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兰陵风流 38 038:死遁

《兰陵风流》38 038:死遁

作者:君朝西 字数:3875 书籍:兰陵风流

  萧琮也不信, “明面上的情况是如此。”

  萧琰紧皱眉问道:“那长乐嘉庆公主呢?”

  ——最无辜的就是这位公主了。

  萧琮皱眉沉肃,“据说,重伤而死。”

  “据说?”沈清猗敏锐的揪住这个词。

  萧琮说道:“据吐蕃那边传回的情报说:公主中了毒刃,全身肌肤发黑,丹增多吉见过她的尸体后, 便同意遵她遗嘱火化, 骨灰送回长安安葬。看起来是这样没错, 但是……”

  他想起父亲那时的表情,“……她会被刺死?全天下人死了, 她也不会死!圣人所有的皇子公主, 加起来都没有她狡诈!她会死!嚯!”说到后面也有咬牙切齿的味道,萧琮都忍不住猜想父亲这是当年吃过亏?

  萧琮又神色一正,说起任先生看完情报笑呵呵的话:

  “任先生说:咱们这位帝国公主是美如狐也智如狐的人物, 丹增多吉格桑达玛串一串也不够她玩的,哪里会轻易死了。”

  萧琰闻言松了口气, 公主没死就好, 转念又疑惑了,“那公主为什么要假死?”

  萧琮顿了下, “据说,公主以前有位情人。”

  萧琰没懂,“吐蕃王薨了, 公主可以娶他呀。”干嘛要假死隐名去会情人——难道是圣人讨厌她那情人?

  萧琮咳一声, “大约, 有什么隐情。”

  传言长乐嘉庆公主以前有位情人是佛门高僧……传言当年公主追他追得热烈……传言……

  咳, 既然是传言,那还是不要说了。

  萧琮心里想道。

  萧琰嘀咕,“长乐嘉庆公主的情人到底是什么人呀?还要死遁才能会?”

  萧琮和沈清猗相视一眼,嘴角都牵了牵。

  这位公主的那些“传言”,沈清猗当然也是知道的,甚至比萧琮知道得更多,谁让她能从蛛丝马迹中“明察秋毫”,她甚至猜测那位“佛门高僧”其实就是佛宗的那位。

  但这些,还是不要给阿琰说了。

  萧琰嘀咕了下没想明白也就放下了,然后脸色就有些古怪。

  上次四哥讲吐蕃时局,说到这位长乐嘉庆公主当年被赤德松赞求亲的往事,她就犹豫地想问个问题,但被端砚进来禀事打断了,之后四哥就没时间给她上过课,这个问题当然也就没问了。

  她犹豫了下,还是问道:“阿兄,长乐嘉庆公主是双封号,这有什么来由吗?”

  母亲安平公主都只一个封号。

  萧琮说道:“公主一岁时,封了会稽公主。六岁时,圣人加封广陵郡,是唯一的双郡号公主。”

  又给萧琰说朝廷制度,大唐皇子和公主的封号都是有讲究的,皇子若平婚就只封郡公,此且不提,单说公主,出嫁和平婚的公主均封吉号,未婚和娶郎的公主均封郡号,出任官职担事的公主均以国为封号。会稽郡是越州郡号,广陵郡是扬州郡号,这两州都是江南的富庶州,圣人以这两郡为公主封号,那是很不同了。

  “关于这加郡号,据说当时圣人跟宰相还有一番争议……”

  公主那时才多大,宰相们都无语了,陛下您宠爱女儿可以理解,但加封郡号是要多给一份爵禄的,请问加封的理由呢?圣人感动涟涟:我家神佑孝顺呀,给我绣了个香包呢,你看你看,还绣了字的,“阿爹”,多好啊,才六岁呢,多孝顺啊!朕这是表彰孝道!众宰相:呸!才不信那针脚细密的香包工整细密的金字是六岁的李神佑绣的。皇帝宰相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圣人仁慈,说明年内库减一厘增到国库。众宰相:圣人英明。神佑公主加郡号有问题吗,户部尚书铿锵有声:没问题!

  萧琰听得瞠目,这样还不招仇恨?

  想到除夕那夜公主母亲提到“阿父怀中只抱一个人”时挑眉冷然的样子,她就觉得可以理解了。

  又忍不住问:“那真是公主绣的?”才六岁啊,好厉害!

  萧琮也是颇佩服的点头,“宰相们初始不信,但后来证实的确是公主绣的。”沈清猗在一边轻笑,“据说长安小贵女们那一阵都空前仇恨会稽广陵公主,据说她们做宰相的亲爹隔几天就会旁敲侧击的关心:囡囡不绣个什么吗?”怒,谁六岁就绣香包啊,还要绣个阿和爹,不知道爹比父多那么多笔划吗!

  萧琰瞠目:这这,真拉仇恨啊。

  萧琮又接着说道:“后来,会稽广陵公主与裴驸马平婚后,便不能以郡号封了,圣人遂择了长乐、嘉庆双吉字为封号。之后,公主生二子,长子姓裴,次子姓李,按制平婚公主若生李姓子则晋郡号,圣人当即将公主的封号又晋回了会稽广陵。

  “再之后,就是你知道的了,公主与赤德松赞平婚,郡封号当然就要降下去,圣人仍以长乐嘉庆为封。因公主在吐蕃没有生子入皇室宗谱,双吉封号就一直未变。”

  萧琰琢磨着,长乐、嘉庆,任中挑一个,似乎,好像,比安平要喜庆些。

  当然安平也挺好的,安定,平安嘛。

  萧琰暗中嘀咕,已经十分确定:公主母亲说的“阿父怀中只抱一个人”,指的就是这位备受宠爱的长乐嘉庆公主。

  她听着,都觉得很拉仇恨呀。

  萧琮见她神色古怪,“阿琰想到什么?”

  萧琰说道:“我在想,长乐嘉庆公主的事,母亲知道吗?”

  “父亲应该会告诉母亲。”萧琮说道,“别担心,母亲应该没事。”

  母亲和长乐嘉庆公主非同母所出,应该不怎么亲近。何况据说那位公主是所有皇子公主的共同敌人,因为独占了圣人的宠爱,母亲应该和她的关系不怎么好,听说这消息应该不会太难过吧?最主要那位公主很可能是假死以遁。

  ……

  沈清猗说道:“公主要死,就有要死的理由。长安朝廷可不会认为她是假死。”她的眸子深幽。

  圣人最宠爱的公主,被吐蕃王子刺杀死了,圣人能干休?

  即使是不受宠爱的公主,被吐蕃人刺杀了,以大唐帝国的强势,大唐能干休?

  真死还是假死,那重要吗?

  长乐嘉庆公主既然让自己“死”了,那这就是刀——递到大唐帝国手中的刀。

  萧琰眼睛一亮,“那是要开战了?”

  “这要看,吐蕃人愿意付出多大代价了。”萧琮温和声音里隐着锐意。

  如果大唐不满意,这仗就要打起来。

  那不是有战功?……萧琰的心里一下火热起来,然后又凉下来,忖摸着父亲会不会同意她参军。

  但她心里像烙铁烧似的滚热,对兄长求恳道:“阿兄,我已经十三了,可以参军了吧?”

  萧琮脸一僵,很生气的瞪她一眼,“别想。”

  萧琰苦兮兮看向沈清猗,“姊姊。”

  沈清猗心里正思量着一桩疑点,从长乐嘉庆公主和赤德松赞结亲算起,已有十三年,没有育有一子一女,这可真是奇怪了。按说赤德松赞虽然比公主大十几岁,但也正值四十岁的壮年,应该不会不育。

  那是公主的问题?——是不能生,还是不想生?

  沈清猗思量后者可能更大。

  若是不想生,这位公主应该不会给自己下绝育药,而是给赤德松赞下。若真如此,这位长乐嘉庆公主就不仅是狡如狐,还狠如狼了。

  听萧琰苦兮兮的叫她,抬眸就横她一眼,“参军的事休提。”

  萧琰没了精神,耷拉着眉眼,看起来好生可怜。

  萧琮心中一软,但又硬起心肠:别的事都可答应,这事儿却是不能允的。

  他给沈清猗使个眼色。

  沈清猗扯开话题,说道:“当年长乐嘉庆公主被誉为长安第一美人,即使和裴驸马婚后,想来倾慕她的俊彦郎君还是无数,怎么裴驸马逝后,没选择哪位世家俊郎,反而看上了赤德松赞?”

  吐蕃人比起大唐世家郎君,终究是太野犷了吧。招安说跟裴驸马的风格相差太远,长乐嘉庆公主还会喜欢这种?

  萧琰一听来了兴趣,眉眼也抬起来了。

  萧琮暗赞转移得好,立即笑着接道:“据说赤德松赞风姿仪伟,是吐蕃人中罕见的美男子。还是王子时,曾经混在朝贺长安的使臣团中,在长安住了好几个月,学习大唐的风仪:熏香、煎茶点茶、弹琴、书画,这些都挺精到。

  “据说,当年求婚公主的礼物中,就有他亲手作画的十二幅长卷,其中十一幅都是吐蕃的草原湖泊雪山风景,最后一幅是他的自画像。当时的书画院掌院周思训曾赞:‘山水笔力遒劲,意境高超,人物参灵酌妙,动与神会’,据说公主也是被他的画打动的。”

  萧琰忍不住发表意见,“擅画的人不止那个赤德松赞,阿兄的画肯定比他强,那些世家郎君擅画的,难道就比他差了?不过是因为从边荒的吐蕃出来,才显得难得而稀罕罢了。”

  萧琮哈哈笑道:“阿琰说的有道理。

  “或许应该说,是赤德松赞的诚意打动了公主。

  “他以吐蕃山水和自己画像为求娶之礼,就表示公主和他成亲,与他同享吐蕃疆域。”

  他语气有些感慨:“哪个世家嫡长郎君能做到呢?”

  世家嫡长郎君就是将来的世子,要继承家主之位,哪个世家主愿意自己的世子与公主结平婚契,以后就要分享家主一半的权利?

  若是圣人极宠爱的公主,送个嫡幼子嫁出去,换取联姻的利益倒还会考虑,但绝不会牺牲嫡长子的婚姻。

  萧琰认真点头,“阿兄说的是,千金万贵都不及‘心有诚意’。”

  沈清猗却在接着忖思:长乐嘉庆公主若真对赤德松赞下绝育药这么狠,当年同意与他结亲恐怕就另有内情。

  诚意感动?或许有,但应该只占几分。

  ……

  之后,萧琮就忙碌了起来,萧琰两次过去上课都没见到他,二月底的休沐日都是在大都督府里,跟随长史顾邃处置军报,调派军械,兵马。

  三月初五,萧琰去听风亭时武道境界已调到了周天境中期。她现在的境界已经是周天境后期,感觉要突破融合境了,只是缺乏一个契机。

  正月十五之后她就去信给父亲说了自己真正的境界。因为已经不惧父亲从母亲身边“抢走她”,她也不愿意再隐瞒真心对她的人。父亲回信说:境界还是要先隐着,然后一步步调上去。又谆谆告诫,境界的事不能再告诉别人,木太秀于林,就有危险。

  萧琰心想,自己要是境界突然蹭蹭飞了上去,那不是打击萧十四、萧十九到死?嗯,要讲兄妹情姊弟情,还是给他们个适应的时期好了。心里叽咕笑,觉得自己很有手足情。父亲说的木秀于林的危险,她心里想可能是说招同辈兄弟嫉恨,看着信便问母亲:是不是说二兄萧璋?嗯,还有那什么二伯父萧暻?除夕家宴时她就发现萧氏族里和国公府里也是有暗潮的,不是一团和气。母亲道:随你心。

  萧琰心里就在算,阿兄和姊姊肯定不是“别人”,公主母亲不是“别人”,祖母也不是“别人”……算一下要告诉好多人呢。便选了一天“又悟了”,正月二十去上课时就告诉兄长和姊姊她其实是周天境后期了,还叮嘱阿兄和姊姊请安时告诉公主母亲和祖母,她这是木太秀。

  一时无言的夫妻俩:“……”

  沈清猗早前就有猜测,此时得知,也不怎么惊诧,只意外萧琰的境界有些超出她想象,斜眉似笑非笑看她,看得萧琰心里直打鼓,又是作揖又是道歉又是敬茶,好半天才让沈清猗落了眉。

  “阿琰你这可真是……”萧琮觉得这个惊喜太惊,又太喜,一时万般无语摸了摸她的头,见她眼巴巴的敬茶道歉又忍不住笑,说好,我们阿琰是最厉害的,祖母和母亲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萧琰就愁眉叹道:“我现在还是太差了。习武没一刻敢懈怠,却离登极境还好远。等我到了登极境,要天天去给祖母父亲母亲请安。”

  祖母、父亲、公主母亲都免了她的请安,让她专心习武,认真上课,有成就了比天天在他们眼前转还要欢喜,祖母说这才是真孝。

  萧琰也不敢让自己懈怠。

  只有她实力强了,以后才有说随母亲一起的底气。

  母亲不会永远留在梁国公府,国公府不是母亲的家,只是养育她才入了府。以后萧琰是要和母亲一起走的,母亲在哪,她就在哪。但她觉得,父亲不会放她走。

  所以萧琰必须让自己更有说话的实力。

  虽然带母亲出府的根由变了,但道路还是一样的。

  她要让自己表现出更过人的天赋,然后才有把握说动父亲同意她年少就入军;她努力在军中立功,也是尽萧氏子弟的本分,让父亲和兄长为自己而荣耀。

  萧承忠见到她表情惊愕了一下,“十七郎君?”然后脸色便又回复了沉定,对于十七郎君又进境了,而且还是突破一个大境界,而且还是直接冲到周天境中期——他虽然有些惊,却也没太过惊震,实在是萧琰以前的悟了又又又悟了已经让他很有承受力了,抱拳祝贺道:“恭喜十七郎君晋阶。”

  萧琰回礼,然后又立刀行一礼,“老师,请指教。”

  横刀三十六招她已经学完,现在上武课就是和萧承忠一次次对战,从对战中领悟,精进。

  亭中刀风激荡起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