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兰陵风流 371 第三七一章 以文明之名

《兰陵风流》371 第三七一章 以文明之名

作者:君朝西 字数:3264 书籍:兰陵风流

  在李毓祯的眼前, 白玉雕凿的西半球地图上,南大西洲就像一只倒三角形插入蓝色的海洋中,南桑总督府就是这只倒三角形的尖端。

  南大西洲地域广袤仅次于中洲,看似大陆上的一个尖部, 实际的地域面积却相当大,按工部方舆司的测量,统有二百四十四万平方里,相当于大唐岭南道——岭南东道加岭南西道——三个的面积, 但论文明与繁华, 自是不能与岭南道比。

  “这里就是不毛之地”。

  这句话是一百年前礼部文明司的官员踏上这片土地时说的。

  一百年前,那是昭宗时代, 大唐的海军舰队第一次永久停靠在美索非加大陆的海岸线上, 开辟港口建立基地,而不是像以往那般与这里的黑人王国交易了就走, 海军在海岸线附近停下,四名文明司官员却是在黑人王国士兵的保护下深入了丛林腹地,然后说了一句:这里就是不毛之地, 文明的荒漠。生活在这片地域中的黑人部族王国被文明司评为“村落聚居,有王无制度,无城市, 无文字, 冶铁三级文明, 初级农耕文明”, 实际就是原始文明;而在一百年后, 这些原始部落文明已经进化成为“中型城市,酋长国制度文明”了——这就是礼部文明司的推进之功。

  礼部文明司,不是文教司。

  文教司主管大唐国内的文化教育,而文明司与文教司一字之差,其职责却是大不相同。

  文明是什么呢?这个涵盖很广,“文教昌明”也在文明之内,但文明的意思更深,更远,在大唐的定义中也经历了一个由窄到宽、由内及外的过程。如果问李毓祯文明是什么,她会很简洁的回答:传承,道统。她说的传承是大道传承,远古文明的道统。

  远古文明是人类从奴隶成为人、再成为神的奋斗光辉时代,至上古时这个文明达到巅峰,然后被天地浩劫毁灭,流传下来的传承是断代的、破碎的,这个道统也只为少数人掌握,是“云端”的文明,不可为世间道。

  世间的文明,是今古的人创造出来的。

  而今古文明的精粹,在中洲。伏羲氏的易,就是上古的道统向今古的演绎,但能读懂它的人很少,更别说领悟。后世的人代代在解易,夏人解了演《连山易》,商人解了演《归藏易》,影响最深的是周文王,在拘禁中得大道演《周易》,而后又有诸多的学者来诠释仍然很晦涩的《周易》,于是诸子百家纷纷而起:

  老子解了,着《道德经》,道家出;孔子解了,着《易传》,儒家出;阴阳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农家、计然家……统统解了,开辟出自己的学说,遂诸子文章传道至今。《易传》中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大唐太宗时的名臣、儒宗孔颖达阐释说:“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这就是说的着书立说,文章传道,而天下光明。《尚书》曰:“浚哲文明,温恭允塞”,孔颖达解释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这是说的君臣治国的文德辉耀;而太宗皇帝说:“柔远俗以文明,慑匈奴以武略”,这是说的文治教化,并且要与“武略”相连。

  显然大唐帝国的对外战争就是奉行了太宗皇帝的御释之义——先以武力平外夷,再以文明移夷俗。到高宗皇帝时就更进一步了。

  高宗发布了文明战争论:

  “文明者,与野蛮对立。我们为什么要消灭野蛮?因为我们是人,不是野兽。是人,就要有人的尊严,有人的伦理,有人的道德,有人的法度,有人的知识,有人的文治教化,有人的智化瑰宝……这些,就是人类的文明。野蛮,践踏文明,使人不成之为人……

  “文明的意义,在于它是永远流动的河水,才能哺育大地,和两岸的人民。如果它停止了流动,那么终将枯涸,或者腐烂为臭水,生活在河边的人如果不开辟新河,或者离开寻找新的河流,就会精神死去,而肉.体也将死去,因为饥饿、压迫,种种原因。……

  “故此文明,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有进步和腐朽之分。先进之文明,国家强盛,人民安定,文化昌明,教育广兴,虽庶民而知礼,百业兴旺,农耕进步,工商繁荣,国家日日新,生机勃勃,如朝阳照万物而光明。落后之文明,或陷于疲,或陷于弱,或陷于昧,或陷于愚,或陷于暴,制度昏昧,赏罚不公,混乱无序,人民不得温饱,惶惶不得安定,上暴而下愚,人心陷于黑暗中。……

  “历史如长河必是滚滚东流,世界之进步,必是文明消灭野蛮,先进替代落后,此天道人心也。……

  “我们大唐帝国是一个伟大的王朝,一个伟大的王朝,必得肩负文明之使命,消灭野蛮,消灭落后,推进文明之进步,历史之进步,让大道的光辉照耀世界,让大道的火焰照亮黑暗中的人心,给他们点亮光明——此,谓之道也。吾中国者,大唐。何谓中国?非止中央之国,中央之大,还有道之中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中国不可以不弘道。大道以弘远,这是吾辈之使命,安敢不行?安得不行?……”

  这是高宗在国子监和太学视学时的御训,视学之后,高宗便题以《论伟大的王朝》将它登在邸报和官报上发出。又召入翰林学士,以白话文书写了一篇敕文下发,中心意思是“大唐的对外战争是解救受苦受难的庶民百姓”,颁发各道州县张贴,由宣谕官宣讲,并下到乡村。

  高宗说,做事要师出有名,这就是师出有名。

  当时大唐已经灭掉河西的回纥、铁勒、吐谷浑三国,逼走突厥,将燕周人赶到燕然山以北,正式设立河西道;唐军才休战才五年,高宗又发起了对西域三十六国的战争,而西域诸国对大唐俱是臣服纳贡,未敢有不臣之心,因此高宗出兵西域就引起了朝野内外,尤其儒墨二家的激烈反对,抨击高宗出兵是“不义之战”。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高宗对士子们宣讲了“文明战争论”;对百姓们宣讲了仁慈战争论:“仁慈的君主必以仁爱对待子民而不是□□,必以强大的军队保护子民而不是杀戮,必以严明的法律给予子民安定的秩序而不是剥夺生存的权利……仁慈的君主必以兵戈行仁慈,以战争的利器镇压残暴,拯救黑暗中的百姓……大唐包容天下,仁慈的君主必以光芒照亮黑暗的世界。”

  由此,高宗将大唐的对外战争放在了正义和道德的制高点上,为大唐的对外战争奠定了道义基础,有力的回击了国内的反战之声。

  纵然还有儒墨二家的言官和学者批评她是“借正义仁慈为名,行侵吞之实”,但是高宗发起的战争一则符合大唐上层各个政治集团的利益;二则激发了士子阶层的使命感,点亮了一条光明又具象化的向道之路;三则以仁慈之名解救他国受苦的平民赢得了大唐平民百姓的好感;四则高宗之后就发行了战争债券,让大唐国民都享受到了战争红利,反对之声便越来越小,直至淹没在举国支持战争的浪潮中。

  ——高宗在帝札中对子孙说:什么是贤明的圣人?就是要以大义之名行事、以仁慈之名行事,这样,你在臣民眼中就贤明了;但是:你的心必须正,你的道路和目标必须是正确的,否则,帝王心术就只会让你偏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

  而文明的进化,就是大唐正确的道路。

  这是一条必须向前流动的河流。

  为了推动这条河流的流动,高宗在礼部设立了文明司,职责就是促进落后的文明转化为先进的文明。相比转化,高宗更喜欢进化这个词:进,前进;化,转化,移风易俗。这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词,是勇武和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但它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粗暴的、简单的,而是柔韧的、水滴石穿的变化,按太宗的话讲,就是“文明柔远俗”,一个“柔”字,道尽其真意。以文明司的理解而论,就是唐化,唐化,再唐化……一年复一年,十年复十年,百年复百年……

  自礼部文明司成立以来,已有二百又一十年,大唐新辟疆域的唐化、各个藩属国的唐化、海外诸个国家的唐化……这都是文明司的赫赫功绩。

  包括,南桑总督府这片二百四十四万平方里的广袤地域。

  一百年前这里还是部落王国,虽然首领称王,其实就是部落联盟,文明司评定为“有石头建的王城,王城之外皆为村落聚居,未形成分工的专业城市;王国最大者二十五万余人,有语言无文字,口传文明,以舞蹈和击乐沟通;无国家制度无官员制度,遇事部落长老合议决;无法律,犯事者以部落习俗处置……冶铁三级文明,可初步炼钢;农耕初级,使用铁钎铁铲铁锄,未用耕牛畜力,未有灌溉工事工具……”总之,就是原始文明,经过文明司一百年的推进,才成长为现在的农商城市文明,当然,也有了文字——唐文。

  在南桑总督府之前,统治这片地域的是三个黑人酋长王国,科伊桑、桑达、班图,经过近一百年的唐化后,除了肤色外,他们的衣着服饰、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等等,已经与唐人没有多少区别了,就连普通的黑人小孩儿也能熟练的用竹筷吃汤饼。当然,他们非加人的文明,除了那些野蛮的、恶劣的被摒弃外,那些独特的文化仍然存在,比如极具非加特色的,节奏激烈明快的舞蹈和打击乐,不只是这里的人不可缺少的,而且传入了大唐,称为非加乐,和龟兹乐一样,成为大唐舞乐的一部分。

  而这种融入还有方方面面……

  这一切,都是在文明、共同进步、富强、繁荣这些美好的名义下进行的渗透,直至水到渠成,这里就成为了大唐的疆域。

  鲜血和异议也有,但已经埋进了泥土里。

  这里是大唐在美索非加大陆上的第一块领土,而不是以前的海军基地,这意味着大唐正式向南大西洲插入了一刀。而这一刀,会在将来捅了大食帝国的菊花。

  所以去年九月菊花开放的时候,李毓祯召见了邓王李翊浒,问他:“二叔可有兴趣到非加看菊花?”

  如今邓王站在开夏府的昭平山上,俯视着山下叩石垦壤、箕畚奋战的场面,确切的说,是人力与机械畜力一起奋战的场面,黄肤色的人种夹杂在黑褐色黝黑色的人种中,吆喝声却是一致,“嘿嗨!嘿呦!”干得热火朝天——他至今仍记得自己的回答。

  “臣,必为大唐,插好这一刀。”

  ※※※※※※※※※※※※※※※※※※※※

  “人民”这个词早就有的,不是近现代才出现。《孟子·尽心下》:“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感谢投弹的小天使~~~~:

  枫子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12-22 19:14:49

  abc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12-24 19:14:22

  Island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12-25 20:47:08

  mwan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12-26 13:22:1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