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镇龙廷 镇龙廷 第241节

《镇龙廷》镇龙廷 第241节

作者:鱼儿小小 字数:0 书籍:镇龙廷

  当是时,九霄雷震,天空大放七彩光芒,有仙音鸟鸟,有百鸟来贺。

  张坤三辞三让之后,不得已上台接受禅让,宣读万民书,许诺善待众生黎庶,替天牧民。

  “天命不与常,惟归有德,恭贺天子。”

  张昭抢先一个头就磕了下去。

  其余文臣武将,恍然大悟,连忙跟着拜倒:“吾皇万年!”

  自此,改国号为“乾”,改年号为元成,改建安五年为元成一年,取‘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真意。

  自此,算是单方面的改朝换代了。

  朝中上下,各领官职,全都喜气洋洋。

  只有刘协,一脸僵硬,领着几位王府内官,站在一旁满嘴苦涩道:“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大意就是,你要好好的善待这个国家,这些百姓,一直正确的走下去。若是让百姓穷苦,天下大乱,上天给你的禄位善待,也到此为止了。

  张坤点头认可,礼成。

  接下来,就是朝廷设六部,选拔官员,并大赦天下,下召杨、徐、豫、兖州等地,三年免赋,给民休养生息。

  同时,发檄文历数袁绍、曹操十大罪行,令其一月之内,来许都面圣,否则,发兵征讨,抄家灭族。

  值得一提的是,檄文出自大儒孔融之手……

  这位丢官之后,就跑到许都任职,虽然喜出大言,好清谈,但是,对于礼仪文教之类的事情,他还是极为擅长的。

  张坤把礼部交到他的手中,也算是知人善用。

  一任事宜,由张昭和孔融共同操办,包括此次的祭天大典也是这位孔门大儒亲力亲为的,办得确实很不错的说。

  除了许都禅让之礼办得如火如荼之外,吕布早就得了消息,汇集高顺大军,从徐州北上,一路连战连捷,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像样的低抗,就把兖州打了下来。

  也算是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

  自此,徐、扬、兖豫四州连成一片,张坤已然占下浩大土地,同时,厉兵秣马,选出八千精骑,五万精锐,召集众将,准备北伐。

  “陛下,出兵五万是否太少,如今曹孟德有军十五万,而袁绍更多,足足三十余万步骑……”

  在其位,谋其政,荀文若既然归顺,那自然是一条道走到黑,此时就有些担忧。

  虽然见识过张坤麾下骑兵精锐难挡,但是,这人手带得少了,就算是打了胜仗,事后收降败军都是个难题,更别提一路打过去,大片城池需要镇守。

  只是出兵六万,想要打下四州之地,无数郡县,很容易就会出现降而复叛的情况,把北面中原打成一锅乱粥。

  郭奉孝却是笑着摇头:“文若,这次你可白担心了,陛下只出精兵,不打大战,很显然只求速胜了。至于控制地方,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曹操和袁绍败亡,群龙无首,各地城池一纸可下,并不用处处征战,费力招降的。”

  所以说,郭嘉强就强在能揣摸人心,看清大局。

  荀文若却是沉稳持重,打理内政。

  双方各有所长。

  至于此战到底怎么打,张坤其实已经有了腹桉了。

  他练出天下无敌的强军在手,自身又是纵横无敌,这时候再来与人摆开阵势,用计用谋,那是舍长而取短,脱下裤子放屁。

  最好的做法,当然是莽上去。

  不管对方军阵怎么摆,计谋多么精妙,自己只是一路横推碾压,直捣黄龙,无论什么样的计谋都没法用。

  再强的兵法,终归还是要势均力敌的时候,才有用处。

  若真是两军对圆,有一方完全不堪一击,只要接触就是兵败如山倒,那还用得着多费心思吗?

  所以,他就在等,等着曹操和袁绍的反应。

  也等着天下诸侯的应变。

  不过,天下大乱日久。

  那些人无一不是一方大老,过惯了大权独揽,称王称霸的日子,想要让他们臣服于自己这个自立的朝廷,那肯定是没什么希望的。

  这也正是张坤所期待的。

  若是袁绍和曹操等人,真的拉下面子投降,他反而不太好安置,官位给低了总是不合适的。

  就如禅让之后的刘协。

  人家以前假假也是一个皇帝,你给一个侯位出去,那是打人家脸。

  不说刘协自己,就说那些汉室遗臣,也是面上无光的。

  所以,为示大方,张坤还是给了一个王位。

  再怎么样的安乐王,也是王位啊,要给待遇的……

  好在,这位汉献帝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实力,并不用实封领地,只是在朝中享福,身份清贵,实权是没有的。

  这也是“安乐”的真意了。

  荀文若当初提议的这个名号,其实有着深意在内。

  你只管安乐过日子吧,别的事以后都不用管了,一些小心思,也全都打消为好,免得惹祸上身。 与“安乐”封号异曲同工的还有“逍遥”,但凡封了这个,就算再傻的臣子,也能知道,这就是闲散王爷,并不会投靠到他门下去自寻死路。

  而曹操和袁绍则不同,这等级数的大老,就算是降伏了,你不给个一州之地用来安抚,天下人都会戳嵴梁骨,认为新天子陈元真刻薄寡恩,不似人主。

  所以,张坤限制时间,准备整顿辖下各州事宜,分封官位,各自守土,并且,选拔精锐兵马,挑出北伐将领,就是给他们这个缓冲时间。

  给他们一个集中兵力,与自己决战的机会。

  新朝刚刚建立,天下人大抵是不承认的。

  多数在心里嗤笑,认为张坤又是一个袁术,甚至,比起袁术还不如。

  虽然他的地盘更大,实力更强,但是,百姓和士族可不会理会这么多,他们一向以家世论贵贱。

  袁术出身四世三公家族,他称帝虽然人人喊打,但是,却也没什么人认为他就没有资格称帝,只是觉得这家伙太过心急了。

  而张坤呢,他这称帝就差直接把造反写在脸上,就算是扯上一个禅让的理由,明眼人也全都明白,所谓的禅让,无论是哪个时代,其实都是“逼宫”的另一种说法,证明不了任何东西。

  人心不服那是自然。

  “这一仗不可避免,曹操和袁绍不会降,他们舍不得手上的权利,而咱们,也需要这一场大战……新朝建立,岂能不见血光,无累累尸骸奠定根基,又哪来的稳固朝廷?”

  郭嘉此言出口,众人全都陷入沉思,内心认可。

  终归是要打上一场,不打得天下诸侯臣服,这个朝堂,这个皇帝,那就是个笑话。

  ……

  四月十九。

  张坤率八千骑兵,五万步卒,拔师北上,以吕布、赵云、张辽、太史慈、高顺、许褚为将,直取河北。

  5月20辰时,张坤渡河,领三千龙骧骑,一路摧枯拉朽,破曹军主力,生擒曹操。

  不降者尽皆斩杀。

  至于曹孟德本人,张坤也不得不承认这位乃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但是,对方威望太高,手下忠心者也太多,实在是留不得。

  于是,斩杀曹操于万军之前,传首四方,于是,曹军乃定。

  整编兵马,原地休整三日后,张坤汇聚万骑,直取邺城。

  路遇文丑、颜良,一刀枭首,破骑兵,军临城下。

  劝降三遍之后,当日攻城,灭袁家,斩落袁绍脑袋,四方臣服。

  袁绍不愧深得士族爱戴,就算是兵败被擒,仍然有十数位文臣武将跟随。

  这一次,张坤就没有再手软,但凡心中抵触不愿臣服者,直接抄家斩首。

  五月二十八日,兵锋横扫四郡,北地乃安。

  派出吕布镇守幽州,防着乌桓等外族入侵,张坤班师返朝,回首一击,

  六月二十一日,张坤打破襄阳,刘表府前誓死不降,并大声喝骂张坤乃乱臣贼子,所立伪朝难服人心。

  于是,荆州刘家夷灭,支持者尽皆抄家,再过十日,益州投降,张坤迁刘章父子出川,派流官任职,安抚蜀地。

  就如郭嘉所料,天下三月即平,往日里打得不可开交的各大诸侯,非死即降。

  张坤兵锋所指,一片玄黄。

  直打得天下失声,就连高谈阔论的士子,也开始学会谨言慎行,安分守己,不敢有半句非议大乾天子。

  八月十五,人月两团圆。

  张坤号令迁都长安,充实六部,重新划分郡县,取消州牧大员,并发出榜文,招慕士子,于各州各郡各县各村,集中教授识字,宣扬大乾威名……

  尤其是宣扬大乾天子是如何的英明神武,是如何的带领百姓走向繁荣富强……

  为什么要教授识字?

  原因很简单。

  张坤发现,自己都平定天下了,为百姓造福这么多,龙气的增加,竟然不太如人意。

  本以为,平定天下之后,再建六部,分郡县,威名达于乡野,这肯定是人人拜服,龙气如潮吧。

  结果呢?

  他得到的龙气,加起来,也不过380点有多。

  也不算很少吧,只不过,比起天下一统的功业来说,就有些少得可怜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自己的威名,其实并没有深入到黎民百姓心中去,在那些百姓心中,就连谁做了皇帝,恐怕都是不知道的。

  就算是有着消息灵通的,也只是觉得皇帝好厉害啊,皇帝能给我们吃饱饭吗?然后,转过头又问,那皇上是谁啊?

  好吧,字都不认识,也没人有意教导,这龙气怎么可能收拢得上来。

  于是,张坤不得不把教育大事放到最前面。

  为此,朝会之上,还争得不可开交。

  十个里面,有八九个不同意如此做法。

  就连荀文若也觉得这种做法有些急切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