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兰陵风流 231 231:心的感应,星的映照

《兰陵风流》231 231:心的感应,星的映照

作者:君朝西 字数:6021 书籍:兰陵风流

  八月五日,上午, 巳正一刻。

  剑阁, 剑湖。

  萧琰已经在巨岩前思索了四天四夜,时而挥刀, 时而迷惘, 时而沉思。

  石径上, 一只提篮照例放着一壶清水,一只白水煮鹅蛋。送提篮的人每天轻轻的来, 又轻轻的去。萧琰沉浸在刀意中,浑然无觉。她累了就调息, 渴了就喝水,鹅蛋却没有碰过。她脑海里心里以致整个身体都充满着那些线条,根本感觉不到饥饿, 就连喝水都是为了舒缓疲惫, 而不是渴的需要。

  这四天,她每天都有领悟,然后顶着刀意的威势,能够向前踏出一步。

  但是,她距离岩石还是有一丈的距离。

  再想往前踏出, 就会感到沉如大山般的压力, 以及千万道刀锋刺进自己身体的剧痛感。

  这四天,她的刀终于能击出“无”!

  但那“念”字的一撇, 无论如何也落不下来, 刀势强行下落, 就感到真气堵塞经脉要爆裂的感觉。

  这是今天第十四次失败了。

  ……

  她站在那沉默了一会,精神的极度疲惫让她眉间有些疲倦,收刀回鞘,走到提篮边倒了一杯清水喝下,然后身子一仰躺在石径上,看着树林上方的天空。天空已不复之前的晴朗,有些阴,还飘浮着几团乌云,看来要下雨了。

  她看了一会,胸口有种郁闷不宁的感觉。

  这种感觉影响了对刀意的领悟。

  后面几次失败都是缘于此。

  萧琰才决意停下休息。

  或许真是……太累了。

  她闭上眼睛调息。

  眉毛不知觉的紧蹙。

  脸上忽然流露出极为错愕的神色。

  她的神识才入紫府,就发现虚府星空中,东方疑似青龙的星宿闪亮的那两颗大星,忽然黯淡了下去。

  她心口遽然一缩,猛地睁开眼睛,坐了起来。

  目光里有茫然,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她最近东方气运极差,不宜往东去?

  萧琰直觉不是这样。

  她摸着遽然一悸的心脏,有种心神不宁的感觉,莫名的不安。

  她知道,修行者的境界越高,尤其进入宗师境后,和天道法则交相感应,对于和自身因果相关的人和事,能有着感应。

  那她这种心悸不安,感应的是什么?

  东边的事?

  还是东边的人?

  萧琰蹙眉不明所以,不由抬手按着心口,她闭上眼睛,细细去感应——不是去紫府的神识世界感应,而是用心去感受。

  她有一种直觉,如果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发生事情,应该是心的感应更直接。心,心脏,既是血肉,也是感情。

  她的神识进入心脏内,细微的体察,心脏中的血液泵动着,舒张紧缩跳动,似乎与平常没有什么区别,方才那道心悸不是来自血肉,而是心与之连的魂。魂之所牵,感情之系。心魂之系,是与自己有感情牵系的人,但不是直接的血脉。

  萧琰松口气,那就不是阿娘!

  阿娘在长安,是目前她的最东边。东边的人或事,她首先想到的就是阿娘。

  然后是次东方,贺州在剑阁的北面偏东,于她目前而言也算东方——萧琰在不知道“东方”的定义下,只能以自己为坐标这么推测——也不会是父亲和四哥。这也是她的直系血统。

  那么非直系血统的感情相系?

  最东面的长安,有圣人外祖父,不,不会是圣人。圣人是大唐皇帝,是大唐气运之所钟,圣人真有事,天象都会有反应。何况圣人在皇宫,有先天宗师护卫,也不可能出事。

  那贺州这边,是安平母亲和祖母,应该也不是她们出事,国公府内很安全,祖母静居在松鹤院内不会出去,安平母亲就算出去应酬,也有洞真境宗师暗里护卫,不会有事,何况也没有人针对安平母亲呀。

  萧琰心里又松口气。

  其他的非直系血统,又和她有感情牵系的人,这有些多。

  姊姊?

  萧琰首先想到沈清猗,沈清猗当然跟她没血缘,但感情牵系和因果却是极深的。

  萧琰想到上封信,心里计算着日子,姊姊现在应该是离开广州了,在返回神农域的路上?她心里顿了一下,有道潇子道君在,姊姊应该无事,何况有谁会刺杀姊姊呢?她跟人无怨无仇的,就算有一项提案引起了两位世家执政相公的反对,还间接将他们架到了火堆上,但也不至于仇恨姊姊到要杀人吧?世家不至于这点心胸都没有,何况这是同时得罪道门、萧氏和沈氏了,不至于这么不智。

  萧琰心里又松了口气。

  然后想到李毓祯,她心脏遽然一缩。

  猛地睁眼。

  李毓祯?

  ——上封信就是六天前那封,她说在长江视察水道。

  现在是到了哪里?是不是在剑阁的东边?

  萧琰心口咚咚跳起来。

  是了,她不是自己的直接血亲,但也是间接血亲,更重要的,她是自己的同伴!又是宗师,和自己有着大道上的交相感应,所以在与天地交相感应的紫府里,会有她的星辰,映照在自己的虚府中。

  是了,东方青龙,青龙,龙也是天子的象征,她是未来的天子,是了,是了!

  萧琰心口咚咚咚急跳着,似乎是在应和她的猜测,有了一种类似虚空的空荡应兆。

  ——李毓祯!

  萧琰猛地站起来!

  如果说出事,最容易出事的就是李毓祯!齐王那边会不会再派宗师高手刺杀她?还有那个天下之局,既然是局,就有对弈双方,对立的那一方会不会派宗师刺杀她?

  萧琰这么想的时候,已经飞奔出了树林,踏上剑湖边的小舟,解下缆绳就如箭射向对岸。

  她站在舟头,望着上方天空中的几团阴云,长长吸几口气,不要急,要冷静,不能先乱了。要冷静跟大师伯说。越冷静,才能让人相信。慌乱的话,说出来也会打个折扣。

  她默诵着《太上玉清经》,舟还未至岸,就腾空而起跃到郁金香花海中,正要瞬移出去,身形就滞住了。

  大师伯是住哪里?

  ……

  四天前,她到了剑湖岛上拜见阁主大师伯后,就去了林中修习母亲留下的刀意,真不知道剑阁阁主是住哪里。

  得找个弟子问问。

  虽然想到在剑阁内随意外放神识不礼貌,但萧琰此时顾不得,心道之后向大师伯道歉领罚,便放出神识同时向三面呈扇状般搜索出去。

  ……怎么这边人很少?

  或许是剑阁弟子都喜欢练剑不喜欢看花,所以不到这片花海来?或者是自己这几日在剑湖岛上修习刀意,大师伯吩咐了不许人过来打扰?总之她出来时就知道剑湖中只有她一人。

  她放出去的神识忽然在西面几十丈外的山石后遇到了屏障,被温和的弹了回来。她一喜,立即向那边瞬移去,转过山石便见到从前面路上正走过来一个熟人——带她们入剑阁的那位桑丘师姊。

  她心中大喜,远远叫了一声,“桑丘师姊!”足下星步一踏身形连续两闪,就越过几十丈到了她面前。

  “无念师妹。”桑丘南友好的笑,先赞了句,“《斗转星移》修习得不错。”接着惊讶道,“怎么从剑湖出来了?有事?噢,我正好要去剑湖找你。”说着将手中的扁平匣子递过去,“这是早上剑痴来宗门挑战前,阁主吩咐我带给你的。阁主说,千山已经闭关了,宗门内就我和你比较熟。秦师姊掌管刑堂太严峻了,让她给你送东西别把你吓着。”桑丘南说着哈哈笑起来,有那么一个师尊,她的性子也极爽朗。

  剑痴?挑战?还有,学长闭关了?萧琰心里惊诧,此时却顾不得询问,接过匣子便说道:“谢谢桑丘师姊。——我从剑湖出来,是有急事要见大师伯,不知道大师伯住哪里?”

  桑丘南哎呀一声,面露遗憾说道:“如果是急事,无念师妹恐怕这两日都见不着阁主了。因为早上剑痴挑战师尊,双方激战了三刻钟,剑痴重伤,但师尊在剑道上也有重大领悟,却有一个关窍卡住了,若能越过去很可能剑道再进一阶。所以就在半时辰前,阁主召集所有先天宗师在剑思崖论剑闭关了。”

  “闭关?”萧琰心中一咯噔,跟着问,“能出来吗?”

  “不能!”桑丘严肃摇头。

  她解释说道:这是剑阁先天宗师的传统,哪位先天有了重大的领悟,都会聚集所有先天宗师在剑思崖的崖洞里论剑闭关,为了不受打扰,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先天宗师在元神出离时的安全,崖洞有防御阵法保护,并且万斤巨闸落下,隔绝内外。

  “当然,还是留了一线通知渠道,但除非涉及宗门安危的事件,否则不能轻启这个通知渠道。”

  桑丘南见萧琰惊怔又陡然沉重的神情,又诚恳的解释说道:“因为不知道里面先天宗师们的情形如何,如果正处在紧要关头,却贸然惊动了他们的元神,这个后果,剑阁不能承担。”

  萧琰沉默了。

  她感应到李毓祯有事,但这是她的猜测——是不是真的是李毓祯,是不是真的有事,她不能确定的说是。

  而不能确定的事,却要让剑阁开启这个紧急的通知渠道?就算她是剑尊的弟子,脸也没有这么大,让剑阁为一个不确定的事情破例。

  不止是会打断澹台三师叔进阶——先天进阶有多难,萧琰只是想一想就知道,打断人进阶的契机,那是如同杀人父母之仇呀——就算三师叔不介意,但也如桑丘师姊说的,不知道里面什么情况,万一真的惊扰了先天的元神呢?万一另外的先天师叔们也得了领悟的契机呢?或者在做危险的尝试呢?剑阁宗师都是些疯子,萧琰早就有听闻,真的不敢保证闭关的先天师伯叔们是在平和的做讨论。

  再者,她想得现实一点,就算李毓祯出事,对于剑阁来说,这算是“涉及宗门安危的事件”吗?

  萧琰思忖后叹息,对于已经屹立一千四百多年的剑阁来说,就算大唐皇帝出事,可能也只是一次波涛吧?波浪过后,剑阁依然会屹立。相比秦国公主的安危,当然是闭关中元神交汇的剑阁阁主和先天长老们更重要。

  桑丘南见她沉默,想到阁主大师伯的交待还没说,就又说道:“无念师妹,阁主还留言说,这匣子里的东西是解答你疑难的。”桑丘南一字不落的复述:

  “阁主说,星辰运转的轨迹,强大的力量人力很难扭转,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影响它的轨迹;而这微乎其微的变化,通过反射的光辉映照到亿万万里之外,可能就是很大的折射变化。也可能对于星辉映照的人,是一个生死变化的契机。”

  萧琰垂下的眼抬起来,随着桑丘南的话沉思,良久,她似想到了什么,回神说道:“桑丘师姊,我先走了,我去找千山——呃。”忽然想到千山学长闭关了

  桑丘南又哎呀一声,“无念师妹,你要找千山师妹呀,她四天前被阁主考较后,就有了顿悟,然后就闭关了,估计出来修为又会进一步。”她眼里闪烁着光,显然很是期待这位师妹赶紧成长然后和她痛快打一场。

  萧琰忍不住叹一声,大师伯他们闭关,学长也闭关,虽然心中焦虑,也要嘀咕一句:李昭华你看你德行不修,倒霉了吧。她眉头皱着,心忖自己还被郑王那边的人追杀着,估计剑阁外围还有人盯着,更糟糕的是她不知道李毓祯在哪里,她若出去,只怕还没找到李毓祯,自己先被追杀了。

  萧琰想了想,抬眼看着桑丘南,认真问道:“桑丘师姊,我可以信任你吗?”

  桑丘南神色一肃,“无念师妹,虽然你不是我们剑阁弟子,但你是二师伯的亲传弟子,是我们的师妹,只要不是危害剑阁的事,你可以信任我。”

  萧琰点头,说道:“桑丘师姊,我想拜托你送封信。一封很急、很急的信。”

  桑丘南立即转身,“无念师妹,你跟我来。信写好,我送去。”

  “谢谢师姊!”

  ……

  八月五日,上午,巳正三刻。

  长安,东宫。

  “啪!”

  一滴墨落在御贡凝玉宣上,毁了即将画成的一幅《海天落照图》。调墨的侍人好生痛惜,这可是被誉为“大唐金碧山水第一家”的太子殿下的画啊,费时半月眼见将完成,结果太子就被这滴墨给毁了。

  侍人一副痛心疾首,太子却并不在意。确切的说,太子心神有些恍惚,才会提笔发怔,让墨滴了下去。他沉默片刻,没看画一眼,将笔搁在砚台上,背着手出了画阁。

  他沿着木廊缓缓走着,侍人们抬着步辇,背着圈椅,拿着大氅提着茶具等,静静随在后面,落足无声。太子走了一会,坐上步辇,去了太子妃的院子。太子妃正在池边喂鱼,一把接一把的抓洒着,旁边端着鱼食的侍女想提醒她已经喂了三盂了,小心撑死这些鱼,但见太子妃蹙眉的表情,又将这句话咽了下去,心想撑死就撑死吧,再养一池就是。

  “参见殿下。”

  侍女们的行礼声让太子妃回过头,见太子拢着眉头过来。太子妃行了一礼,太子摆了摆手,夫妻俩就站在池边看鱼,都沉默着。

  太子妃开口幽幽道:“我心又跳了。”

  这句话换了别人不懂,但太子懂。

  太子挥了下手,侍从和侍女们都退到廊上廊下站着。一名侍从将圈椅置在太子身后,也立即退到廊下侍立。

  “明安,”太子妃叫着丈夫的字,“你老实说,长生是不是又去做危险的事了?每回她一遇险,我这心就要跳。”

  太子沉默了一下,说道:“跳着跳着,就习惯了。”

  太子妃怒了。

  夫妻俩成亲六年后才盼来了第一个孩子,对这个孩子投入了太多的爱,或许正因为如此,血脉牵应感很强烈,每当她遇险,夫妻俩都会心神不宁。但李毓祯遇险多了,而且每次都是遇难呈祥,渐渐的,夫妻俩也就习惯了。

  但这回不同,那种不安感,格外强烈。

  太子妃从早上一直心跳到现在。

  她怒目丈夫,“我昨晚梦见长生躺在黑暗中,深身都是血,吓得我醒过来,一宿都不敢合眼。”在她脸上精致的妆容下,能看见眼底的青色,她盯着丈夫逼问,“你说,长生现在在哪?”

  太子昨晚歇在裴良娣那边,半夜也醒了过来,心神不宁,今日上朝也没什么精神,好在朝会散得早,圣人很体贴的让他回了东宫,提笔想画完那幅画,舒散下精神,谁知却更恍惚了。

  他只觉得很累,全身似乎都虚弱无力,坐在圈椅上,伸手拍了拍妻子垂握在裙边的手,安慰她,“阿蕙,别担心。咱们女儿厉害着呢。再说,还有晋王临川郡王跟着,不会有事。最多,嗯,受点伤,流点血。嗯,她是剑修嘛,受伤流血是寻常。以前也很受了很多伤,嗯,都没事。”

  太子妃冷冷的盯着他。

  “你越紧张‘嗯’越多。”二十八年夫妻了,她还不知道他?

  太子冰凉的手指握住她,眼睛垂着哑声说道:“我昨晚也梦见长生了,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怎么叫都叫不起来。上朝那会儿,我的内衫都湿了。不知怎么的,就出虚汗。心口一直跳,咚咚咚的。阿蕙,我很不安。很害怕。”手指冷得像冰一样,微微颤抖。

  太子妃回握住他,这般站着,一低头,就看见丈夫乌发中的白发,和他紧抿的、血色淡薄的嘴唇。她心一酸,如果长生出事,恐怕最摧心肝的不是她这个母亲,而是他这个父亲。

  “别担心,”她温柔声气道,“咱们长生命大着呢。她会长命百岁,不,三百岁,五百岁。等我们墓上的柏树都长得老高老高,她还活得好好的。”

  “对,”太子说道,“她会活得好好的,做很久很久的皇帝,和咱们大唐一样,长生,久远。”

  夫妻俩一坐一站,看着池中五彩斑斓的锦鲤啄食着鱼食,紧紧的,互相依偎着。

  两人紧握的手,却都是雪凉,没有一点温度。

  ……

  八月五日,午初。

  大明宫,紫宸殿。

  紫宸殿是皇帝的寝宫,是前朝后寝的格局,与寝殿相连的阁子叫清静阁,是皇帝读书的地方,除了一架架书外,还有一个博古架,上面摆放着皇帝喜欢的珍玩,随着这间阁子主人的更换也不断更替,当今圣人喜欢盆景,于是博古架上放了好多盆的奇木奇石袖珍盆景。在最下面的横柜上,还整齐的摆放了一排精致的琉璃盂,各种绚丽的颜色,最右边却是一只陶盂,里面装着各色琉璃棋子,和那些琉璃盂的颜色相配。

  圣人拈了四颗白色的棋子,投入到白色的琉璃盂中;又拈起九颗浅黄近白的棋子,投到浅黄近白的琉璃盂中;最后拈起一颗黑色的棋子,投到黑色的琉璃盂中。

  ——这是控鹤府报上来的宗师死亡数据。

  截至目前,这场杀局,两边出动的宗师势均力敌,损亡人数是五比五,都没占到便宜。从总数上,对方损亡九人,但多死的四人是死在伏击萧琰和慕容绝的战斗中,呵呵,真是后生可畏。

  这也表明了,对方的目的是杀萧琰,而不是现在就与萧氏全面拉开战局,这让圣人有些遗憾,如果能将这两方同时削弱那是最好的。但萧氏那边也是老猾头,没有将宗师战力全部投进去,否则,岂只这点死伤?

  控鹤府的情报说萧琰四天前已经下山,而目前失去行踪……圣人沉吟着,心里有怀疑,萧琰真的出了剑阁?即使先天的眼目所见,也未必就是真实。

  且再看看萧氏后面的应对,就应该清楚了。

  “圣人,午时二刻了。”书阁的内侍阁长看了眼符纹漏钟轻声上前提醒,这会是午膳时辰了。

  圣人起身,接过内侍阁长递来的温热巾子擦了手,背着手走出去,到了长廊上,却完全没有用膳的胃口,似乎也不觉得饿。他摆了摆手,“一会再用膳。”

  圣人背手蹙了会眉头,忽然也没了再回书阁看一会游记的兴致,抬步往前面的东暖阁去。

  该批阅的奏章都已经批阅完了,有几份奏章圣人想放一放,今天没什么要处理的政务了。圣人坐在御案后,一时点发怔,有种空虚感觉,仿佛不知道做什么,又似乎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圣人目光有些黯,他想起了吴王,老七死的那一天,他也是这般万事生厌的心情。

  今天是怎么了?又想起老七了……唉,真的是人老了啊。

  圣人强打起精神,觉得必须做些什么,他的目光扫过御案上搁得整齐的几摞奏章,却没有能让他生出兴致的,便看向右手边的案柜,那是一个与御案同质的紫檀横柜,但紫檀柜包裹的却是一个沉厚坚固的精钢柜子。

  这里面锁的都是绝密奏章。

  他去清静阁之前刚刚锁进去一份奏章,那是上午朝会后军器监进呈的一本密奏。圣人挥了下手,内侍阁长退了出去。圣人轻旋机关锁,打开精钢柜门,里面分了四格,圣人又旋准对位其中一格的机关锁,从这只柜的最上方一格取出一本奏章,锁上柜子,翻开又看了一遍。

  这是一份喜报,是军器监研究院新取得的重要成果呈报。

  这份喜报却让圣人觉得有些烦躁,有种郁意积在心口,或者说是因为陈年旧事带来的不安。

  那还是在他父皇敬宗朝的时候,军器监研究院发生过一桩失窃案,一个取得重大进展的研究科目发生了机密资料失窃案,为此军器监有十数位官员和匠师牵连入罪,但失窃的资料始终没能追回来,那个科目就是圣人这份奏报中又取得了新成果的火器科目。

  军器监研究院成立火器科目已经有六十年,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因为种种因素考虑,这些研究成果被秘密封存了起来,没有投入军中使用,而是继续研究弊端更小威力更大的火器,譬如,射程更远体型更小的火炮,爆炸力更强的炸.药,远程射击的火.枪等等。

  但那桩失窃案的源头始终没有追查出来,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隐患——那些机密研究资料是去了哪里?

  已经二十五年过去了,靖安司的机密调查署还是没有追查出线索,圣人每当看到火器研究出新成果的时候,心里就浮起那股隐忧……而今日,这股忧患感似乎更强烈,让圣人有种心神不宁的感觉。

  果然,是老了么?

  圣人揉了下眉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