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 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编禁军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一百七十三章 收编禁军

作者:贪财好色 字数:2408 书籍:混在三国当军师

  李儒抬头望天,道:“此人当初在美阳的表现,足以证实他是个见利忘义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枉顾明公之恩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不过,此人居然敢做下如此胆大包天之事,若非他本就是色胆包天之辈,就是有其他人给他撑腰,他才敢这么做!”

  董卓急问:“谁?”

  李儒却摇了摇头,道:“此人极为机智,定然隐藏在幕后,不为人所知。要知道那赵二居然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把后门破开,又有充足的时间把宫女全部运走,必然是事先谋划好的。计划如此周详,而不担心中途出了什么差错,那么显然是提前预料到了何进部下会强行攻入宫内。而军队进攻皇宫的事,肯定亦有此人挑唆。赵二这个人您也知道,平民出身,根基远在青州,若无京中大世家背后支持,是万无可能做到这些的。此人能谋划出如此大事,所图必然不会只是一些女人而已,更不会是为了抹黑明公,那只是顺带的。他必然还会有别的动作,我们只需要静待他再度出手,狐狸再狡猾,次数多了,也总会露出马脚。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他是谁了!”

  李儒作为三国时期一流的谋士,能分析出这么多,足以证明他的能力。只可惜他不知道有人能预知未来,而所图居然又如此之小。再加上对赵二了解不足,所以就算再聪明,也难免被误导了。

  董卓气闷道:“那我们就干等着?”

  李儒看向董卓,道:“不,我们要干的事情非常多!现在我们要加紧收编雒阳的部队,如今我们手里只有三千人,通过之前定下的计策,每日夜间偷偷出城,白天再度进入的方法,迷惑了不少人。但是这只能瞒住一时,迟早会暴露。而一旦我们掌握了京师的部队,此消彼长之下,我们在雒阳就不再有敌手,就可为所欲为了。至于那个构陷明公的幕后黑手,也翻不出什么风浪了!”

  “嗯!”董卓点头同意道,“小阴谋耍得再多,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是枉然。就这么办!”

  再说袁绍府上,鲍信、王允与袁绍正一同商议。

  三人唉声叹气,正为董卓的事情发愁。只听王允哀叹道:“唉,国家多难,社稷多灾。十常侍方除,又来……又来了个董卓!”

  心里却说什么时候能轮到我啊!我也想专政一回!不不,我怎么有这种想法,我是正直的……呃……

  鲍信则气哼哼地道:“他每日进街市,都是这样,铁甲军开道,横行街市。百姓们避之犹如恶鬼,闹得京城内外,惶恐不安!”

  心里却怒骂京里的其他将领,你们这帮废物,打不过那董卓也就罢了,居然就那么轻易被董卓夺了兵权!我的部队倒是没被他夺,但是那也只是从家乡新募的士卒,既没战斗力,数量还少,就千余人,根本不顶事!

  大将军何进当初派回家乡募兵的四个人中,张辽带兵直接投靠了董卓;张杨留在上党剿匪;王匡听闻何进死后吓得逃遁回乡,只剩下自己了。

  袁绍也叹气道:“唉,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他也没想到这董卓居然如此大胆,当初以为他的所谓恶名,不过是言过其实,以为卢植郑泰他们只是在吓唬人。没想到这董卓真是一匹豺狼,居然连劫持后宫女眷的事都干的出来,简直色胆包天!那些美女哪怕留几个给我也行啊……咳咳。不管怎么说,他一个外来的地方势力,居然敢把持朝政,视满朝诸公为无物,简直放肆!

  鲍信又道:“近日他出入宫廷,肆无忌惮,百官惊怵,天子不宁!当初郑泰、卢植等早有言在先,说董卓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真让他们言中了。”

  鲍信就比赵二有节操得多,明着说了是卢植的话。

  “我看董卓心怀异志,应速速除之!”

  王允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他还是那种传统的世家思维,做起事来总想着搞阴谋,从来不觉得武力解决是什么上策。这种思维在大汉王朝威严尚在的太平年间,确实是如此。但是现在时局已经不同了,他的思维尚未应时而变,仍然想通过政治手段来对付董卓。

  鲍信见他们不说话,却直叹气,怒道:“二位意下如何,说呀!”

  袁绍亦不同意武力解决,但原因却与王允不同。在兵力强于对方时,年轻气盛的他自然倾向于简单直接地杀了对方了事。但当武力不如对方时,他也开始跟王允一样,倾向于阴谋解决了。

  他心想:你说除之就除之啊?兵呢?就凭你那一千余新卒?

  不过他不直接说自己弱,不敢打,所以找了个借口道:“鲍都尉之言,我又何尝不知!只是十常侍之乱刚刚平息,朝廷新定,此时不宜轻举妄动!”

  鲍信心说你这说得什么P话,那董卓都胡闹成这样了,你说什么不宜轻举妄动!

  于是又问王允道:“那尚书令大人,你的意思呢?”

  董卓进京后为了拉拢王允,于是奏请升王允任尚书令。当然,王允表面答应,实际却不会领他情。

  王允走了几步,他也想不出办法,只得道:“此事,且容再议。”

  鲍信气得立刻站起身来,生气地说道:“既然如此,我引本部兵马离京暂回,何时讨伐董卓再来效力!”

  一拱手,走了。

  再说赵二那边,他本来想去找曹操,让他看住自己手里兵权,别被董卓给夺了去。然而还是晚了一步,等他再见到曹操时,曹操告诉他说,自己的部队被董卓强行缴了械,看押起来。

  据说董卓的部队是在夜间潜入的营地,趁着八校尉的部队防范疏松,正在睡眠之时,强行突入。而那些部队的主官又不在,没人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就这样被董卓的人得了手。

  曹操平时都是住在自己府上,并没有住在军营。毕竟在府上住着多舒服,而且会见客人也方便,他在京师里地位不低,每天迎来送往的,很忙碌,不太可能会去住军营里。不然以曹操的能力和对军队的重视,也不至于如此被轻易地收编了手下部队。

  赵二心说这李儒果然了得,凭着三千军马,利用同是何进旧部的董旻收编何进、何苗手下,招降了张辽,又把握时机突袭八校尉营地,轻易掌控住整个京师的军队,弄得朝廷诸公都对他毫无办法。这手段,这风格……

  行动迅速,不拖泥带水,有魄力,下手狠!

  反正自己比不了!

  自己也就是下手得早,才掌握住了京师的水军,陆军连点汤水都没喝到!

  自己还要跟对方对抗下去么?

  董卓宫内。

  董卓的几个手下相继过来汇报,说整个京师的部队都已经被控制,只有北部黄河岸上的水军除外。

  董卓哈哈大笑,不在乎道:“区区水师而已,又上不了岸,不必在意!现如今京师已在我手,何愁大业不成?哈哈哈哈哈哈……”

  于是问李儒曰:“吾现欲废帝立陈留王,何如?”

  李儒捋了捋胡子,笑曰:“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他是冯翎人,想法同董卓一样,区区水师,确实不必在意。水上运粮虽然便利,但陆上又不是不能运。而陆上的战争一旦宣告完毕,水师又能掀起什么风浪了?

  这也是北方人的一贯思维,水军就是用来搞运输的,水战胜利了也不过是运送方便,增加优势,却无法决定结果。毕竟战争的胜负是靠占领城池决定的,你城都没了,还打什么?

  所以既然收编了陆军,雒阳城已经在控制之下,就没什么需要担忧的了。现在要做的就是趁着对方尚处于惊慌之中,立刻施以雷霆手段,用武力逼着他们同意废立,一旦废立成功,威信即立,到时候朝廷诸公对自己的命令便再也不会阻拦。

  到那时,确实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所以,时间很重要,就是要快!

  董卓点头同意道:“贤婿所言有理,来人,立刻去发请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