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桓容 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

《桓容》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者:来自远方 字数:4489 书籍:桓容

  咸安元年,六月

  季夏时节,水道变得格外拥挤。

  南来北往的船只穿行河上,满载着北地的皮毛香料,南地的珍珠珊瑚,间有胡船夹杂期间,挂着特色的旗帜,喊着雄浑的号子,伴着飞溅起的白色水浪,组成一幅独特的画卷,彰显运河上繁忙的景象。

  两艘北来的商船加快速度,船工和健仆都赤着胸膛,古铜色的胸膛流淌汗水,伴着踩动船桨,拉起船帆,肩背的肌肉隆隆鼓起,一块块黝黑发亮。

  面容刚硬的船主站在甲板上,一人脸上还带着刀疤。

  遇上旧相识,都是遥对彼此拱手,面上似很客气,背过身立即沉下表情,低声喝道:“超过去!休让那厮赶在前边!”

  两人均来自北地,船上货物相似,且数量庞大,每次狭路相逢,为争夺买家,必然有一场龙争虎斗。

  自从秦氏攻下邺城,将慕容鲜卑赶回祖地,燕国的辉煌早成旧事。

  采纳谋士意见,秦策采用与民休养的政策,大力推行垦荒种田,在国内发展商贸,境内汉、胡都得好处。

  农人耕种,商人市货,被战火摧毁的城池村庄重新焕发生机。经过口口相传,往来境内的商队越来越多,规模不及晋地,却远远超过氐人统治的疆域。

  苻坚失去边界三郡,长安的贸易也不似往日繁荣,日子相当不好过。

  秦策率兵出征,不忘命人统计境内户数,重造户籍。借鉴晋国政策,对户籍进行分类。黄籍为汉,不分村人流民,有乡邻宗族作保均可入籍。白籍为胡,多为改汉姓换汉名的杂胡,并有少数投靠的鲜卑部族。

  “入白籍十年,于郡县置有房舍产业,足额缴纳粮税商税,有里中作保,可改入黄籍。”

  得知这项政策,桓容诧异半晌。

  这分明就是晋朝版居住证!

  有这项政策在,就有分化融合的基础。对比幽州施行的政策,着实高出一个台阶。

  思量许久,桓容不得不承认,秦氏久在北方,手段确有独到之处,值得自己学习。

  盐渎大船行过运河,犹如巨兽碾过水面。

  遇其经过,河上船只纷纷避让,让开中心水道。唯恐不小心被擦到碰到。若是倒霉点,被水流困住,损失定然不小。

  见到这艘庞然大物,争先的船主顾不得斗气,匆忙令船工让开通路。

  许多货船船主和搭乘的船客走上甲板,眺望船身过处,瞪大双眼,不由得发出感叹:“好大的船!”

  “看船上的旗,似是幽州来的?”

  船只行远,众人尚在议论纷纷。有消息的灵通的转转眼珠,得意开口道:“我知道船上是谁!”

  “怎么说?”

  “休要卖关子!”

  众人心中好奇,纷纷开口询问。

  “日前广陵传出消息,幽州刺使桓容过境。据悉,他所乘的就是一艘巨船,船厂十几丈,几可远洋海上。”

  “幽州刺使?”

  “可是舞象出仕,文治武功非凡,随大军征北,在战场上生擒鲜卑中山王,未及冠便升任幽州刺使,执掌一方的那位?”

  “就是他!”

  哗!

  众人顿时一惊,旋即变得激动。

  “听闻幽州免税三年,可是真的?”

  “粮税确免,商税未免,亦少于临州。”

  “我曾至盱眙市货,知晓详情。”一名年约四旬的行商开口道,“盱眙城今非昔比,城内布局不同建康,里巷之外更有坊市,廛肆聚于西城,商铺鳞次栉比,商贩入坊都要领木牌,出来后按定额抽税。”

  “每次都要?”有人惊异道。

  “自然。”行商抚过下颌短须,表情略有得意,很有“老子见过世面,尔等一群土鳖”的优越感。

  “这样岂不是多交许多?”一名商人开口道,“加上杂税,哪里比邻州少,更要多上一截。”

  “此言差矣。”

  行商摇头,解释道:“商户店铺集中,坊市间有州兵巡事,未有人敢欺行霸市,哄抬或是横压货价。且有职吏轮值,遇有纠纷立即解决。不只价格相当公道,更有律条为凭。”

  “说起市货交税,每次均有文券。凭此文券,各项杂税尽数省略。然不得伪造借用,如被查出,必罚以重税。三次不改者,不许再往盱眙市货。”

  众人再次惊叹。

  如此算来,的确能省下好大一笔钱。

  “盱眙不设津,代之以坊吏,仅查违-禁之物,不收过路杂费。”

  “坊内设有商局,局内立有标牌,每隔五日统计南北货价。”

  说到这里,行商愈发得意,视线扫过众人,道:“诸位可知,单珍珠之价,盱眙同建康就差这个数。”

  行商比出三根手指,代表三匹绢布。

  寻常船客不觉如何,仅是看个热闹,同船的商人大感惊异。

  “两地相聚甚远,五日可知货价?”

  “自然。”行商背负双手,提高声音,“如非亲眼所见,我亦是不信。”

  旁人自然做不到,桓容有鹁鸽在手,只需提前安排下人手,传送消息相当便利。

  众人议论纷纷,同船的商人都被说动心思,打算离开建康之后,必定要往盱眙一行。

  “盱眙再繁荣,能比得上建康?”一名船客怀疑道。

  行商摇摇头,似不屑与之争辩。见其仍在喋喋不休,身边的童子忍不住了,开口道:“休要不信!盱眙的繁荣超出想象,岂是尔等井蛙可知!”

  “你、你怎能骂人?!”

  “不过说你见识浅薄,怎是骂人?”

  童子振振有词,见行商没有组织,更是口若悬河,列举往来幽州的胡商,重点提及西域商,并举出坊间的酒肆食铺和各式店铺,声音清脆,一口洛阳官话说得极溜。

  “这么大的包子,白麦磨的,包着大块的肉馅,一口咬下去满嘴油香。”

  “蒸饼和胡饼没有一点酸味,能放上好几日。用火烤更是香脆。”

  “熏肉摆在店里,根本不用吆喝,能排成百步长队。那些胡人挤在一起,为市货差点动手打上一架。”

  “不用说益州的茶、宁州的漆器、江州和荆州的绢布、番禺的珍珠珊瑚,更有北来的牛马驼羊,西来的香料琥珀彩宝。单是两人高的兽皮,在坊内就不少见!”

  童子看一眼行商,见后者微微颔首,顺势说道:“我家郎主市得三张狼皮,一张熊皮,两箱兔皮,都上等。预期到建康市出,肯定能卖得高价。哪位有意,可在下船后往小市,郎主店铺即在市中。”

  这番话很有技巧,既点出行商手中有好货,价值不菲,又指出其在建康有依仗,最好别打歪心思,否则没有好果子吃。

  待众人被提起兴趣,行商拍拍童子的头,“做得不错。”

  同样的情形发生在不同的船上。

  桓容绝不会料到,这次入建康,竟是无意间打了一回广告,令幽州之名更盛,入秋之后,往来的商旅足足多出一倍,税收翻了两番。

  随着往来人数增多,坊市布局和多种政策亦被借鉴。

  最先采用的不是建康,也非秦氏掌控的西河,而是士族聚居的会稽。

  打个比方,嗑寒食散是风尚,但风尚不能当饭吃。再是清风朗月,终究不能餐风饮露,更不能抛开家族,摆脱俗世烦扰。

  以陈郡谢士族和太原王氏为代表,不动则可,否则不定声势不小。

  幽州的做法搬到会稽,潜移默化间,涌起大量以为家族为基础的商贸集团,提前发展海上贸易,大船纷纷建造,远洋海外,凡所到之地,均掀起一股狂潮。

  在晋朝海商眼里,化外蛮夷活生生诠释两个字:土鳖。

  再加两个字:真正土鳖。

  海洋贸易提前出现,繁盛超过汉时丝绸之路。

  于此,桓容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的是商贸繁荣,国库丰盈。忧的诸多名士抛弃养生问道,纷纷下海经商,记录在史书之中,着实是有些不好看。

  春秋笔法一下?

  这是能春秋的吗?

  难道说大家都仿效秦时徐福,出海寻找仙岛去了?

  那成船捞回来的金银怎么解释?

  桓祎尤其如此!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现如今,桓容尚不知巨变即将到来,仍为冠礼之事烦心。虽说亲娘送来书信,言诸事已安排妥当,但以渣爹的x性,又有郗超在一边酝酿坏水,未必不会出么蛾子。

  “秉之,可能想个办法,让家君移开注意,最好能着急上火,没心思关注于我?”

  “简单。”

  “多简单?”

  “火烧姑孰如何?”贾秉舍人放下茶盏,满面认真,百分百没有说笑。

  “……当我没说。”

  真心的,不该带这位。

  上次没烧了建康,这次难保不出差错。

  船行数日,终于抵达建康。

  未过篱门,先遇见挂有士族旗帜的船队。

  听私兵回报,桓容立即走上甲板,举目眺望,见对面六艘楼船,并有七八艘寻常木船。最醒目的几艘,分别挂有陈郡谢氏、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的族旗。

  船身精心打造,两侧立有挡板,不露半分狰狞。

  但他相信,一旦遇上危险,楼船会立刻变作兵船,两侧挡板撤开,亮出寒光闪闪的箭矢和刀锋,给对手迎头痛击。

  “容弟!”

  王献之出现在船头,迎江风而立,衣摆长袖随风飞舞,道不尽的俊逸洒脱,气质非凡。谢玄立在另一艘船上,峨冠博带,凤骨龙姿,彰显风-流俊雅。

  另有几名熟悉的郎君出现在船上,遥对桓容招手。同样的大衫长袖,风度翩翩。俊颜似玉,笑容爽朗,活脱脱能亮瞎人眼。

  这番动静着实不小。

  桓容可以想见,等他进了城,秦淮河两岸必定人潮汹涌,迈步都难。

  该感激诸位来迎,还是怒其坑人不浅?

  桓使君无语良久,到底叹息一声,拱手揖礼,扬声道:“诸位兄长盛情,弟不胜感激!”

  王献之笑容更盛,谢玄亦是扬起嘴角。两人一起“发光发亮”,明确诠释出“闪亮生物”是何概念。

  贾秉站在桓容身后,相距一步感叹:“芝兰玉树,果真非凡。”

  桓容抽了抽眼角,很想告诉贾舍人,某年某月某日,也是在建康,他被某位“玉树”坑害不浅。遥记凌空飞来的腰鼓,梦中都会被吓醒。

  大船行近,各家楼船让开道路。

  纵然是王谢这般底蕴,对比盐渎造出的大船,仍不免显得“渺小”。即便放下船帆,盐渎大船仍高出一大截。行过时掀起水浪,稍小些的舢板渔船都会被卷入,轻易不得脱身。

  “快看!”

  有年少的郎君随兄长前来,见到追逐水浪的鱼群,不由得双眼发亮。

  船只行进间,三只江豚忽然破水而出,直立而起,喷出透明的水箭,嘴巴张开,似是在大笑一般。

  “这里怎么会有江豚?”

  “不知。”

  桓容立在船头,看到这熟悉的一家子,既有感动又有无奈。

  “自入江就跟着,怎么能认出我来?”

  江豚自然不会回答,反身入水,同时深潜。

  透过清澈的水面,犹能见到流线型的背影。

  大船继续前行,有津头贼曹乘船行来,见到这么多的士族楼船,压根不敢靠近。知晓是桓容一行,更是吃惊不小,匆忙俯身行礼,赶往篱门处通知,快些打开水闸,吊起门栏。

  “这么大的船,估计建康都要热闹上几天。”

  果不其然,之前士族郎君“组队”出城,里巷间已是议论纷纷。

  获悉众人所迎乃是桓容,大街小巷纷纷拥出人群,尤其是尚在闺中的小娘子们,皆是桃腮晕红,结伴行到河边,彩裙被江风鼓起,手持鲜花柳枝,眺望远处河面,神情间满是期待。

  “遥盼一载,郎君终于归来!”

  “我心甚悦!”

  不到片刻,河边已经是人山人海。

  河上的船只纷纷靠岸避让,让开中间水路,以供大船通过。

  “来了!”

  伴着激动的人声,几艘大船连成一线,似巨龙破江而来。

  最先两艘挂有吴氏和周氏的旗帜,中间三艘分别是陈郡谢氏、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三艘楼船之间,是桓容所乘的盐渎商船,最后则是殷氏、郗氏楼船,以及小一些的木船。

  搁在平日,随便一艘都可成为江景。

  现如今,有盐渎商船亮相,楼船也只能成为陪衬。

  船队出现时,人群霎时一静。

  各家郎君走上船头,欢呼声立时沸腾。

  不顾水深,小娘子们纷纷踏入河中,唱着古老的调子,高声道:“妾心悦郎君,郎君可知?”

  娇音随风流淌,伴着奔流的河水,凝成一曲古朴的乐音,随风沉淀,凝入历史画卷,永不会褪色。

  “郎君,可再歌一曲?”

  伴着话语声,柳枝鲜花自两岸飞出,船队行经处落下一场花雨。

  不到数息时间,清澈的河面仿佛铺了一层花毯。

  小娘子们手挽着手,高声唱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在,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歌声婉转,借一曲《子衿》唱尽对郎君的思念。

  歌声一遍又一遍回响,高歌的小娘子越来越多,最后,河边不闻人群嘈杂,仅剩下古老的调子,牵连着少女情丝。

  桓容看看谢玄,又看看王献之,深吸一口气,扬声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一人之声自然比不过两岸歌声。

  偏偏有江风骤起,几尾江鱼跃出水面,浪花飞溅中,映起五彩光晕。

  “容弟至情至性,为兄佩服。”

  王献之洒脱一笑,随之高声唱道:“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谢玄看向昔日友人,再看立在船头,温雅俊秀的桓容,终于展颜,单手敲击船舷,随之和声:“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三人先后开口,同行的郎君均是一愣,旋即当场失笑。

  由王氏郎君带头,纷纷唱起《桃夭》。

  声音或低沉或清朗,迎着江风,伴着水浪,道不尽的魏晋-风-流,士人潇洒。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人群后停着十余辆士族车架。

  南康公主放下车帘,对李夫人笑道:“瓜儿长大了。”

  李夫人弯起双眼,轻轻摇了摇绢扇,笑靥如花。

  琅琊王氏的马车中,几个妯娌同时看向郗道茂,直将后者看得脸色晕红,方才道:“小郎风华无双,阿姒有福。”

  相距十步之外,司马道福放下车帘,用力咬住下唇,满嘴都是苦涩。

  求而不得,心实难甘。

  阿叶眸光微闪,低声道:“殿下,世间郎君何其多,殿下如有馆陶公主之威,何愁没有董郎?”

  “你说得对。”司马道福闭上双眼,旋即睁开,不甘之色尽褪,现出一抹扭曲的笑,“小郎已有家宅,登岸后必往青溪里。速速还府备上重礼,我将往阿姑处请安。”

  “诺!”

  船队靠近码头,人群的热情愈发高涨。

  建康的百姓似群聚于此,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桓容早有准备,从船上移下马车,以最快的速度登上车辕,准备让健仆开道。

  不料想,动作再快,却快不过飞来的簪钗绢花。开道的健仆被人群堵住,劈头盖脸都是脂粉香。

  见此情形,谢玄王献之等微微摇头,看那表情,分明在说“图样图森破”。

  不同于桓容,几人都乘坐牛车,车盖没有,四面通风,任由绢帕飞落,绢花满身。仅由健仆护卫守在旁侧,挡下飞来的锐器。

  相比较下,反倒是行速更快。

  桓容傻眼。

  见牛车渐渐远去,看看预先准备的马车,忽然有被雷劈之感。

  “秉之。”

  “明公。”

  “再为我挡一次可好?”

  “不好。”

  贾秉的回答干脆利落,桓容无语望天,说好的君臣信任呢?

  贾秉转过头,依明公所言,化成蝴蝶飞走了。

  桓容:“……”

  实在没办法,干脆豁出去往车辕上一站,任由绢帕飞落,绢花满身。

  不就是当一回人形花架吗?

  来吧,他扛得住!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