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崎岖人生路 第444章 老婆埋怨

《崎岖人生路》第444章 老婆埋怨

作者:万年青 字数:2709 书籍:崎岖人生路

  包永亮回到家里,见儿子已经睡下,老婆冯爱华急忙问他晚上情况,邵行长是怎么说的,到底想把他咋样。包永亮看了她一眼,把邵毅的意思说了,答应只要落实贷款责任人,让他们承担债务,保证资金上不受损失,不会在追究他的责任。这样的结局算是可以了,一旦认真追究起来,眼前这个关还真不好过。

  “有没有告诉你什么时间去支行上班?”冯爱华问。这是她最关心的问题,既然主任不当了,只能老老实实当个兵,真要是被琐事拖住,便会陷在办事处拔不出腿来,那样想回来都不行。

  “这个倒是没说,估计把问题解决后即可去支行上班。”包永亮说。

  “办事就是不稳妥,应该直接向他提出来,要求马上去支行上班,遗留问题以后慢慢解决,这样争取了主动。”冯爱华说。

  什么叫把问题解决后,听起来这话符合逻辑,也很符合情理,容易让人接受,其实这只不过是官场上的一句客套话,有其他想法不说,眼前这句话就让人细琢磨。要解决到什么程度为止,是解决一个问题还是解决全部问题,这是一个概念问题,如果全部问题,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哪怕是一点小事都不行,那就无法去支行上班。话又说回来,银行是个高风险行业,搞得就是买钱卖钱的买卖,经营主要是发放贷款,哪个人放贷款敢保证没有一点失误,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说一个小小办事处主任,就是一个大行长也做不到,难道就没有一笔失误,不然那么多不良贷款从何而来,人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官大一级压死人,只是没有人敢说出来而已。这都是为了工作,哪笔贷款都有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为了把工作办好,谁也不是完人,工作中不可能没有一点差错,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是人们非常熟悉又反复引用过的话,人既然不是圣贤,所以有过失也是在所难免,其实就是被称为圣贤的孔夫子,也并非十全十美,皇帝追谥孔夫子为圣贤,这不过是为尊者为讳罢了。所以对人评价要实事求是,功过要区别对待,不能因为一点过失而否定成绩,更不应该追究某一个人的责任。应该跟他直接表白,赶紧回来上班,不然不让回来咋办,不能总是这样悬着。飘浮不定算怎么回事,那样工资将会受到影响。

  “我何曾不想那样,可是他不表态能咋样,人事上只有他有决定权,必须服从他的安排。”包永亮说。

  “这样不行,哪天再去找他,直接向他提出要求,早一天回来心里早踏实。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说,只要能回来,提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冯爱华说。

  “看看情况再说,老行长也和他通了话,估计不会把我咋样。”包永亮说。

  “还在提老行长,你这是吃了他的瓜落,不然不会如此,我早就说过你,不要死抱他这一棵大树,要为自己留个退身之步。古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了长远打算,应该和上面相关人士搞好关系,这样对日后大有好处。冯爱华说。

  结果就是不听,总是仗着老行长在背后撑腰,别人不敢把你咋样,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现在结局咋样?这不老行长刚刚调走,马上把被拿了下来,要是平日关系不错,绝对不会这样做。说是出于工作考虑调动工作,这只是一个借口,找个理由而已,领导要想办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哪个人没有一点错误,尤其是现在这样的社会,谁也不可能做到绝对清白,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随便合着眼就能找出事情来。不就是几笔贷款吗,对银行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根本不值得一提,比这问题大的有的是,又把谁给咋样了,还不是照样当他的官,这不是明摆着事情。

  老行长虽然打了招呼,出于过去的感情,这个面子是要给的,也只能是不追究责任,还是得想法把问题解决。真要是给大面子,不追究任何责任,马上恢复原职,权力在他们手里掌握着,怎么处理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没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这才是天大的面子。结果还不是这样,留个后勾尾巴,让你的心里总是悬着。官场上就是这样,如果看你不顺眼、不是他的人,工作干得再好也不行,想个办法就会被免掉,谁说情也不行,这也显示出权利和威望的象征。有句对联说得好,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是,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这个大家心里十分明白,平时要是和他关系密切,是他的心腹之人,不可能被他拿下,即使有错误也会给兜着,会想法把你给安排好。

  “这样也算可以了,毕竟还保留个正股级,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没准哪天会重新起用我。”包永亮说。

  “狗屁,你这是自我安慰,连傻子都看得出来,这只是个虚职而已,根本没有一点用处。”冯爱华说。

  还想东山再起,做梦去吧,这也都怪自己没有一点眼光,不懂官场潜规则,平时说话就是不听,抱着老行长这颗大树不撒手,总是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结果落得如此下场。假如日常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绝对不会把你咋样,那将是另一番天地。

  “我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被人逮着把柄,让我无话可说。”包永亮说。

  “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用绝对的对错标准来衡量事物本身就是自己错了。”冯爱华说。

  各行有各行的潜规则,这也算是一大中国特色,一个单位就象棵到处都爬满猴子的大树,人人都想争先恐后地往上攀高枝。下面的人向上看全是屁股,上面的人向下看全是笑脸,一不小心后面的笑脸就会撞到前面的屁股上。如果你在单位工作,那么无论你工作能力多么出色,做出了多么大的成绩,如果你不懂潜规则和上面没有人,升迁名单里永远都不会有你。想用你,年龄不是问题,45岁都可以参加竟聘,因为工作需要,不想用你,过35岁就没资格参加竟聘,因为这是有量体裁衣的文件规定的。想用你,即使你票数不够,有关领导会说,虽然票数少点,但这人业务能力较强。不想用你,票数要是不够正好拿下,票数即使够了,领导会说工作等各方面都没什么问题,但平时不太注重小节,如有时迟到、穿衣打扮跟别人不一样、跟有些同志有矛盾等,但你却无权打破沙锅问到底,世界上很多事情,问明白了,只是让自己和别人一起不自在。

  总之,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你行也不行。想用你,问题都不是问题,不想用你,不是问题都是问题。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有人帮你,是你幸运,无人帮你,是你命运,没有人应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只有你肯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神话永远不是生活,生活需要的是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利益转换。为了体现公平,领导干部要竟聘上岗,于是乎,有雄心壮志的、有远大理想的、有为体现自我价值等的一大群天真可爱的年轻人,满腔热情的报名参与,以为真的可以公平竟争、可以真的凭实力说话,岂不知人员领导早就定下来了,谁能上去本人早已心中有数,所谓演讲竟聘只是走形式,只是为了体现领导的公平,不是没给你机会,而是你自己不行,所以不能怨任何人,要怪也只能怪自己是废物点心。

  上下级之间、同僚之间最难相处的是关系,凡是个人进步不了的最体面的理由是与领导关系没处好,而处理关系也便成了好多人眼中的第一能力和第一要务。跟领导走得太近了怕别人闲话多,离得太远了又怕掉队疏远了,有好事儿也沾不上边儿。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此乃是一些有仕途理想人员挥之不去的烦恼。能干的总有干不完的活,不能干的总是没有活干。干得多的人犯错误的几率就高,到头来往往吃力不讨好。少干或不干的人,往往不犯或少犯错误,给领导的印象却是个好同志。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事情,你以为是为对方着想,而事实上,对方往往会恨你。只是因为他想要的,不是你付出的。于是乎到头来,苦干的不如巧干的,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因而得势的不一定是能力强干的,失意者不一定是能力有限的。对此,你不服不行,生气也白搭,只是得到了一条经验教训,得意时,朋友认识了你,落难时,你认识了朋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