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则天)女皇之路 225 第 225 章

《(武则天)女皇之路》225 第 225 章

作者:郁郁葱葱2010 字数:2784 书籍:(武则天)女皇之路

  第十五章渔翁16

  吴诩到两仪殿的时候,李治早已得到消息,竟然亲自迎了出来。【风云阅读网.】

  媚娘,你来得正好,我正要带你去看一件稀罕的东西呢!李小九难得露出一副孩子一般的兴奋表情。

  这大概是吴诩这两个月来第一次看到李治的笑容,不知怎么的,她竟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每一个男人心中大概都藏着一个君临天下的梦吧?

  可是真正坐在了那张龙椅上,你才会觉得当个孤家寡人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有各种情感纠葛,父母亲情、夫妻恩情、子女天伦……

  如果抛开了这些温情,人跟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

  李小九这娃算是比较幸福的,因为是幼子,一出生就很受长孙皇后喜欢,长大一点虽然没了娘,却被老爹护在羽翼之下,从来没受过一点苦。后来居然一帆风顺pk掉了两个势力强大的亲哥哥成了太子,被老爹手把手教着怎么做储君……

  一直到李二陛下过世之前,这娃都没遇到过什么挫折。

  可是,当他真正成为天下之主的时候,苦难才刚刚开始……

  即位四年,没有哪一年是平平安安风调雨顺的,不是地震就是大旱,要么就是蝗灾、洪涝……

  反正是什么秒杀百姓最快,就来什么!

  吴诩真心觉得老天爷是看李小九不爽吧?

  这次大旱,不但让天下百姓都遭了秧,连李小九这个皇帝陛下也不得安生,科学的,迷信的手段全用上了,还是不见成效……

  李治以吴诩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消瘦了下来,原本还略显稚嫩的五官也变得立体起来,竟然隐隐有些男人味……

  吴诩不得不感叹挫折才是令男孩迅速成长为男人的灵丹妙药!

  可是,这样的成长方式,只会让吴诩感到心痛。却已经要肩负起天下苍生的温饱问题了……

  算起来,李小九如今的年纪要是放在现代,也不过是个刚出大学校门的实习生罢了,

  她自认没有李小九那么能扛!

  这些时日,吴诩天天都会到两仪殿陪李治处理政务,非常清楚如今的大唐帝国到底面临着什么!

  李二陛下的贞观之治,听起来是很不错,可刨开这盛世的光鲜表皮,露出来的却是腐朽无比的内在……

  李世民晚年三次征讨高丽都无功而返,劳民伤财不说,还给李小九留下了个烂摊子。

  国库空虚,吏治**,贫富差距加剧……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达官贵族却奢靡无度。

  让吴诩常常想起后世杜甫的一句诗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前段时间,高阳公主谋逆一案判决之后,长孙无忌将从高阳公主府上抄出来的部分财物分成几垛放到了两仪殿上来给李治看。

  李治一看,差点气死过去。

  整整五座小山一样高的金银财宝呐!

  这些东西折算成银钱可比李小九陛下私库里的银子还要多,这还只是房遗爱那个死胖子的个人钱财而已,如果再加上高阳公主的财物,那不是连两仪殿都要堆不下了?!

  虽说李小九陛下是这个封建社会的最大地主头子,可他并不见得就喜欢把农民们都砸骨吸髓式的剥削,他对他爹的一句话一直记忆深刻,就是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治自认登基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前两年还因为要镇压叛乱,节衣缩食,削减用度以充军饷……

  谁知他的这些姐妹兄弟竟是过着这样奢华的生活?!

  也正是那次收到刺激之后,李小九对他舅舅冷酷无情地打击异己都没有异议了。

  但是,抄家得到的那些金银对空虚的国库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

  由于贞观年间,国中甚少有战事,长安城外廊的城墙已经年久失修,有好几段已经开始出现崩塌的现象,工部尚书对此表示十分忧虑。

  李治本来打算今年六月之后就征集民夫修补城墙的,结果却发现国库的钱又没了!

  连年免除各州赋税,再加上边疆的两场战事,李治不但把自己的私库掏干净了,连刚刚抄家得来的一大笔钱财也都拨出去了……

  而偏偏七月之后又逢大旱——赈灾是需要钱的!

  一句话,李小九陛下现在很缺钱!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吴诩也不禁想起自己当年实习的时候那段苦日子,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只好天天啃白面馒头,灌凉水……

  李小九这个皇帝虽然还不到这个地步,可也憋屈得慌。

  整天愁眉苦脸的,吴诩看得也难受,所以今天他这样高兴,吴诩也觉得奇怪。

  圣人这是要给我看什么啊,这么是神神秘秘的?吴诩问了李治几回,李治就是不肯告诉她,倒叫她越发好奇了。

  想想最近除了大旱这件大事,好像也就林邑国王遣使来朝这么一件事。

  莫非是林邑国进献了什么奇珍异宝不成?想想那些穷乡僻壤来的小国使者还能送点什么好东西不成?

  媚娘你倒是猜对了一半……李治笑眯眯地看着吴诩一脸困惑的样子,然后拉着她上了辇车。

  去驯马场。

  驯马场在太极宫的最北边,是当初李二陛下建来豢养他那些宝马的地方,后来玉华宫建成,那些宝驹都被迁到了凤凰谷。

  李治登基后,玉华宫被废,先帝留下来的那些宝马良驹也都封赏给了宗室贵胄和有功的将士。而太极宫的驯马场和马球场这一大片地方也都荒芜了。

  今儿李治忽然要带吴诩去驯马场,吴诩立刻就猜到李小九要给她看的东西十有八*九是一种稀罕的动物……

  等吴诩真的见到了实物,她不禁张大了嘴,怎么也合不拢!

  卧槽!

  大象啊!!

  这是林邑国的镇国之宝,叫做‘象’。朕以前在书上看到过记载,说是三国时有人进供给魏武帝一头象,结果文武百官竟然没有一个人能想出办法称出它的重量的……李治看吴诩一副惊诧的样子,忍不住想捉弄一下她。

  不知阿武有没有什么锦囊妙计能称出这头象的重量呢?

  吴诩鄙视地看了李治一眼,道:妾身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叫‘曹冲称象’……后面的话就不言而喻了。

  李治闻言忍不住哈哈一笑,丝毫没有被戳穿恶作剧后的尴尬。

  吴诩当然也不好真跟李小九计较什么。她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大象,只觉得像是一面巨大的墙伫立在眼前,给人的视觉冲击简直无法形容……

  以前在电视看到的大象那就是浮云……

  吴诩围着那头大象走了一圈,走得脚都发酸了,不由暗暗嘀咕道。

  这玩意儿每天得吃多少东西啊= =

  李治听到她这话,脸上露出一抹苦笑,道:我以前总认为先帝的那些马匹费粮草,现在看来,这一头象就顶得上先帝数百匹马了……

  吴诩闻言,脸上也露出苦恼万分的神色来。

  如果让外人知道堂堂大唐天子,竟然连头大象都要养不起了,会不会笑掉大牙呢?

  这东西又不能吃又不能卖,除了观赏还能干什么呢?吴诩围着那头大象又转了一个大圈,喃喃自语道:就算请宗室皇亲来看,也不能收钱呐……

  要是能建个动物园就好了,还能收收门票啥的……

  想到这里,吴诩忽然记起很多年前她带着李明达和李治还有文成公主她们一起逛夜市的事来,她记得长安西市是有不少外国人在做买卖的,如果把这头大象拿出去展览,说不定能赚不少钱呢!

  住在长安城的可都是有钱人呐!

  吴诩于是把这想法告诉了李治。

  媚娘你……这是想与民同乐?李治听完后,一脸怪异神色。

  你要这么说也没错……吴诩想了想,笑道:这种稀罕东西,自然也要让长安的百姓见识一下啦~~~~~~

  当然,参观的民众都要收门票的,每人收个几百文的,一两个月下来估计就能把赈灾的银子赚回来了,还能解决大象的生计问题=。=

  吴诩开始大出馊主意,而李治居然听得津津有味。

  好,就这么办!李小九陛下最后拍板道。

  不过这事可不能以朕的名义……李小九到底还是想起了他老李家的脸面问题。

  吴诩却早有了主意。

  这有什么难办的,九郎你可以找几个心腹扮成林邑国的商人,让他们去西市去展览……

  李治一听这个主意,顿时一拍大腿,喜笑颜开,还是阿武你有法子~~~~

  这有什么~~~~吴诩又想到了一个点子来:圣人可以让有司悄悄做些象形的玩偶、面具、首饰什么的,也一起摆到西市去卖,保证赚钱!

  吴诩之所以会想出这个这点子,主要还是跟当初奥运吉祥物风靡全球有点关系。

  长安这边逛夜市不是流行戴昆仑奴面具吗?

  再多一种大象面具也不为过吧=。=

  小两口为了捞钱又嘀嘀咕咕想了n多法子,不知不觉就耗了一整个下午……

  随侍的王内侍见状,忍不住会心一笑。

  然后,王内侍对小顺子使了个眼色,准备私下问问他那个傻徒弟百福殿最近的情况——他可是隐隐听说武昭仪的姐姐似乎是个不怎么安分的妇人……

  作者有话要说:武姐姐很快就会被亲妈葱消灭掉的,亲们别着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