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崇祯:重征天下 第八百六十八章 钦点状元(二更)

《崇祯:重征天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钦点状元(二更)

作者:饱吹饿唱 字数:1798 书籍:崇祯:重征天下

  1、严父与慈父

  乾清宫,东暖阁。

  这里不像南书房那样正对着东方,坐南书房里,就算窗户全关上,阳光也会一直照纱窗上。

  康熙坐位置比以前要靠里一点,他侧坐着,量不对着殿门外直射阳光。看两本折子就把眼镜取下来,闭目休息一会儿。

  朝中事不能拖延,有一刻耽搁,折子就积成了山。一些略为不重要折子他都暂时押后了,剩下都是需要他亲自批阅。

  见过大臣,想起儿子们。昨天就没叫进,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抽出空来见一见他们。

  康熙放下手里折子,起身喊梁九功进来:“去把咱们从南边带来果子带上。”

  梁九功应下,出去喊小太监。皇上从南边带回来果子可不少,他叫人拿八宝盒装,就这也叫了八个小太监才能全捧上。

  跟着皇上出来,却不是去武英殿,而是上书房。

  上书房里,皇子皇孙们正读书。康熙一路走来都由太监执华盖遮阳,这会儿进了上书房,执华盖太监就站庭院中,仅由梁九功侍候着皇上过去。

  康熙没有进去打扰他们读书,只是站几步远地方陶醉听着。稚嫩读书声是这个世界上好听声音。

  他入神听了一会儿,笑对梁九功道:“这是太子家弘晰。”

  梁九功陪笑,知道此时皇上只是需要一个听他说话人,不必回话。

  果然,康熙自己叹道:“跟保成小时候一样……背起书来,铿锵有力。”

  梁九功侍候皇上时候长,小太子当年事他是都看眼里,听皇上提起,恍如隔日。但他此时却只是低垂下头。

  康熙此地站了一刻,才道:“把果子给他们留下,叫人课后给他们拿回去吃吧。”

  “是。”梁九功去吩咐。

  康熙又站了一会儿,思绪渐渐飘远。

  当年宫里孩子少,自保清后留下来慢慢多起来,可一眼望去,还是只有几个小小娃娃。他当时着急得很,前朝慢慢衰落,就是从生不出孩子开始。好几代都子嗣艰难。

  当时大清还是称金,草原上孩子生起来像牛羊下崽,一窝窝。哪里像前朝那样,皇帝富有四海,却求不到子?

  入了关后,坐上皇廷。大清好像也被这无边江山诅咒了,子嗣开始艰难起来。这时他从前朝老太监嘴里听说,前朝皇帝中也说过庶民孩子多养不起,又扔又卖,朕满宫妃嫔,个个吃饱穿暖不干活,怎么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

  可见子孙绵延才是兴旺之兆。

  那时他巴不得儿子多些再多些,夜夜无人时也对着长生天祈祷,求长生天多赐麟儿,以保大清万万年。

  长子保清,次子保成,三子胤祉因为同胞兄弟夭折太多,他甚至信了术士话把他寄绰尔济家里,幸好绰尔济医术超群,为人正派,邪祟不侵,才保住了胤祉性命。

  为了求子,他宠爱能生会养妃嫔。只要能生下一个健康孩子,他就会接连宠幸。德妃就是这样入了他眼。

  当时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他无心选秀,也无暇选秀。满族子弟都前沿,秀女除了以充内廷宫室外,满族大姓也是需要娶老婆延续后代。他只好一再压后选秀,免得前脚指婚,后脚人死前面了。

  当时满人刚刚入关还不足一甲子,大明繁华让所有草原人心折不已。以前草原上人口不多,为了不削弱族财,没人觉得娶寡妇不好,太宗还娶了好几个死了丈夫带儿子女人呢。

  可入关后,大家慢慢被汉人同化,开始相信他们说没过门就死老公是这女人命中有煞,命硬,克人。

  之前满人都是信喇嘛,信长生天,到了康熙时已经都信佛了。虽然喇嘛也信佛,却跟中原佛教大不一样。康熙倡导信佛轻喇嘛,是因为草原上时,一个名声大喇嘛甚至可以左右一个族兴衰,喇嘛是活佛,他却是圣人。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天下只需要有一个能听到神声音人,那就是他,他就是天子。而不需要另一个佛来指手划脚。

  康熙想起这些,仍然为自己所做所为而骄傲自豪。先帝顺治爷崇信中原佛教,还曾请禅师进宫讲经,世人甚至传说先帝想剃度出家。

  他没有亲见,却也相信皇阿玛绝不是一个会放弃身上责任,为一个女人去出家当和尚人。

  他登基时年纪尚小,宫里还有萨满和喇嘛,他也太皇太后那里见过。可虽然当时他还不明白前帝深意,却因为太傅教他‘三年不改父志’而坚持信佛。他自己说话不管用,就手腕上常年戴着一串念珠,每日都到先帝当年坐禅禅室去静坐。对待底下人,也常常将先帝对佛祖虔诚挂嘴边。

  等他渐渐长大,能领会到先帝这么做深意时,常常感愧不及先帝深谋远虑之万一。

  如今,满人崇佛之心日益高涨,远草原活佛也要他这个天可汗面前低头。若是还草原上爱觉罗家是绝不敢想。

  康熙缓缓踱步到武英殿,先见候见大臣,再宣儿子们进来。他与大臣们谈朝事,与儿子们却只谈家事。

  直郡王与太子分坐他两侧,他挨着个问过去,轮到八贝勒时,他想起他膝下至今无一子一女事,嘱咐道:“朕已经嘱咐你惠母妃为你好好挑两个好孩子,进了府也能为你开枝散叶,明年这个时候,你要带着朕皇孙和皇孙女来拜年,朕才许你进门哦。”

  一殿人都哄笑起来,纷纷打趣被皇上调侃八爷。

  仅一刻后,诸王贝勒就都退下了。

  三爷与四爷走一起,笑道:“你说老爷子叫咱们来干什么?就问了问咱们长高没吃了没,连老八纳格格事都要提出来问一遍。”

  四爷打太极道:“皇阿玛久不见儿子们,自然要叙一叙父子之情。我现隔两天不问问弘晖功课就跟有什么事没做似。”

  三爷见他说这些没滋味话,淡淡一笑道:“老四啊,你可是越来越滑头了。”

  两人分开,各自骑马回府。

  四爷回到府里,见还不到午膳时间,算着正是先生布置完功课,让他们自已温习时候。就直接去了书房。

  书房向东三间大屋早被改成府里阿哥们读书地方。四爷仿就是南书房,坐南向东,每天第一缕阳光就能照到这个屋里来。正面墙上全是大开窗,全打开屋里照得没有一丁点死角。以示读书明心之意。

  屋里只有三人坐着,先生上首,弘昐和三阿哥并排坐下面。

  四爷看着,不由得嫌府里孩子还是少了点。三阿哥也搬来前院了,该让素素再生一个了。素素生孩子,除了二格格是不明原因早产外,余下两个阿哥全都聪慧伶俐,身健体壮。

  再说同母兄弟日后起嫌隙可能也少些。

  他不是看不出来。以前三阿哥没搬过来时,弘晖和弘昐看着也是亲热一对兄弟。但自从弘晖进了宫,三阿哥搬到前院,他才看出弘昐待三阿哥亲近与弘晖那仿佛是比着书本学出来兄友弟恭不同。

  就连弘昐,待弘晖也总是留着三分余地。恭敬有余,亲热不足。

  他还记得弘晖有造化时,弘昐很羡慕,却从来没有不经弘晖允许时去跟造化玩。直到弘晖进宫后不能带狗,弘昐接管造化,一人一狗才亲密无间起来。

  可三阿哥见到造化,那是想抱就抱,想玩就玩。有时弘昐正跟造化玩接球呢,三阿哥嘻嘻笑着夺了球就跑,还给弘昐捣乱,扔两个球来逗造化。把造化都搞糊涂了。三阿哥乐得哈哈大笑。

  也不见他担心会惹恼弘昐。

  二格格本来想把百福送来,让他们兄弟两一人一只。可四爷想着二格格就百福一个朋友,素素也喜欢百福,两人都习惯百福东小院陪着她们了。而且有造化,兄弟两人反而能玩到一块。

  四爷跟十四关系并不好,他觉得十四不识教,被宠坏了,对兄长不够恭敬。可想起当年同母早夭六阿哥,虽然两人上书房时没有太多交往,但两人都很喜欢能有这么一个兄弟。上书房中,两人偶尔写字背书时对一下眼神,都能升起‘这是我兄弟’感受。

  六阿哥夭折时,四爷也大病一场。那真是他喜欢爱一个弟弟。之后他一直盼着娘娘能再生一个阿哥出来,却一直等了八年。彼时他已经长大,对同胞兄弟执念不再那么深刻。可是好不容易盼到十四到了上书房,却与记忆中六弟完全不同,让他大为失望。

  若是都娘娘身边长大,他还能仗着哥哥身份他不驯时教训他一顿。可当时已经十六岁胤禛已经能感受到永和宫待他复杂心情,所以他对这个十四弟,除了怀柔,还是怀柔。别说教训他,就连板起脸来训斥一两句都要仔细斟酌,左右思量方敢开口。

  想起这些,四爷不由得替弘昐和三阿哥庆幸,他们同母,年岁相差不大,正是好兄弟。

  再来个小四就好了。

  他想着不禁微笑起来。

  这时,屋里三阿哥写完一张字起来伸了个懒腰,然后双手叉腰摇头晃脑。四爷忍不住摇头,这肯定又是素素教。

  结果三阿哥转脑袋时一眼看到站窗下四爷,高兴大喊:“阿玛!”

  这笨小子。

  四爷失笑,先生是早就看到主子来了,却见主子不想打扰小主子们就装做没看到,谁知还是被三阿哥叫破了。

  先生起身离座行礼,四爷进来,温言几句,先生就告退了。

  三阿哥拉着四爷看他写字,特别骄傲自豪。四爷坐下替他圈字,他刚拿笔不到半年,写得不说是狗爬也差不多了,可四爷眼里,这一笔画得很直,高兴圈起来,这一点顿得很果断,圈起来!

  三阿哥都乐歪了,蹦蹦跳跳去找弘昐:“哥!哥你看我写得多好!”

  弘昐额头都冒汗了,四爷进来时他这一张字还没写完,不敢放笔,四爷一向教他们先把手边事办完再做其他,不然做事半途而废,不是好习惯。所以他也没对四爷见礼,只顾着先写字。

  四爷没去制止三阿哥,想看看弘昐如何解决。是喝斥三阿哥离开,还是好好跟他说哥哥字还没写完,等等陪你玩?

  谁知弘昐沉着写字,头也不抬对三阿哥说:“弟弟帮哥磨些墨,哥砚台里没墨了。”

  三阿哥立刻乖乖站弘昐桌边,拿砚滴小心翼翼添水,然后拿墨锭缓缓磨起来,嘴里还念叨:“左三圈,右三圈……”

  弘昐差点忍不住笑,以前他东小院写字时,额娘替他磨墨时就爱说‘左三圈,右三圈’,三阿哥当时就听到,然后学会了。现磨磨就爱念这个,跟念经似。

  四爷听着耳熟,心里也跟着默念起来,跟着突然反应过来,他从哪里听到这个?素素?他依稀仿佛记得,素素跟他一起抄书练字时,磨墨爱唱这个什么左右三圈。

  再看眼前这两个孩子,四爷忍不住笑了,真是……都被这个当额娘带歪了。

  等弘昐写完后,真是大松一口气。恭敬把抄好文章交给阿玛,兄弟两个都认真看阿玛阅看。

  弘昐字是好多了,四爷待他自然要严厉得多,通篇看下来只圈了两个字。弘昐很满yi,要是一个字都没有就是他懈怠了,近几天功课都要重写。

  可三阿哥不乐意了,扯着四爷道:“阿玛,你再看看!再看看!哥哥比我写得好多了!”

  弘昐怕他惹四爷生气,立刻把他拉到一边劝,好不容易把他哄好,手拉手回来后还是一脸不高兴,眼圈都红了。

  四爷挺喜欢他们兄弟情深,一点也不意。见三阿哥这么伤心生气还委屈,他想了想,道:“今天跟阿玛回你们额娘那里用午膳去吧。”

  一说这个,兄弟两个瞬间都高兴起来了。

  四爷松了口气,想他哄不好,交给素素吧。

  东小院里,李薇正准备用午膳。四爷进宫,两个儿子都前院吃,就她和二格格一起用。娘俩就决定吃个稀罕,不吃正餐。

  李薇想吃牛肉胡辣汤,配鸡蛋灌饼,再加一盘炒青菜,一个炸肉丸子。

  二格格是爱上了牛肉拉面,刘太监先做出清汤,李薇又让他捣鼓出了咖喱汤,她要吃牛肉拉面配小笼包子。

  娘俩正吃,李薇还说:“应该是馄饨配小笼包子,再加羊肉串。”

  二格格看到咖喱汤牛肉面上来就两眼发光,说:“面有嚼劲,下回再吃馄饨。”

  正好,四爷带着两个小回来。三阿哥一早闻见味了,呼啸着跑进来,进门就大喊:“我也要吃!啊!姐姐!”

  二格格挟起一个小笼包子用小碟子托着,对着他:“啊——”

  三阿哥按着桌子凑上来,张大嘴,二格格嘱咐他:“吹吹,先咬个口子把汁吸了。”

  姐弟俩吃得热闹,李薇笑嘻嘻起身迎四爷,扯着他手撒娇道:“爷……”

  四爷一向主张用膳要好好用,她和二格格这一桌严格说就一荤一素两道菜,太寡淡了。

  他佯怒瞪了她一眼,叫玉瓶来再去膳房多要几样菜。

  刘太监是早准备好,这边一说,他那边就送上来了。一会儿四凉四热两汤品就摆了一桌子。一家子两大三小一起吃,菜不能太少了。再节俭,该有也要有。

  四爷带进宫那些灌饼春卷出来后就让一群兄弟分完了,虽然疲了些,但味没跑。直郡王还嘴里塞着一边点着他:“老四就爱吃独食。”

  虽然现兄弟间仿佛都有了无形壁垒,但他们毕竟是兄弟。看着空荡荡食盒,四爷心里却满足很。

  这会儿又看见鸡蛋灌饼,他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脆香饼皮里裹着鲜嫩鸡蛋。

  就着酸辣胡辣汤,显得饼香汤美。

  吃完后,二格格说要带着百福去散步消食,弘昐把三阿哥推到李薇身边,也说要带造化去散步。四爷也避开了,去西侧间练字。

  李薇看出今天三阿哥情绪不高,正好母子两人说说悄悄话。

  三阿哥:“哥哥字写得比我好得多,可阿玛给我写字上画了好多圈,只给哥哥画了两个圈……”他哇一声哭起来。

  李薇赶紧抱住哄,问他为什么哭?

  他抽噎着说:“因……因为我小……所……所以阿玛就让着我……”

  哦,他是觉得因为他小,所以四爷故意夸奖他,所以让弘昐受委屈了。

  乖啊,你真误会了。你阿玛什么时候也不会因为你小就哄着你,还委屈弘昐。这会儿你是真小,等你像你哥那么大时,看你还说不说阿玛照顾你小这种傻话。

  李薇想了想,叫玉瓶去找弘昐贴身太监同福,把弘昐小时练字拿来。

  一会儿,同福搬进来一个箱子,打开全是弘昐三四岁时练字。

  李薇也把三阿哥这半年练字拿出来,屋里顿时摆得到处都是纸,三阿哥被吸引住不哭了,好奇看,她道:“乖啊,咱们不能这么比,你要横着比。”

  三阿哥一脑袋问号:“什么是……横着比?”

  李薇说:“就是把你三岁时写字,跟你哥三岁时写字比。”

  三阿哥:“我哥三岁时……?”他没见过他哥三岁时样子,还以为他哥一开始就这么大。

  看,这是个误区。

  李薇把弘昐当年刚到前院时写字拿出来,再把三阿哥那张字摆一旁,两个一比,三阿哥都傻眼了,这真不愧是兄弟俩,写得都分不出谁是谁了。都是一般无二狗爬式,鸡爪字,也都是满篇圈。

  三阿哥箱子里扒,他哥字越写越好,圈也越来越少。

  “为什么啊?哥明明写得很好。”三阿哥委屈了。

  李薇道:“打个比方,你看咱们院子里素馨花,你不是也移了一株?那它刚刚发芽时,你是不是很高兴很高兴?要是它过一年半载后还是那么点,你就该难过了对吧?”

  三阿哥理所当然说:“那当然啦,院子里那棵就很大啊,我养也该长那么大。”

  “所以啊,时间越长,要求就越高。”李薇比了下他个头,道:“你现这个时候,你阿玛只要你能握住笔,好好写满一篇字就满yi了。可等个一年半载,你要是还只能写这样一篇字,阿玛就要失望了。”

  三阿哥蹦蹦说:“我肯定会越写越好!”

  李薇点头,说:“对嘛,可你们阿玛要求呢,比你们学得速度总是要高那么一点点。这才叫严父嘛。”

  三阿哥貌似懂了,长长哦了声道:“哦,原来阿玛是严父才给哥哥画那么少圈啊。”

  西侧间里练字四爷听到这里,不由得摇头叹气。素素又胡扯了。只要叫孩子们一心向学就好,严父是这么解释吗?虽然听起来也很有道理。

  三阿哥又看看自己圈,问:“那为什么我和哥哥三岁时圈这么多啊?”

  李薇:“因为这时候他是慈父嘛。”

  四爷:“……==”

  三阿哥再把弘昐字翻了遍,认真道:“那就是说,三岁时阿玛是慈父,六岁后就变严父了。”

  李薇惊讶发现这孩子都会进行分析了,高兴抱着他头亲了一口:“宝贝真聪明!”

  一抬头,四爷一脸无奈站门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