人,由于整个梁记矿业还处于推广蜂窝煤的阶段,各项基础设施需要建设,虽然已经有官府和商号的购煤回款,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入不敷出的局面。”

  对于罗百贯所说的入不敷出的情况,许梁能够想象得出来,便点头道:“创业初期都是这样。嗯,平凉城的蜂窝煤工厂已经在开工建设,待那边建成投产,矿业的规模效应才会逐渐显现。眼下花些钱,都是必要的。”

  “大人说得是。”罗百贯应道,随后,罗百贯想起了什么,朝许梁拱手道:“只是有个事情比较奇怪,前几天有一伙税吏到了定军山煤矿,要求咱们梁记缴纳三千两银子的矿税。属下打听过了,似咱们的煤矿这样半停产的矿,只需要每月交上去两三百两银子便足以应付了。这伙税吏开口便要三千两,属下怀疑,是有人在针对咱科梁记。”

  许梁听得两眼微微眯起,冷哼一声,道:“税吏吗?胡公公这么快就出手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