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 第三百九十八章 稳妥方案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三百九十八章 稳妥方案

作者:贪财好色 字数:2804 书籍:混在三国当军师

  然而袁术并没有等到他的心腹智囊杨弘的回复,他遍扫四周,愕然发现群臣中不见了杨弘的身影。

  袁术勃然大怒:“怎么回事!大将何在?”

  下面人皆沉默不语,就在袁术气得要掀案几时,有人小声回复:“主公,杨大将早就被您派出去收复四郡了,尚未返回……”

  袁术一愣,这才想起来:

  之前袁术刚刚击败周家兄弟,夺得九江、丹阳二郡后。杨弘意气风发,信心大涨,对袁术宣称愿意帮他拿下剩余的吴、会稽、豫章、庐江四郡。

  袁术听了自然大喜,不仅应允,还热切地向杨弘询问都需要什么支持。袁术大度地向他表示,无论是要人、要钱还是要什么,尽管开口,自己会尽最大可能支持他。

  却不想杨弘表示这些都是次要的,他主要想请袁术授予他几封任命许可。

  “任命?”

  见袁术不解,杨弘并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反问道:“主公,您还记得吴郡都尉许贡吗?”

  袁术点点头:“你是说前日带着周喁人头过来求见的许贡?这个自然记得!”

  杨弘细细解释道:“那许贡之所以心向我们,自然是看重主公袁家的势力。他带着周喁人头过来可不仅仅是为了当时您给的那些赏赐,他要的东西是只有主公能给他的、而盛宪给不了他的——许贡与现太守盛宪不合,此人觊觎吴郡太守之位久矣,他想要的,就是主公对其接任吴郡太守的支持。既然对方对主公投之以桃,我们自然要报之以李,满足他的心愿。而主公同样也需要他帮助我们取得吴郡,若是主公承诺事成之后表其为吴郡太守,则其必肝脑涂地效忠主公。”

  说到这,杨弘一顿:“只不过,此事毕竟有些见不得光,需隐秘进行。故而主公不宜出面,只能由弘暗中联络,这就需要主公授予弘许可,给许贡一个允诺。”

  袁术会意,当即向杨弘表示只要能够将地盘拿到手,那么区区一个太守之位给他就给他了。这种事情杨弘完全可以代自己做主,大不了……事后反悔就是了!

  而另外几个郡,杨弘也有安排:

  庐江郡与会稽郡,这两个郡的太守都是有名望且深得人心之人。陆康自不必说,是汉朝老臣了。而王朗也是颇有声名,他是在陶谦上贡朝廷、被封为徐州牧后不久,受陶谦表举担任会稽太守的。虽然在任还不到一年,但已经深得当地民心,获得了全郡上下一致的拥护。

  这两个郡只能徐图,需要放在后面处理。当然,目前对这两郡也并非什么都不做,杨弘建议先派使节去问问两位郡守的口风,看看他们是否愿意拥护袁术在扬州的统治。

  最后便是豫章郡,这个郡的太守是周术,此人年纪很大了,据说身体也不太好,看起来与盛宪的情况类似。

  杨弘打算处理完吴郡的事后,再亲自去一趟豫章,看看那里是否有另一个“许贡”,能帮袁术轻松夺取豫章。

  就这样,杨弘带着袁术的许可去了东面的吴郡。只不过此事并非一时半刻就可以完成的,对于如何帮助许贡谋夺盛宪的位置,杨弘和许贡两个人还得进行更细致的谋划与安排。

  而袁术身边的另一个谋臣阎象自然不甘心功劳都让杨弘一个人抢了,所以他也自告奋勇,提出愿意前往西面的庐江,说动庐江太守陆康投靠袁术。袁术对此也乐得答应,觉得能成功自然好,不成功……不是还有杨弘呢嘛!

  再说关羽那边,关羽的船队一开始经过吴郡时还没有什么感觉,虽然青州水军出现在扬州显得极为突兀,但他们毕竟只是快速经过而已,除了进行必要的补给外没有多做停留,就算吴郡那边想做出反应也很难来的及。

  而等他们到了九江与丹阳的地界时,就感觉有些不太对劲了。因为这里的守军似乎对他们进行了有意的避让,甚至很多时候装作看不见他们!

  关羽派人上岸打算问询一下,却愕然发现岸上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吏都对关羽的部下退避三舍,像躲避瘟疫一样一见到他们就快速跑开。

  关羽就感到奇怪了:要说这是在北方遇到这种情况尚可以理解,因为青州水军有着“北方第一水军”的威名,敌人见到后四散而逃很正常。

  但这里可是水网密布的南方,关羽虽傲,但也没自大到认为自己的水军到了南方也是第一!他当初可是听吴郡人陆康说过,南方,尤其是扬州这边,水军相当厉害,远不是北方水军能比的!

  按理说这些扬州水军没理由会惧怕青州军呀?

  关羽完全不知道,这其实是袁术的故意为之。

  当时杨弘和阎象都不在,没了智囊的袁术便只能焦躁地问底下其他部下:“你们都来说说,应该怎么处理!”

  要说这袁术手底下的人才也不算少,纪灵、刘勋、张勋、陈兰、雷薄、桥蕤、荀正、陈纪、梁纲、乐就……要列出名字来也能有一大串。但此时袁术心情明显不好,这时候底下人都有些心慌慌的,生怕一个不小心迁怒自己,故而一时也没人敢上前发言。

  袁术这可气坏了,心说平日里白养你们了,关键时刻让你们拿个主意,你们却不说话,要你们何用?

  就在袁术又一次即将爆发时,纪灵才硬着头皮上前,开口道:“主公,灵以为……目前我方与青州关系尚可,应该……先派人过去问问虚实!”

  底下人听后纷纷附和,觉得这么做很合适,问清楚了再做决定,这样最为稳妥!

  他们的心理很简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也许是纪灵的说服力不如杨弘,袁术听后并没有直接答应,反而动了动他那不算聪明的脑袋,疑虑道:“这样会不会打草惊蛇?”

  底下人顿时感到郁闷了,心说您平时一贯不动脑子,怎么这时候开始动起脑子来了?

  不过袁术的担心也并非毫无道理,当即就有人认真想了下,然后回复道:“主公,您说得有道理!既然这样,咱们不如……”

  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到了他身上,令他心里紧张得不行,说话都磕巴了:“不如……不如……”

  “不如先……先继续观察,而后再做决定!”他终于把话完整说完,这才把心稍稍放下。

  众人听完一想,觉得这样更加稳妥,于是又纷纷赞同此人的建议。

  袁术又想了想,终究没能再想出什么,只得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同意了他的意见。

  而关羽那边,虽然感到疑虑,但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在严加防范的前提下,快速通过了这两郡。得益于袁术那边的“稳妥方案”,他们十分顺利地到达了庐江。

  到了庐江后,青州军们又感觉到了不同。

  之前在九江与丹阳郡的管辖区域内,袁术的部下是尽力躲着青州军,而一到了庐江郡沿岸,立刻就有庐江郡的船只凑近了青州军。这些船就像一个个哨探一样,与青州水军保持了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随时随刻监视着青州船队,昼夜不歇。

  旗舰上,副官皱了皱眉,询问关羽:“这些船似乎……对咱们不太友善。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关羽眯着丹凤眼,沉思着:虽然某这次是来看望庐江太守陆康的,但是毕竟在路途中耽搁了数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对于外界的消息是近乎完全闭塞的。扬州这里、庐江这里发生了什么,某完全不清楚。现今天下大乱,各州郡相继独立,互相攻伐,目前这庐江郡是否还是陆康掌握……完全未知。

  他想了想,开口道:“派艘小船过去问询一下他们,如果确认是陆太守的部下就直接告知某等的身份和目的。如果不是……再做计较!”

  这是一个很稳妥的处理方案,副官点了点头,下令执行了。

  幸运的是,那边很快传来了对他们有利的消息:对方告之他们确实是庐江太守陆康的麾下,并答应会向上级转告青州军的来意。

  于是关羽这边顿时放下心来,根据对方的指示先靠岸停留。

  一日后,庐江郡郡治舒县那边传来消息,说陆康已经得知了关羽到来的消息,太守十分欢迎关羽的到来,希望关羽和他的众部下尽快来舒城。

  于是青州军立刻开拔,沿长江到达枞阳,而后向北直达舒城。

  舒城就建立在河道旁,关羽和他的部下一下船便见到陆康带着一群人在舒城门口欢迎他们。

  “云长,许久不见了!”

  陆康的样貌看起来变化不大,他笑吟吟地看着面前这位红脸汉子。

  关羽则恭恭敬敬地执弟子礼,对陆康躬身道:“羽见过陆太守!”

  陆康对此感到很满意,他觉得关羽不报官衔只自称“羽”,是一种不见外的亲切表现。他笑着拉住了关羽的手臂:“好好,一路辛苦了,进来吧,老夫为你接风洗尘!”

  就这样双方在一片融洽热烈的气氛中,来到了城中的郡守府。里面早就摆了宴席,虽然不算奢华,但也算丰盛了。

  二人互叙了一下旧日时光后,才开始谈起正事。

  关羽这边又一次说了下自己来的目的,而后问陆康庐江这里是否发生了什么。

  虽然关羽不善言辞,但观察力是极为敏锐的,通过这一路的观察,他明显能感觉到庐江这里……不正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