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桓容 302 第三百零二章

《桓容》302 第三百零二章

作者:来自远方 字数:3392 书籍:桓容

  太元七年, 五月

  秦氏兄弟带兵攻入长安, 战乱平息,反贼夏侯氏、王氏、周氏尽数伏诛。从贼之人依罪状惩处,或斩于法场, 或流千里戍边。

  惩治过罪人, 城内坊市重开, 人群穿梭其间, 商队恢复往来, 店铺陆续挂起幌子,恢复往日热闹。

  四城之内,遭遇火-焚的痕迹犹在。

  倒塌的房屋被清理, 新屋立在旧址之上,百姓重归家园, 青壮运送木料,妇人忙里忙外, 孩童追逐打闹,街头巷尾开始有了欢声笑语。

  秦策停灵结束, 归葬西河祖地,谥号武烈皇帝。

  冯氏和赵氏追封淑仪, 随葬先帝。

  秦璟兄弟亲自护送棺椁,秦玖秦钺父子出城五十里相迎。秦玚、秦玦、秦玸等闻讯, 仅带百余护卫, 急匆匆动身, 赶往西河奔丧。

  入葬当日, 天空阴云密布,狂风平地而起,飞沙走石,吹得人睁不开双眼。

  然而,乌云盘踞头顶良久,自始至终没有半滴雨水落下。

  西河百姓追念秦策早年功绩,感念秦氏恩德,家家挂起白幡,人人缟素加身。送灵当日,天未亮就候在路边,等着送秦策最后一程。

  秦氏兄弟送灵出城,秦玖在前,秦玚、秦玓、秦璟等分立于左右。棺椁之后有部曲护卫,皆着玄色皮甲,臂间缠绕白布。

  队伍经过时,百姓齐齐跪送,抑制不住悲痛,哭声震天。哭声中,有人大骂逆贼该死,都该千刀万剐,以慰秦策在天之灵。

  西河祖地是历代秦氏家主和儿郎埋骨之所。自秦氏坞堡创建以来,不知埋葬多少英灵。

  秦策依祖制归葬,并不循帝王礼仪。

  在他的墓室内,留有皇后的位置。冯氏和赵氏虽然陪葬,却不能进入主墓室,而是葬入左侧耳室。右侧空空荡荡,是刘淑妃的身后之地。

  葬礼之后,秦氏兄弟难得齐聚。

  历经数年,彼此难得一聚。再见时,早已是物是人非,兄弟几人都是一番唏嘘。

  “想当年,我在这棵树下练刀……”

  秦玓站在一棵老树下,用了拍了拍树干,试着寻找幼时留在树干上的刀痕,可惜找来找去,始终是遍寻不着。

  秦玒站在兄长身边,抱臂仰望树冠,微微眯起双眼,神情中带着怀念。

  “阿兄想找,怕是要爬上去。”

  “爬上去?”

  听到秦玒的话,秦玓竟是摩拳擦掌,颇有几番跃跃欲试。

  秦玦和秦玸席地而坐,指着不远处的石台,给秦珍秦珏讲述当年的趣事。

  “我像阿弟这么大时,跟着三兄和四兄习武。三兄好说话,并不十分严格。四兄却极是严厉,要是不听话,鞭子当场抽过来。虽然没抽在身上,也着实是吓人。”

  “四兄十几岁就上战场,还曾独自猎杀狼王。”

  “对了,那张白狼皮现在在哪……”

  正室内,秦玖和秦璟对坐手谈,秦玚在旁侧观棋,手中端着一盏茶汤,偶尔饮上一口。习惯清淡的味道,对于加了葱姜的茶汤,总觉得不太好入口。

  雕窗半敞,秦玦几人的的说话声不时传入,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听了片刻,只觉得别有趣味。

  棋局到了中途,白子优势尽显。

  秦玖凝眉思索,良久之后,终究丢开手中黑子,摇了摇头。

  “这局是我输了。”

  “阿兄承让。”

  秦玚从沉思中转醒,探头看一眼棋盘,纵然不擅棋之人,也能轻易看出胜负、

  “阿弟何时动身回长安?”秦玖没有召唤婢仆,而是挽起长袖,亲自清理棋盘,一颗颗收起棋子。

  “三日之后。”秦璟一边说,一边动手帮忙。

  “这么急,可是朝中有事?”秦玚放下漆盏,插-言-道。

  秦璟点了点头,道:“长安的事貌似过去,实则隐患不小,国内未必太平。”

  秦玖捻起一粒黑子道,叹息道:“已经是五月末,依旧没有一场雨水,今岁怕又会是灾年。”

  此言一出,室内登时陷入沉默。

  兄弟三人不再说话,许久只有袖摆擦过矮榻,棋子相-击的轻响。

  “阿弟可有计较?”秦玚打破了沉默。

  “大灾恐难避免,唯有设法应对。”秦璟实话实说,“近岁以来,国内大旱蝗灾频发,几乎未曾断绝。我日前令人清点国库,并上报各地府库存粮,实是不容乐观。”

  秦玖和秦玚同时皱眉。

  “去岁歉收,前岁则有数州绝收。百姓无粮果腹,盗贼必生。况且……”

  “什么?”

  “幽、并两州有大旱迹象,临近的草原又将如何?”秦璟叹息一声,“今年的边境不会太平。”

  秦玖和秦玚微凛,不由得心生担忧。

  “阿弟是担心,草原诸部会趁机南下?”

  “是。”秦璟没有隐瞒。

  “我离开朔方城前,暗中派人往漠南,探听漠北诸部消息。”

  “如何?”秦玚问道。

  “据悉草原已生灾情,牛羊大批饿死,更有不知名的疫病蔓延。漠北诸部寻不到草场,多往漠南迁徙。高车首领和乌孙昆弥暗中联络,互遣使者,很可能联合起来,大举进-犯边境。”

  夏侯氏举兵,长安突生叛乱,秦氏兄弟带兵平叛,边境兵力变得空虚。

  战乱平息,秦策入葬祖地,兄弟几个齐齐返还西河,难免留给人钻空子的时机。

  加上夏侯氏叛乱留下的隐患,长安人心不齐。旧部心生猜疑,新投的豪强生出他念,隐患着实不小。

  这种情况下,草原诸部大举南下,纵然不能攻入中原,也会给秦氏造成不小的危机。

  “如大举调兵戍北,南边怕会趁机出兵。”秦玖开口道。

  秦璟没说话,秦玚蹙眉看向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终究没有诉之于口。

  “北有胡贼,南有桓汉,若是两面同时起兵,怕是不好应对。”秦玖声音渐沉,“幽、并等地又有大灾迹象,军粮都难凑齐。”

  此言不假,句句指向要点。

  如果边境燃起烽火,桓汉再趁机发兵,局势对长安相当不利。

  腹背受敌之下,如何才能取胜?

  秦璟手下的确有强兵,可将兵再强也要吃饭。

  尤其是诸胡联合的万余骑兵,之前以战养战、连战连胜,如今却不然,草原遭遇大灾,高车和乌孙等部损失巨大,根本没有油水可捞。相反,为了熬过灾年,不顾秦璟的凶名,联合起来南下。

  两支军队遭遇,固然能够取胜,可胜利后的问题同样不小,甚至可说相当大。

  “阿弟……”

  秦玖是真的忧心。

  没有妥善的处理办法,眼前近乎是一个死局。

  向桓汉递送国书?

  秦玖和秦玚对视一眼,明显是想到同样的主意,眼前一亮,又很快摇了摇头。

  千载难逢的时机,建康朝廷岂会错过。阿弟同桓汉天子交情匪浅,在国家大事之上,这份交情也要退一射之地。

  “阿兄,待归长安之后,我会亲往荆州一趟。”

  “往荆州?”

  “对。”秦璟点头,眼帘半垂,看着棋盘上的纹路,微微有些出神,“桓汉天子二度巡狩,我有意同其当面一晤。”

  秦玖和秦玚都是一愣,不明白秦璟作何打算。

  “阿弟,此事还需从长计较。”秦玖劝道。

  “阿兄无需担心,此去并非交恶,而是结好。”秦璟抬眼笑道,“何况,阿兄也说今岁恐有大灾,想要大批市粮,这样更为便宜。”

  如果桓容下令,拦截往北地运粮的通道,不许商队往北地运粮,事情会变得相当麻烦。纵然有西域和三韩之地补充,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事实上,秦璟早就想到,北方缺粮是个致命的弱点。

  奈何苍天不怜,北方各州轮换着遭灾,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建康盯准这个弱点。只要卡死粮道,再断绝西域商道,就能给长安致命一击。

  秦璟常年镇守边界,扫清漠南,震慑诸胡,也是试图打破困境。

  虽有一定效果,终究无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桓汉在西域的经营不是秦氏能比。西域诸胡几乎是唯建康马首是瞻。

  桓嗣牢牢把持姑臧,谢玄和王献之南归,留下的大军不容小觑。高昌、焉耆尽归汉土,龟兹向桓汉称臣,鄯善倾向长安,却一样要受桓汉的辖制。

  要破这个困局,不是不可以。

  最直接的办法,发兵攻打姑臧,灭掉桓汉留在西域的军队,彻底占领西域商路。可那样一来,商路怕会再次断绝,一切又会回到原点,必将得不偿失。

  “为今之计,先从桓汉市粮,补充朔方、西海等地。并从各州调兵,严防胡部南下。”

  高车和乌孙未必有称霸中原野心,九成是打算抢一回就走。行事自然无所顾忌。必行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如果回防不及时,不能将这些部落彻底挡在国境之外,边州恐将生灵涂炭,重演早年间的惨景。

  “阿弟已经考量清楚?”秦玚问道。

  “是。”秦璟颔首,“秦氏祖训,驱逐胡贼,璟时刻不敢忘。”

  秦玖和秦玚没有再劝,只叮嘱秦璟,行事务必小心。

  “阿弟今为一国之君,不比早前,行事需得谨慎。”秦玖说话间,忽然觉得疏忽了什么,顿了两秒,表情中闪过恍然,开口道,“大君丧期之后,阿弟该成亲了。”

  “对!”秦玚一拍巴掌,似被秦玖提醒,“阿岢都要定亲了,阿弟身边无人,实是说不过去。”

  “纵然不立后,也当有几个嫔妃。”秦玖补充道,“如果必要,可迎桓汉宗室女。桓汉天子没有亲妹,几个庶姊业已成亲。桓氏族中女郎不少,阿弟可仔细斟酌。”

  秦国境况不妙,同桓汉结亲的确是个办法。

  然而,秦璟并不想这么做。纵然要迎桓氏女郎,也不该是他。

  “阿兄,阿跃已是外傅之年,可以禀报阿母,为他向桓汉求娶。”

  秦玖瞪眼。

  明明说的天子-后-宫,怎么三绕两绕绕到自己儿子身上?

  “阿兄,我不打算成婚。”秦璟吐出实言,“此事阿母早知。”

  “为何?”秦玖皱眉,“莫非是因为术士之言?阿弟,这些听听就罢,不可全信。纵然不为国君,也当娶妻绵延子嗣。”

  秦璟仍是摇头。

  秦玖还想再劝,被秦玚拦住。

  “阿弟莫非心中有人?”秦玚试着问道,“只是不好求娶?”

  秦璟没说话,已然是默认。

  “不好求娶?”秦玖眉心紧蹙,这是什么道理?

  秦玚似有顿悟,叹息一声,道:“阿母可知道?”

  “知道。”秦璟道,“阿母曾代我送鸾凤钗。”

  “阿弟心仪之人可曾收下?”秦玚问道。

  秦璟点头。

  秦玚沉默两秒,拍了拍秦璟的肩膀,颇有几分同情之意。

  真是他想的那位,这事还真不好办。除非两国开战,打赢了把人抢过来,要不然,阿弟真得“光棍”一辈子。

  纳美人?

  阿弟愿不愿意两说,那位至今单身,身边连个没人都没有,态度已是足够明显。要是长安宫里真有了没人,即便是个摆设,怕也难善了。

  秦玚和秦璟相处时间长,对事情有一定了解,难免心生“同情”,更生出一个古怪的念头:纵观古今,中原分裂不是没有,一次出现两个单身的皇帝,还是在同一时期,绝对的绝无仅有。

  秦玚想明白了,秦玖却是摸不着头脑。

  见他满头雾水,秦玚好心,低声解释几句。

  不料想,秦玖太擅长脑补,由桓汉宫廷、地位尊贵和鸾凤钗联想开去,得出答案之后,瞬间冒出一头冷汗。

  “阿弟,不行!”

  秦璟皱眉,不发一言。

  秦玚则是满脸不赞同,阿兄怎能如此武断!

  “阿弟,桓汉李妃纵有倾城之名,实与阿姨同龄,绝对不可!”

  秦璟:“……”

  秦玚:“……”

  不小心听了一耳朵的秦玓:“……”

  压根不知道前因后果的秦玦和秦玸:“……”

  还很单纯的秦珍和秦珏:“……”

  秦氏兄弟九人,除了秦玖之外,齐齐陷入沉默,可谓历史性格的一刻。

  秦钺陪坐在室内,亲爹和叔父说话时,始终不发一言,充当背景。在亲爹语出惊人,几位叔父集体陷入沉默时,少年叹息一声,无奈的仰头望天:大君如此不着调,该如何挽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