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帆 第一二一章 “活神仙”

《宋帆》第一二一章 “活神仙”

作者:耽文 字数:2121 书籍:宋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唉!这样的天气吃火锅、喝小酒最适合了。”杨帆抿一口酒,挑一片薄薄的羊肉放在嘴里,满足地道。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能饮的!好诗,好诗!洒家干了!”鲁智深喝掉杯中的酒道,他以为杨帆是在问他们几个能饮一杯无。

  杨帆斜睨他一眼道:“自然是好诗,不过不是我写地。”

  “噢?”鲁智深又满上一杯酒道,“今日天降瑞雪,这京城里面就两个地方最热闹,一个是寺庙道观,百姓纷纷前去进香。别一个便是那金明池畔,诸多的文人士子聚在那儿吟诗作对,大人可惜没去,否则也能吟上两首,说不定还会流传后世……”

  杨帆于诗词之道算得上小白,听鲁智深如此一说,便知这厮是在故意调侃自己。于是便哼道:“怎么?以为本官作不出诗来?”

  众人还从未见杨帆作过诗,听他这口气似乎是要即兴赋诗一首,便都抬起头来期待着杨帆的大作。

  “听好了!”杨帆摇晃一下脑袋:

  “什么东西天上飞……”

  “东一堆来西一堆……”

  “噗!”杨帆话音刚落,便有酒喷出口的声音。

  “莫非玉皇盖金殿……”

  “筛石灰呀筛石灰!”

  开始之时,周若英还只是莞尔,岳飞更是憋住气,免得笑出声来。而此刻,众人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待众人笑够,杨帆才一本正经地道:“有什么可笑的,‘玉皇大帝盖金殿,筛石灰呀筛石灰’——多形象的比喻!”

  鲁智深闻言,握着肚子道:“对!对!这个比喻着实形象。只是没想到这场瑞雪,原来是玉皇大帝筛石灰筛出来的……哈哈,可怜了那个自命神通道人,求了一天的雪,好不容易下下来了,却是玉皇大帝在筛石灰……大人这首诗若让他看了,他非吐血三升不可。”

  “什么自命神通的道人?”周若英问道,她如今在家安胎,外面的事情了解得不是很多。

  “就是那个唤作赵德辅的道士,哈!装模作样的求了半天的雪,原来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遇着了玉皇大帝筛石灰。这不是自命神通是什么?”鲁智深道,他对道士向来没多少好感,话语里自然多有戏谑。

  见周若英不是很明白,杨帆微笑着解释道:“就是京中最近来的一个道士,据说法力通神,昨日官府特请他设坛作法,祈求上天降下祥瑞,没想到今天真的下雪了……哈!这个赵德辅,现在已被京中百姓奉为神人,听说这几天皇上也要招见他呢。”

  “哼!筛石灰罢了!”鲁智深依然不服。

  “嗯!”周若英经杨帆这么一解释,明白过事情的原委之后道,“不管是那道人神通广大,还是玉皇大帝筛石灰,这天总算是降下了大雪,今年遭了水灾、收成全无的百姓,明年总算有了个盼头。”

  众人点头称是。

  抛开这个话题,众人又谈论起今年年节的准备来。进入腊月就是年,接下来要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而对于杨府众人来说,事情就更多了。周若英在家安胎,神工集团的年会杨帆需要花些精力,好在这场雪一下,重建火药作坊的工程也即停了下来。岳飞、王贵他们计划将自己的家人接至京城看看,直到过完元宵节。鲁智深没多少私事,但盯紧醉杏楼的担子他需要多负担些,直到周侗回京过年,顺便带来几个实习的培训班学员……

  酒酣人散,杨府的灯火渐次熄灭。外面,雪花悄悄地落在了地上,不远处传来梆梆打更声,却让这宁静的雪夜显得更加宁静……

  ……

  天放晴的时候,已是腊月初十。厚厚的积雪覆盖了广阔的原野,大地银装素裹,一片苍茫。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京畿之地的百姓看着这大雪自是高兴,高兴之余,自然不会忘记称颂一番那位求得大雪的活神仙。

  民间如此,朝庭亦然。

  自从林灵素告老还乡、假死遁世之后,京中便少了一位能够吞云吐雾、呼风唤雨的“魔术师”。这对笃信道教的赵佶和遇事习惯求神问卜的众多官员来说,便增添了些许的麻烦。就如前些天的祈雪之事,司天监、京畿路衙门找了不少的僧道作法,却无人能够“触动上天,祈得雪来”。

  直到那名叫做赵德辅的道士来到京城。

  据说这赵德辅来京的第一天,正走在熙熙攘攘的路上,一路人忽然倒地昏厥,眼见便身体发僵、气息全无……正当其他路人皆摇头叹息、此人亲属扑尸痛哭之时,赵德辅走向前去,为这昏死之人略一把脉,便道:“无妨无妨!此子阳寿未尽,只是被那邪祟之物附体,才出现此等状况。待本道施法将那邪祟驱除,便会好起来……”

  众人分明见着那倒地之人已经毫无生机,自是不信这道士的话。

  只见这赵德辅从怀里掏出一张符咒,贴在那“死者”的额头,然后示意两名手足无措、兀自哭泣的“死者”亲属让开。待两名亲属退到了一边,赵德辅就地盘膝而坐,单手捏个法决,口中念道:赫赫扬扬,日出东方,三昧真火,普扫不祥……

  随着他口中咒语的念出,那“死者”头顶的百汇穴上,竟慢慢升腾起一缕雾气,惊地周围路人目瞪口呆。

  “呔!”突然这赵德辅大喝一声,口中便喷出一道长长的火舌来,吓得众人纷纷扭头躲避。待重新回过头来,便听那“死者”咳嗽两声,竟是活了过来。

  “好了!邪祟已除,这小哥只需休息半日,便会与往常无异!”赵德辅收功起身道。

  先前还在一旁哭泣的两名“死者”亲属,见亲人被这道士救活了过来,忙不迭地向前跪谢;看热闹的路人也纷纷称赞道:“真是活神仙啊……”

  自此,京中来了一位能用三昧真火降妖祛魔之人的传言便流传开来。然后未过几天,京畿路衙门便闻言前去请这赵道士设坛祈雪,结果没有想到,便在他作法之后的当天夜里,就下起了大雪。

  经此一举,赵德辅更是被惊为神人,神通之名很快便直达圣听。

  赵佶本来就对林灵素的离开耿耿于怀,听说京中又来一位呼风唤雨的道士,自然免不了要见上一见。腊月十六,赵佶便让京畿衙门领了这位赵道士进宫面圣。面圣过程中,经过一番考校,赵佶却发现这赵德辅的法力不在林灵素之下。又得一位知天识地之人,赵佶自是高兴,便赐号“通玄先生”与这赵德辅,命其随时进宫备询。

  几乎是复制了林灵素的得宠之路,没过多久,这赵德辅便成为赵佶最信赖的道士之一。赵佶还赐其金牌,任其非时入内,并改林灵素之神霄宫为通玄宫令其居之。

  对于这些事情,杨帆并不关心,虽然心里偶尔腹诽一番,却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阻止赵佶这位荒唐的帝王,于是也就眼不见为净,不去纠结此事。

  总之,日子不会因为赵佶的荒唐而停止,当年年岁岁既相似而又不尽相以的鞭炮声又响起之时,大宋宣和元年悄然逝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