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则天)女皇之路 291 第 291 章

《(武则天)女皇之路》291 第 291 章

作者:郁郁葱葱2010 字数:2872 书籍:(武则天)女皇之路

  第二十章征伐11

  这一信息很快就传到了吴诩手上。【风云阅读网.】

  这个倭国太子倒是有点本事的,居然能绕过薛仁贵的封锁,给百济余孽传讯……吴诩靠坐在榻上,神色十分慵懒。

  李小九陛下坐在她身旁,正在看刘仁轨刚刚送上来的则子,忽然听到吴诩提到倭国的太子,不由顿了一下。

  我听说倭国的这个太子相当了得,先前两代国主都是他一手扶持的,还学着我大唐的制度对倭国进行改制……李治说到这里,不由微微皱起眉头:此人不除,后患无穷!

  既然打定主意要干掉倭国,李小九陛下也就耐下性子对倭国的国情历史进行了一番了解,当他得知那个小小岛国居然敢称泱泱中华大国为‘日落之国’时,便是一向以仁爱温良示人的李小九陛下也怒不可遏!

  难怪阿武一定要剿灭这个小岛国呢,这些蛮夷根本不知道什么事天高地厚!

  而今,这蝼蚁一样的小国,还敢明目张胆地帮助已经被大唐覆灭的百济,送一个质子王子上半岛跟大唐争锋,简直是自寻死路!

  既然他们要送扶余丰上岛,就让他们送来就是了……吴诩看青年面色不豫,就知道他心情不爽,便道:扶余丰就是一面旗帜,正好可以把百济反唐余孽都吸引过去……

  百济各地的残余反唐势力跟大唐军队打游击战什么的,真心不好对付啊,还不如把一干余孽全部聚在一起,一网打尽好些呢!

  李小九大概也想到了这一点,脸色也了一些。

  这事朕会密令薛仁贵便宜行事的……

  其实,李小九在听了吴诩关于扶余丰的‘旗帜’言论后,心里立刻又有另一个想法。

  那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两人作乱,打的就是复兴百济的旗号,以远在倭国的扶余丰为幌子,招揽了大量残兵游勇。那鬼室福信还自称是百济宗室,又名扶余福信。

  如果扶余丰回到百济,那么乱军到底是该效忠扶余丰呢,还是继续听从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两人的军令呢?

  想来背后有倭国支持的扶余丰肯定也不甘心做个傀儡,他到了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军中,一定会想方设法夺取军权的!

  到时候,逆军内部必然出现内讧……

  想到这里,李小九脸上的神色完全舒展开了,又开始查看高句丽那边的谍报。

  高句丽大军这次被薛仁贵打得落花流水,主力十停里起码去了四停,更可怕的是,薛仁贵军还出乎意料地围了王城平壤,虽然围了不到十天时间,可也把高句丽人吓破了胆。

  而损失的高句丽军队大部分是泉盖苏文的人手,所以泉盖苏文的势力被极大地削弱了,高句丽国中与之敌对的势力难免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为了保证自己在国中的权威,泉盖苏文只能暂时向大唐求和休兵,割地赔款也在所不惜。

  其实,高句丽割让给大唐的城池已经在唐军的控制之下了,割不割也不过是取个合法的名分罢了。

  李小九陛下当然是大度的,乐呵呵地收下了三十几座城池,当即派了官吏去治理当地庶务。

  休兵什么的没问题,撤军就没得商量了。

  李小九陛下不但不撤兵,还从海南那边紧急抽调过来三万颇能打海战的军队到辽东,其意图昭然若揭。

  泉盖苏文为此恨得牙痒痒,可也不敢把自己放在边境的军队全部撤回平壤来威慑反对分子,生怕唐军兵临城下的事件再来一次!

  而让高句丽闻风丧胆的薛仁贵同志,此时正遵照李小九陛下的密令,故意放过了倭国护送百济质子扶余丰的船队,还装出一副不谙海战的样子,把兵马全收缩回了金涟城。

  倭人素来自大,见薛仁贵军畏惧,不由洋洋得意,把扶余丰送到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军中后,当即派人回国报告中大兄皇太子,表示唐军在百济的兵马稀少,还不善海战,简直不堪一击!

  中大兄皇太子听了细作报告,非常高兴,认为出兵夺取百济十拿九稳了。

  不过,能当上倭国的一把手,那也是个十分谨慎的人,虽然听了百济那边属下的汇报,信心暴涨,但他还是又派了数艘战舰,让士兵全部化装成海匪,往离倭国最近的新罗港口骚扰,以探测唐军的实力。

  结果,驻守新罗的大将陈名振骁勇非常,把企图上岸的倭国士兵全部射成了粽子,倭国的船队只好退走,绕过新罗往西沿途骚扰。

  然而,唐军早就接到几位(代)都督的军令,禁海迁民,使得沿海数十里范围都没有人烟。

  倭军即使上岸也找不到补给,更勿论查探唐军虚实。

  倭军不敢轻易深入大陆,只得继续乘船,沿着半岛的海岸线往西。

  很快,倭国的队伍就跟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的军队接上头了。

  鬼室福信在熊津江以北建了一座极为坚固的堡垒,曰: 真岘城。

  该城池地势极高,背临江水,易守难攻。扶余丰被送回百济之后就一直待在真岘城里。

  自从扶余丰回百济后,正如李小九陛下所料的那样,百济国中那些企图反抗大唐帝国统治的逆党都纷纷投向真岘城。

  鬼室福信趁势收拢了大批人马,并扶立扶余丰为百济王。

  倭**队来到真岘城后,就专程去拜见了扶余丰这个百济王。

  扶余丰当即提起当初中大兄皇太子承诺过帮他复国的事。

  国主放心,太子派我等前来,就是为帮助国主而来的!这次带倭军道百济的将领也非泛泛之辈,只稍稍一留意真岘城的情况,就看出端倪来了——扶余丰名为国王,其实不过是鬼室福信手中的傀儡而已。

  鬼室福信为了执掌大权,必然不可能让扶余丰有自己的兵马,所以倭国也就成了扶余丰唯一可依靠的盟友了,这种局面正是倭国上下希望看到的。

  倭国将领想到这里,不由露出一抹堪称和善的笑容来,再三安慰情绪暴躁的扶余丰,并保证等他回倭国后,就立刻禀奏皇太子,督促他立刻出兵打败唐军,为扶余丰光复百济。

  扶余丰闻言,喜得差点哭出来,对倭国大将连连拜谢。

  国主不必客气,在下此来还有重任在身,须得国主鼎立相助才行……倭国大将也不客气,受了扶余丰几拜后,直接说明了来意。

  来百济之前,他家太子就再三叮嘱他要仔细查探百济的各方势力分布情况,重点就在唐军和鬼室福信军……

  如今,有了扶余丰的协助,查探百济残军的实力完全不费吹灰之力。而唐军的状况,倭国大将也有了一定的判断。

  根据他之前沿途过来的遭遇看,唐军的兵力严重不足,而且不善海战,否则也不会使出禁海迁民、坚壁清野的战术来……

  倭国伪海匪在真岘城待了五六天,就在扶余丰的再三催促下返航回倭国了。

  中大兄皇太子听完这次去百济的将领带回的情报,当即召集岛国各级贵族,召开了一次关于‘打败唐军,占领半岛’的军事会议。

  经过隋朝时期的‘圣德太子改革’和‘大化革新’的岛国众贵族们正处于‘物质需求不断增长,资源却十分有限’的关口上,对于皇太子的对外扩张建议,那是百分之两百赞同。

  倭国上下觊觎半岛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乍听唐军疲敝,半岛犹如断了一半犄角的羚羊一样,倭人的好战情绪顿时如焰冲天。

  在中大兄皇太子的煽动下,倭国上下从军者如云,各地贵族也都贡献出了自己的私兵和战舰,集结兵力,准备一举击垮在半岛的唐军,把百济这块肥肉吞下肚!

  到了显庆三年八月,倭国纠集战船800余艘,水陆军队十五万余人,号称‘战舰千艘,雄兵二十万’,浩浩荡荡杀向百济腹地——熊津江。

  就在倭国出兵的两个月前,熊津府代都督刘仁轨忽然出兵攻打真岘城,仅用三日就攻破了真岘城坚固的城墙。

  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当即带着扶余丰突围逃到熊津江以南的周留城。

  到了周留城后,鬼室福信的亲信兵吗损失惨重,对扶余丰的控制力也下降了许多。

  扶余丰在身边的倭国亲信挑唆下,顿时起了夺权之心。

  偏此时刘仁轨亲率大军包围了周留城,扶余丰只能暂时按捺下除去鬼室福信的念头。

  而刘仁轨久攻周留城不下,便准备用计破城。

  他派了数百名臂力强悍的士兵,把近千封劝降书射进周留城,劝说鬼室福信和道琛和尚投降,并以黑齿常之为例劝说二人,许诺不但不会杀害二人,还会向唐皇保奏二人。至于那个伪百济国主扶余丰,刘仁轨的劝降书里却一字也没提及……

  周留城内的鬼室福信、道琛和扶余丰三人看了这封劝降书,不禁心情各异。

  扶余丰固然是怒不可遏,道琛和尚也强硬地拒绝了投降,而三人中的实权人物鬼室福信则有些动摇了……

  扶持一个亲近倭国的无能国主,还是正式投身强大的大唐帝国,这真不是一件有多么难选择的事啊……

  倭国算什么东西,也不看看自己有多少斤两,居然还想要趁火打劫,简直不可理喻!

  何况送来劝降书的是唐将刘仁轨送来的,而不是苏定方,鬼室福信觉得完全可以为百济的百姓搏一把!

  作者有话要说:要开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