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 第二百四十二章 河间刑颙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二百四十二章 河间刑颙

作者:贪财好色 字数:2676 书籍:混在三国当军师

  公孙瓒顿时大怒,心说你这个无耻小人,居然敢把本将军的功劳都算到你头上去了!

  本将军在战场上打生打死,浴血挥汗,折损了多少弟兄才替你消灭了匪患。你倒好,让你出兵拦截你不出,让你提供粮草你不给,什么都没干,光缩在城里头花天酒地,到最后功劳却全变成你的了!

  啊,我想起来了!你这个河间相还是董卓封的,讨董联盟里也没有你,你这个甘为董卓鹰犬的走狗!

  之前本将军大人有大量不跟你计较,你居然还蹬鼻子上脸,骑到本将军脖子上拉屎了,是觉得本将军是好欺负的么?

  行,我这次也学学那孙文台,他能以诛除董卓党羽的名义杀了南阳太守张咨,我也效仿他杀了这个河间相应劭!

  于是暂时放下波才之事,开始调转马头,转头攻打河间国。

  既然准备跟应劭撕破脸,那就不需要再顾忌什么了。公孙瓒便先下令大军四散,前往河间国内各乡县进行劫掠,金银财物什么的倒是其次,主要是收集粮草。

  既然你应劭不肯给我粮草,我就自己来“拿”!

  那些乡县的官员们看到公孙瓒的军队再次到来,本来还笑脸欢迎,嘴上感谢他们替自己赶走黄巾。结果没想到面前这些之前还对自己很客气的白马义从们,瞬间翻脸,强令自己打开府库,然后冲进去就搬东西。

  官员们不由目瞪口呆:怎么义军突然就变成了土匪?

  应劭那边很快接到了消息,但是他才不敢派郡兵过来阻拦。开玩笑,自己连黄巾都不敢打,哪里敢打刚刚战胜黄巾的白马义从?只能放任公孙瓒放手抢掠。

  公孙瓒在收集到足够粮草后,便准备前去攻打国都,这时单经过来劝道:

  “将军,青州军现在在南边清河国那里追击波才,他们没什么骑兵,要追波才的话估计很难追上。末将恳请率领一支小部队前去支援!”

  单经受过张飞救命之恩,自然想着要帮青州军一把。而公孙瓒同样也觉得自己为了私仇而置盟友于不顾,不太妥。

  之前没粮草的时候也就罢了,既然现在有粮草了,那派一部分人过去也好。至于单经嘛……

  “你小子还是老实跟在本将军身边吧!”连中两次埋伏的家伙,立功机会自然要削减!

  于是改派田楷统率一支骑兵南下去支援刘备,而自己和严纲、单经则率领剩下大军开始包围河间国都乐成。

  乐成城内国相府。

  应劭此刻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在原地走来走去,焦躁不安。最后猛地一拍案几,质问下首诸人:“初始本相听你们的,拒绝为刘备、公孙瓒他们提供支援。之后送往朝廷的表章也是按你们说得写的。现在好了,人家公孙瓒打上门来了,你们怎么不说话了?”

  底下人则纷纷在心里吐槽道:怎么把锅甩我们身上了?我们当时只是提了建议,最后做决定的还不是你?

  而当初反对此举的那些人更是摆出一脸“不听我言,方有此祸”的表情。

  在沉默了一会儿后,有一人打破气氛道:“国相,我认为应该去书信一封给公孙瓒,表示歉意,并献出粮草给他,方可免祸!”

  应劭一看,原来是河间国鄚县人刑颙,字子昂。此人曾被举荐为孝廉,又被司徒征召,都没有接受。是个名士,本来是一直在家中躬耕隐居的。

  后来他听闻此地新任国相应劭明正典刑,重视法度。尤其是在处理河问人尹次,颍川人史玉的事件中,做法十分得当,很令他佩服。另外应劭还对礼仪一道颇有见解,据说正在编撰一部关于礼仪的著作。

  刑颙钦佩之下,便接受应劭的征召,成为了他的幕宾。

  然而在他跟了应劭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个人优点自然是很明显的,跟传闻中一样。而缺点也同样明显,就是对军事、外交都极不擅长。军事方面比赵括还不如,完全就是一纸上谈兵、信嘴胡扯之辈,让他带兵,本来百分百能赢的仗,他都能给打输了。

  外交就更不堪了,为了当高官而擅自接受逆臣董卓任命,在关东群雄起兵讨董时,他又装聋作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干就不会得罪任何人了。

  现在又听信座下奸邪之人的谗言,干出了抢别人功劳这等令人不齿的龌龊事。

  有时候刑颙都怀疑他道德方面有问题了。

  应劭见是刑颙说话,顿时致歉道:“子昂啊,吾悔不听你之言,才干下了这等事。只是……只是书信致歉,送与粮草,那公孙瓒能善罢甘休吗?我可听说那公孙瓒素来脾气不太好……”

  刑颙刚要回话,立刻有人打断道:“国相言之有理,那公孙瓒不过一粗野武夫,不通仪化,自然不会因为国相低头而善罢甘休。愚以为,我军应当紧闭城门,据城而守。国都乐成城高池深,城内粮草充足,足以守御。当年百万黄巾尚且无法攻克,那公孙匹夫又有何能?”

  刑颙一看,说话之人乃是郡丞孟岱,当初挑唆应劭不发粮草的人里就有他。

  刑颙大怒,训斥道:“孟公岩之言大谬!先者因自私而开罪友善之军,本就让我等陷入不义之境地。现在又要抛弃城外百姓而闭门自守,任由国内之民遭此无妄之灾。此非贤人所为也!”

  而后转对应劭言曰:“明公身居国相之位,当以身作则,以善举来安定国内。怎可听信奸邪小人直言,在邪路上越走越远呢!”

  孟岱撇嘴道:“嘁,此书生之见也!此刻大敌当前,敌军即将兵临城下。国相岂能不顾及自身安危,反而授首待擒,太阿倒持,将自己身家性命交由粗鄙武夫处置?”

  “这……”应劭也不知该听谁的好,陷入了犹豫之中。

  刑颙见应劭如此不堪,怒火上涌,当即对着他拱了拱手:“明公若要执意如此,恕颙……不能奉陪了!”

  说罢离席而去。

  应劭刚要挽留,在座众人却拦住了他:“国相,让他去吧!孟公岩言之有理,我等眼下还是应以守城为上策!”

  他们大多是贪生怕死之辈,听了孟岱的分析,害怕那公孙瓒报复到自己头上,自然纷纷支持孟岱,劝应劭守城。

  应劭这人本来并非没有主见之人,他在自己擅长的刑律事务上,向来是说一不二,不容任何人反驳的。在军事上也经常喜欢同人辩论,只是自从当年西北之乱时,他在朝堂上舌战群儒,力挺李相如,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结果转眼李相如就叛变了朝廷,狠狠打了他的脸,自那之后,他在军事上就开始变得不怎么自信了。

  现在听座下众人都这么说,也只好听他们的了。

  孟岱见刑颙走了,又趁机进谗言道:“国相,那刑颙弃您而去,定然心怀不满。他很可能就此……”

  “就此什么?”

  “就此投奔那公孙瓒,勾结外敌来谋害我们啊!”

  应劭连连摆手,反驳道:“不会!刑子昂德行堂堂之人,不会行此不义之举的!”

  孟岱冷冷一笑:“国相既然知道他是注重道德之人,又岂不知他会把道义置于您之上?他口称为了城外百姓,如若投靠了公孙瓒,在他看来那就是拯救百姓的义举!而讨伐您这个抛弃城外百姓的‘不义’之人,又有何错?”

  应劭顿时冷汗流下,忙问道:“那依公岩看,我当如何?”

  “立即下令,拘捕刑颙!”

  应劭不由犹豫道:“这……不太好吧?”毕竟他跟刑颙私交还是不错的。

  而座中众人则纷纷劝道:“国相,现下城内安危要紧啊!咱们把他关起来,也是为他好!如果他真的勾结了公孙逆贼,走上歧路,才是害了他啊!”

  于是应劭听从了他们的劝说,下令逮捕了刑颙。同时在孟岱的建议下,立刻紧闭城门,从这时起,禁绝一切城内外往来,不许任何人进出。

  而当公孙瓒的部队到达乐成城下时,看到的已经是一副防备严密的景象了。

  公孙瓒冷哼道:“哼,本将军对于攻城的确不如野战那么擅长,不过你以为这样就能保住自己平安了吗?”

  当即下令,让他麾下的步卒包围乐成城,将城池团团围住。

  在进行了一番试探性的攻击后,发现这城果然不太好攻下。于是便转而对单经下令道:“单经,给你个任务,去渤海那边联络张都尉,问问他能不能搭把手,协助咱们攻城!”

  张飞他们当年跟着朱儁参加平定黄巾之乱时,攻克过不少城池,应该颇有攻城经验,让他来帮忙,可比自己单独攻城要好多了!

  单经当即领命,去了渤海。此时张飞正在渤海北部清理黄巾余党呢,并没有跟公孙瓒一起。

  他一看单经来请他帮忙,一口答应,亲自带着部队来到乐成城下,准备向幽州军展现一下青州军的攻城能力。

  --

  孟岱此人,史书没有记载其表字,公岩乃作者替他编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