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莺雄 第六百六十章 考篮

《莺雄》第六百六十章 考篮

作者:风之灵韵 字数:1781 书籍:莺雄

  在门口等了一会儿,终于贡院门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个穿着红袍的官吏。

  这是礼部的官员,自来礼部主持科举,今日除了主考和副主考,礼部尚书和两位侍郎都来齐了。

  郭文莺在工部任过侍郎,礼部的各个官员都认得,她也是心虚的厉害,怕被人瞧出来,特意用袖子遮住了半张脸。

  那礼部官员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指挥守卫的兵丁抬出几张桌子,随后开始例行搜检。每年科举考试的检查是极为严格的,身上脚下每一处都能摸一遍,讲究的是片纸都不得带入考场。

  上次科考之时有一个举子拿着一张当铺的当票,被人搜了出来,当场驱逐出去了。

  郭文莺看着那一个个兵丁在举子身上摸着,顿有一种“天要亡她”之感。她也是一时冲动想要考什么科举,都忘了考试之前要搜身了。让人摸来摸去肯定会发现她是女人的,这可如何是好?

  这会儿她想放弃都不行了,他们排队的队形是按号牌排的,相当于后世的考号,人手一牌,考号在前的便排在前面。张明长在户部和礼部下功夫给她伪造身份的时候,那些底下官员为了巴结他,特意给了一个十分靠前的号。

  自来贡院讲究的是门里和门外,只要入了贡院的门,你就是不想参加了都不行。你要敢转身就跑,立马就有人抓你。

  这是个进退两难的境界,如果可以她都想干脆一头撞在墙上算了,在宫里待了几年,把人都待笨了,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怎么就忘了呢?

  不过船到桥头自然直,她自来也没怕过事,便淡定的开始寻思怎么躲过这一关。前面搜查的很快,等到轮到她时,那搜查兵丁的手往她身上一搭,她轻笑一声,“官爷,我长得瘦,仔细咯着你的手。”

  她说着话,手底下已经把一锭银子塞进那人手里。拿兵丁常干这行,自然心照不宣,随意在她身上摸了两下,便道:”走吧,可以了。”

  郭文莺忙向前走了两步,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叫道:“等等,那人是谁?怎么搜查的如此草率。”

  郭文莺一回头就见几个穿着红袍的官员往这边而来,都是礼部四品往上的官员,打头那个正式她的表哥卢明玉。他新近升了礼部侍郎,自然今日要到场监管的。

  若是别人也罢了,自己这个表哥一向都是铁面无私,有一说一的,说好听点是讲原则,说难听点简直就是一根筋到底。

  一看见她,郭文莺就有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有时候亲戚之间好办事,可现在这会儿,越是熟悉的人,她越得躲着的。

  此时想跑是不行的,只能转身,微笑,作出一副“佩服的五体投地”的表情,“听说礼部有一位侍郎大人最是做事认真,可称为当朝楷模,莫非就是大人您吗?晚生久仰大名,失敬失敬。”

  这一顿马屁并没把卢明玉拍的多舒服,他上下打量了郭文莺几下,挥了挥手,“重新搜过。”

  郭文莺把手中的考篮递过去,让人从里到外搜了一个遍,写字的毛笔都被拧了又拧,生怕里面有夹带。

  搜了半天也没搜出什么,正在再摸她身上时,郭文莺忽然假装失手把考篮打翻,里面的东西倾了一地。

  这么多人在后面排队等着呢,他们这么耽误一会儿,后面的举子可等不起。到了时间不能进考场,便失去考试资格了。顿时就有人鼓噪起来,催促赶紧往前走。

  卢明玉带着人去维持秩序去了,倒把郭文莺给放了。

  郭文莺轻嘘口气,慌忙捡起东西向里跑去。

  考场是按甲乙丙丁排序的,她的号牌是甲字第三号,每一个考生都有一间号房,只要人进来就外面一把大锁锁上,考试要考四书五经、策问、诗赋,每场三天在未来的长达九天的时间里,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有那身体不好,还真顶不下来。

  郭文莺进了号房,看见这狭小的空间,真是后悔自己匆忙做的这个决定。待等考卷发了下来,更是想撞墙的心都有了。

  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开始,《诗》、《书》、《周礼》、《礼记》、《易》、《春秋》、《孟子》、《论语》、《大学》以及《中庸》等儒家经典以及从隋唐就开始的诗赋等,历来都是科举考试基本上千年不变的。类型上,主要是帖经和策问,诗赋和杂文,经义和墨义,再加上宋初以前的诗赋。

  四书五经就这点东西,每年都要考,要是放在教育机构发达的现在,估计早被龙门、黄冈、新东方分析得体无完肤了。那命题也不能重复啊,考官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出一些新奇的题目,甚至把完整的句子截头去尾,或者将几句内容互不关联的话凑在一起,将本来不当连的地方连起来,就像床前明月光,小人长戚戚一样。这种题目叫截搭题,种类分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记得曾经有一道题目,叫“君夫人阳货欲。”

  别想歪了!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而已。

  这会儿开考的锣声敲响了,随着礼部官员几声,“回避——”“锁门——”

  咔吧一声,郭文莺面前的门就已经上了锁。

  郭文莺忍不住再叹一声,自己也是,好不央的怎么就想起考科举了?难道以为这样就能让封敬亭对她多些关怀,就不会跑到夏美人房里亲亲我我了吗?

  想到那厮做下的腌臜事,不由心里恨恨的,咬着笔盯着面前的试卷,恨不得把上面盯出个窟窿来。

  第一场史论,共五题,第一题藩镇,第二题平戎,第三题举贤,第四题变法,第五题以夷制夷,还真是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第三场考的是《四书》、《五经》。

  《礼记》中一题,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