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战之三生传奇 第九十七章 无题

《抗战之三生传奇》第九十七章 无题

作者:岁月如声 字数:3455 书籍:抗战之三生传奇

  后来,十九岁的青年歌唱家周小燕,在武汉合唱团独唱领唱这首歌曲。次年她去法国留学,途经新加坡时,应百代唱片公司邀请,演唱灌制了《长城谣》唱片。

  从此之后,这首歌曲更加广为传唱,感动了广大侨胞,他们踊跃捐款、捐物,有的愤然回国参加抗战,支援打击侵略者。

  但由于某种原因,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长城谣》被禁止演唱长达二十多年。

  但是台湾香港的艺术家没有忘记这首歌,一代又一代传唱下来。一九八四年春节,香港歌手张明敏在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了《长城谣》。

  当时,大陆年轻人对这首歌曲十分陌生,以致认为是张明敏首唱的港台歌曲,却不知道这首歌诞生于抗战期间的中国上海。

  沈宸可不管别人听没听过,反正他刚才是没听战士们唱过。也不为什么一唱成名,只为了敷衍过这段难堪。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高粱肥,大豆香,

  遍地黄金少灾殃。

  自从大难平地起,

  奸淫掳掠苦难当。

  苦难当,奔他方,

  骨肉离散父母丧。

  没齿难忘仇和恨,

  日夜只想回故乡。

  大家拼命打回去,

  哪怕倭寇逞豪强。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四万万同胞心一条,

  新的长城万里长。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四万万同胞心一条,

  新的长城万里长。”

  沈宸唱得还可以,起码没跑调,歌词也记得挺清楚。

  歌声刚落,下面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尽管因为是不争气的女声,苍凉悲壮是没唱出来,但听起来还是很亲切、优美,这与曲调和旋律当然是分不开的。

  而且,这首歌从问世到现在,在大后方流传甚广,可在敌后各根据地,还真是唱得很少,听者不多。

  “好听,真好听。”陈梦瑶用力拍着手,几乎要跳起来赞美,“我听过一回,叫,叫这个,长城谣。”

  穆晓薇跳上前,摇着沈宸的手臂,热切的目光让沈宸都有点害怕,“再唱一遍,再唱一遍吧!让我们学学,以后都会唱。”

  沈宸赶忙摇头,教一个两个聪明的还勉强,教这么多人,还是别遭这罪了。

  “好不好,妙不妙,再来一个要不要?”刘彪挥起手臂,大声对战士们喊着。

  “要!!!”

  沈宸使劲摆手,突然看到赵铁和老周在杨指导员陪同下,在不远处出现,赶忙说道:“以后再说,以后再说哈。”

  说着,沈宸转身就跑,狼狈地落荒而逃,身后则爆发出一片善意的笑声。

  赵铁等人边走边说着话,猛地发现沈宸有些仓惶地跑了过来。不远处的战士们都向这边瞅着,笑声响亮,都觉得有些奇怪。

  沈宸来到近前,打了个哈哈,便说道:“咱们这就回去了吧?”

  赵铁说道:“是啊,怕耽搁时间,回去后来不及安排和准备。”

  “那,那就快走吧!”沈宸还向后望了望,见没人追上来,才松了口气。

  杨指导员奇怪地问道:“怎么啦,好象有人追你似的。是不是有人为难你,你指出是谁,一定处分他。”

  “没,没人为难我。”沈宸嘿嘿笑着。

  老周怕真有部队上的人对沈宸不善,呆的时间长惹出不必要的麻烦,便向杨指导员说道:“那我们就先走了,杨指导员,您就送到这里吧!”

  杨指导员见余保根把车赶了过来,便点了点头,又与赵铁和老周握手告别。

  走了一段路以示尊重,拐过弯后,赵铁、老周和沈宸才上车,一声鞭响,骡车驶出村子。

  “怎么回事呀?”赵铁忍不住先开口问道:“看你慌慌张张的。”

  沈宸摇了摇头,说道:“没啥事儿,就是他们太热情了,吓着我了。”

  老周也是疑惑,摸着下巴的胡子茬说道:“是不是因为要枪的事,对你有些意见?”

  “不是。”沈宸说道:“在训练场打靶,他们都服气了。”

  余保根知道事情经过,便笑着说道:“是俺们队长的歌儿唱得好,他们还想听,就不让俺们走。”

  哦,赵铁看了沈宸一眼,笑了起来,说道:“这还真新鲜,没想到你这丫头还会唱歌,唱得还挺好?”

  嘿嘿,沈宸干笑两声,转眼看着路边。

  老周笑道:“这叫真人不露相。咱们的大梅呀,不光能扛枪打仗,还能唱歌跳舞。对了,唱的什么歌儿呀,让我们也听听。”

  “没啥好听的。”沈宸打了个呵欠,说道:“倒是你们,嘀咕了这么半天,又有什么计划呀?”

  赵铁和老周互视一眼,都是无奈的表情。不是对接下来的计划,而是对沈宸。

  八路军的补充兵源,在前期主要是老百姓;在中后期,也是老百姓,便却有所不同。

  前期的老百姓主要是放下锄头的农民,进了部队要进行训练,完全是从新兵蛋子开始。

  中后期呢,由于地方部队建立起来,兵源也就主要从这里来招,对地方部队的训练也越来越重视。

  按照上面的指示,对于地方部队,主力部队要量力而行地给予武器补充,并且要尽可能地提供训练。

  有些根据地搞得好,不仅对民兵进行系统化的训练,还会经常抽调各村的民兵进行集中轮训。

  除此之外,还要求民兵要经常参加配合游击队、区中队、县大队的军事行动,以具备相当的实战经验。

  这样做的好处便是使八路军拥有稳定的兵源,且能很快适应部队的战斗和生活。

  当然,地方部队的真正发展壮大,还是在一九四二、四三年以后。无论是从武器装备,还是人员训练,以及实战经验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尽管现在根据地的民兵组织还远不成熟,可也比放下锄头的老百姓要强,招兵的对象自然是主要依靠他们。

  而游击队也算是地方部队,也是要动员动员,有自愿参军的,脸面儿也好看。

  这是区上布置的工作,对游击队没有硬性要求。毕竟游击队日渐发展,在反扫荡中,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于参军,沈宸还没有什么渴望,或许只是暂时的,也是因为他不觉得在主力部队就更能自由驰骋。

  “你就是想参军,我和老周也要挽留的。”赵铁沉吟着说道:“就现在来说,你在游击队的作用无可替代,游击队的继续发展壮大,也需要你。”

  沈宸咧嘴笑道:“原来我这么重要呀!那行,看在多加照顾的份儿上,我就留在游击队好了。”

  老周笑道:“你这丫头呀,要是能再谨慎些,再听话些,就更好了。”

  沈宸没觉得自己哪里太冒险,但这是以他的标准来衡量的,与赵铁和老周的判断却是不同。

  “鬼子吃了大亏,是肯定要报复的。”赵铁掏出烟荷包,犹豫了一下,又收了起来,说道:“但扫荡刚结束,他们想再次行动,恐怕要准备些时间。可我们不能被动地等着,还是要主动出击,破坏敌人的布署和准备。”

  老周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和蒋连长、杨指导员也进行了商议,他们要招兵休整,主要的任务就要落在游击队头上,他们可以配合行动。”

  沈宸觉得这也很正常,在伤亡上,主力部队在这一战中的损失更大。游击队嘛,也有减员,但在本乡本土,进行骚扰袭击,还是比较可行的。

  “那咱们是再潜入矿区,还是有别的目标。”沈宸开口问道。

  赵铁说道:“暂时还没决定,倒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沈宸陷入了沉思,半晌没有说话。

  老周笑着鼓励道:“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说错了也不罚你。”

  沈宸笑了笑,说道:“要我说的话,还是留在本地比较好。打也好打,跑也好跑,补充起来也容易。”

  老周点了点头,说道:“你这丫头别说半截话,把想的都说出来。”

  沈宸说道:“祖旺据点的敌人损失很大,但强攻依然不是游击队能够胜任的。可祖旺据点的对外联系和通路,相对来说却是薄弱的。我们还有地雷这个武器,封锁或截击,应该是可行的吧?”

  赵铁呵呵笑了两声,说道:“祖旺是敌人伸进根据地的脑袋,比较硬;而道路就是他的脖子,抻得挺长,破绽也多。我看,大梅的想法不错。”

  老周也笑着颌首,说道:“封锁道路,截击运输,让祖旺成为孤立的据点。说不定,不用硬攻,敌人就吃不住劲儿,要缩回去了。”

  “咱们回去后再仔细研究。”赵铁说道:“争取尽早出动,掌握主动权。”

  沈宸说完自己的想法,也就不再多言。一路上,他却好象在想着什么。不是别的,而是在找理由,明天不想去参加什么联欢庆祝了。

  回到陈村,沈宸还真就找到了借口。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家里来人看他了。

  主力部队和游击队打了胜仗,是令人振奋和高兴。但伤亡也令人悲痛,出身王家洼的游击队员也有两名牺牲,家属自然哭啼伤心,举办丧事。

  孙洪山等人听说游击队伤亡不小,各村都有,立时便担心起沈宸来。虽然没有不幸的消息,能证明沈宸还活着,但是不是伤着了,就瞒着家里人呢?

  越想越是坐立不安,大早上,孙洪山便让二旦赶上车,带上闹着想姐姐的小花,赶来陈村看个究竟。

  沈宸回来的时候,孙洪山等人已经等了很久。游击队招待得挺好,也说得明白,可孙洪山等人不看见沈宸活蹦乱跳,就是不放心。

  “看,我啥事儿都没有。”沈宸心中感动,给亲人们展示了一下活蹦乱跳的姿态,又伸手抱起了小花。

  孙洪山这下才算放了心,看沈宸的样子,好象连根毫毛都没伤着。可刚才招待他们的游击队员却大夸特夸,说她如何如何厉害,打死了好多鬼子。

  “大梅呀——”孙洪山伸手按了按,示意侄女坐下,缓缓说道:“这打仗啥的,哪是闺女家家应该干的事儿?家里人一听游击队和鬼子打仗,死了好些人,都担惊受怕得不得了。唉,要不咱家去?你当民兵,也能扛枪。”

  沈宸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叔,这事儿咱们不是说过了吗?我再干上段时间。家里人都不用担心,我在游击队里是有人保护的,肯定不会有事儿。”

  “那子弹还长眼睛啊?”孙洪山叹了口气,知道这个侄女现在的主意很正,他是说不听的,只能嘟囔几句。

  小花仰着小脸儿,对沈宸说道:“姐,他们刚才说你好厉害,一个人打死了好些鬼子呢!”

  沈宸咧了咧嘴,说道:“他们说的,你信呀?连那壮汉子也不敢这么吹,这话可别跟外人说,让人听了笑话。”

  小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啥时回去呀,娘说给你包饺子吃。”

  小丫头,是你想吃了吧?

  沈宸摸了摸小脑袋,笑道:“这才刚出来多久,哪能说回去就回去呢!”

  “姐,明天大张庄开集,你去不?”二旦用期待的眼神望着老姐。

  大张庄?赶集?沈宸歪头想了想,一拍大腿道:“这样,你们在这里住一宿,咱们明天去赶集。”

  孙洪山挠了挠头,觉得晚上不回去,老婆该担心了。可要不答应,又觉得会让侄女不高兴。

  二旦和小花倒是没想那么多,都是兴高采烈的样子。

  沈宸看叔叔的神情,也想到了留在家里带孩子的婶子,便说道:“这样,你们今天先回家,明天一大早便赶车出来,咱们约个地方碰头。”

  孙洪山这才点了点头,说道:“就让二旦和小花陪你赶集吧,我还要和村上的人赶着猪去慰问部队,这是村上安排好的,不好不去。”

  沈宸就是想避开这个联欢庆祝,赶集也就是个理由,还不能直说,只能说是陪陪家人。

  好在赵铁和老周并不知道沈宸受欢迎的程度,觉得联欢庆祝没她也无伤大雅,春节时不是就弄得挺好。找本站请搜索“6毛”或输入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