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混在三国当军师 第一百二十二章 乐安太守

《混在三国当军师》第一百二十二章 乐安太守

作者:贪财好色 字数:2612 书籍:混在三国当军师

  于是刘备便开始施展他那著名的“招揽大法”,开始忽悠武安国加入他们的阵营了。

  事实证明,刘备的这个能力在三国时期是数一数二的,像武安国这种既没出身也没名气的小人物,很轻易地就上了刘备的贼船,宣誓效忠刘备和赵二。

  嗯,终于开始招人了啊!毕竟现在自己身为一州刺史,多少也有些招人的资本了!

  之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刘备告诉这些流民,这里前往剧县的道路已经被打通,而北海国内其余的匪寇亦会在短时间内被清剿完毕。

  流民们可以自行选择是继续留在这里,还是去官府报道。去官府报道的话,他们的讯息会由官府统一登记入册,录入民籍,而后被发放土地或者从事其他行业。而留在这里的话,这里也会成为一个新的村落,纳入官府的管辖。

  反正别想脱离官府的控制,该交税就得交税。

  郡兵们则跟随武安国一起,先跟着刘备军队去剿灭匪寇,回剧县后再安排职位。

  这个武安国的武艺确实没得说,在与匪寇的战斗中,表现非常勇猛,动拢就一锤砸死一个匪寇头目。

  赵二先让赵熊试了试他的武艺,结果赵熊承认打不过他。

  刘备当然不可能跟他比试,于是便等着回剧县,再让关羽张飞去试他的武艺。

  好不容易熬到剿匪结束,终于回到剧县,赵二立刻拉着武安国去找关羽张飞。

  关羽张飞看到自己大哥又收得一员武将也感到很高兴,于是很热切地跟他比试。比试的结果是:虽然武安国的武力明显不如关张,但也是能在他们手里坚持不少回合的。

  当然,这也是有他俩放水的成分,但不管怎么说,这武安国的战斗力并不弱,能够得到关羽张飞的认同。

  再加上武安国那一脸大胡子的粗人形象,令关羽张飞看得很顺眼,使得三人很快地就打成了一片。

  之后又开始继续剿匪,经过一个多月的清剿行动,北海境内的匪寇基本已被肃清。只有一伙匪寇例外,那就是曾经逼得前任北海相无路可逃的罪魁祸首之一——海贼管承。

  刘备问赵二:“双飞,对于这海贼,你可有应对之法?”

  张飞也跟着问:“老赵,你这么喜欢坐船,还喜欢吃鱼,应该有办法吧?”

  毛啊!

  喜欢坐船就能打海寇啊?还喜欢吃鱼……猫还喜欢吃鱼呢,你咋不让猫去!

  赵二两手一摊:“我也没辙!”

  刘备有点不信,因为最近赵二总是偷懒,他不信有什么难题能难倒赵二,于是又确认道:“真的没辙?”

  赵二哭丧着脸回道:“真没辙啊!我又没打过海战,我的兵书上也没有相关记载。我上哪去找打海寇之法啊!”

  张飞才不信:“呸!就你小子鬼点子多,你说没辙,谁信呐!”

  晕了,我又不是神机妙算诸葛亮,就算诸葛亮也有吃瘪的时候啊!那些号称算无遗策的,都是算得少!多了谁也不敢保证都有主意!

  赵二想了想,试探着建议道:“要不……发出告令,说要招安管承,然后再宰了他?”

  刘备断然拒绝道:“那怎么行,那不是陷咱们于不义嘛,不行不行!”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赵二转移目标:“简雍,你说说办法!”

  简雍一边掏着耳朵,一边侧卧着说:“我没办法!”

  赵二又怒视关羽:“老关!”

  关羽脸一红:“某想不出。”

  “老张!”

  张飞脸一黑:“看俺干啥?你啥时候见过俺出过主意?”

  “刘兄!”

  刘备脸一白:“……”

  这时候武安国终于说话了:“各位,消消气,冷静下!如果各位不嫌弃,我说说我的看法……”

  哎哟喂,几个人之中终于有个正常的了!

  赵二兴奋道:“快说快说,说得好有赏!”

  其他几人也开始热切地盯着武安国,弄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只听他说道:“各位,我们目前要对付的这个海寇头领管承,既然是海寇,那就应该由水军来对付。我们可以先去打探下官军的战船和楼船士的情况。”

  赵二一拍大腿:“哎呀!对呀,我咋就没想到呢!”

  张飞嘲讽道:“这么简单的你都想不到,分明是在偷懒!”

  赵二还击道:“呸!我偷懒,那你算啥?”

  简雍挠着后背评价道:“不是我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在偷懒!”

  赵二张飞齐声回道:“你也有资格说我/俺们?”

  刘备扶额,说了句:“你们先聊,我去问问水军状况。”

  说着便起身离开了这群逗比。

  过了一会儿,刘备回来了,张飞问道:“哎?大哥你啥时候出去的?”

  关羽训斥他道:“你这混球,怎么连大哥啥时候出去的都不知道!”

  张飞反驳道:“二哥你不也不知道么,还说俺!”

  刘备赶忙劝止道:“好啦好啦,先停一停。”

  见众人停止闹腾了,才继续说道:

  “为兄刚才问过相府的官吏了,说北海国原本是有一支水军部队的。不过早已在多年前被海贼们全灭了,事后因为其他各种原因,一直没能重建。”

  武安国想了想,也补充道:“确实如此。我记得早先北海确实是有一支水军的,不过那时候就已经军备废弛了。当时我亲自看过,那些战船都很破烂了,很多船根本无法下水,只能停靠在岸上当摆设。水军士卒们也糜烂得很,整日无所事事,聚众博戏,几乎没有操演可言。后来沿海地区水贼兴起,这支水军也就很快覆灭了。”

  张飞大叫起来:“哎呀,这可怎么办呐,老赵你快想个办法!”

  赵二也叫道:“想个毛办法,要不你去海边大吼一声,看能不能把那管承吼死!”

  武安国见状赶忙劝止道:“各位稍安毋躁,听在下把话说完……”

  武安国叹了口气,也不知摊上这些逗比同伴是福是祸:“北海国的海岸线并不长,只有一县之地临海。故而北海国的水军也孱弱。但青州另外两个临海的郡,乐安郡和东莱郡,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其水军实力也算强劲。刺史大人如欲对付海贼,可向这两个郡求援。”

  赵二拍手叫好道:“有道理!武安兄弟就是比某些只会喝酒的醉鬼强,就这么办!”

  于是决定由刘备负责北海国内务,主要是流民和俘虏的收容工作。而关羽、张飞、武安国则负责维持境内治安,防止这期间管承来袭。

  赵二则准备出发去东莱、乐安两郡求援。简雍毛遂自荐,表示他也要参与。于是为了节省时间,赵二让简雍独自去东莱郡,自己去乐安郡,分头求援。

  结果刚一出发,赵二后悔了。因为他一直觉得东莱这个地名有点耳熟,想半天想不起来。等自己进入乐安境内了,才想起来:

  东莱……太史慈啊!

  呸呸,居然把这个名人给漏过了。早知道自己就选择去东莱了,那样还可以顺便打听下太史慈在哪,然后叫刘备把他收过来!

  罢了罢了,以后再找机会吧,反正时间多得是。

  于是一路西行,到达了乐安郡最西面的治所——临济县。它跟济南挨着。

  虽然乐安郡跟济南国是邻居,但这一路行来,所听闻老百姓的心理,可对济南国没什么好感。其理由无非是什么济南剿匪,把匪寇给赶到乐安来了。要不就是济南人捕鱼捕得太厉害,让乐安郡都没有鱼可吃了(济南国在乐安郡的上游)。

  赵二听了心里极其不服:特么你们有本事再把匪寇给我赶回来啊!我巴不得你们给赶回来,让我多点劳力呢!还有捕鱼,你一靠海的郡还要跟不靠海的济南抢鱼吃么?

  罢了罢了,反正乐安郡也是自己治下了,手心手背全是肉,不跟他们计较!

  进了临济,自有人通报乐安太守,赵二也被吏员引入城中。

  等赵二到达太守府门口,就看到了乐安太守已经带人在门口迎接了。

  乐安太守是个老头,一问居然有60多岁了,还真不容易。这么一把年纪了还出来当官。

  “乐安太守陆康陆季宁见过青州刺史!”

  --

  武安国,《三国演义》原创人物,罗贯中并没有交代他到底姓武安还是姓武。但是根据一般的习惯,如果一个时期有武安这个姓的话,姓武的人不会叫武安什么。就如同姓欧的人不会叫欧阳X,姓夏的人不会叫夏侯X,而当时确实是有武安这个姓的,所以本书设定他姓武安,名国。

  陆康,吴郡吴县人,灵帝时期担任过乐安太守,原本在185年就因为反对汉灵帝铸铜人加税而被免官,因为小说剧情需要……也可以理解为主角穿越导致的蝴蝶效应(具体原因在下一章会有解释),他多当了两年乐安太守。后来他转任庐江太守,击破了势众达十余万的匪寇黄穰,群雄逐鹿时期又抵挡了孙策大军,守城守了两年,直到自己病死城才破,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