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帆 第三二一章 燕云会(四)

《宋帆》第三二一章 燕云会(四)

作者:耽文 字数:1899 书籍:宋帆

  惨烈的厮杀声,吞没了黎明前的最后一丝黑暗。辽军的重骑部队率先对环庆军的临时营寨展开了猛烈地冲击。

  话说辽人对自己的骑兵作战信心十足,宋军却也对自己的阵战颇有心得。在昨晚安营扎寨之时,为了防止辽军突袭,环庆军便在驻地周围布设了鹿砦、拒马、壕沟等阻止骑兵突入的障碍。这些障碍之后又坚起的盾牌,安排了床弩、神臂弓射士、辅兵等防守力量。

  在与西夏的连年作战之中,这些西军将士也总结出了一套对付骑兵的方法,故而辽人的重骑,在几轮的冲击之下,也只是打开了宋人营寨的一个缺口。可这样的缺口很快会被宋人的辅兵用备用的器械堵上。而此时重骑已经失去了速度,只能退回整军再冲,否则只会成为宋人射手的靶子。

  如此往返几次无功之后,辽军干脆便用少量骑兵掩护,而主攻的力量换为步兵。辽军的步兵,在盾牌手的防护下,冒着宋军的箭雨,拼命地向前冲击。这个过程中,辽军的弓箭手亦是抽准机会向宋军还射。而辽军的石砲也随着这些步卒推进到了宋军营寨的极近之处,那些砲手不顾宋军弓箭的威胁,拼了命地搅动着石砲的筋弦,装上了石弹。

  宋军的弓弩之强是天下闻名的,在这种对射之中,辽兵一片片地倒下,便剩余的人却仿佛视那漫天的箭雨如无物,仍是踏着急促的鼓点,向着营寨这边冲来。

  当然,辽军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也给宋军带来了很大的伤亡。环庆军营寨的寨栅之旁,不断地有弓弩手或是辅兵被射中,发出长长短短的惨叫声。

  辽军的士卒终于将宋军的距离拉得极近。便在这时,他们身后不远之处的二十余架石砲轰然打响,大粒大粒的石弹密集地砸向了宋军。宋军的寨栅、鹿砦、拒马在这些大石头的重击之下,木铁断裂、血肉横飞。

  趁着这个时机,辽人的披甲步兵从盾牌之后闪出,转瞬便冲到宋军营寨的缺口之处。这些披甲的步卒皆持了长斧、大刀等重型冷兵器,冲到宋军的缺口之处后,他们一阵狂砸,便把那些障碍物连同残存的宋军士卒砸了个稀把烂。

  辽人的军队洪流一般地涌入营寨,环庆军的第一道防线被破。如此一来别处的宋军再死守在营寨的最外层已无任何意义,刘延庆的中军之处令旗一挥,最外层的宋军将士开始收缩,形成第二道的防守阵形。宋军的防守便是这样,以刘延庆中军旗号为中心层层设防,只要刘延庆旗号不倒,宋军便不会崩溃。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萧干说只要杀到刘延庆的中军之前,环庆军自会溃败。

  不过越往里层的防守,用来阻挡敌人的障碍物越少,两军贴身肉搏的机会就越大。便在辽兵冲入营寨之后,宋军的寨中也同样冲出一支重甲步兵,他们迎上辽军的先锋捉对厮杀起来。两军便如两道黑色的狂流撞到一起,在激起了一片巨大的浪花之后,混在了一起……

  ……

  厮杀很快漫延到军营的四周,营寨的外围,残破的寨栅、折断的鹿砦、零散的器械、横躺的尸体、模糊的血肉,已经将战场变成了这世上最混乱的所在。双方的精锐之士就在这儿做着你死我活的战斗,厮杀时呼喊的声音响彻云霄;死伤前悲号的声音震动人寰。

  刘延庆立于营寨中央的望楼之上,看得暗暗心惊。在他的判断之中,辽人便剩下这不足三万人的精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他们都不应该这样不惜性命地死战。当然,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西军名将,此时刘延庆倒不至于害怕,他之所以孤军突进的目的,便是为了率先与萧干交战,好独揽这份灭辽的大功。

  辽军这样主动来攻他,就他的这个目的而言,其实正合他意。毕竟自己的部队善守,在自己布置的营寨之中交战,对敌人的杀伤要远大于在野外的对冲。看着冲入营寨的辽军将士一片一片地倒下,刘延庆对于萧干这种极不明智的选择很是有些不解。

  “辽国现在便只剩这点余烬,可我大宋仍是兵马如云,你总不会想着与我的环庆军玉石俱焚罢!哼!看你还能撑住多大的伤亡。”刘延庆想着。

  时间缓缓地流过,惨烈的大战一刻不停地持续着,双方的将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倒下。辽兵仍在不顾伤亡地向宋军的中军之处猛突。

  刘延庆的心在渐渐发凉:他娘的萧干就是要与自己同归于尽,他疯了吗?

  “禀太尉,胡正将战死,辽人突破了他的阵营。”

  “禀太尉,刘正将部死伤惨重,请求火速调拨一千士卒与他。”

  “禀太尉,辽军突破了黄正将的防线,正向这边奔来。”

  一道道的军情传至刘延庆的望楼之上,将他还有他帐下那些幕僚的心慢慢地提了上来。辽军死伤惨重,但刘延庆手下的可战之士亦是流水一般地消失于世。

  最先承受不住的是刘延庆的几个幕僚。这几个幕僚是他近来从京中收拢,专为他谋划仕途之事的。这些人虽然平日里指点天下,大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可对于行兵打仗其实是一窍不通,对于战争的残酷更是从未亲见。此时他们已经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只是碍于面子,不得不脸色苍白地强作镇定。

  “太尉!辽人这是要与咱们同归于尽,他们已慢穷途末路、烂命一群,太尉切不可为之付出过大的代价。”

  “是啊太尉,咱们已杀敌近万,重创辽军,是该谋划撤退之事了。”

  几人适时地向刘延庆提议。

  不过,刘延庆的身边亦有随他征战多年心腹之将,他们却是明白人,见几个幕僚打起退堂鼓,便有人禁不住提醒刘延庆道:“太尉万万不可退兵,此时正值两军相峙,谁先退,谁便会出现溃败之势。辽军虽然不计生死地强攻,但要打到太尉跟前,却也不易。现在种相公与王相公的两路大军正在赶来,只要咱们能够与辽军相持到午时,辽军要么撤退,要么被咱们三路大军围歼于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