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第三百二十三节赤壁风光

《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第三百二十三节赤壁风光

作者:古月清影 字数:2363 书籍: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我们快马加鞭的来到了赤壁古战场,可惜那位老前辈也没有具体明确的告诉我们藏下一处线索的具体地方,所以我们只能在偌大空旷的古战场上千辛万苦的寻寻觅觅了,可找了半天,还是一无所踪,我们也是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只有不知情的胡娇娇他们倒是高兴的很,闲来无事的到处游山玩水,我们看一无所获,心想既然来了,也就先看看四处风光,再调整思路,再做打算,三国赤壁古战场境内有赤壁山、南屏山和金鸾山三山相连,山峦绵延,此起彼伏。我们抬头一看就赫然看到赤壁矶头临江的万仞的悬崖绝壁上,遒劲有力,龙飞凤舞的刻着赤壁两个大字,气势壮观,相传为周瑜所书,故也有人称此地为周郎赤壁,字体各长150厘米、宽104厘米,据说当年赤壁大战之时,孙刘联军火烧曹军战船,江面一片火海,把江边崖壁映得通红,曹军大败,孙刘联军把酒庆功,酒酣之余,周瑜提剑在崖壁上刻下赤壁二字,因是巨手神笔,力盖千钧,字迹竟透过石崖到了山后,映出了反体的赤壁二字,看来这周瑜也是位武林高手呀,剑术出神入化,不可小觑呀。据宋人谢枋得《赤壁诗·序》载:予自江下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岩有赤壁二字。明正统《嘉鱼县志》载:赤壁……削壁面西,上有‘赤壁’二字见存。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赤壁时写出下了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著名诗句。在赤壁矶头的一处开阔平地上,还矗立着三国东吴都督周瑜的石雕像,是为了纪念赤壁大战时周瑜的英姿而建立的,充分展现了周郎当年雄姿飒爽、血气方刚的英雄形象。周瑜雕像造型揉合了汉画像石刻、北魏石刻和现代建筑艺术的双重优点,从正面看,东风吹来,战袍飘向西北与孔明设坛祭风的东南风向相吻合;反面看,象一面石壁,和“赤壁”意合。底座设计别具匠心。那刀劈斧刻的纹络象征拍岸的惊涛,三个层次比喻“卷起千堆雪”,从苏轼的词中取意,同时也隐喻了三国鼎立。周都督雕像手持利剑,目光英武,面对曹军的二十多万强敌毫不畏惧,整个雕像把周瑜雄姿英发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栩栩如生,英姿勃勃的周郎石像,傲对长江,壮志满怀指点江山如画;原来早早的在大宋就有了周瑜的雕像,我还以为到了现代社会才有呢,我赶紧急不可待的拿出相机刷刷刷的开始大拍特拍起来,以后如果侥幸能够回去,那可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的见证呢,虽然很多东西到现代社会已经灰飞烟灭,化为乌有了。

  不远处就是拜风台,又名武侯宫,坐赤壁山东南处的南屏山顶,是为了纪念在赤壁之战中,诸葛武侯在此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郎而建造的。整个建筑面积有310平方米,分前后两殿庙堂,内殿供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全身塑像,袍带飘逸,栩栩如生。还有许多赤壁出土文物1000余件,有刀、枪、剑、戟、镞、戈、带钩及东吴铜币,并有东汉铜镜和剪轮五铢钱及大量东汉、三国时的陶器等。诸葛武侯羽扇轻摇,巧借东风,借出千年来震古烁今的一战,借出一个三国鼎立的新格局;凤雏庵下,千年紫藤、参天银杏依旧苍翠,当年凤雏先生在此隐居巧连环献计;一龙一凤,齐聚赤壁,让这一方土地借卧龙凤雏双英之势一飞冲天,在历史长河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远处的南屏山东南方的金鸾山上,有一座庵堂,相传为赤壁之战时,风雏先生庞统披阅兵书之处,后人于此建凤雏庵纪念凤雏先生为赤壁大战做出的贡献,名曰凤雏庵,右侧门牌上有绝甘兮少四个字,据说是赤壁之战时诸葛亮题赠给庞统的。那时庵外有一块小菜地,庞统在菜地里种上了鲜嫩的马蹄菜,菜园正中有一个古井,井水清澈干冽,山坡上也栽满了色味甘美的香茗,每次客人来了,庞统总是炒上一大碗马蹄菜,拿出糯米酒来招待,酒后又给人客人用井水和香茗泡一杯浓茶,这样的招待更是让客人无不啧啧称赞。而在这古香古色,古朴大方的凤雏庵前,有一颗千年古树,此树高数十米,主杆挺拔,枝繁叶茂,甚是壮观,为周边景致增色不少。据说这颗银杏树距今已有千余年了,是庞统当年亲手栽种的。这颗古树也是当年亲眼目睹赤壁之战后唯一有生命的幸存者。更有传说庞统死后变为凤凰,金鸾后栖息于这颗银杏树上。那颗枝繁叶茂的银杏默默不语,它静静的注视着这里发生的一切,看着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流逝,人物的更替。

  而武财神庙也不可不看,关羽不仅是历史人物,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更是成为老百姓心目中那无敌的存在,从古至今更是被各地商人锁供奉,关羽塑像威风八面,丹凤眼卧蚕眉,传说关羽塑像不能怒目圆睁,如若神像眼睛全睁开就要杀人,经过关羽的成名,随后慢慢不仅被供奉为道教的神像,佛教也会追加关羽为护法神将。关公为正义及正气化身,最善制煞镇妖除鬼魅防小人,家中若有久病之人,或者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请一尊圣像镇守宅中,更是能驱凶迎吉.所以关羽亦被称为关圣帝君,简称关帝,道教主要将他作为财神来供奉。关公像除了治病除灾,驱耶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还有司命禄,庇护商贾,招财进宝,又因其忠义,故被奉之为武财神.

  然后我们又兴致勃勃的登上赤壁山临江矶头,一览长江壮美的风光的望江亭,它上盖琉璃瓦,六柱六角,塔状尖顶,相传赤壁大战时此处为周瑜的指挥哨所,站在此亭中,可凭栏远眺隔江乌林曹军驻扎的大本营。上面有楹联一副,我们饶有兴趣的看起来: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危言,兴霸良策;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忧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徽。让人嘘唏不已,感叹万千,站立于亭内,放眼向长江对岸望去,即可以看到当年曹操二十六万部队驻扎的地方——乌林寨。赤壁山像一把利剑直插江心,是观望曹营最好的位置。此处退可守,进可攻,让当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占据了地势的绝对优势。望江亭据说是黄盖当年观望曹营的地方,黄盖是东吴的三朝元老,早年就跟着孙坚一起打天下,为孙氏基业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东吴人人都敬重他。相传,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约黄盖一起下棋,周瑜每走一个棋子,就被黄盖吃掉一个,黄盖甚是吃惊,周瑜假装无奈说到:我无将可用矣。黄盖会意后,毛遂自荐。于是,在赤壁之战中,黄盖果然不负众望,一把火烧的曹军不见天日,曹操仓皇而逃。这把大火为孙刘联军最终的胜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之后孙权论功行赏,将黄盖练兵的太平湖赐给了黄盖,并改名叫黄盖湖,一直沿用至今。

  看到如此风光,自然让人浮想联翩,当年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起来,小飞不由自主的念起来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