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 第一百八十三章 拉拢群臣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一百八十三章 拉拢群臣

作者:贪财好色 字数:2681 书籍:混在三国当军师

  董卓见袁隗识趣,便决定暂时放过袁绍。毕竟他对自己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他侄子对自己出言不逊,不过小事尔。大不了事后再报复就是了。

  董卓最后对百官道:“下月在嘉德殿行废立大礼,文武百官,务必到场,敢有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

  “散了!”

  散了宴席,董卓就开始找那些已经开始倒向他的大臣们商议。

  董卓也知道,要想掌控朝政,光靠武力来硬的可不行,毕竟这么大个天下,单靠手里那点兵哪里治得过来?

  董卓手下的士兵拿来杀人行,治理百姓?不杀百姓不错了!武力统治只能控制一时,却无法长久持续下去。

  治理天下还是得靠文官,而董卓手下的文官,怎么算也就只有一个李儒而已,李儒目前在忙着准备废立事宜,抽不出空。至于那李肃别看整天穿个儒士袍,冒充文士,其实本质还是个武官。附庸风雅而已!

  要找更多的文官,还是得去那些大臣之中寻找。董卓需要群臣的支持,不仅仅是被迫支持,他还需要主动支持的人。

  于是最近董卓身边便聚集了一些文武大臣,而董卓也是从这时候起,不再事事都依赖李儒了。

  董卓在刚进京时,曾极力拉拢王允,不过那王允虽然表面对自己和气,但明显尚未归心,不归心也就罢了,还总吊着你,让你认为他有彻底靠过来的希望,跟个绿茶婊一样,这老狐狸!

  于是董卓想着,那王允已然身处高位,再给他封官不过锦上添花,人家不一定在意这个。要想拉拢一个人,还是得雪中送炭。

  于是他又盯上了那些在野的大儒,比如……蔡邕。

  不过这事得慢慢来,那些隐居大儒们散布全国各地,他们就算立刻答应过来,也是需要时间的,而眼下嘛……

  董卓便找到了侍中周毖,他是周慎的儿子。周慎就是当年朝廷平定西北边章之乱时那位荡寇将军,因为不听孙坚建议而战败,导致朝廷大军原本的优势荡然无存。那时候董卓虽然在军议上对其大加指责。但在事后,周慎派人带着大量金银珠宝来求自己时,自己也是出了力帮他的。

  现在周慎因罪而呆在家中养老,不再仕官,只让儿子继续在官场混。董卓自觉自己对周慎有恩,自然认为周毖也肯定会加入自己一党。同周毖一起来的还有校尉伍琼。

  董卓问他们:“袁绍这一走,你们说他会怎么做?”

  周毖想了想,道:“司空提议废立大事,寻常人是理解不了您的苦心的。那袁绍一介小辈,不识大体,他忿忿而去,其实只是怕了司空而已!但是俗话说,兔子急了也咬人,您要是不肯放过他,把他逼急了,他必然要起来反抗您。那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他要是把他们家的那些门生故吏们召集起来,再利用家族的名望招揽一些豪杰之士,募兵练卒……到时候估计整个太行山以东都不再归您管啦!”

  董卓一听,这袁绍居然有这么大的能量?便问道:“那该怎么办?”

  周毖捋了捋胡子,微微一笑,心说这下知道我的重要性了吧?于是自得的建议道:“此事易矣,吾有一计,可消司空之忧!”

  董卓连忙配合道:“计将安出?”

  “以毖之见,不如与之和好。赦免他的罪名,而后拜他为一郡太守,那袁绍肯定就会高兴自己免罪了,也知道司空大人的仁慈,便生不出反抗之心了!”

  伍琼也跟着道:“那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在下也觉得不如封他个郡守,不仅可以感化他,还能顺便收民心,让天下人知晓司空大人的大度!”

  董卓觉得有几分道理,便答应道:“嗯,言之有理。那么封他去哪个郡做太守呢?”

  两人刚要开口,董卓忽然打断道:“你们看日南郡如何?”

  日南郡,位于大汉最南方的郡,位置在现如今的越南境内,那地方可是偏僻荒凉到家了!穷也就罢了,更关键是那里的主体民族根本不是汉人,而是占人(亚洲中南半岛民族,主要分布在柬埔寨和越南,少数分布在老挝和泰国。),他们本来就对于头上有个汉人官僚不满,经常反抗官府,极难管束。

  董卓久居西北,知道在这种地方当官的难处,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当地乱民给宰了。自己也是通过极力拉拢羌人才在西北占据了脚跟。他想着,这袁绍号召力如此之大,把他调任到日南郡这种离自己又远,又穷困的地方,真是最为合适不过了。如果他没有足够的本事,就会被当地占人给杀了,一了百了。如果他有本事,在那里扎下根来,也会因为离自己太远,而很难威胁到自己。

  嗯,我真聪明!

  周毖一听吓了一跳,连连劝止道:“不可!司空不可啊!那日南郡极为偏鄙,寻常官员被调任到那里,等同流放啊!那袁绍要是听闻您把他调到那里做官,还不恨死您了?不利于交好他啊!”

  董卓问道:“这样啊,那你们说调任到哪个郡好?”

  “渤海郡!”“对,渤海郡可以!”

  董卓想了想,这个地方算是富裕,属于中原地区,封袁绍到这里他不会不满。而那里离自己这边也不算近,是冀州最东边的郡……那就这样吧!

  于是从之,即日差人拜袁绍为渤海太守,为表示拉拢之意,还特封其为邟乡侯。

  周毖看董卓同意了,心中大喜。想着这也算是帮了袁家一个忙了!

  他父亲当年战败时,的确是有求过董卓,但却并非只求了董卓一人。当时能在朝中说得上话的世家,他都有求助,其中袁家才是出力最大的。那董卓自以为周毖是他一党,真是自作多情。

  李儒事后知道了这个安排后,倒也没有阻止。他觉得,这袁绍没啥大本事,让他去那边做官也好。与其让地盘被其他英明的人占据,还不如让袁绍这种虚有其表的家伙占据着比较好。未来他就算起兵反抗,也好对付。

  当然,等袁绍日后成长起来时,亦能称得上是一代雄主,只是目前嘛……尚显稚嫩,未能被李儒看上眼。

  就这样,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期间,赵二多次派组织的人去探查王允府,都未果。月儿告诉他,这王允也成为了组织的客户之一,于是只好作罢。

  除了这事外,赵二也没闲着,他抽空回了一趟青州,除了确认了下人事安排外,便是把刘备这个假仁假义的家伙忽悠了一番,把劫持宫女的行为美化成了善莫大焉的天大善举,自己则是从董卓那恶贼手中拯救众女的英雄!

  刘备就算心里反对,但也只能认了。

  不然能怎样呢?把女眷们都送回雒阳?那不就等于承认当初劫持宫女的是赵二么!那他的名声可就彻底臭了!赵二名誉大损,刘备这帮人还能讨得了好?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至于对这些宫女和嫔妃的处置方法,则是先划出一片无人区将她们妥善安置好,然后告诉她们现在皇宫已经被一个杀人不眨眼,对女人更是边凌辱边拿刀子切肉玩、还生吃的色魔大变态给占据了。

  还告诉她们说自己只是暂时先把她们安置在青州,等什么时候皇宫被“正直之士”夺回了再送她们回去。

  当然,如果不愿意回去也可以,我们会给她们安排相亲,让她们能堂堂正正地嫁人,与丈夫共度一生。而且绝对是正妻,不是妾,不会不受重视!

  听到这个后,嫔妃宫女们中有很多人都当即表示愿意留下来成亲,尤其是从灵帝陵寝里救出来那些嫔妃更是巴不得赶紧找个人嫁出去。而其他人则处于犹豫中,其中有很多年轻宫女,还想着回宫继续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呢!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这个待遇,有两个最为特殊的女人,一个是何太后,另一个是刘辩的老婆唐姬。

  这两人被单独安置起来,不允许她俩同其他宫女接触,只有指定的几个宫女陪同伺候。

  赵二对她俩自有用处。

  当然,无论是她俩还是宫女嫔妃们的身份,对外都是保密的,就连青州本地人都不清楚这事。知道消息的只有刘、关、张等核心人士罢了,而何太后、唐姬这婆媳俩,则单纯只有赵二和月儿知道而已。

  对此,月儿玩笑着对赵二说:“大人,看来奴家已经成为您最亲信的女人了哦!”

  赵二想了想,好像是这样哈……随即一摇头:“不对,本官最亲信的明明是吾贤妻!”

  于是又把何太后与唐姬的身份告诉了张宁。

  张宁听后哭笑不得,道:“夫君啊,你可真是胆大!怎么,想把她俩收入房中?”

  赵二挠了挠头:“这个……待定,待定。”

  张宁劝他宽心道:“行,夫君什么时候考虑好了再说。放心,不管夫君想把谁收了,为妻都支持!”

  真是个贤惠的好妻子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