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 第三百零四章 随清风去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三百零四章 随清风去

作者:贪财好色 字数:1862 书籍:混在三国当军师

  皇甫嵩听吕布指责自己有私心,感到无奈,只得屈服:“好吧,就依吕将军!”

  于是董卓亲族悉皆诛戮,连董卓九十多岁的老母亲池阳君都被诛杀当场。至于董卓弟弟董旻、侄子董璜更是逃不了,皆被斩首号令。

  唯独董卓那尚未及笄的小孙女董白,不知所踪。

  众人回报王允,王允对吕布的做法十分赞同,而后大犒军士,设宴于都堂,召集众官,酌酒称庆。

  最后就是处置董卓的尸首了,这董卓罪大恶极,又足够肥胖,那么点他天灯无疑是最合适的处理方法了!

  当即在他肚脐上插了一根灯芯,以董卓尸体上的脂肪为燃料,据后来的人说,这灯火光明达曙,燃烧了好几天……

  那尸体也不掩埋,而是直接曝尸于市,供老百姓们随意侮辱、践踏。只要别把灯弄灭了,随便你们怎么折腾!

  百姓歌舞于道,长安城中的士子、女子们,皆卖掉自己的珠玉衣装,换来酒肉相庆,这样的人填满了街肆。

  正饮宴间,忽然有人来报曰:“董卓暴尸于市,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

  王允大怒曰:“董卓伏诛,士民莫不称贺;此何人,独敢哭耶!”

  遂唤武士:“与吾擒来!”

  须臾擒至,众官见之,无不惊骇:原来那人不是别人,乃侍中蔡邕也!

  王允当时就怒了,叱曰:“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汝为汉臣,乃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何也?”

  蔡邕伏下身请罪道:“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感叹知遇之恩,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愿公见谅:如果你对我施展刑罚,令我残废,使我有机会续写汉史,就像司马迁一样。以赎其罪,邕之幸也。”

  众官惜蔡邕之才,皆极力替蔡邕开脱。太傅马日磾亦私下对王允曰:“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擅杀之,恐失人望。”

  王允一看,你们要干什么?我要杀他,你们居然群体反对。你们是不是没看清楚,现在朝廷是谁说了算?

  王允当即训斥道:“昔孝武帝(即汉武帝)不杀司马迁,却让他去写史书,这才导致毁谤我大汉的《史记》流于后世。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怎么能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让我们蒙受他们的非议!”

  马日磾无言而退,心说这王允怎么变了,以前不是这种人啊!于是私下又对众官曰:“王允不积德,注定无后啊!善待人,国之纪也;著史书,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岂能久乎?”

  当下王允不听马日磾之言,命人将蔡邕下狱,然后缢死。当时的士大夫们闻知此事,无不为之流涕。后人议论蔡邕哭董卓这事,固然觉得不对;但王允杀了他,则罪孽更甚!

  有诗叹曰:“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俗话说有赏有罚。该罚的人都罚了,接下来便是赏了:首先居头功的就是吕布,升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

  当然,名为同掌,实际上以吕布那脑子,也只能依赖王允来掌。

  皇甫嵩被封为征西将军。士孙瑞拒绝了封赏,声称自己什么也没做,都是王允的功劳。王允听了虽然高兴,但还是升他为大司农。

  黄琬称病不出,王允便没有立刻升其官,等他病好了再行封赏。

  李肃被封为执金吾,也就是当初董卓许诺的官。其他功臣亦论功行赏。

  至于王允自己,因为本身就已经是三公了,所以只能弄个录尚书事,总览朝政了,亦跟董卓打算许诺的官一样。

  赏罚都完毕了,王允看天色已晚,便回到了自己宅院。

  “怎么样?权力的滋味如何?”

  嗯,是不错!

  “掌握生杀大权,天下人都归你掌控,站于众生之巅……这辈子也算值了!”

  是呀!

  这二位今天还真是一片和谐!

  而黄琬府里则没那么欢快了,现在的黄琬十分发愁,因为他又一次收到了黄奎的信,信中劝他立刻收拾行装离开长安,否则有大难!

  如果在以往,黄琬对自己这蠢儿子的话定然是嗤之以鼻。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在信中列举了很多王允实施连环计的细节。而这些细节,都是此刻身在东郡的黄奎所不应该知道的。

  难道自己这个儿子真有预言能力?

  他难道不是乌鸦嘴吗?

  黄琬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

  再说貂蝉。

  她当时在郿坞之中,望见董卓走后,便知道他再也回不来了,于是便开始寻思脱身之计。

  如果义父的计策成功,那么接下来,自己就会被作为“战利品”嫁给那吕布了。

  唉,被人当礼物送出去的滋味可不好,虽然自己也曾想过要嫁给吕布,但……

  但是现在貂蝉一点也不想嫁给那吕布了。凤仪亭里吕布的表现实在太糟糕了,虽然从他的眼神可以感受到,他确实是喜欢自己的。但是这人也太不会照顾女人了,我当时从水里出来后,都感冒了。

  还有那池塘里的臭泥……

  吕布你去死吧!

  不过,要怎么脱身呢?

  郿坞外面有重兵把守,内部又都是董卓的侍妾亲属和女卫……

  对了!

  貂蝉当即奔到梳妆台前,拿起那些脂粉颜料,对着自己一通打扮。然后又换了一身衣服,悄悄走出了屋子。从此,郿坞里的人再也没见过她了。

  后来皇甫嵩带兵进入郿坞,公开下令施放被董卓强捋过来的女子。貂蝉便混入侍女的队伍中,周围随同的都是早已被自己买通的侍女,他们自然会替自己证明,自己只是个寻常侍女。

  貂蝉临出郿坞前,偷偷看了一眼跟个没头苍蝇一样,在郿坞里乱找的吕布。不过这次她不会再提醒吕布自己在哪了。

  吕将军,我们注定无缘呢!

  就这样想着,貂蝉来到河边,坐上了船。她也不知该去哪好,唉,走到哪算哪吧!

  --

  说什么郿坞春深,全不晓天意人心?

  受禅台反成了断头台,帝王梦何处寻?

  远离了富贵繁嚣地,告别了龙争虎斗门,辜负了锦绣年华,错过了豆蔻青春,

  为报答司徒大义深恩,拼舍这如花似玉身!

  从今后,

  再不见儿的身影,也再不闻儿的声音!

  貂禅已随着那清风去,化作了一片白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