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兰陵风流 33 033:心思各异

《兰陵风流》33 033:心思各异

作者:君朝西 字数:4777 书籍:兰陵风流

  长庆堂内, 萧昡正考较萧玳的功课。

  萧昡重点考较他《论语》的解经,萧玳几句都解得不合意,萧昡的脸色就沉了下来。

  刘氏心里着急:公主怎么还不回来?

  往年除夕分岁宴上萧玳总有几次惹恼梁国公, 怒火都被安平公主挡下了,“教训儿子不是今夜。”——你别扫了我过年的兴头。

  纵然安平公主不是体恤萧玳, 刘氏这会也是万分殷切的呼唤公主您快回来。

  她的诚心祈祷安平公主没有收到, 估计收到也不会作理,公主殿下这会正牵着美少年一路赏游灯树, 指说这个是什么灯, 那个是什么灯, 然后把这个灯批一通,说太过匠气,又把那个灯批一通,说累堆色彩当开宴会么……萧琰听一路,笑一路。

  长庆堂内却是气氛沉抑。

  萧昡沉着脸, “这就是你读了一年的书?没半分长进!”

  萧玳眉骨一棱, 俊秀脸庞因为桀骜显得嶙峋,“读这些仁义忠恕有什么用?还不是看谁的拳头硬?”他们萧氏若没有河西十万兵马, 早就被朝堂啃得只剩骨头了吧!

  萧昡眸子幽沉,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蠢货!”

  刘氏心里暗骂一声“小兔崽子,你就服一声软又如何。”便听世子萧琮出声劝慰, “父亲息怒, 十九弟年纪还小, 以后好好教导, 必能体量父亲苦心。”

  萧昡哼了一声,脸色没那么严峻了。

  刘氏觉得此刻便是时机,开口求恳,“阿郎,十九郎性子顽劣,妾一直忧心如焚。眼见着年岁一天天大了,玩性仍然不改,妾心实为焦虑。可否请……请任先生抽空加以教导?”

  席上众人眼色都变了,一时堂内安静,只有外面孩子们的喧笑声传进来。

  任先生是梁国公的谋主,萧昡最倚重的幕僚,经史文艺、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无所不精,很得萧氏族人敬重,很多子弟想成为任先生的学生。但迄今为止,任洵只教过萧琮一人。

  当然萧氏子弟都是上学的,有夫子教,族学经道堂是帝国有名的书院,私学,经道堂的夫子也都博学精湛,但经道堂是按资质授学,资质优秀的子弟会得到更多的资源,有更好的夫子教导,资质中等和普通的子弟,学的课程内容不同,教导的夫子也不同。

  为人父母的都觉得自家孩子不错,族学之外也会给自己的孩子开小灶,送礼或递出情面,请族里的博学夫子再额外教导。而梁国公萧昡的两大谋主,国公府的任洵、大都督府的顾邃,也因博学多智成了萧氏族人想延请的夫子人选:就算学问没学得几分,聪明智谋学得几分也好呀。

  更何况还是家主信重的谋主,随口在家主面前提一句自家孩子,说不得孩子的前程就会好一些。萧氏子弟这么多,要出头可不是易事,为人父母的可不得多琢磨些法子?

  刘氏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她自是知道,萧玳什么性子,送任先生身边也就是想多在睿思堂露露脸,家主见得多了,这父子情深可不就出来了。

  萧璋脸色冷了下去,他是父亲的长子,却也没得过任先生教导,刘氏哪来有这么大的脸提,也不看看萧十九什么样。

  萧玳却毫不领会生母的苦心,阴声道:“书生能教我什么,还不如随七姑母入军,将来统兵沙场,那才痛快!”

  萧昡怒火再次发作,“蠢货!你七姑母熟读经书,你以为她只懂将兵?独恃武勇者匹夫尔,项羽如是,吕布如是,你要学他们?以你此等心性,即使学得万夫勇,也不过一员戾将,纵使万军畏你,可会服你,敬你?张飞张翼德可勇?暴而无恩,被部下背叛割首献敌,你要学张翼德?”

  萧玳闻教凛然,起身跪前道:“孩儿知错。”

  萧昡知道这个儿子,虽然戾气重,但认错便是认错,不会矫词以饰,声音便和缓下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以你的性子,任先生教你不合适。”

  刘氏脸色失望。

  却听家主又道:“明年开春上学我会跟经道堂的掌堂提,结束文道堂的学习,转去武经堂,学习兵道,将略,知晓什么是真正的将,跟先辈们学学,要做将,先做人。”

  “是,父亲!”萧玳响亮声音道。他就是不耐学那些文理,但学将兵之道他是愿意的,横刀立马,纵横捭阖,是他的热血!重重磕了个头,“孩儿谢过父亲!”起身回席,向萧琤挑了下眉。

  萧琤哼了一声,下巴仰高:等你入军,哥哥我已经升职了。

  刘氏失望脸色转为喜,她就是担心儿子一心练刀,不会练出多大成就,不练到登极境,在萧氏连水花都不会冒一个,但将兵就不同了。人家韦军主连陌刀都挥不动,但将兵之道出神,稳稳做着威胜军军主,阿玳若有韦军主一半,她就阿弥陀佛了,跟着又念一声无量天尊,唯恐佛保佑了道不保佑,这都得敬着。

  萧璋心中有愤,萧氏子弟不是谁都能进武经堂学将道,他当年能进是他有将略天赋,萧十四和萧十九这两性子,有什么天分?兵阵能不能看懂都是疑问,父亲不止对嫡子偏心,对个庶幼子都比对这长子上心。越想心里越是悲愤,面上神色却如沉水不见波,手掌缩在大袖中紧紧攥成拳。

  萧昡接下来考较二十一娘萧瑟的功课。

  萧瑟的经史文艺课业样样都是好的,在同龄人中绝对称得上佼佼者,按说梁国公应感到骄傲,偏这孩子的性子让他发愁:对父母姊妹都是这样冷冷淡淡的,以后成家了怎么办?

  唉,儿女都是债呀。

  梁国公深深觉得养育儿女操心。

  刘氏也觉得好焦心:这个女儿嫁到别人家里怕是捂不暖的,难道要娶郎?但庶出的女儿,同等世家连庶子都不想送出啊,难不成要招个小姓士家的?

  刘氏深深忧愁了。

  萧昡目光扫过萧琰的空位,心里嘀咕怎么还不回来,对萧琮道:“你十七弟往日学业多有疏废,但颜面生疮,一时也不便入学堂,且由你先教着,等过两年,疮愈了再说。”

  萧琮揖礼应道:“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会好好教导十七弟。”

  刘氏眉毛微舒,心想由兄长代授课业,而不是请经道堂的夫子过来,或者请任先生教导,看来家主也不是很重视这个记名的嫡子嘛。想来也是,毕竟和公主亲生的不一样,不知是哪个外室女人生的,她觑了家主成熟魅力的脸庞,心中生起嫉妒,不知是哪个狐狸精。

  高氏对哪个郎君得宠无所谓,反正她只有一个女儿,以后找个才俊平婚,出身低点没关系,正好不敢在外面偷偷摸摸养女人,像话本上唱的,一世一双人,多好。若女儿聪明能学,有本事,那就在萧氏掌事,娶个郎,再纳个美侍,多好。高氏美滋滋的,明显两重标准。

  心里又想,还得让阿珑对习武多上点心,不然以后压不住郎,听说萧氏有位老祖宗就是吃遍天下美色,这没身子骨,想吃也吃不下呀。她眼神发散,已经散到女儿要纳几个美侍了。

  媵妾之首的吕县君外表不显心思却深,不像两个侍妾,一个想得简单一个天马行空,她心里沉思着:家主让萧琮教导这个记嫡之子,恐怕用意很深……难道是给萧琮培养的辅弼,所以弄个嫡子身份?

  萧璋也想到了这一点。

  母子俩斜对了一个眼色。

  ——先得弄清此子身份。

  除夕祭祀突然冒出个嫡三子,事前没有半分风声,这萧十七是哪来的?谁生的?他们一点都不清楚。

  如果是养在外面的……吕县君心中更疑虑了,以她对国公的了解,并不好女色,怎会养外室?若真个遇上喜欢的,纳回府就是了,又有谁拦着?安平公主从来不管国公纳妾,她自己的盛华院里就养着面首。如果国公在外养女人,甚至生了孩子也不纳进,反而将这孩子计在公主名下,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女子的身份不能纳入府中。

  什么样的女人才不方便纳入府中?——难不成是有夫之妇?

  吕氏的脸顿时黑了。

  她此时完全没想到景苑的商娘子,封禁了那么久,她记忆中早就没了那个失宠侍妾的印象。

  她不能接触府中月例簿,自是无从知道“失宠被禁的景苑”一应份例都没有减少,也没有降等。但月例簿严格掌在国公和公主手中,媵妾不能碰,吕县主也不敢插人进去,若被揪住马脚,国公或许不会怎么严惩她,但一定会敲打兄长,甚至影响阿璋。

  她这些年一直安安静静的,就是想着承和院病弱,一直未封世子,她不争就是争。却没想到,萧琮的病居然,竟然,就……好了!

  她不能再安静下去了。

  再安静下去,阿璋就永远只能是“庶长子”了。

  ……

  堂内丝竹弦响,又上了乐舞,歌声婉转,舞姿翩跹,可惜没几个用心观赏。

  近子时二刻,安平公主才带着萧琰笑然返回,孩子们都已经回到堂内,一边看歌舞,一边用宵点浆饮。

  子正时分,城内各坊的钟声齐齐敲响。

  旧岁已除,新年已至。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歌舞掐着点结束,乐伎仆婢们齐齐跪下向主人行礼,整齐的声音恭贺。

  席上已斟了椒柏酒,长辈晚辈均举杯,从全家最小的孩子开始,由幼及长,先后饮尽分岁酒。

  喝完分岁酒,众晚辈从长到幼,依序离座上前,向父母兄嫂跽拜贺年。

  梁国公和安平公主身侧都跪侍着仆婢,端着漆金托盘,里面放着孩子们的压年礼。

  十六娘萧珂之后,萧琰上前跪拜磕头,“祝父亲、母亲大吉,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萧琰跪拜祝得诚心,一事归一事,敬祝父母长辈是她的本分,和父亲的“恩怨”再慢慢算。昨晚入寝前母亲对她说:“好好和你父亲相处。”又说,“非你所想。我在萧氏,才好养你。”

  萧琰惊然,呆问:“那那,不、不是父、父亲囚禁您?”——不是她想的那样?

  母亲淡声道:“我不是萧氏人,你父亲梁国公,总有些顾忌。”

  “所,所以……”萧琰已自动推出来了,所以是她出生后梁国公要抱她回萧氏,母亲不同意,是她的孩子。后来可能有了约定,母亲入国公府养育她,父亲修了座园子禁绝母亲。毕竟不是他的妻也不是他的妾,却养着他的孩子,被府中族中知道了,难以解释。而母亲也必定不愿意被当成“国公纳的妾”,所以自成天地——景苑是姓商,不姓萧。

  原来她以为的“真相”都错了,难怪母亲一直让她清静,不要有憎怨……萧琰惭愧无比,母亲没听她结结巴巴的说,抬手拍了下她的头,说了句,“不负真心。”便撵她去就了寝。

  梁国公容色和悦,声音和悦,如是对其他儿女般,“祝吾儿平安康乐,远离一切灾厄。”唯安平公主体味到他心里的激动。

  ——这是这孩子头一回叫他父亲吧。

  萧琰仰起头,看到父亲低下看她的眼睛,深邃的眼眸里有着喜爱,激动,却又压在他的眼中。

  萧昡给女儿备的压年礼是一本棋谱。

  他纵然想一古脑儿的表现他的慈父心怀,却也担心表现太过,引起儿子们的猜忌,给女儿带来麻烦。他在睿思堂的库房里拿起这个这个又那个,转眼就选了一堆,最终却又叹着将这些宝物放回。思来想去,亲手编了这本棋谱,既不引人注目,又能亲自引导女儿以棋道入兵阵,可说煞费苦心了。

  “谢父亲。”萧琰听四哥说过父亲是九品棋圣,摸着棋谱心里跃跃欲试,澄黑的眼睛也明亮起来。

  “阿琰好好学棋道,以后将父亲打败。”梁国公见女儿喜欢,只觉心中软和,不由得柔声软语,听得安平公主都抽了嘴:萧靖西这声儿,活似吃了一盆奶酪。

  仰天翻了个白眼,说道:“行了行了,你就是想培养个对手出来,陪你整夜对弈是吧。阿琰别听你父亲的,要学任先生,有技藏三分,不到两刻就认输,让你父亲没了意思。以后想精进,多跟任先生对弈,别跟你父亲混,他一上棋枰就是金面梁公,横刀立马,不杀你个片甲不留、唇乌眼白、腿打哆嗦,他是不会放你回去睡觉的。”

  安平公主声朗语快,啪啦啪啦就说了梁国公一堆。梁国公嘴角抽了抽,一脸无语。萧琰不由噗哧笑起来,仰脸道:“说不定是我将父亲杀得片甲不留呢。”

  堂中皆瞠目。

  这话说的……呵呵。

  ——少年郎,不知天高地厚。

  堂中多人心中冷哂。

  萧琤觉得冲着萧十七敢说这话,以后对她脸色稍稍好一点,嗯,就一点。

  吕县君却是心中一动,似乎找到了这个“嫡三子”冒出来的缘由:莫非是有弈道天分,投了国公的缘?

  萧璋也这么思忖,父亲嗜棋那是全大唐都出了名的,可惜他于弈道上无甚天分,为讨父亲喜欢曾经下过苦功,却没多少进益,只得恨恨放弃。反观萧四,却是在这方面极得父亲称赞!现在,又多了一个萧十七么?萧璋心里嫉妒。

  安平公主哈哈大笑,抬手拍了下萧琰的头,“好,母亲等着,看你横棋捭阖,威风凛凛!”

  这话听着就是哄小孩儿的。

  堂中数人暗里嗤笑。

  萧琰却认真应道:“是,母亲。”

  安平公主给她的压年礼是一只剔红缠枝花的匣子,和给其他子女的是一样,里面装的什么那就各人自知了。

  萧琰又向兄嫂拜年,分别得了压年礼。

  孩子们欢天喜地,每年就是这时候最期待了,回去后就要拆礼再欢喜闹腾一番,反正元旦日是可以睡到巳时才起榻的。

  分岁宴罢,各人回各院。

  萧琰和兄嫂一路,过承和院时和兄嫂道别,照例由萧承忠护送回景苑。

  清宁院没有守岁的规矩,除夕同其他晚上一样,没有什么特别。萧琰回来时商清已经安寝了。绮娘在院内等着她,接过她的压年礼,放到书房里,明日再拆。

  次日即元旦,尽管睡得比平日晚,萧琰仍是卯初醒。练武回来沐浴更衣后,就嗖嗖到了书房。

  她一天没见母亲,甚是想念,歪缠在商清身上半天,直到后脑勺挨了两巴掌才笑嘻嘻起身,给母亲说昨天:

  宗庙祭祀如何如何,她对萧氏的想法,宗庙里那个二伯父的发难,姊姊点的疮是怎么个神奇;

  又说除夕大家宴如何如何,以后再不抱怨宴席礼仪繁琐了,这就煌煌华章呀,说考较如何如何,问答都甚精彩,说萧十四那家伙也不错,以后少讨厌他几分;

  又说大家宴后,见了族中长辈堂姊们,又见了太夫人,还有七姑母,似乎对她虎视眈眈,但也很有趣,萧宝宝,哈哈哈;

  又说晚上府中小家宴,萧十四和萧十九打了起来,萧十九狠是狠,对下人倒是有分寸,这就是母亲说的只欺强者、弱者不欺凌吧,不过萧十四这货当年怎么欺负我?嘿嘿肯定他当时他一见我就被我震住了觉得我很强——萧琰沾沾自喜;

  絮絮叨叨直说了大半个时间……

  商清闲闲淡淡的听着,间或嗯一声。

  萧琰隐下了公主说的那句“我是你最亲的人”,她觉得这句还是不要说,她是安慰公主才默认的,阿母才是她最亲的人。

  “阿母,还有压年礼。”

  萧琰蹬蹬拿过压年礼一样一样给母亲看。

  “父亲给的是棋谱,嗯,这个回头再细看。公主给的是……咦?”

  她从剔红缠枝花的匣子中取出一条带子,红缎底,白叠布面,中间好像还有夹絮,摸了摸,好奇道:“这是什么?”

  她抬头看向母亲,第一次发现母亲的表情很精彩。

  ※※※※※※※※※※※※※※※※※※※※

  【注】:

  1、此时“鞭炮”还没出现,“爆竹”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爆竹”,拖来一大堆竹竿往火堆里扔,竹节被火烧爆“噼里啪啦”响。

  2、院子里烧爆竹的火堆叫做“庭燎”:增添喜庆气氛等,富贵人家里要烧整整一夜甚至几天几夜,还要往火堆里丢香料,皇宫专门有进贡庭燎香料的——进贡上来就是扔到火堆烧,指!

  3、唐人还没有给压岁钱的习俗,所以不能包红包呀~~【觉得送物还花心思些,挺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