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宋小户人家 五十 小儿健忘被嫌弃

《新宋小户人家》五十 小儿健忘被嫌弃

作者:腹黑宅 字数:2175 书籍:新宋小户人家

  卫大郎已经回来三天了,还是魂不守舍、神思不属。回来的时候,穿的衣服也和去时不同,只是说吃酒醉了,掉到坑里,所以穿了同窗的衣服回来,引得姥姥一阵念叨。

  卫大郎不搭话,只是站在大太阳底下,看着院子里晒着的旧衣服,神色不明。一时脸色苍白、一时又有些红,也不知在想什么。

  程西当然好奇出了什么事情,但这大舅舅的情事,纵然她再世为人,不开天眼也不会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和卫大郎那一夜的惊心动魄。大舅一夜未归,她心中已经有了坏事发生的预期,谁知道这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程西不知道这李芳娘已经去了开封的事,心想,难道是改了见面的地方自己不知道?还想着待寻了空,再出去打听打听那李家娘子。

  可惜,没等她寻了空,自己的精神迅速蔫吧了下来。这人就是这样,平日里提着心劲儿,就一切都好着呢,一旦放松了,感冒、发烧就接踵而来,平日里对身体积累的亏欠,闲时就要加倍还账。

  姥爷照样从铺子里拿药,大多数程西都不认识,但有些杏仁、党参、茯苓之类的还是能看出来的,而自己娘吃的安胎药,浓浓的阿胶味也很明显。娘俩这么如流水的吃药,钱从哪来?

  终于有一天,忍不住好奇心的程西抓住姥爷的手问:“姥爷,我跟小舅舅出去买东西,都要给铜板。你从医馆里拿药,是不是也要给钱呀?”

  卫秀才一愣,笑道:“呦,小人儿还操心家用呢,咱西娘吃药从来不用给钱。”

  “不用给钱?姥爷的东家愿意吗?”这家煲鸡汤,都用党参放得足足的,可穿衣和平时的用度,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嘛。

  “东家?东家敢不愿意,我不跟她过了!”卫秀才气势十足地回答。

  程西姥姥听见,拿着擀面杖就跑了过来:“你个老头子,在孩子面前浑说什么呢!不过就不过,我带着孩子去舅舅家!整天就知道瞎咧咧,嘴上没个把门儿的,你看老三给你教成什么样儿了!”

  卫秀才就逞个嘴硬,没防备老妻竟然听见了,吓了一大跳。程西恍然,原来这东家,在这儿呢!难怪姥姥会医术,她是这个家里的隐藏大boss,囧。

  “就是!娘!不跟他过了。你看他还敢有别的心思?咱去舅老爷家吃香的喝辣的。”这卫三竟然是个惟恐天下不乱的,父母拌嘴也要参合。程西姥姥听自家小儿子这么一说,反而被气乐了。给了卫秀才一个“你给我小心点儿咱们稍后再算账”的眼神,继续回去擀面了。

  “西娘,你不是一直知道那医馆是姥姥家的吗?以前你成可喜欢待在那儿看伙计分辨药材的啊!”卫秀才疑惑,探了探程西的脑袋,紧张地问:“什么时候撞到头了吗?难道是之前发烧烧坏了?”

  有了这个想法,卫秀才心中不安,给程西把脉半晌,又出去审问卫三一番,最后跑到灶间,跟程西姥姥嘀嘀咕咕:“我看西娘好像不对啊,连医馆是咱自己家的事情都不记得了。”

  姥姥也附和道:“元娘也说,以前西姐儿可安静了,睡觉前也总要缠着她娘跟她说说汤头歌才能睡着。这几天就跟着三小子出去乱跑,睡觉的时候也不缠元娘了。”

  汤头歌?对啊,自家外孙女以前会背这个的!听到这里,卫秀才又急急忙忙跑回程西屋里,试探着问道:“西娘,汤头歌还记得吗?辛温解表,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

  目光灼灼看着程西,等着她接口,程西一脸茫然,她哪听说过这个?天知道那卫娘子医药传家,用汤头歌给小儿做摇篮曲催眠。原本的西娘成日在家不爱出门,翻来覆去就只听这个,小儿模仿能力快,即便不懂什么意思,也是能模仿者发音韵律背下来十来篇的!

  “甘草?”卫秀才继续引导。程西依旧茫然。“杏仁甘草四般施?西娘不记得这篇了?那...大青龙用贵麻黄,这个还记得吗?”

  困惑、摇头不解,在考虑要撒娇混过去、还是干脆说失忆了的时候,卫三贱贱地插嘴道:“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这都不知道了,这丫头烧傻了!完了完了,这般傻,以后只能寻个有钱的夫家嫁人了事了。”

  卫秀才一巴掌拍到卫三的头上:“你才傻了呢,你好意思跟自己六岁的外甥女比?我上次见西娘,她都会背六七篇了,你呢!到了九岁才背到逍遥散!你说你不爱诗词,学个医术也能养家糊口吧,为了教你,把我嘴皮子都磨破了,咱邻居家的小子都会了,你也还背的颠三倒四!”

  虽然这么说,卫秀才还是觉得,外孙女好像变笨了!他跑出去和妻子在外面嘀嘀咕咕,自认为很小声,程西真希望自己听力没那么好。这都是一家什么人!程西深深的郁闷了。

  她以为自己表现得聪明过人,还上堂应诉,卫秀才却觉得理所当然、推断出自家外孙女早慧伤身。她才六岁好吧,背不出这么生僻的中医口诀,竟然被人怀疑烧坏了脑子?!连她深深鄙视、早就盖上“草包”的大印章的卫三,这所谓的“汤头歌”也能张嘴就来。

  这件事情,还得从程西姥姥家说起。后来程西才从多嘴的卫三口中知道,姥姥沈氏是家中独女,父母本经营者医馆,战乱年代,父亲早早去世了。家中寡母带着独女,却是底气十足占着沈家产业,皆因为这寡母姓张,张家是底气硬梆梆的相州老姓,张氏还有五个凶巴巴的娘家兄弟。

  原本张氏占着这沈家医馆,给闺女打着坐产招夫的注意,却是一眼相中了卫秀才的好人品。闺女嫁过去,有五个舅舅撑腰,却也不怕吃亏。

  这一间医馆就成了家传的产业,卫娘子不会上灶、不擅女红,平日里时间都花哪儿了?娘家开着医馆,寻常人家小娘子不会的岐黄之术,她却是懂的,虽然把脉不行,炮制个药材什么的,竟然是熟手,也不怕把手弄粗了。

  所以这汤头歌,放在别人家,实在是生僻的知识,在卫家却替了百家姓,拿来训练小儿记忆力。尤其是女儿家,又不需专心科举,学得一手好医术。艺多不压身。

  得知此事,程西真心要用那经典句式感叹一句,别人穿越,都是女主身负一手绝妙医术,治病救人还能内宅斗小三。自己穿越,家里每个人医术都比自己好,还把人家原主的技能给穿没了!

  关于程西的健忘,卫秀才和卫家姥姥在外面嘀咕了半天,一个觉得是“痰瘀痹阻”,另一个却怀疑“心脾两虚”。程西对早逝的原主深深的内疚——我给你丢人了!只是这么一来,却是不用再藏着掖着,趁着养病的时候,就缠着卫三教她认字,另外重学那“汤头歌”。

  卫三满脸不耐烦,翻开一叠本旬的相州邸报,还没指着个“大”字应付自家外甥女,程西眼尖,一下就看到角落处“相州征召书吏、快班步快、及民壮告示”。

  ----------------------------

  杨三姐儿和卫大郎,作者是打着让他们随着情节发展的主意。作者私心偏爱杨三姐这个人物,至于是不是卫大,还要看后文两人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