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则天)女皇之路 251 第 251 章

《(武则天)女皇之路》251 第 251 章

作者:郁郁葱葱2010 字数:2786 书籍:(武则天)女皇之路

  第十七章立后 01

  吴诩对李治的行为实在是不知该说什么好,平时看他挺聪明的呀,怎么在这件事上就显得这么急躁呢,

  他也不想想,他现在面对的可不仅仅是已经久无子弟在朝中的王氏而已,这后面还有一大批关系盘根错节的世家和他亲舅舅长孙无忌呢,

  你这么心急做什么,才刚刚把皇后弄下去,就急着扶我上去,没得让朝臣们认为王氏干的那些事都是我栽赃的呢,吴诩一想到那些自诩忠直之臣的家伙正想法设法给王皇后脱罪,无所不用其极的样子,就是一脸郁闷。【风云阅读网.】

  天朝的人自古以来最会干‘黑人’、‘自黑’、‘洗白’这些活儿了,明明是铁案也能给你翻出个三五七个阴谋论来,

  反正不管怎么说,只要一个事件最后只有一个得益者,那么那个家伙就惨了,坏事绝壁全是他干的,失败的人一定是无辜的!

  这次皇后倒台,李小九陛下又急不可耐要立武昭仪,是个人都要怀疑吴诩的清白。

  真是躺着也中枪啊!

  明明王氏自己干坏事被河蟹了,凭什么说是她吴诩想要上位,陷害了王氏母女呢?

  那些证据可都是实打实地从安仁殿搜出来的,难不成她还能硬塞给王氏母女不成?

  李小九陛下当然不会告诉吴诩,王皇后的罪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她对吴诩有迫害之心,仅凭这一点,李治就容不得她。

  但是,吴诩的话也不错。

  要重立新后,没有朝臣们的支持,根本是行不通的,他是有点操之过急了!

  李小九陛下表示非常不爽,本想着接阿武回宫后就能给她一个惊喜的,谁知竟是大大地丢了一回脸!

  他说怎么这些老家伙在废后的时候这么好说话呢,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她呢!

  想要给王氏翻案,可没那么容易!

  相较于吴诩对继立为后的不甚在意,杨氏的心思倒是活络了不少。

  她是个见过大世面的女人,知道李小九陛下既然已经放出话要立华娘为后,那可就是不成功便成仁了!

  当年李二陛下欲立杨妃为后,结果遭到大臣们的反对,结果如何呢?

  好好的三个儿子,死的死,废的废,出继的出继……

  算起来,那杨太妃跟杨氏还有几分血亲关系呢!

  所以,不能让同样的事在华娘身上重演!

  就在李小九陛下一筹莫展的时候,杨氏私下向李治进言,要李治试着说服一下政事堂的几位相公,让他们同意他的决定,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向他们许些好处……

  这不就是让皇帝陛下收买臣下么?

  李治听了丈母娘的主意,虽然有些囧囧,但细想之下也觉得可以一试。

  不过李治素来谨慎,在行动之前稍微分析了一下如今中枢的几个参知政事的情况。

  如今阁中几位相公中,柳奭已去,来济和韩逺是新晋的,虽然之前是一直力挺王氏的,可在立继后之事上他们也不好开口,所以不足为虑。

  剩下的三人,就是他舅舅长孙无忌,辅政大臣褚遂良和军中元老李绩。

  很明显,这三个人里至少有两个是不会同意立阿武的!

  形势相当不妙啊……

  李治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先攻克最难的一座堡垒——他舅舅长孙无忌。

  不过在此之前,李治决定先利用吴诩创办的《长安日报》为重立新后的事预预热。

  这《长安日报》是在永徽三年的时候,吴诩试探性地弄的一个小报刊,上面登的多是一些世家小八卦(消息来源主要由武妈妈提供)和朝廷的一些惠民政策,后来在‘高阳公主谋反’一案中,《长安日报》全程跟踪了这桩案子的审理经过和结果,许多别的州府的人士为了得到这桩案子的第一首情报,还专程跑到长安来买《长安日报》,使得那段时间的《长安日报》供不应求,加刊了好几倍。

  由于小报的广而告之,国中上下对‘高阳公主谋反’一案的知情度相当高,虽然最后朝廷对两王、两公主、三驸马的判决比较苛刻,民间也没有出现海内冤之的流言,倒是对李小九陛下为吴王和江夏王求情的这一段真情流露,表示了极大的赞扬,更加确信现在的圣人是个非常宽厚仁慈的人。

  朝廷如果有什么做错的事,那一定是大臣们不好!

  从永徽三年至今,《长安日报》一直是长安城乃至整个大唐最受欢迎的报刊,有些地方甚至学起了《长安日报》的办刊模式,办起了不少地方性报刊。

  吴诩知道后,竟也不恼,只是让李小九陛下下了一道谕旨,让各州府审核这些山寨小报,如果报刊内容符合政府主流价值观的,就颁发一个准许发售的凭证给他们,其余的一律查封掉。

  为此,吴诩还参考了现代报刊出版发行流程,制定了一些列法律法规,称之为《出版法》,让李小九都放进新唐律里面去。

  舆论这玩意儿可是杀人不见血的利器,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才行!

  去年年初,吴诩本来还想再办一份《洛阳晚报》的,但是宫中多事,她又怀上了二胖,只好把事情交给李小九给她的人去弄了。

  而李治原本想着在今年新年发行《洛阳晚报》的,到时新报开刊时,第一条就登上新后加冠的消息,可惜啊……

  计划赶不上变化,如之奈何?!

  果然是朝中没人,不好办事啊!

  正当李小九陛下寻思着怎么再去拉拢几个文武大臣来支持他的意见的时候,忽然有一封密折出现在了他案上。

  那折子并不是通过正规渠道上来的,而是吴诩身边的小顺子直接送到了两仪殿的内殿——李小九陛下的面前。

  李治看完那封则子后,不禁拍案叫绝:上书的这个人是个人才啊!

  再一看落款,李小九陛下不禁微微一愣。

  李义府?

  这不是跟来济那个傲娇并称双壁的李三郎吗?

  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

  李小九陛下把那折子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里面所书,无不是衷心拥立吴诩的话。

  李治想要赌气不理会这则子的,可实在舍不得丢了这么一个难得一见言辞鲜明支持立武昭仪为后的则子……

  当初因为马周的事,李义府算是狠狠地得罪过李小九陛下,现在居然主动投诚来了,也难怪李治是一肚子疑问。

  这李三郎为什么要帮助朕解决立后之事呢?李治不由自言自语说出了心声。

  侍立在一旁的小顺子闻言,大着胆子回道:圣人若问这个李郎君为什么会帮助昭仪娘子,小的倒是略知一二……

  李治闻言不由‘咦’了一声,对小顺子道:你说来听听……

  其实李治根本没听出小顺子话里的漏洞来,他问的是‘李三郎为什么会帮他’,而小顺子答的却是‘李郎君帮昭仪娘子’……

  虽然是同一件事,可针对对象完全搞错了!

  小顺子见李小九陛下询问,就把吴诩在京郊行宫偶然听见李义府吟诗,然后让人请他入内叙话的事说了一遍。

  娘子在行宫待得无趣,平日里除了逗弄两位小殿下,就是写些与政事有关的东西……那日也是巧了,李郎君送友人离京,无意之中走到行宫附近……

  小顺子事无巨细地把当日吴诩召见李义府的经过都说了一遍。

  吴诩行事坦荡,那天有事咱众人围观下接见李义府这个美男子的,李小九陛下纵然醋得要死,也不能说什么。

  之后,又听小顺子说,吴诩常常邀见李义府,还让他教导大郎(李弘)学习诗歌,李小九陛下闻言不由妒火中烧,怒道:那小子难道不知道阿武已是别人家的娘子了吗?朕和阿武的大郎哪轮得到他来教!不就仗着自己有几分才学……难不成还想学小报上写的那些风流书生,来个偷香窃玉?!

  真是岂有此理!

  好好一本折子成了李小九陛下的出气筒,被狠狠摔在榻上,再印上了两个脚印子……

  李小九陛下哼哼唧唧地把李三郎骂得狗血喷头,把小顺子吓得几乎跪了……

  圣人……等李小九陛下骂够了,小顺子才小心翼翼地补充道:李郎君应该并没有猜到娘子的身份,不过,娘子回宫后,周国夫人曾经使人给李郎君带过一封信笺,也不知是不是已经对李郎君和盘托出了……

  这不是废话么!

  这货要是到现在还没弄清阿武的身份,那就太愧对他的‘李猫’之号了!

  李小九陛下恨恨地瞪了小顺子一眼,个没用的东西,居然让一个祸害进了他家阿武的院子!

  不过……

  李义府那个小子倒是个狡猾万分的人物,很少做亏本买卖……

  既然李义府肯向他投诚,这说明他的赢面很大咯!

  李小九陛下转念一想,倒是冷静下来了。

  他捡起那本惨不忍睹的则子,又看了一遍,忽然计上心来……

  传长孙相公、褚相公、李相公他们进宫,朕有事要与他们商议……

  王内侍闻言,忙应了,然后快步退出两仪殿,去中书省传旨去了。

  就在李小九陛下准备算计别人的时候,吴诩也在绞尽脑汁算计世家们呢。

  作者有话要说:夫妻同心,其力断金=。=

  2013年就要过去了,祝亲们新年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